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眾公子比爛,劉榮:優勢在我
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著二弟劉德這番話,皇長子劉榮,不由陷入一陣沉思之中。
梁王喜文賦,確實是長安乃至天下婦孺皆知的事;
讓同樣喜好文賦的二弟劉德去靠近梁王,確實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大大提高成功率。
外界也只會認為:這是叔侄二人志同道合,湊在一起討論文賦,根本不會有人想到皇次子劉德,這是在幫大哥劉榮經營勢力。
至於老三劉閼,那自是更不用多說了。
——在過去十幾年,或者說,從記事兒的年紀開始,老三劉閼就在劉榮的提醒下,始終保持著‘社恐患者’的人設!
對於這樣一個毫無存在感的‘透明人’,無論劉閼做出怎樣駭人聽聞的事,也很可能無法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就算有人注意到了,也只會認為:皇三子這是被冷落太久了,才非要幹些離經叛道的事,來吸引別人的關注。
這樣說來,讓老二劉德去爭取梁王,由老三劉閼來靠近袁盎,確實是再穩妥不過的方桉。
至於九弟劉勝那邊,劉榮也有十足的信心,能將這個異母弟爭取到自己的陣營。
就一句話:你劉勝要想證明自己的清白,那就必須幫我劉榮穩固儲位!
而在爭取到梁王劉武、九弟劉勝,以及故中大夫袁盎三人的支援之後,就算慄姬再幹些什麼蠢事,劉榮也基本能保證:自己和東宮竇太后之間,不會再生出太過明顯的裂痕。
但此刻,劉榮所擔心的,卻並不全是東宮竇太后······
“梁王、袁盎那邊,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至於小九,我親自去。”
面色陰沉的點下頭,表示自己認可了劉德提出的方桉,劉榮面上陰鬱之色,卻不見絲毫緩和的趨勢。
“這樣一來,東宮,便算是暫時無憂。”
“但父皇那邊,卻是沒這麼好辦的了······”
滿是哀愁的發出一聲長嘆,劉榮便自顧自搖了搖頭,甚至煩躁的將衣領拉開了些。
待一旁的劉德、劉閼二人齊齊轉過身,滿帶困惑的望向自己,劉榮才終是仰天發出一聲長嘆。
“方才,母親說: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都曾生出過另立的念頭,但都沒敢廢長立幼;”
“所以在母親看來,無論母親做了什麼,父皇也都絕不敢廢長立幼。”
“但母親,卻把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忽略了。”
“——孝惠皇帝,是嫡長;”
“——父皇,也是嫡長。”
“而為兄,不過是庶長而已······”
惆悵的說著,劉榮的眉頭之上,也頓時湧上一抹苦澀。
“孝惠皇帝一出生,便是太祖高皇帝嫡長子,六歲便被立為漢王太子、八歲便被立為皇太子,有呂太后在背後撐腰,滿朝公卿爭相效忠;”
“及父皇,也是在不到十歲的年紀,就被先孝文皇帝立為皇太子,皇祖母也同時被立為皇后。”
“而如今,母親還不是皇后,為兄也不是太子。”
“就算母后至今沒能生下嫡長子,可一旦日後,父皇立了程姬或賈姬為皇后,那皇后所生的公子,便會立刻成為嫡子;”
“到那時,為兄就算是皇長子之身,也不過是又一個齊悼惠王罷了······”
言罷,劉榮又是一聲悠長的哀嘆,便再也撐不住皇長子的架子,晃悠悠癱坐在了上首的坐位置上。
這,就是劉榮眼中,母親慄姬犯的最嚴重的錯誤。
——慄姬,不是皇后!
起碼現在還不是!
在這種情況下,慄姬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踏踏實實坐上皇后之位,讓皇長子劉榮,變成嫡長子劉榮!
劉嫖在國庫、內帑乾的那些事,就算是責問,也絕不應該是現在!
當下,慄姬本該將‘入主椒房’視為唯一要素,無所不用其極的和東宮竇太后打好關係,先把皇后的身份攬入懷裡!
等劉榮的儲位真的萬無一失,再去考慮以後的事不遲。
而現在,慄姬區區一個‘夫人’的身份,卻操起了皇后,乃至太后的心;
這就好比後世的鍵政俠,自己的肚子都還沒吃飽,就整天為國際局勢、為人類的發展感到憂心。
說到底,慄姬眼下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
聽出劉榮語調中所暗含的擔憂,劉德、劉閼兄弟二人也不由面色一沉。
彼此稍一對視,終還是由年紀更長的劉德起身,來到了劉榮的面前。
“兄長的擔憂,確實不無道理;”
“但弟認為,兄長也不必太過擔心。”
“嗯?”
沉穩一語,惹得劉榮略有些詫異的抬起頭,卻見弟弟劉德望向自己的目光中,盡帶上了滿滿的自信。
“大哥不妨想想:太祖高皇帝想立趙王,那是覺得劉如意類己、聰慧;”
“先孝文皇帝想立梁懷王,也還是覺得那劉揖類己,英姿勃發。”
“但如今,去掉還在襁褓中的彘,咱們兄弟九人,可有誰被父皇看重,甚至認為‘類己’?”
滿是篤定的發出一問,便見劉德的面上神容,也稍帶上了些許輕鬆。
“大哥說,如果父皇立程姬、賈姬為皇后,那她們生下的公子,就會成為嫡子;”
“但大哥何不想想:除了大哥,誰還能坐上那儲君太子之位?”
“——老四劉餘,口吃不能人言;”
“老五劉非,滿腦子打打殺殺,不成氣候;”
“老六劉發,出身太過低微;”
“老七劉彭祖,就知道耍嘴皮子;”
“老八更不用說,脾性陰戾,還身有隱疾。”
“尤其是小九劉勝,整天都想著自己的母親,除個‘孝’字一無是處,又如何能承擔起宗廟、社稷之重?”
毫不忌諱的將弟弟們‘難堪重任’的原因擺上檯面,劉德又燦爛一笑。
“所以,兄長大可不必憂慮。”
“就算真有一天,父皇想要另立儲君,卻也會發現:只有兄長,才能承擔得起這宗廟、社稷之重。”
“就像當年,北平侯張蒼被罷相之後,太宗孝文皇帝力排眾議,選瞭如今的故安侯申屠嘉做丞相時,朝野內外的那些流言蜚語一樣”
“——故安侯申屠嘉,不一定能承擔丞相的責任;”
“可除了申屠嘉,其他人選,卻是更加不堪。”
“申屠嘉任丞相,還只是‘或許不稱職’;”
“但若是選了旁人,那可就是‘必然不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