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秋隕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董璜的指引下,張濟大步走入堂中,身上衣物雖破破爛爛,看上去也頗為狼狽不堪,但他的神情卻無比堅毅,非但不像是敗軍之將,反倒像大勝而歸的模樣。

張濟走入堂中,看到主位上的董卓,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大禮參拜道:“罪將張濟,參見相國!”

硬氣歸硬氣,該有的禮節卻一點沒含糊。

面對張濟這番表現,董卓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那些敗退歸來計程車卒,無不是極度惶恐,痛哭流涕,有些甚至被嚇得說不出一句完整話。這張濟為何如此鎮定,甚至有些驕橫的模樣。

“文成,前線戰事如何?”

董卓不動聲色地問道,他倒想看看張濟嘴裡能說出什麼來。

“回相國。”張濟抬頭大聲道,“天降洪水,我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董卓徹底無語了。

全軍覆沒你神氣什麼!

“好一個全軍覆沒,本相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董卓冷聲譏諷道。

張濟拱手道:“相國容稟,若非牛將軍不聽末將良言,斷不至於有此大敗。”

“哦,如此說來,此次戰敗全因牛輔妄為所致?”

董卓冷笑道,眼中已浮現一絲殺意。

敗軍之將還敢這般驕狂,且妄圖把罪責推到別人身上,董卓最見不得這等人。

豈料張濟卻話鋒一轉,滿臉鬱悶道:“倒也不全是牛將軍的錯,實在是我軍運氣太差……”

說著,張濟將整場戰役的前因後果原原本本講了一遍,聽得董卓眉頭直皺,想發火卻又不知從何發起,心中無比憋屈。

坦白來說,牛輔的表現中規中矩,並無大錯。唯一失誤的地方,就是將互為犄角之勢的三座營寨改成了一座,不然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還是那句話,誰能料到會突然天降大水。

“所以末將不服,若非天降大水,末將早已率軍攻入滎陽,替相國把關東群寇盡數斬殺了。”張濟滿面怒容道,“末將自知罪責難逃,特來請罪,相國要殺要剮,末將皆無怨言!只恨不能親眼見到關東群寇授首。”

說罷,張濟又把頭低了下去,等候著董卓的判決。

反倒是董卓,被張濟這副光棍的模樣給弄得有些遲疑。

有心讓張濟背鍋,卻忽然又有些捨不得了。

仗還要繼續打,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張濟追隨自己多年,一直沒犯過大錯,也算兢兢業業。

再者,此次戰敗的罪責也很難歸咎到張濟一人頭上。

董卓思索片刻後,最終卻微微搖了搖頭。

罷了,且饒他一命,以觀後效。

一念及此,董卓開口道:“文成,你今戰敗,來日可還敢再戰?”

聞言,張濟立刻大聲道:“若相國饒末將不死,末將情願為一馬前卒,替相國衝鋒在前。”

“你好歹也是一軍校尉,怎能如此胡言亂語。”董卓哂笑道,“馬前卒本相多的是,又不差你一個。本相是要你知恥而後勇,戴罪立功。”

“相國教訓的是,是末將失言了。”張濟連忙說道。

董卓揮了揮袖,示意張濟可以從地上起來了。

“可你終究是損兵折將,我若不罰,恐難以服眾。

傳我將令,校尉張濟,作戰不利,致使麾下全軍覆沒,本該斬首正法,但念其為本相征戰多年,故此寬宥這一遭。且降其為屯長,以觀後效!”

“多謝相國寬恕!”

張濟立刻抱拳道。

到這一刻,張濟的心才算放回了肚子裡,心中對賈詡越發崇敬了。

文和先生果然神機妙算!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自去領一百軍棍。”說到這裡,董卓頓了頓才繼續道,“此外,我再撥給你三千兵馬,命你為先鋒,來日為大軍開路!”

“多謝相國!”張濟激動地抱拳道。

“行了,你且去吧。”

“末將告退!”

張濟轉身大步離去。

等張濟走出房門後,董璜湊了上來,拱手道:“叔父,張文成乃敗軍之將,饒他性命便罷了,為何還要委以重任?”

“哦,那阿璜以為該派何人為先鋒?”

面對侄子董璜時,董卓臉上再無之前的殺氣,反而滿臉笑容道。

“這……軍國大事,侄兒不敢妄言。”

“什麼狗屁的不敢妄言,老夫的基業,將來還不都是你的。”董卓揮袖笑道,“之所以派張濟為先鋒,除了讓他戴罪立功之外,也因為他與關東群寇交過手,比較穩妥一些。此戰若非一場大水,咱們也未必會敗,就讓老夫看看,這張濟是否像他口中說的那樣,敢與關東群寇死戰。如若再敗,殺之不遲。”

董璜這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侄兒明白了,張文成乃敗軍之將,就算為了自己的性命,他此去也必然死戰。”

“說得不錯,我兒長進了!”

見侄子腦筋開竅,董卓老懷大慰。

“去,傳令全軍,明日進軍,兵發滎陽!老夫倒要看看,這些關東群寇有多少斤兩。”

話說到最後,董卓已是滿臉殺氣。

我三十年的戎馬生涯,難道敵不過一群只會誇誇其談的腐儒不成!

“遵命!”

