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上疏請辭,帝詔內閣諸臣商榷該事,終納諸內閣大臣諫言允之,特命內閣於文華殿主持會推,舉薦賢臣以補吏部、戶部所缺,此事在朝引起較大反響。

“……吏部戶部所缺,實屬國朝之要職,朝中所憂會推者眾多,臣等商榷再三……”東暖閣內,朱由檢捧著一封聯名奏疏,字正腔圓的念著,只是微蹙的眉頭,卻體現出他此刻的內心。

“果然跟朕想的一樣。”

朱由校緩緩睜開眼眸,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廷推召開在即,以內閣的名義,擴大參加會推的聯名奏疏,就呈遞到御前了,皇弟,你覺得這封聯名奏疏有什麼問題嗎?你對此有何想法呢?”

說著,朱由校看向了朱由檢。

“皇兄,臣弟心中有疑惑。”

朱由檢合上那封聯名奏疏,皺眉向朱由校作揖行禮,“吏部和戶部尚書有缺,即便在朝召開會推,以擢選賢良補之,但也沒又必要鬧出這等陣仗吧?這哪裡是會推吏部和戶部尚書啊,這分明是在會推內閣大臣啊。

皇兄此前曾讓臣弟熟悉過廷推,該制是國朝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天子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呈請御前取旨定奪。

諸如會推吏部、戶部尚書之缺,僅需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六科都給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參與即可,可現在內閣卻因朝中所謂輿情,加之部分職官有缺,就向御前呈遞聯名奏疏,要讓有司的廷臣皆參與其中,臣弟總覺得此事有些不對。”

連十一歲的朱由檢,都能瞧出些其中玄機,你們,憑什麼就覺得朕瞧不出呢?

朱由校笑著搖起頭來,對於這場被加碼的廷推,他除了想笑之外,真不知該講些什麼,身處這等大勢下,大明的中樞朝堂,總會因一些事情的出現,繼而掀起新的風波,以讓那些身居高位者,能夠確保他們自身利益。

“那?覺得這封聯名奏疏,朕要允准嗎?”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朱由檢繼續道。

“臣弟…”

朱由檢卻躊躇了,似這等要事決斷,不是他能多言其他的,只是在見到皇兄鼓勵的神情,朱由檢猶豫再三,微微低首道:“臣弟覺得皇兄不該允准此事。”

“哦?說說你的想法。”

朱由校笑著向前探探身,端起手邊茶盞,呷了一口,“不必拘謹什麼,就當是朕對你考校課業,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在講到此處時,御前服侍的王體乾幾人,都紛紛低著腦袋朝殿外退去,每至天子考校課業時,他們都必須要離開。

對於朱由檢的栽培和引導,朱由校是有針對性的,作為大明今後移藩的先驅,朱由檢必須成材,哪怕朱由校清楚性格這東西,除非經歷重大變故或挫折才有可能改變,但提升朱由檢的眼界和心胸,在他現在這個年紀最合適,要是連這些都做不到,那麼針對宗藩改制的大旗,朱由檢就不配扛起來。

“臣弟心裡很奇怪。”

在朱由校的注視下,朱由檢沉默片刻,神情嚴肅起來,“為何吏部和戶部尚書,要一起上疏請辭呢?”

朱由檢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提出一件他疑惑的事情,儘管他對朝中格局瞭解不多,但也知曉一些事情。

“而且最令臣弟奇怪的,是二人的上疏請辭,偏偏選在皇兄著留京錦衣衛處決一批羈押在詔獄的罪囚,逮捕牽扯京營的文武。”

朱由檢繼續說道:“儘管上述這些罪逆沒有經有司審判,但臣弟覺得將他們悉數凌遲是沒錯的,無視國朝法紀,踐踏國朝威儀,倘若這些罪逆不除,那不知該有多少人想效仿,這對皇明的江山社稷而言,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朱由檢能看到這些層面,對於他這個年紀來說不易,當然朱由校也瞧出來,對於倚重廠衛一事,其實在朱由檢的心底,或多或少有些想不明白,但他卻沒有過多表露出來。

“朕來告訴你為何吧。”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翹,“朝中有司的一些人啊,想要斷掉朕謀的勢,他們很精明,知道朕御極登基以來,做事喜乾綱獨斷,倚重廠衛,閉塞言路,甚至不常召開早朝和御前廷議,這使得過去較亂的朝局,被朕一點點調停下來。

最為直觀的一項,莫過於彈劾方從哲的風潮,在眼下已不成勢,那麼內閣首輔之位就相對安穩了些。

就像皇弟剛才所言,為何二人偏選在這個節點呢?最重要的一點是那數百眾被押西市凌遲的罪囚,朕能狠下心命錦衣衛處決,哪怕朝中反對聲很大,但朕依舊做了,他們怕了,怕朕再這樣乾綱獨斷下去。”

“所以這場廷推,就是想要再讓朝局攪亂?”

朱由檢皺起眉頭,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不錯。”

朱由校笑了笑,言語間略帶不屑,“朕不得不佩服朝中的有些人,他們真不愧是朕的好大臣,大明的好肱股啊,生怕朕過於離經叛道,導致大明社稷傾覆掉。”

“離經叛道的是他們!!”

