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線的天線寶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天,跟瓦窯老闆約定的時間到了,她穿上蓑衣,戴上草帽,將騾車牽出來。

雖然騾子很辛苦,但是從自家走到城門口需要一個時辰,她更不想辛苦自己。

她一向都跟著江年坐車架上趕車的,可今天雨勢太猛,江年把她推進了車廂裡,“裡、面。”

他就像小孩一樣,現在說話都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但進度已經算很快了。

江月發覺,江年現在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像以前一樣,說什麼就做什麼。挺好的,有主見的人才能活得下去。

到了瓦窯家,門關著,她只好下去敲門。

“來了來了。”

瓦窯老闆在等著他們過來收貨,只不過擔心雨水飛濺,把門給關了。

他拿出那個燒好的爐子給江月檢查。手藝挺好,雖然是第一次做,沒有什麼太大的瑕疵,上邊還刻了些時下比較受歡迎的花紋。

老闆笑著說,“燒東西燒習慣了,總喜歡往上添點東西。這藥爐改了模樣,就不是藥爐了。”

添上好看的花紋,忌諱也能少些。

江月不介意,能用就行。當下就結了尾款。

這還是這段時間以來成交的唯一一筆錢,老闆有些感慨,“如果燒起來有問題你來找我。”

江月現在身上溼冷,點了頭就走了。

老闆關上門,回到後院堂屋。媳婦從爐上溫著的熱湯裡,給他舀了一碗。

老闆喝了一口,身子都暖了。

他開窯是必做雙數的,正好多了一個,他也是試用之後覺得好用才敢給客人保證的。

“這爐子挺方便啊,白日裡加點炭,就能溫一整天熱水。還能烤火,整個屋子都暖了。”現在只是稍微有點涼意,等到天冷時,他會更感激自己能留下這個爐子。

“要不,你再開一個窯,給兩邊老人都送去一個?”

他想想,也不是不行。自家的窯關了,但是之前剩的柴跟炭,肯定是夠自家用了的。

江月沒從瓦窯那裡買燉湯用的陶罐,她總覺得陶罐用不結實,一冷一熱用起來都要講究時間,燒久了會開裂。

她到了鐵器店,發現跟瓦窯也是一樣的情況,沒火,都停業了。

好在時下鐵貴,店裡存貨多。她挑了一個契合火爐大小的鐵鍋,比自己炒菜的要小一些,也深一些,剛好。

鐵鍋價貴,一個陶罐30-50文能買下,一個薄薄的小鐵鍋要一兩銀子。

老闆見生意難做,主動送了她配套的木勺木鏟才成交的。

兩人回家時,繞過東市,這裡往常是小攤小販們出來賣菜賣肉的地方,熱鬧得很。

今日依舊熱鬧,官府用茅草臨時蓋的供百姓們使用的大棚被風雨吹倒了,不頂用。百姓們都穿著蓑衣,冒雨排隊。

來的百姓多,賣肉賣菜的攤子少。只剩那幾家有門面的店了。

據說挑著擔子進城賣肉賣菜的人,還沒走出一條街,就賣光了。

東市裡幾條長隊在後邊排著,前邊的人怕被罵,也不敢多買,只買了一小把,可店裡的菜蔬依舊迅速地往下減少。

江月看著板上的菜價,百姓們不敢多買未必沒有菜價貴的緣故。以白菜來說,往日一顆大白菜2文錢,現在一顆小的就要10文錢。

江月看了一下,就回去了。路過雜貨鋪,還買了一擔籮筐。

是時候該做賣菜小販了。

回到家,她趕緊生了爐子燒水。

“來,大崽,該喝藥了~”

她端著碗褐色的湯藥,遞到江年嘴邊,笑得像潘金蓮似的。

“苦!”

“不苦!你喝了我給你吃糖。”

好吧,江年皺著眉頭,捏著鼻子,一口把藥喝了,然後伸出舌頭。

江月塞給他一塊飴糖

說起來,這會兒的飴糖也真的是又粗糙又貴,半斤20文錢,都夠買兩顆白菜了。

晚上,江月進空間裡開始摘菜。她一種菜種了三分地,不多不少吧,打算每天只賣一種菜,好算錢。

她先拔了上海青,拔夠一擔就行。

這菜容易處理,也不用洗,就把根上的泥土給拍乾淨就好。

她看著綠泱泱的稻苗,再過一個月就要收割了,可江年進不了她的空間,只能自己幹苦力活。

唉,當一家之主可真不容易。

次日,她給兩人都換上舊衣服,再套上蓑衣。

走街串巷去賣菜。

下著大雨,他們戴著草帽,腳下步履匆匆,也沒人會注意他們長什麼樣。

兩人沒帶騾車,走到一個死角,再把菜拿出來。

江年挑著擔子,她就負責喊。

“賣菜了賣菜了,新鮮的蔬菜!”

她是往內城走的,遠離東西市跟城門的居民區。雖然暴雨掩蓋了一些聲音,但也有人聽得見。

難得有小販過來賣菜,當即開了門喊,“賣菜的,今天什麼菜?多少錢一斤?”

“今天是綠葉青菜,按把算,一把一斤是10文錢!”

這菜價差不多,省了冒雨排隊,趕緊把人叫過來,“給我來一斤!”

兩人走近了,那婆婆從布兜裡拿出來十個銅板,丟進江月的罐子裡,然後拿了一把青菜。

這菜一上手,她就感覺到不一樣了。這青菜,長得白白嫩嫩綠油油的,這杆又大又脆,比東西市的菜新鮮!這價格還比那裡少一文錢!

兩人剛轉身又被她喊回去了,“哎別走,給我再來一把!”

這邊的動靜把隔壁鄰居給引出來了,婆婆幫他們吆喝,“這菜太新鮮了,看著好,菜葉上還沾著泥呢!趕緊買,一會兒就沒了!”

“哎!給我來兩斤的!”

“我這裡要三把!”

江月賣菜很乾脆,都是分成了一把一把的,拿一把10文錢。下著雨也沒人挑,拿了給錢就走。

她這一條街兩邊的百姓都開門了,都在屋簷下喊他們,此起彼伏的叫聲,讓她一時之間腦瓜子嗡嗡的。

一籮筐菜沒用一刻鐘就賣完了,她趕緊拉著人跑。繞了兩條街,收了籮筐才回家的。

整理下來,今天的收入是500文,還行。

每天就半上午出去賣菜,下午乾點其他的事,挺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