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炮仗聲每一次炸響,總能引來一片慘叫聲。

宋城一開始還額頭冒著虛汗,但連續朝刺客群中丟了三個炮仗之後,便像是上癮了一般,丟炮仗的速度越來越快。

“嘿,兀那崽子,吃耶耶一炮......”

奮力的大吼著將手中的炮仗扔出去,宋城的臉色隱隱興奮起來。

“好東西,真是個好東西啊~”

宋城手舞足蹈,虛汗也不冒了,說話的語氣也不顫抖了。

有了李讓和宋城的神助攻,李讓這方的人馬,竟然奇蹟般的擋住了超過己方人數三倍的刺客。

關鍵這還都是訓練有素的刺客,配合之間絲毫不比大唐的輔兵差。

“李縣侯,再來幾個。”

宋城咆哮著開口,但這一次,李讓的手遲遲沒有伸過來。

略顯疑惑的回過頭,就見李讓無奈的朝他眨了眨眼睛。

“沒有了。”

李讓雙手一攤,說出了一個宋城很難接受的結果。

宋城瞪大了眼睛:“啥?”

宋城急了,手足無措的拉著李讓的袖子。

“這麼好用的秘密武器,怎麼就沒了呢?”

李讓扒拉開宋城的肥手,熟練的用布條將橫刀的刀柄綁在手上,隨口應道:“本來就是做出來玩的,也沒做多少,宋縣子你點得太快了。”

此言一出,宋城的額頭上唰的一下就冒出了冷汗,哆哆嗦嗦道:“你不早說,我省著點扔啊。”

李讓搖搖頭,將擋住視線的宋城扒拉開,開始算計起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

就目前來說,己方一百多人,想要戰勝對方三百多人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只是拖延時間的話,未必就沒有希望。

火器局炸了,那麼大一朵蘑菇雲,李世民不可能看不到,他一定會派出人手前來打探訊息,順便召李讓進宮。

所以李讓很快就得出來一個結論,那就是——拖。

只要拖到李世民的援兵趕到,這些刺客便不足為慮。

還是那句話,這裡是關中,李世民的大本營,安排三百人攜帶兵刃潛入關中,絕對是世家門閥的極限了,他們絕對不可能分得出第二波人手去阻攔李世民的援軍。

既然要拖,李讓便迅速改變了策略,對著陳一大吼道:“陳一,列陣防禦,所有人,收縮防衛圈。”

李讓的吼聲響起,不僅傳入了陳一的耳朵裡,也傳進了一群刺客的耳朵裡。

刺客群體之中,立時便有人大吼道:“放棄鏖戰,隨我誅殺奸臣李讓!”

就這麼兩句話功夫,刺客群便瞬間變陣,宛如一柄鑿子一樣迅速朝著李讓所在的方向鑿了過來。

頂在最前面的陳一和王二忽覺壓力變小,頓時臉色大變,急忙大吼:“保護侯爺,保護侯爺~”

百家的幾十個弟子急忙打馬上前將李讓和宋城護在了身後。

但他們畢竟不是經過專業訓練計程車卒,儘管個人武藝都還算不錯,但本身騎在馬上,輾轉騰挪的地方又小。

鑿子剛鑿過來,百家的弟子便損失慘重。

陳一和王二急忙掉頭殺了過來,但此時此刻,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混戰,他們本就頂在隊伍的最前面,想要殺回李讓近前又談何容易?

看著一個個百家的弟子從馬背上跌落,李讓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

“宋縣子,殺吧,殺出去才有活路。”

李讓的聲音在宋城的耳邊響起,滿臉肉痛的宋城這才回過神來,顫抖著身體,抽出長刀就要打馬上前和頂在兩人前面的百家弟子並肩作戰。

李讓也舉起橫刀打馬上前開始拼命。

老實說,李讓現在並不怎麼慌亂。

這不過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截殺而已,比起他在草原上,與密密麻麻的宛如螞蟻一般的突厥人拼殺,差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而且對方肯定沒料到自己會在路上匯聚這麼多人。

