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在月光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圓月變成了彎月,在雲層中穿梭,時隱時現。

夜裡的村莊,風吹來草木的清新氣,涼爽舒適。孩童在笑在吵鬧,大人不時招呼訓斥幾句。婦人在搗衣,織布機杼吱呀,偶爾夾雜幾聲犬吠。

草屋,瓦舍,燈火昏昏。

熱鬧,又莫名的安寧靜謐。

程子安來到莫家的籬笆院牆外,墊著腳尖朝院內看去。

堂屋裡,豆大的燈盞氤氳搖晃,毛氏在燈盞旁腳踩手搖,麻利挽線織布。

莫三郎坐在院子角落的黃角樹下,藉著月光編篾籠。莫柱子手忙腳亂去拉調皮亂抓的弟弟,喊道:“貴子,別上前,當心竹子傷到你。”

莫草兒與莫花兒兩人,抬著木桶進了豬圈,豬大聲哼哼,呼嚕嚕搶食。

程子安看了片刻,莫草兒與莫花兒從灶間收拾好出來進了正屋。莫草兒帶走弟弟,莫柱子與莫花兒則進了正屋,他加重了腳步,從籬笆院前晃過。

莫三郎聽到外面的腳步聲,放下手中的活走出來,看清楚是程子安,忙客氣地招呼:“程少爺。”

程子安叫了聲莫三叔,道:“三叔你忙,我晚上沒事出來散散步。”

平時莫柱子從程子安這裡得了不少零嘴,莫三郎忙喊了聲柱子出來,道:“榕樹下乘涼的人少了,村裡狗多,當心不認識咬了你,讓柱子陪著你去吧。”

莫柱子聽到聲音,已飛快跑了出來,熱情與程子安見禮,“好久都沒見著程少爺,你考試完了?”

程子安說是,這時莫花兒也遲疑走了出來,他心知這些天沒出來割草,她還沒收益入賬,定會放不下心。

莫貴子愛熱鬧,聽到動靜,他伸著手,咿咿呀呀朝他們方向掙扎,莫草兒一拉,他就不依尖叫。

入秋後,冬瓜成熟,崔素娘做了冬瓜糖,程子安抓了一把在荷包裡,這時解了下來,道:“草兒姐姐你帶著貴子來吧,我這裡有糖。花兒姐姐也來。柱子,先給你一顆。”

莫柱子接過冬瓜糖美滋滋含在了嘴裡,莫三郎忙彎腰謝了又謝。程子安趕緊制止住了他,見莫草兒遲疑著沒動,笑著喊她:“草兒姐姐來啊,貴子都急了。”

莫草兒這才抱著貴子走了出來,莫花兒大膽些,接過糖掰了一半吃了,留著一半藏在了手中。

程子安給莫草兒與莫貴子分了糖,剩下全部給了莫三郎:“三叔,你與毛嬸子也嚐嚐,是阿孃的手藝,看好不好吃。”

莫三郎手在身上不停抹,侷促地道:“這如何好意思,崔娘子做的糖,肯定好。”

程子安將糖塞到了莫三郎手裡,餘光瞄見莫花兒將藏著的半塊糖含在了嘴裡,大大的眼睛彎了彎。

果然,莫花兒是給毛氏留了糖。等見到程子安給了莫三郎與毛氏,才將指甲蓋大小的一塊糖,珍重無比吃了。

程子安暗自嘆息一聲,道:“草兒姐姐,貴子淘氣,不如帶他出去走走吧。花兒姐姐要不要一起去?”

