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槍老飛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老曹跨海出兵以來,一路戰無不勝,卻不知河北戰局,竟是每況愈下。

此前遼國雄兵犯境,不宣而戰,連下雄、清二州,幸有“老風流”王煥、“開山虎”張開兩大節度使,在袁朗、穆弘眾將幫襯下,死守河間府。

雖不抵遼國兵多將廣,仗著地利人和,總算還能支撐不敗。

老曹方赴登州時日,汴京來援大軍終於開拔,河北局勢,頓時又變。

趙官家要做一代雄主,畢其功於一役,苦思一番,決定兵發兩路,一舉滅遼。

第一路乃是東路宋軍,任命樞相童貫為東路軍掃北大元帥,任命太監譚稹為河北宣撫使,選拔西軍、東京禁軍共十五萬,都交由這兩個沒鳥的漢子統帥。

軍中眾將,皆是濟濟英才,“隨緣神箭”劉延慶、“沙場神駒”劉光世、“汴梁神刀”王稟、“氣鎮西北”王淵、“白梃將軍”楊可世、“鐵槍郎君”楊可勝、“熙河槍王”楊惟忠、“白麵秦瓊”馬公直、“河東斧魔”冀景、“玉面飛龍”姚興等等,都是獨當一面的猛將。

此輩皆是曾隨童貫平方臘的舊部,回返東京,各自受了封賞提拔,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此番隨童貫掃北平遼,都欲再建奇勳。

童貫要幹功勞,特地又請聖旨,徵調了各州各府善戰的官兵五萬,湊成二十萬大軍。

這五萬官兵雖都是地方廂軍,乃是土兵、弓手等,亦有不少猛將,包括昔年十節度之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三個大將,又有山東有名猛將“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

張清又有兩個副手,喚做“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亦帶挈了隨大軍征討。

第二路乃是西路宋軍,專點西軍中有名的“老種相公”种師道掛帥,擢升為都統制、保靜軍節度使,封平北大元帥,令其選拔西軍勇士八萬,匯合山西七萬邊軍,組成十五萬大軍,直出雁門關,攻略遼國山後九州。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京兆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以及因破田虎有功,升為太原兵馬統制官的宗澤,都在老鍾麾下聽令。

這幾個有名的老將且不論,單說老鍾此次出征,手下有個愛將,年僅三十出頭,分外英雄了得。

此人姓王名彥,字子才,河東上黨人氏,自幼好讀兵法,喜練槍棒,其父看出兒子志向,託門路送去汴京御拳館,學成一身文武藝,趙官家親授其為清河尉,遣去西軍中效力。

王彥去得西軍,恰似游魚入水,很快聲名鵲起,兩度隨老鍾徵西夏,立了許多戰功,一直升到統制之職,乃是涇原軍主將劉鎮之副。

前番朝廷徵調涇原軍打方臘,王彥因病不曾出征,後來劉鎮戰死杭州,麾下兵馬群龍無首,搶功勞也搶不過別個有將主的,待到戰後,遣回涇原路,便是王彥接手管轄。

有看官不由要問——這個王彥如何便恁般了得?十節度都不過一筆帶過,單單為他耗費許多筆墨?

若僅僅是個王彥,本也不必細說,他的武藝雖高、名聲雖響,未必蓋得過如今在梁山修仙的“小太尉”姚平仲去。

但為何特地提此一筆?便是因為他在出發之前,忽然來了幾個年輕人,風塵僕僕,聲稱秉師父遺命,特地來投奔在他帳前效力。

那幾人的師父,於王彥頗有恩德,曾在御拳館中,傳授了他一路刀法,受用至今。

從這刀法上論起,他若叫人一聲師父,那人也自受得,因此師命難違,果然收在帳中,視為幼弟,用做親兵。

這幾個年輕人中,卻有一個動地驚天的豪傑!

此人是誰?暫且按下不表。

至此東西兩路,合計近四十萬兵馬,一發出征!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此傾國大戰,錢糧如流水般消耗,趙官家此番為做雄主,也算耗盡心思,艮嶽修建未曾完工,竟也忍淚令停——

一則節約錢糧,供給大軍;

二則朱勔死了,繼任者送來的花石綱,難入龍目,官家是一個講究的藝術家,豈肯將就?左思右想一番,乾脆打下遼國,再選拔名臣,屆時淘盡南北兩地佳石美樹,充塞其中,以求盡善盡美,永垂青史,豈不妙哉?

當然,對外只宣傳第一條原因。

童貫身為太監,算是天子家奴,孝敬之心,自然比那些外臣尤甚。

因此每每說到天子“節衣縮食”以供徵遼,童大帥都要歌功頌德、慷慨流涕一番,更是時時對人說起:“天下雖是天子的天下,亦是天下人的天下,如今百年屈辱,報於一朝,豈止天子之事?亦是天下人之事也,錢糧耗費,豈止天子當出?天下人亦當出也!”

本著這個為天子分憂的質樸想法,童大帥一路行軍,一路抄沒富戶八十餘戶,都是河北山東一帶有名的富豪——並且在朝堂上沒有什麼根腳的。

抄沒所得鉅萬,自家笑納一半,另一半分兩份,一份打點上下、分潤眾將,另一份報於趙官家,並有書信曰:

“遼軍兵勢浩大,河朔地方,多有膽寒鼠輩,暗裡與遼人私通,商議獻地獻城。臣聞之,怒欲狂,擅行先斬後奏之事,滅族抄家,以絕後患。因此得錢數百萬貫,又得各類珍寶數百件,皆隨信送於御前。錢財可供陛下養軍,珍玩可供陛下悅目,若陛下心憂戰事之餘,稍得閒適,臣心足矣。”

官家得信大喜,繼而感動淚目:“使眾臣工皆如童貫,四海昇平久矣。”

九月十二,童貫抵達凌州,距河間府、滄州各數十里,就此按兵不動,派出信使,召王煥、張開等諸將來見,共議破敵之策,特別點名要見柴進。

柴進滿心歡喜,只道朝廷曉得了他功業,要加重用,特地沐浴薰香,騎匹良駒,同蕭嘉穗、竺敬、石秀、穆弘四將,領了百十人,趕來凌州。

及至凌州城外,遠遠望見宋軍兵營連綿,接地連天,眾人看了都喝彩,正要往前,忽然斜刺裡躥出一匹快馬,馬上一人,面闊眉濃、赤發碧眼,便如番人一般。

石秀看見,大喝一聲:“李雲哥哥,你不在曾頭市做買賣,如何到得此處?”