畢竟依照常理來說,己方這幾波人馬,在目睹火器局爆炸之後,應該是慌不擇路的朝著長安狂奔才對,根本不可能淡定得下來。

因為火器局爆炸,誰都有可能是罪魁禍首,相互之間不互相猜忌就算是好的了,更遑論合流一處。

本來呢,李讓也確實沒打算與那麼多人合流,而是打算一鼓作氣狂奔到長安。

但臨出門的時候,李讓想起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他大婚之日,世家竟然罕見的派人上門祝賀。

當時只覺得他們是來鬧事的,所以李讓便全權將應對世家的事情交給了唐儉。

但隨著荒原上空騰起的巨大蘑菇雲,李讓突然反應過來,只怕世家上門祝賀他大婚是假。

藉著他大婚,火器局的主要人物都來侯府祝賀,火器局內部空虛的機會,暗中打探火器局的虛實是真。

所以李讓就多長了個心眼,在路上故意放慢了速度,等著書院和火器局的人趕上,大家一塊兒去長安。

本是為了以防萬一,沒成想那些人竟然真的喪心病狂的派出刺客,也算是弄巧成拙了。

眼見百家的弟子抵擋得越來越困難,李讓也不再耽擱,雙腿輕磕馬腹,胯下的大青馬便開蹄子,帶著李讓在人群的間隙之中穿梭起來。

李讓沒有選擇與刺客面對面硬拼,對方的人數太多了,硬拼之下吃虧的只能是他。

而是看見哪裡的防線壓力過大,便去支援哪裡,堪稱是將老六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揮刀將一個刺客砍殺在地,李讓的臉上便沾滿了噴灑而出的鮮血。

濃烈的血腥味自鼻腔蔓延開來,味道非常上頭。

而最讓李讓感到驚奇的是宋城,這個胖胖的農家掌門人,看起來雖然慫,但縱馬所過之地,竟沒有一合之敵。

如果他的臉上沒有寫滿大大的恐懼二字,李讓一定會稱讚他是一條好漢。

但是這種又慫又猛的表現,怎麼說呢,很難評。

“弟兄們,再堅持一炷香時間,陛下的援軍頃刻便至。”

李讓縱馬穿梭在人群之中,還不忘大吼著提升士氣。

果然,李讓此言一出,不管是百家弟子還是李讓的親衛,亦或者是火器局的密探和太監,全都精神一振。

此處距離長安不遠,陛下的援軍就算來得再慢,半個時辰也該到了吧?

於是,本來已經因為人數少而逐漸陷入劣勢的眾人,瞬間又爆發出極強的戰鬥力。

反觀刺客一方,明顯就有些焦急起來。

在他們的計劃之中,要圍殺的人本該只有李讓和他麾下的二十名親衛。

照理說十五倍的人數差,只需一個照面他們就能完成任務,然後揚長而去。

但他們沒有料到,如此敏感的關頭,李讓還敢與別人攪和在一起。

三方人馬彙集,他們人數上的優勢一下子就從十五倍減少到了三倍。

偏偏這些人還都不是什麼善茬,不僅擋住了他們的攻勢,其中幾個老太監更是強得離譜,幾個縱身之間就將他們唯一的弓箭手斬於刀下。

還有一個胖子,就差把慫字寫在臉上了,但你他媽一刀砍死我三個人算怎麼個事兒?

刺客之中,幾個一直未曾參與拼殺的頭目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見了濃濃的焦急之色。

怎麼辦?

繼續戰,還是逃?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繼續戰,他們很可能目標人物還沒殺死,便被李世民的麾下做成人彘。

如果逃,任務沒完成,就算逃回去,身後之人又豈能放過他們?

但當下的局勢,容不得他們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思考。

幾個頭目對視一眼,同時大吼一聲:“殺,殺死奸臣李讓者,賞千金......”

