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煉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離宮。

後花園。

“殿下,曹國公來訪。”

紫衣婢女緩緩來到涼亭外,衝著坐在裡面的朱允熥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

朱允熥擺了擺手,示意紫衣婢女退下,接著起身衝著緩步而來的李景隆露出了滿臉的笑意。

“九哥。”

待李景隆走到近前之後,朱允熥主動率先打了一聲招呼。

九哥這個稱呼,是“朱允熥”和朱允炆從小對李景隆的稱呼,雖然朱允熥心底並不想這麼叫,但也只能無奈接受。

對於眼前這個打不過就加入的鼻祖,他實在是沒有一絲好感。

朱允炆將這樣一個把兵敗當成習慣的人當心腹,實在是瞎了眼。

“見過三皇孫殿下。”

李景隆恭敬地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雖然他的年齡比朱允熥大,按輩分是兄長,可他只不過是朱元璋的義孫,身份和地位自然要矮一截。

“你我兄弟之間,行此大禮就太見外了。”

“你可是許久沒有來流離宮了,來,快坐。”

朱允熥笑著擺了擺手,接著邀請李景隆落座。

其實李景隆從前也沒來過流離宮幾次,而且每次都是跟著朱允炆來,所以朱允熥最後那句話聽起來更像是一句嘲諷。

“不了,我是替二皇孫來的,自從上次你受傷之時二皇孫來探望之後,已經有段日子沒見。”

“估摸著你的傷勢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所以二皇孫想我們兄弟三人敘敘舊,已經在錦繡宮擺下宴席,特地讓我來請你。”

李景隆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設宴?可我傷勢初愈,還不宜飲酒啊。”

朱允熥瞟了一眼一旁的紅鳶,有些為難的說道。

“只為敘舊,不飲酒也無妨。”

李景隆緩緩說道,一臉期待。

“好吧,我們的確有些日子沒有相聚了。”

“可以帶家屬嗎?”

朱允熥遲疑了一下,笑著問道。

“當然。”

李景隆愣了一下,隨即看了一眼紅鳶,點了點頭。

“好。”

朱允熥答應了一聲,笑著準備動身。

一旁的紅鳶也聽到了朱允熥剛才的話,當下就準備跟著朱允熥一起去。

“不是你。”

“紫寧!”

可是朱允熥卻伸手製止了紅鳶,轉而衝著花叢中玩鬧的紫寧招了招手。

聽到朱允熥的呼喊,紫寧快步來到了近前,並且衝著李景隆行了一禮。

“別忘了我交代給你的事。”

緊接著,朱允熥叮囑了紅鳶一句,帶著紫寧離開了流離宮。

看著朱允熥逐漸遠去的背影,紅鳶的眉宇之間不由得閃過了一抹擔憂,稍作遲疑之後,立刻秘密出宮而去。

...

錦繡宮。

朱允炆的寢殿之中,一桌豐盛的酒宴已經準備妥當,朱允炆端坐在桌前,面色略微顯得有些凝重。

除了服侍的宮女,旁邊還站著一人,正是太常寺卿黃子澄。

“一會兒等允熥來了之後,知道自己該怎麼說了吧?”

朱允炆遲疑片刻,緩緩說道。

“下官明白。”

“可是殿下,這麼做,下官擔心將您也牽扯進來。”

黃子澄恭敬地答應了一聲,有些擔憂的說道。

“無妨,憑本宮和允熥的關係,他不會遷怒於我,但若本宮沒有任何表示,萬一他將來知道國子監的事與你有關,那才會壞了我們兄弟間的情誼。”

“或許,他早就已經知道了一切。”

朱允炆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說道。

說話間,腳步聲傳來,朱允熥已經跟著李景隆緩步走進了大殿,隔著老遠就已經開始滿臉笑容的衝著朱允炆打起了招呼。

“二哥!”

“允熥,你可算來了,怎麼樣?傷勢都好得差不多了吧?”

“已經痊癒,多謝二哥掛念。”

“來來來,快入座,今日全都是你愛吃的菜。”

二人互相寒暄了幾句,各自坐了下來,李景隆也坐在了二人中間,不過看起來像是故意為之。

紫寧靜靜的站在朱允熥身後,看起來有些緊張。

雖然她知道面前的三人十分要好,但畢竟不是在流離宮,總沒有那麼自在,那些俗套的規矩,總還是要遵守的。

“二哥,剛才九哥說不是兄弟敘舊嗎?怎麼還有個外人?”