莫三郎捏著糖,趕緊發話道:“柱子一人不行,草兒花兒都好生陪著程少爺。”

程子安頷首道謝,莫草兒莫花兒姐妹一天到晚沒得閒,忙得像是陀螺。生活的鞭子不斷抽來,她們只得不停旋轉。

姐妹倆難得在夜裡出來走動,兩人規規矩矩走在最後,莫柱子在前蹦跳著,嘰嘰喳喳與程子安說話。

程子安耐心回答他,不時回頭看一眼姐妹倆。莫草兒揹著莫貴子,他咧著嘴咯咯笑,口水在嘴角掛了一條晶瑩的線,滴在了莫草兒的衣領後。

“貴子的口水,哎呀。”程子安笑,指著前面的桂花樹,道:“我們去歇一歇,將貴子放下來玩。”

桂花樹下有幾個石墩子,旁邊就是出村的正路。平時樹下總坐著人說閒話,興許是農忙時節,夜裡空無一人,桂花濃郁的香氣,在月光下幽幽散發。

幾人上前坐下來,莫貴子嘴裡咕嚕,扭著身子往地下滑。程子安道:“柱子帶著貴子去玩,讓草兒姐姐與花兒姐姐歇一陣。”

莫柱子憨厚,程子安說什麼就是什麼,立刻蹬蹬瞪跑上前,抱著莫貴子去摘低矮處的桂花。兄弟倆你一言我咿呀,說得歡快。

莫草兒與莫花兒與程子安不熟悉,兩人垂頭坐著,顯得很是侷促不安。

程子安支開莫柱子後,趁機從懷裡掏出了金錁子,上前揹著他放到了兩人的手中,小聲道:“你們快拿好。”

兩人拿起金錁子看了又看,她們連銀子都極少見到過,何況是做成了精美豆莢的金錁子,一時不知所措,呆在了那裡。

程子安道:“柱子沒有,只給了你們。你們別害怕多想,快些拿好。”

莫柱子從程子安這裡賺了不少錢,以後要是做了他的書童,日子就好過了。

莫草兒與莫花兒是姑娘,世道不公,她們在家中的地位,無論如何都無法與莫柱子比,所以程子安沒再給他錢。

莫草兒急了起來,“我不能要,花兒快還給程少爺。”握著金錁子就要上前,莫花兒也聽話地蹭地站起身。

程子安手往下壓,“你們別推,聽我說!”他年紀雖小,卻展現出了與他這個年紀不符合的威嚴,兩人怔怔坐了回去。

“這些錢是給你們的私房,以後我有了銅錢,再拿來與你們兌換,這樣你們好花出去。這點錢不多,你們可以拿去買根新頭繩,買朵頭花,買一包想吃的零嘴,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要虧待自己。”

程子安沒過過窮日子,他無法真正體會窮人究竟是何滋味。可他知曉幼時的遺憾,以後擁有再多,也無法彌補曾經缺失。

哪怕莫草兒莫花兒以後走運能過上好日子,年少時的貧窮,灰撲撲不見天日的光陰,再也回不來。

若有一絲鮮亮,興許能給她們餘生帶來些許的慰藉。

程箴那邊的事情還沒確定,程子安沒法對她們說以後的安排,要是落空,就是白高興一場。

“錢給了你們,你們怎麼花都行。不過,財不外露,你們要保護好自己。我教你們一招,要是平時能賺到些零用,這個錢就能正大光明拿出來花了。有了錢,在家中就有了底氣,可以說不。”

程子安還想給她們一些人生建議,最終嚥了下去。

彼此的境遇不同,建議不如真金白銀的幫助來得實際。

惟願她們姐妹有了這些微不足道的錢在手,會長出一些勇氣。

不敢說對抗這個世道,至少能對抗她們從出生時,就定好的人生路。

莫草兒與莫花兒緊拽著金錁子,一瞬不瞬望著程子安,怔楞感激不安各種情緒交錯。嘴唇動著,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月色下的她們,瘦弱而無助,眼角靜靜有淚滑落,埋首抽動著肩膀,哭都懂事剋制,怕引起旁人側目。

莫柱子帶著莫貴子走了過來,程子安迎上前,擋住了他的視線,笑著逗起了莫貴子。

“天色不早了,你們早些回家去吧,我也要回去了。”程子安聽到窸窸窣窣的動靜聲停止,便對莫柱子道。

莫柱子說好,莫草兒上前接過了莫貴子背在身後。程子安與她們揚手道別,她與莫花兒一同默默走在了他身後。

莫名其妙的莫柱子,撓撓頭跟了上前。

程子安頓了下,終是沒說什麼。

她們送他歸家,這是她們唯一能做出的報答。

到了程家門前,姐弟四人等到程子安進了院門,莫花兒扶著莫草兒背上的莫貴子,莫柱子跟在最後,結伴離開。

程子安靜默片刻,轉身進了燈火通明的屋子。

崔素娘聽到動靜走出來,問道:“誰跟著來了?”