喊完之後,果斷開始往後撤去。

有道是好死不如賴活著,麾下的人死則死矣,他們還有大好人生可以享受。

李讓騎在馬上,渾身浴血,只一眼就發現了幾個刺客正在撤出人群,似乎有逃竄的跡象。

李讓急了,但眼前密密麻麻的盡是人馬,也沒法殺進刺客的陣中。

這要是讓刺客的幾個頭子逃掉,往後還不得麻煩纏身啊。

李讓所謂的拖,可不僅是拖時間,也是要拖刺客,不讓刺客退走。

“呔,兀那賊子,休逃!”

心思電轉之間,李讓忽然福至心靈,控制著戰馬便高高躍起,長刀直指欲要逃竄的幾個刺客首領一聲暴喝。

李讓的聲音幾乎蓋過了所有的喊殺聲,讓敵我雙方的攻勢都為之一滯,下意識的朝李讓長刀所指的方向看去。

然後,所有人都看見了幾個刺客首領正在急速的朝後面退去。

只一眼,李讓一方的人馬便士氣大振,而刺客一方則是瞬間萎靡下來。

兩軍交戰,主將臨陣脫逃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這個問題,沒有人比太極宮歌舞團團長頡利更清楚。

敵人一瞬間的愣神,陳一和王二獰猙的臉上瞬間閃過一抹喜色,暴喝道:“兄弟們,殺。”

有時候,攻守異形未必需要你有多強大,你的豬對手就會主動將機會送上來給你。

對於陳一和王二來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李讓穩住身形,沒有絲毫耽擱的大喝一聲便開始衝陣。

宋城更是一瞬間化作勇武的化身,臉上的肥肉不抖了,眼中的恐懼之色也被興奮取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彭格列雷守觀察日記

彭格列雷守觀察日記

夜曦君
【彭格列雷守監護人的心累之路】 作為波維諾家族派來守護彭格列十代雷守藍波·波維諾的臨時監護人,我每天不是在哄這位雷守,就是給這位彭格列全自動闖禍機收拾爛攤子的路上,簡直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照顧他的保姆。 既要當他的保姆,又要兼職彭格列編外人員,每天都在和彭格列的各位優秀員工相愛相殺的路上,一份工資打兩份工。 很氣,要求沢田綱吉給撫養費,他說孩子不是他的,而且兜裡只有三百塊。 雖然孩子不是他的,人也不
歷史 連載 3萬字
[美娛]好萊塢頂流

[美娛]好萊塢頂流

半隻肉球
【預收:《無限真人秀》】 人們說,自伊莎貝爾·阿佳妮和莫妮卡·貝魯奇之後再無統一全球審美的女明星。 直到他們看見了《午夜巴黎》裡面的海瑟·米歇爾。 她一身爵士時代的復古打扮,梳著慵懶的波浪短髮,兩指夾著一枝煙桿,美豔絕倫的臉龐被煙霧纏繞。 #大型真香現場# “也許海瑟·米歇爾拿過的小金人不是最多的,但她是當之無愧的好萊塢頂級流量。” ——《時代雜誌》 入坑指南: ·女主古穿今 ·歐美娛樂圈預設所有
歷史 連載 3萬字
漢世祖

漢世祖

羋黍離
穿越後漢隱帝劉承祐,輔弼創立江山。其後以尚幼之年,嗣新造之業,保延洪之運,守不拔之基。 PS:若不是父兄死得早,這也許會是個再世李二。
歷史 連載 615萬字
讓你當縣令,你擁兵百萬?

讓你當縣令,你擁兵百萬?

入夜未眠
江源一覺醒來穿越成一名小縣令,在前朝遺孤與當朝勢力的鬥爭中夾縫生存。 為了自身安全,養兵!說什麼也要養兵! 於是乎,當大佬們再次來到太平縣。 寧飛:???我記得這裡之前不是個縣嗎? 青竹:一個縣令居然敢養兵?殺無赦!什麼?他傭兵百萬?那沒事了。 大端皇帝:什麼?一個縣城人口過億?速把公主嫁過去! 趙太子:江縣令借我二十萬人馬復國,我把妹妹嫁給你! 十年基建無人問,傭兵百萬天下知! 太平縣內萬事太平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