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西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鴻臚寺。

韋玄墨寫好了一封信,又仔細的看了看,這才交給了他身邊的一個魁梧漢子。

“你現在出發。”

“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封信送至玉佛寺,交給普空法師,他知道怎麼做!”

那漢子躬身接過這封信,躬身退了下去。

韋玄墨起身,錘了錘坐得有些痠麻的腿,在房間裡走了幾步來到了門口。

他望了望外面漆黑的夜色,感覺到了這場秋雨帶來的涼意。

羊朵朵取了一件披風走了過來,給他披在了肩上,嘀咕道:“這寧國的天氣變化太快,先生可得勤加衣物,可別受了風寒。”

韋玄墨依舊看著門外,忽然問了一句:“今歲咱們越國秋糧的收成可有了訊息?”

“回先生,除了南方受了水災略有減產,其餘各地尚算豐收……老師問這幹啥?”

“寧國今歲倒是得了老天爺的照顧,聽說全國各地無旱無澇,皆豐收了……就連匪患比以往都少了許多。”

羊朵朵瞅了瞅韋玄墨的背影,“先生放心,就算寧國舉國豐產,可寧國大小蛀蟲極多。至戶部的稅糧至多也就滿足其官員糧餉的發放,並不足以盈庫,更談不上國富!百姓們的日子依舊會很苦。”

“你還是小看了寧人的韌性!”

韋玄墨徐徐轉過身來,又道:“為師曾經在寧國遊歷了年餘,去過一些地方,見過許多的寧人。”

“若說他們是羊,可偏偏在危難來臨之際,他們又能團結一致,爆發出如狼一般的兇悍。”

“可若說他們就是狼……偏偏他們又沒有狼的那種不屈與抗爭的精神!”

“這些年我們得到的情報,皆說寧人過得並不好。可這些年,除了多一些流匪山賊之外,寧國各地卻並沒有發生一起大規模的起義之事。”

“所以,征伐寧國,在為師的勸阻之下,你父皇權衡再三,一直等到了現在!”

“為師以為,征伐寧國一時易,但想要消滅寧國……卻並不容易!”

“最好的時機是怎樣的?”

“是讓寧人徹底失去對皇室所抱有的希望!讓他們認清這個權利的腐朽!”

“是讓寧國各方勢力矛盾加劇,並爆發內亂!”

“這件事,有個叫奚帷的其實一直在做,他做的很好,只是採用的法子太過極端罷了。”

“不過,征伐寧國之機會,就在當下!”

羊朵朵一驚,他自然聽過奚帷這個名字,卻並不知道這些事是奚帷的謀劃,於是問了一句:“奚帷,是咱們越國的謀略家?”

韋玄墨搖了搖頭,“他,也是咱們越國的敵人!”

“就因為他,上車候盧戰驍被滿門抄斬……他畢竟是你父皇親姑姑的血脈,雖死於寧國皇帝的旨意之下,但罪魁禍首,就是這個奚帷!”

這段故事羊朵朵知道。

她微微垂頭,深吸了一口氣,再抬頭時候問了一句:“先生,樞密院後來調查此事,說盧氏一脈雲安郡主盧如意與郡馬喬子桐並沒有死在梅園……他們若依舊還活著,其子嗣,恐怕也已是少年。”

對此韋玄墨不置可否。

“時辰差不多了,去叫你的師兄們準備一下。”

“咱們去文壇!”

“會一會那位寧國第一大才子……李辰安!”

……

……

李辰安的馬車來到了文壇,卻並沒有駛進去。

他讓小武駕車繼續向前,來到了太學院的牌坊外。

向東有些驚訝,便以為是自己剛才的那番話讓這少年疑惑,於是問了一句:“求證?”

求證,當然是對太學院十六選手會旁觀之事尋個究竟。

李辰安搖了搖頭,“不需要,只是想要見個老友。”

“花老大人?”

“正是。”

李辰安抬步向前而行,向東跟在了他的身邊。

“曾經在廣陵城的時候,承蒙花老哥厚愛,我至京都二十來日,偏偏還未能登門拜訪。”

“文會定於戌時,還有個把時辰,正好去見見……人生無常,萬一往後沒有機會再見,豈不是遺憾。”

向東抬眼看了看李辰安,以為李辰安所擔心的是在文會上輸了,而後被皇上下旨砍了腦袋。

這樣的擔心極為正常。

哪怕這少年剛才才說了頗為豪邁的那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恩師,有孫如此,當能含笑九泉!

三人同行。

站在了牌坊旁的那處高大的石碑前。

就著這秋雨中昏黃的燈光,石碑上所刻的字看的並不是太清楚。

李辰安僅僅站立了五息,搖頭一笑,抬步走入了這牌坊。

太學院裡也有許多學子正在向外而行。

畢竟如此之大的一場盛會,畢竟能夠在這場盛會上親眼看見李辰安,能夠見證他在詩詞文章之上的絕世風采。

哪怕今兒個太學院裡起了一股傳言,哪怕這些學子們聽了那傳言之後極為氣憤,但現在最為緊要的就是看看李辰安有沒有那逆天的實力絕地翻盤!

學子們心裡是忐忑的。

是擔憂的。

是為李辰安的勝敗極為關切的。

哪怕院正大人風輕雲淡的說了那麼一句:爾等放心,天既生了李辰安,他必將風騷文壇五百年!

這當然是院正大人對李辰安的強大信心,但李辰安所要面對的,卻是越國國子監最天才的學子們!

雙拳難敵四手。

惡虎還怕群狼。

何況自古便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法。

李辰安無論才學有多高,但詩詞文章一道博大精深,誰也不知道皇上會選哪個題目,誰也不知道姬泰又在這件事上做了些什麼手段。

他們與李辰安擦肩而過。

甚至偶爾還有人和李辰安對視一眼。

卻因為李辰安深居淺出之由,這些太學院的學子們,無一人認識他。

他們嘴裡談論的卻偏偏是他。

言語裡對李辰安憂心忡忡,對姬泰恨之入骨。

李辰安一路聽著,尤其是聽到了‘天既生了李辰安,他必將風騷文壇五百年!’這句話的時候,他咧嘴笑了起來。

他看向了向東,忽然說了一句:“你聽,他們對我的期望是極高的。”

“他們其實是很清楚而今寧國之現狀的!”

“夜雖黑,卻也有螢火點點。”

“他們,就是寧國的希望。”

向東自然也聽見了那些學子們的話,也明白了李辰安這話的意思。

他沉吟片刻,微微一嘆:“終究是螢火,難以照亮這夜的黑!”

李辰安擺手:

“不,我倒是以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祝所有的書友們兔年萬事如意發大財!】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