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歲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待坐定之後,老朱迫不及待拿出寶鈔給幾人瞧。

“你們看看咱造的這張寶鈔,人人見了都說好勒。”

“而且咱還加了那個變色防偽,旁人絕對造不出一模一樣的鈔。”

顧晨:“……”

不要臉!

那是你乾的麼?

明明就是俺的功勞。

只見鈔面上寫著“大明通行寶鈔”六字,上頭的一貫錢三字流光溢彩,而鈔上還貼心地畫上了圖。

讓那些不識字的,知道這一張鈔,應該當多少錢使。

兩位戶部尚書連連點頭,表示防偽這方面確實沒有問題。

“可陛下,百姓手中的金銀銅較少。”

“若是稅收,不能夠全部都收取,寶鈔的話,恐怕還是會給百姓們,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畢竟人家是做生意也好,或者是賣糧食也好,收的都是寶鈔,那三成的金銀銅從何而來?

再說了,官府還不給換呢。

“或許。”

劉伯溫想了想,輕聲建議道。

“可以限制兌換金銀,就是說百姓可以在官府,兌換少量的金銀,反正他們也是拿來交稅嘛。”

“這樣一來,雖然轉了一圈,可金銀錢最終也還是進了國庫裡頭,如此便可兩全也。”

如此既不會給民眾造成負擔,也能在最大限度之中,保證國庫裡頭的金銀銅錢的充足。

“顧晨,你怎麼看?”

老朱覺得劉伯溫的法子稍微好些,可還想有個更好的法子。

他把目光放在顧晨身上,期待他能說出個不錯的方法。

“回陛下。”顧晨想了想以後道:“臣以為,官府可以兌換銅錢與百姓,但不可兌換金銀兩項。”

銅錢其實就相當於現代的硬幣,兌換給大家也沒什麼。

“至於稅收一項,臣以為,銅錢和寶鈔都可,可金銀不成。”

“陛下想要讓寶鈔在市面上通行,就要確保寶鈔的用處才是,若是咱們想方設法拿到金銀,卻只給百姓一張紙,人家自然是不信的。”

百姓又不是傻的,你做得太明顯,別人自然對你不信任。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有法子矇蔽你眼睛的。

“如此一來的話,那國庫的金銀該如何增加?”

老朱愁的想撓腳丫子,可當著幾位大臣又不好意思。

“增加金銀儲存,不一定要從大明人自己手上入手,聽聞番邦之人,對大明的衣裳茶食都極為感興趣。”

“一兩茶葉,在大明賣五百文,賣到外頭人手裡就能翻個十倍,咱們可以收取商稅以此增加儲備黃金。”

聞言,老朱愣住了,另外幾位大臣也愣住了。

誰不知道陛下不喜歡海,這小子居然還敢提?

洪武三年,罷太倉黃渡市舶司。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命令片板不許入海,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審之以重法。

洪武七年,皇帝下令撤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這可是從唐朝開始就有的海貿官方機構。

這些都足以說明,朱元璋他對大海沒有興趣甚至有些討厭。

可這顧大人……

唉,年輕啊。

“陛下,天下之大,絕非只有我大明爾。”

顧晨拱手,解釋道:“雖然張士誠、方國珍的部分餘孽已經逃入周圍海島,還有倭寇肆虐。”

“可咱們大明,國力強盛,何須怕一些宵小之輩,開取海上互市,他們用金銀買咱們的東西。”

“若他們有稀罕物件,咱們則可以用寶鈔買之。”

“如此一來,不必驚擾百姓,國庫金銀依舊充足。”

其實他還想說呂宋有金礦,還有東瀛的銀礦。

都可以全部拿來,可惜人太多,他不想說。

免得回頭,別人又覺得自己慫恿皇帝好戰了。

不出所料的是,顧晨果然單獨被老朱留下來了。

他有些生氣:“你就沒別的法子,淨說些廢話?”

自己若是願意開海禁,那還印什麼大明寶鈔呢?

“陛下,這只是臣自己的看法。”顧晨話到了嘴邊,最後還是識趣拐彎:“若是陛下實在不願意開海禁。”

“臣以為,陛下也可以,用劉先生的法子先試試,只是倭寇和張方二人的餘孽,對沿海百姓危害較大。”

“不可姑息,臣以為,還是要儘早剷除才好。”

雖然現在國朝初立,打仗肯定會有些力不從心,可耽誤大明掙錢的事,可萬萬不能拖。

想到這裡,顧晨又道:“早日把餘孽給鏟乾淨了,咱們大明也好早日致富,更上一層樓。”

他說得起勁,可老朱的臉色卻越發地黑了起來。

“你給咱閉嘴,你一個御史,如今還管到戶部的腦袋上去了,信不信咱立刻治你的罪?”

這個豎子懂什麼?

張方二人的水師本就厲害,到時候海禁一旦開放,互市繁榮,江浙一帶的張方舊部會幹看著嗎?

到時候和海外的殘部互相勾結,再一起來造大明的反。

到那時候,豈不是天下又要大亂?

而且這傢伙話裡話外的意思,好像在說自己是怕張方的殘部,所以才海禁的,這叫什麼話。

他會怕嗎?

只不過,是不想打起來,百姓受苦而已。

顧晨:“……”

您這時候想起我是御史臺的人,那你還把我留下幹啥。

把人留下,不就是讓人說話的麼?

說了你又要罵人,怪不得人家劉伯溫動不動就要辭官。

“父皇,你別和他計較。”朱標見自己父親生氣,連忙說好話:“顧晨還年輕,想法天真了些也是有的。”

“兒臣這就把他帶下去,狠狠斥責,叫他以後再不敢亂說話。”

好大兒明著袒護顧晨,老朱雖然想教訓這個小子一頓,可想著賣兒子一個情面倒是也好。

於是,他預設兒子把顧晨拉走了。

從奉天殿出來,顧晨隨著朱標回了文華殿說話。

“顧晨,孤覺得,你不該在御史臺,應該去戶部任職才對,你怎麼能滿腦子都是錢呢?”

“前些日子,你給父皇上了奏疏,說蜂窩煤除了大災之年,都不能免費給百姓發放,要收取銀兩。”

“孤和父皇自然清楚,可不該由你來說這話,聽說,你還動不動就問同僚,是不是要漲俸祿了。”

“你是御史,理應兩袖清風,怎的這一身的……”

銅錢味兒呢?

朱標覺得看不懂這個顧御史,你說他是個好官吧,可他日日在錢上頭費心思費功夫。

可你要說他不是個好官兒,人家上諫又不避諱權貴。

而且從來不會貪財,多一個銅板都不要別人的。

這樣的人,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