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承宗是站在路邊看著李鴻基走的。

西北漢子吃飽喝足,寬闊肩膀挑哨棒,騎上那不堪重負的小毛驢,吼著詞直曲高的秦腔老調,消失在漫天黃沙的蒼涼古道。

興許是因為劉承宗知道這個人以後做了什麼事,所以才對這一幕生出非凡的儀式感。

其實他知道,李鴻基只是迎著白眼,哪怕死皮賴臉也要去借一筆永遠都還不上的高利貸。

邊軍在李鴻基走後沒多久也啟程了,為把酒鋪掌櫃喊回來,他是最後一個跟上隊伍的。

他們有軍法,沒人吃酒鋪的酒,但用了人家好些柴火,看掌櫃那瘸腿模樣也不像有兒子幫忙劈柴的。

富餘的五斤羊肉全給掌櫃的留下了。

柴火不貴,也不值五斤肉,但這不是貴不貴、值不值的事。

至少在劉承宗眼中,這也是個儀式。

有這儀式在,他們是兵;沒了這儀式,他們就是匪。

遺憾的是到最後,劉承宗也沒瞧見掌櫃家那女娃兒究竟生的什麼樣。

邊軍過米脂時沒跟李鴻基在官道上相遇,劉承宗估摸著他還在艾舉人府上死皮賴臉地借錢呢。

後來在路上,他腦子裡反反覆覆地在想這個人。

他覺得自己、兄長、曹耀,即使生在更好的時代也很難安穩過完一生,他們要麼做官、要麼做將軍、要麼還是會選擇當土匪。

都是風險較大的職業。

但如果把李鴻基放在更好的時代,沒準真能以普通人的身份過完自己一生。

可惜亂世將臨,席捲天下的饑荒、戰爭和瘟疫面前,任何人都會被碾成一灘血肉骨頭,塗抹江山。

後面往南就都是更難走的山路了,傍晚經米脂走到綏德,邊軍們尋思夜裡反正有羊肉吃,便又舉火再走了段夜路。

和記憶裡四百年後的夜晚不同,這個時代沒有光汙染,每個人都像有夜盲症一樣,有的人是真有、有的人即使沒有夜裡也很難視物。

好在還有火把照亮,讓他們經無定河轉懷寧河,朝清澗又走了二十多里。

誰知走過綏德,好半天沒尋到能落腳的去處,直至二更天,飢腸轆轆的邊軍們才在終於在官道山腳尋到個破敗的樹仙廟。

樹仙是陝北民間信仰的陪神,跟狐仙廟意思差不多,最早就是給千年老樹蓋個廟,跪拜祭祀。

人們相信這些神明擁有遠超司職之外的能力,通常都是哪個離得近拜哪個,反正都是神仙,鐵定有無所不能的神力。

民間信仰嘛,普遍是越窮、越閉塞的地方越信,但這跟窮或閉塞本身沒關係,主要是生在這些地方的人更容易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能夠採取解決的手段又更少,實在沒辦法只能寄託外物求個心理安慰。

靈不靈都不重要,且要亂呢,別管什麼訴求,往往都得在一座廟裡把事辦了。

這可忙壞了大明基層鄉鎮神靈。

用最小的編制解決最多的問題,在哪個時代鄉鎮都是難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陝北較大的廟宇經常會出現三教庵。

所謂三教庵,是廟裡有菩薩、寺裡有神、觀中坐佛。

找送子娘娘要豐收、尋關老爺治病、求真武大帝送兒子都是很正常的操作。

網際網路時代講究的生態體系、爭取逮住所有羊往死裡薅的邏輯並不是什麼新東西。

早在十七世紀初的陝西信仰界就已經把這事兒落實了。

至於這等荒山野嶺香火不足的小廟,更是材力超群業務廣泛,基本上對周遭百姓來說,這廟裡頭老樹就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全能大仙兒。

樹大仙的洞府也是座三教庵,樹杈掛道冠、樹根擺儒履、樹身纏袈裟。

院裡西牆上還不知留有哪年哪月的墨跡,劉承宗打著火把照亮了,就見上頭寫著:夜夢不祥,寫在西牆,太陽一照,化作吉祥。

看得他嘿嘿直笑,心說這要夜夢吉祥了,也就不用寫在西牆了。

這讓他對另一份記憶平添許多歸屬感——四百年滄海桑田,左眼跳要發大財,右眼跳是去你媽的封建迷信。

祖傳的勁頭兒還那樣。

水煮羊肉在鍋裡滾的極香,大塊的粗鹽巴撒下去,別的東西什麼都不放,味道也把小鑽風勾得仰臉眯眼,抻直了長腿尾隨氣味朝大鍋邊走邊抽鼻子。

就連眉點梅都消停了,有飯吃的時候就算把它從籠子裡放出來都不亂跑,在劉承宗腳上枕牛皮靴子面打瞌睡,乖巧極了。

趕路一整天,邊軍們都很疲憊,除了必須燒火做飯的火兵,其他人靠在牆上就不想動了。

幾個愛乾淨的摘了頭盔除去發巾,坐在篝火旁邊商量後面弄點硫磺粉洗澡,邊互相拿篦子篦頭髮上的蝨子,逮住了動手掐死丟進火裡。

兄長和曹耀在樹仙廟裡就著火把勾畫地形,田守敬與高顯兩個什長則各帶三五部下,在廟外兜轉、院牆外挖陷阱。

每到這個時候,劉承宗就很閒,別人都身在最小軍事單位之中,唯獨他沒有配屬,光吃飯不幹活。

成日一身挎刀帶箭,讓紅旗馱著盔甲,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卻無事可做閒得發慌。

原本還想著反正自己有戰馬,行軍時出去打打獵,也能補貼隊伍吃用,誰曾想出了魚河堡方圓四十里,越往南走越荒涼,官道兩旁草木盡毀,哪有供他打獵的地方。

何況越往南走越亂,越不敢脫離部隊,自然絕了這心思。

此時劉承宗在樹仙廟正門臺階上坐下,捧著冊《金瓶梅》做紙,就門口火把光亮手拿炭筆在書頁上畫著記憶裡的地圖。

這書是劉承宗的心愛之物,還是他在米脂跟衙役習武時託南來商賈弄的,禁書,了不得嘞。

書頁都快讓他翻爛了。

至於手上炭筆,則不是新奇物件,是他把一根用完的鉛筆桿夾著木炭湊合用,硬筆在古代一直有,只是不算大雅之物,上不得檯面。

他們離清澗只有四十里路了,這也是夜宿樹仙廟還要在院牆外挖陷阱的原因,清澗幾乎是陝北起兵義軍的發源地,以前盜賊就不少,如今這些盜賊都成了叛軍。

單劉承宗能叫得出名號的,一字王、過天星、混天星、八大王等人,全是清澗人。

這幫人的名字一個比一個牛,不用真名的原因無非是為隱藏身份,要麼過去是邊軍、要麼本身就是地方大姓出身,都先後在這片山區當了盜匪。

回延安老家,只有一百里路了。

注:

鉛筆——古名鉛槧,書寫文字的工具。鉛,鉛粉;槧,木片。

漢代《西京雜記》卷三:揚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