眾人一聽,方曉得是老曹手下的兄弟,“青眼虎”李雲,他和鄭天壽、楊林三個,掛了凌州將職,長駐曾頭市,操持買馬等事,許多來得晚的兄弟都不曾見過。

李雲一見石秀大喜,連忙道:“石兄,柴進柴大官人今在何處?”

石秀笑哈哈一指:“喏,這個不就是柴大官人?”

李雲聽罷,飛身下馬剪拂了,急聲道:“柴大官人,昨日高唐州黃文炳知府,遣心腹人來曾頭市,讓我們兄弟儘快去滄州尋你報信,道是兩日前徵遼國的大軍過境,官軍抄沒了你叔叔柴皇城的傢俬!”

柴進聽罷大驚,慌忙自馬上下來,手抖抖的問道:“兄弟,莫非是弄錯了?我那叔叔最是老實不過,雖然家裡富裕,卻從不仗勢欺人,膽子亦小,便是掉片樹葉也怕打破了頭的人,如何竟惹出抄家大禍?”

石秀聽罷,臉色鐵青,冷然道:“這禍事,怕就出在他‘家裡富裕’四個字上。”

蕭嘉穗性情冷靜,拉住柴進手道:“大官人先莫急,聽李雲哥哥說完,便知端倪。”

眾人聽了都道:“蕭家哥哥說得極是,大官人且聽那廝究竟怎個行事,才好定後來行止。”

柴進聽罷咬住牙關,把頭點一點,便聽李雲說出一番話來,這一番話不說還不打緊,一旦說出,免不得河北之地,大變將生!

這正是:老太監因財起意,大官人為義輕生。長城恨毀自家手,好漢怒發鳴不平!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後我扛起養家重擔

穿越後我扛起養家重擔

寄餘生挺好的
23世紀H國金牌女殺手陳青新,有幸成為穿越大軍中的一員。\n25歲的大好年華,穿成了古代9歲農門長女。 \n爹失蹤,娘痴傻,下面還有2個弟弟,1個妹妹。\n奶奶偏心,爺爺冷漠,伯伯、伯孃以及堂兄弟姐妹,個個都是奇葩中的奇葩……\n只是,她這個人運氣好,穿越以後,發現異時空的原主居然就是她自己! 和二弟上山,都能獲得仙界武功傳承……\n致富之路千萬條,她對種田情有獨鍾。 \n那些曾經欺辱、無視她和家
歷史 連載 2萬字
沙陀王

沙陀王

海釣綠碼
唐末大混亂,君臣、父子、夫婦、文武甚至翁媳,所有秩序徹底打亂。 一個小學生穿越到這個混亂的時代,卻只能在優伶家庭立足。但是他得到了美國青年科學家的幫助,獲得了一個圖書館的知識。 之後改編《梁祝》,受到皇帝和宰相欣賞。以為可以從優伶出名,卻遭到朱全忠的追殺,義父義母慘死,自己投入興真觀,在前國師教育下成長。 但是因為與朱全忠的矛盾,被送上了南山談判,居然在父親李克用的兵威下談判成功,並且與李克用相認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最強毒士,曹操求我別殺了

三國最強毒士,曹操求我別殺了

花落人不知
商界巨鱷李翊意外魂穿三國,成了曹操身邊一名親衛。 見慣了商場爾虞我詐的李翊,毅然決定將自己的才華用到三國中去。 “曹總,聽說你喜歡侯門妙婦,我也喜歡的很吶。” 曹操:“子玉深知我心吶。” 荀彧:“清點糧草時發現有人貪汙。” 李翊:“簡單,將貪汙者連其家屬親友一併誅戮。” 敵人堅守不出,久攻不下。 李翊:“將死屍投入護城河中,傳播瘟疫!” 曹營眾將直呼:“這什麼活閻王!” 劉備:“為何李翊這樣的奇才
歷史 連載 4萬字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景昱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歷史 連載 4萬字
穿越南宋當皇帝

穿越南宋當皇帝

浮沉的命運
時事造就英雄,還是英雄造就時勢?歷史可以改寫,沒有了釣魚城,沒有了崖山喋血。 恢復中原,收復燕雲十六州,揚威於萬里之外,改變國運,一切從一段 “狸貓換太子”的神奇開始!
歷史 連載 89萬字
廠公爹讓我登基

廠公爹讓我登基

二木則林
【正文完結,番外不定時掉落】 被穿越者親爹養大的三歲崽崽周鼕鼕穿到了平行時空,還自帶一個殘缺的學習系統。 但他不知道自己穿越了。 所以出現在陌生地方的他一抱住了東廠廠公周遇之的大腿,然後揚起大大的笑臉,聲音甜度爆表。 周鼕鼕:“爹~” 周鼕鼕:“鼕鼕肚肚餓!” 八歲入宮的太監頭子周遇之挑眉:“……嗯?” 旁觀眾人及下屬: 嘶——————!!!現在撲過去喊廠公饒命他還只是個孩子來不來得及?! 隨後他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