朱允熥轉頭看了一眼默默站在一旁的黃子澄,慢條斯理的問道,言語之間反感之意十分明顯。

對於這個黃子澄,他也是從來都沒有過好感,因為了解歷史的他,十分清楚朱允炆之所以失敗,有很大原因就是源自於身邊那些只知道紙上談兵的文臣,其中黃子澄起了至關重要的反作用。

“還愣著做什麼?!”

朱允炆愣了一下,轉頭看了一眼呆立原地的黃子澄,沉聲說道。

話音剛落,黃子澄向前一步,直接跪在了朱允熥的面前。

“下官有罪,請三皇孫殿下責罰!”

黃子澄一臉懊悔的衝著朱允熥行了一禮,自責的說道。

“這是唱的哪一齣啊?黃大人何罪之有啊?”

朱允熥佯裝愣了一下,一臉不解的看了看朱允炆,笑著問道。

朱允炆笑了笑,沒有說話。

“回稟三皇孫殿下,之前國子監之事,是下官鬼迷心竅,暗中唆使杜謙所為,只因擔心三皇孫殿下危及二皇孫殿下的地位。”

“此事全都是由下官一人所為,與二皇孫殿下無關,如果三皇孫殿下心中不滿,下官願意以死謝罪!”

黃子澄滿臉自責的看著朱允熥,拱了拱手說道。

聽完黃子澄的話,朱允熥佯裝露出了滿臉驚訝,轉頭看向了朱允炆,面色凝重。

此時他才明白,今日的這頓宴席,看起來是場鴻門宴啊。

“既然他犯了錯,就該認罰,無論你今日如何處置,我都不會干涉,一切全由你發落。”

朱允炆認真的看著朱允熥,補充了一句,同時觀察著朱允熥的神情變化。

聽了朱允炆的話,朱允熥心底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朱允炆的話,看起來是把主動權交到了他的手上,可是言下之意已經是在告訴他,錯我已經讓黃子澄認了,接下來就看你怎麼做了。

“既然二哥都出面了,之前的事就算過去了,何況本宮也從未想過要遷怒於你。”

“起來吧。”

朱允熥重新看向了黃子澄,笑著抬手示意了一下,滿不在乎的說道。

聽了朱允熥的話,黃子澄愣了一下,遲疑著看向了身旁的朱允炆。

“三弟不生氣?”

朱允炆看著朱允熥,驚訝的問道。

“當然,小弟不但不生氣,還為二哥能有他這樣忠心不二的人感到高興。”

朱允熥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三弟能有如此胸懷,二哥我自愧不如啊,都怪我平時管教不嚴,不過二哥可以向你保證,以後這樣的事,絕不會再發生。”

朱允炆感慨的看著朱允炆,肯定的說道。

“我信你。”

朱允熥笑著說道。

“既然三弟已經原諒了你,還不謝恩?”

朱允炆笑了笑,轉頭看著黃子澄,沉聲說道。

“多謝三皇孫殿下不殺之恩!”

黃子澄聞言,急忙行了一記大禮,感激的說道。

“下去吧!”

朱允炆擺了擺手,沉聲說道。

黃子澄答應了一聲,急忙起身準備離開。

“等等。”

可是就在這時,朱允熥卻突然開了口。

黃子澄愣了一下,急忙停下了腳步,看了看朱允熥,接著又瞄了一眼朱允炆,臉上露出一絲茫然。

“三弟,還有事?”

朱允炆也有些不解,笑著問道。

“本宮都說原諒你了,怎麼你說話還是這麼不過腦子?!一會兒要自殺謝罪,一會兒又感謝本宮不殺之恩。”

“怎麼?在你眼裡,本宮就是個嗜殺成性的魔頭嗎?”

朱允熥沒有理會朱允炆,冷冷的看著茫然的黃子澄,一字一句的問道,臉色逐漸變得鐵青。

聽到這話,朱允炆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狠狠地瞪了一眼黃子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