朱由檢的情緒激動起來,順勢就跪倒在地上,那雙眼睛看向朱由校,“臣弟雖不知朝局怎樣,但皇兄從御極登基以來,做了哪些事情,臣弟幸得皇兄垂憐,得在西暖閣進修,那都看在眼裡啊。

皇兄是沒有常開早朝或御前廷議,可是皇兄在乾清宮,每日卯時三刻就起來了,處理朝政至巳時七刻,期間還頻召有司商榷要務……”

“站起來。”

看著情緒激動的朱由檢,朱由校面色平靜道:“我朱家兒郎的膝蓋,還沒有軟到這種程度,朕去做什麼事情,不是靠別人評價而做,要是連這點心性都沒有,那麼你就不配姓朱!!”

朱由檢倔強的站起身。

“皇弟,那你覺得這封聯名奏疏,朕要允准嗎?”

朱由校沒有去出言安慰,反看向朱由檢再度詢問。

“要允准。”

朱由檢緊攥著那封奏疏,皺眉說道:“如若皇兄不允准的話,那科道的御史言官就有了名頭,繼而在朝掀起新的輿情,倘若在此期間,再出現些別的變故,只怕朝局的亂象將超出皇兄的預料。”

“不錯。”

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朕不允准的話,就會出現皇弟所言的情況,眼下這天啊是愈發冷了,誰能保證京城或京畿,就不會出現些別的狀況呢?”

朱由檢臉色微變,眸中掠過一抹難以置信的神色。

“此前朕命留京錦衣衛,在西市殺的人太多了。”

朱由校笑著搖搖頭道:“其中有不少就是商賈,他們與北直隸境的掌莊掌店太監勾結,誰又能確保這些商賈的背後,沒有站著其他人呢?

如果不能讓某些人啊,在朝掌握部分先機,那他們一定會將廟堂之爭逸散到民間,繼而達到他們的政治企圖。”

朱由校這位大明皇帝,在更多時候就是孤家寡人,儘管朱由校過去簡拔了一批人,逐批安置到各個位置上,可是在外朝掌握的權柄不多,似人事權,財權,事權等,都沒有徹底掌握在手。

朱由校不知是哪些人謀劃了這場廷推,但朱由校挺佩服他們的,這幫傢伙精準的看出自己是在以內廷制衡外朝,朱由校從御極登基以來,很多事情都是倚仗內廷範疇,在行乾綱獨斷之事,包括部分被特召進京的文臣,那都是在圍繞內廷的一些職權做事。

儘管洪承疇負責紅丸移宮兩案,袁可立負責薩爾滸之戰案,張維賢、孫承宗負責整飭京營,使得一批文臣以中旨的形式安插進去,但多數在朝掌握的話語權不多,想要破局,就必須要另闢蹊徑。

所以吏部尚書周嘉謨,就用他這個位置來先行破局了。

“朕給你講的這些,你先好好想想吧。”看著愣神的朱由檢,朱由校從寶座上起身,眼神凌厲起來,“王體乾,將這封聯名奏疏批紅,以司禮監的名義發派內閣,另,將那幾封中旨,秘頒給朕所言的幾人。”

“奴婢遵旨。”

殿外候著的王體乾,當即作揖應道。

看來皇兄對這件事早有謀劃。

朱由檢聽到這裡,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只是朱由檢有些不明白,既然皇兄看出有人想搬弄是非,為何不查出是哪些人,將他們罷官逮進詔獄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天予昭暉
土德星君下凡歷劫,本來給自己挑了個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間出了點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沒當上,當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孫。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來還沒下過一場雪。 民間謠言四起,說這是朝廷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斬了欽天監官員祭天! 就在這個時候,裕王府邸傳來訊息,王妃誕下皇孫,與此同時,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 嘉靖帝龍顏大悅,稱小皇孫是給大明帶來祥瑞之人,命接入內廷
歷史 連載 8萬字
她被趕出侯府後

她被趕出侯府後

牽絲偶
慶元五年,妖魔肆虐。 晉陽侯夫人亡故三月後,新婦進門,與其所出嫡女不和。 又一月,晉陽侯稱嫡女非他親女,念多年養育之情,只將人逐出門庭,不再追究混淆血脈之過。 季嬋被趕出家門,受傷瀕死。 這天晚上,她遇到一隻從北荒奔逃萬里來京中討封的八尾狐。 狐狸問她:我像人嗎? 季嬋:你比他們都像人。 狐狸:可惜我八尾盡斷,沒辦法再變成人了。 季嬋:沒關係,我把這身骨肉留給你,你替我活下去,替我報仇! ——預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的諜戰日記

我的諜戰日記

一鍋小米李
一個參加軍訓的大學生穿越諜戰年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活下來……這是一個抓日諜殺日諜的故事……書名也叫《我的情報系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刀尖上的舞者》、《我的諜戰日記》
歷史 連載 0萬字
出宮後的第五年

出宮後的第五年

鴿子飛昇
【已完結,有提示是在修文。隔壁離婚之前已開。】 【官配周淮林,he】 平民出身的梁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著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為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為妖妃。她以為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裡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歷史 完結 0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歸鸞

歸鸞

糰子來襲
洛都第一貴女溫瑜,雪膚花顏,貌若菡萏。 一朝山河崩塌,溫氏傾覆,她這個名動天下的大梁第一美人,便成了各路豪雄爭搶的玩物。 她千里奔襲,只為和未婚夫完成婚約,借兵復仇。 不料中途落難,被迫同一地痞為伍。 地痞叫蕭厲,生父不詳,母為青樓女子,傳聞他八歲就殺人蹲大獄,十五歲成了賭坊打手,收債要賬,惡名遠揚。 溫瑜厭他粗鄙市儈,他煩溫瑜自恃清高。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後來,他被打斷了骨頭,也要背起溫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