董璜立刻抱拳應道,隨即轉身離開了大堂。

……

酸棗。

陳宮沒回來,卻並不妨礙眾諸侯完整且直觀地知道了前線戰況,畢竟還有兩位當事人呢。

聽完整場戰役後,眾諸侯神色激動,紛紛扼腕嘆息。

早知道會天降大水,我們還考慮個屁,直接就殺上去了。

老天都在幫我們,可嘆我們卻踟躕不前,白白讓劉備和張恆撿了這麼大的便宜。

那可是三萬大軍啊,有這份功勞,封侯都不成問題了!

不過好在現在也不晚,董卓大軍不日便到,現在出兵的話,應該能趕上下一波大戰。

無論是以劉岱為首的三人小團體,還是袁紹系的諸侯,都紛紛摩拳擦掌,準備痛擊自尋死路的董卓。

好在之前兵馬糧草就已經齊備,想出兵隨時都能走。

劉岱居所內。

“使君,眼下局勢已經明朗,西涼軍不堪一擊,董賊猶如冢中枯骨,咱們還有何好猶豫的,出兵吧!”

喬瑁滿臉興奮地叫道,似乎只要殺過去,就能生擒董卓一般。

“不錯,元偉言之有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趁早出兵,晚了可就什麼都撈不著了。”

一貫喜歡搖擺當橋頭草的孔伷,這次竟也堅定起來,拱手向劉岱勸道。

“好,我也正有此意。”劉岱點頭笑道,“之前是我多慮了,導致咱們坐失良機,還望二位見諒。”

孔伷擺手道:“使君這是哪裡話,咱們既為同盟,就該守望相助,生死與共。再者,使君穩健行事,也是為大局考慮。”

“公緒公此言有理,使君不必自責。”喬瑁也笑道。

劉岱這繼續開口道:“既要出兵,咱們三家肯定得合兵一處。非是對二位有所顧慮,只是有件事還得提前說清楚。”

“何事,使君請講。”喬瑁問道。

“二位麾下如今有多少兵馬?”劉岱笑問道。

提到兵力這個關鍵的問題,孔伷和喬瑁都沉默了。

說是同盟,但自己有多少家底,又怎能輕易示人。

片刻後,還是喬瑁率先開口道:“使君,下官兵微將寡,雖積極募兵,麾下卻也只有一萬五千人。”

東郡雖是兗州重鎮,但喬瑁上任並沒有多久,能招募到一萬五千人,已是頗為不易。

孔伷也抱拳道:“使君,在下麾下也只有兩萬餘人。”

他和喬瑁的情況類似,雖然名為豫州刺史,但豫州可沒有幾個地方聽他的。且不說潁川是世家門閥的自留地,最富庶的汝南也是袁氏的大本營,孔伷這個豫州刺史,只是個掛名的。

聽完二人的兵馬數量,劉岱點了點頭道:“我麾下有三萬人,加上二位手中的兵馬,已有六萬大軍,想來也是夠了。只是不知那些人……”

說到這裡,孔伷和喬瑁都皺起了眉頭。

劉岱口中的那些人,自然是指袁紹系的諸侯。

他們人多勢眾,手中的兵馬將近十萬,比三人合力強大得多。

聞言,喬瑁冷笑道:“使君多慮了,同為討董聯盟,那些人難道還能有別的心思不成!”

“不錯,眼下以討董為重,那些人應該知道輕重。”孔伷也附和道。

“好!”劉岱一拍桌案道,“既如此,二位且回去整軍,咱們明日進兵!”

三人一番合計,最終定下了出兵的方略。

至於另一邊,情況也和劉岱這邊差不多。

張邈等人一通合計後,也決定翌日出兵,哪怕沒有袁紹的指令。

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立即出兵,也都很有默契的並沒有通知對方,可見嫌隙日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東莨菪鹼
天元大陸,九州四野,各國林立。\n周元魂穿青州,為當朝大將軍之子,只可惜老子英雄兒卻廢,原身武道被廢,不僅是不能修煉,還雙腿落下了殘疾。 \n齊王猶自不放心,賜為駙馬之身。\n好在至尊召喚系統覺醒,可以召喚華夏英雄,以為主力。 \n只不過當皇帝、打江山貌似有些累啊,即使是有召喚系統,恐怕也不容易的。 \n好在周元發現公主老婆野心勃勃,竟是想要成為一代女帝。\n既然如此,何不讓老婆幫忙打下這萬里江山
歷史 連載 0萬字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葉餘里
李真真在屠宰場殺了十年的豬,她的心已經和她的刀一樣冰冷。 直到她穿進了一本荒謬的小說,成為裡面的炮灰路人甲。 小說男主太清仙尊,絕豔出塵,天生仙骨。 整個世界意識都在逼他愛上女主,結果他絲毫不為所動,女主年過三十還在人間養豬。 “你的任務,就是用盡一切手段,讓男主痴迷女主不可自拔。”系統收起卷宗:“本次情況十分危急,任務特別重大,你總結一下。” 李真真坐在石頭上,眼皮垂斂,用嘴撕開泡麵調料包。
歷史 連載 4萬字
蜀漢

蜀漢

雨落未敢愁
大意失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英雄一世終潦草收場。夷陵大火連營三百里,玄德於白帝城中道崩殂,空流悔恨淚。 五丈原七星燈滅,諸葛孔明含恨而終,蜀漢終成守戶犬。時間回到建安十三年,長坂坡與趙雲七進七出的嬰孩換了靈魂。 這一世,蜀漢不再遺憾!
歷史 連載 16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