程子安答道:“柱子他們,說是村裡有狗,怕我打不過,送我一段路。”

崔素娘說了聲柱子倒懂事,招呼程子安去洗漱。

程箴在背後道:“放假也不能儘管著玩耍,記得溫習功課,練大字。”

程子安懶洋洋應了,一溜煙進了屋。

接下來程箴出面,替莫花兒找了間織坊,收完稻穀之後,跟著織坊一個姓吳的織娘學手藝。吳娘子是個寡婦,膝下無兒無女,見莫花兒機靈老實,對她還算盡心教導。

莫柱子當了程子安的書童,一個月三百個大錢,四季衣衫,吃在程家,晚上回莫家住。

莫草兒招婿的事情倒沒有眉目,莫三郎與毛氏商議過,要再留她幾年,慢慢尋摸。

村裡的人見到莫家變動,議論了一陣。閒話很快就過去了,收了稻要交租,交秋糧。剛收到的糧食,所剩無幾,漫長的冬天即將到來,加上春荒時節,誰都沒心情再談論別人的家事。

程子安過了一個痛快的假期,除了寫功課的時候,他一看到筆墨紙硯就蔫了。

假期之後上學,天氣變冷,他跟熊一樣,開始冬眠,成日縮著不動。腦子一同進入休眠期,開始養膘。

經史難學,以前是純粹的背誦,現在還多了釋義。程子安學著周先生與同學那樣搖頭晃腦讀書,很快就將自己搖得昏昏欲睡。

莫柱子尚在學《千字文》階段,程子安要等到他寫功課,還得熬一熬。

章麒程子安辛寄年三人,又成了班中難以撼動的倒數三名。

幸好程箴沒太多空管他,崔眉孃的夫君孫士明出了孝,來信邀他早些啟程去京城準備春闈之事。

明州離京城約莫一個月的路程,從明州府坐船到燕州的碼頭下船,再改坐馬車,兩日即可到京城。

每當春闈大考時,貢院附近的宅子與客棧尤為緊俏,去得晚一些,就只能在更遠的地方去尋找住處。甚至有離得遠的州府,在秋闈之後就即刻啟程進京。

三年一次的春闈,各地的舉子都會提前趕到京城。參加各種文會,拐著彎打聽主考官,尋找各種關係。

時光飛逝,一晃又到收稻的時節,明州府開始了緊張的秋闈。

程箴帶著慶川隨行,與幾個相熟,先前耽誤了一次春闈的舉人,一同上了船,到青州與孫士明匯合進京。

程箴一走,程子安反倒沒有頭上緊箍咒去掉的輕鬆。

崔素娘擔心程箴的身體與春闈,他為了不讓崔素娘擔心,反倒比以前要乖巧懂事,在書房裝著學習,再也不出去瘋玩。

這天晚上,崔素娘與程子安正在用飯,大門傳來了咚咚的敲門聲。

老張忙去開了門,見門外站著風塵僕僕的崔文崔武,趕緊見禮,驚訝地將他們往屋內迎:“舅老爺快請進來。”

崔素娘還沒回過神,程子安頓了下,放下筷子起身,道:“舅舅來了,我去看一下。”

崔文崔武大步穿過庭院,來到了廊簷下,程子安上前見禮,看到兩人心神不寧的模樣,心裡咯噔了一下。

崔素娘也走了出來,叫了聲大哥二哥,吃驚地道:“你們怎地這時來了,可是有急事?”

崔文看了眼崔武,喉結動了動,艱難地道:“妹妹,京城妹夫來訊息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