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劉進忠來廣州幫王輔臣、王忠孝當內應,搞反向鴻門宴是要出場費的,而且還很高!

這個出場費還不是銀子,而是大明朱三太子的“擁立權”.不是獨家擁立權,而是聯合擁立權。

這事兒說起來還是陳永華東西奔走,給各方面牽線搭橋,一手張羅起來的。

這個劉進忠雖然是勇衛營出身,是黃得功的老部下,但他同時也是那個背叛大明,活捉弘光帝獻給大清朝邀功的大漢奸馬得功的部下,跟著馬得功一起降了大清。

後來馬得功又被清廷派去福建和鄭成功、鄭經作戰,劉進忠也跟著他一起去了福建,兩人漸漸的就成了靖南王耿繼茂的手下。

在康熙二年的廈門之戰中,因為耿繼茂的指揮無方,清軍在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海軍支援的情況下,依舊遭遇重大挫折,時任福建提督的馬得功更是在廈門附近的海上戰死。

而在馬得功死後,劉進忠就在耿繼茂的大力支援下繼承了馬得功留下的骨幹軍隊,也就是勇衛營的那批老人,後來又在耿繼茂的關照下廣東水師左路總兵,再後來又提了潮鎮總兵,成了控制潮州府城半城的“半城大軍閥”。

當了潮州府的“半城大軍閥”後,劉進忠便有了自己的一攤勢力,但他的大軍閥,歸根結底也還是老靖南王耿繼茂提攜的。所以劉進忠和耿繼茂、耿精忠的關係很好。在清朝官場的結黨營私圖中,他是屬於靖南王系統的將領。

不過這個劉進忠雖然跟著馬得功、耿繼茂在大清朝混了好些年,但他心裡面卻始終不忘反清復明,他手下的那群勇衛營出身的老兄弟中,也有不少人還念著大明——在大明他們可是天子親軍勇衛營的人,相當於大清朝的侍衛親軍!

所以當上潮州“半城大軍閥”後,劉進忠就開始不好好當大清狗奴才了,開始養寇擁兵了。

而潮州這邊也正好有讓他養寇擁兵的條件。因為尚可喜變本加厲搞沿海遷界,惹反了一個養鴨子出身的英雄好漢,名叫邱輝的,盤踞在潮陽縣的達濠都一帶,漸漸做大。後來又佔據了因為沿海遷界被放棄的澄海縣城,又接受延平王府的冊封,打出了大明潮州府的招牌。

這下可就了不得了在茅麓山垮臺和吳三桂起兵前,在大陸上公開打出明朝旗號,還佔據一個縣城的,也就是邱輝這一攤了。

而劉進忠這個本來應該負責剿滅邱輝的潮鎮總兵,卻沒有急朝廷之所急,出兵痛剿邱輝這個大賊頭。而是和邱輝聯手販賣起了私鹽——邱輝手下的“匪”據說上了萬,而劉進忠只有兩千人的鎮標。兩千人打一萬人,優勢在邱.所以劉進忠就得先和邱輝一起販賣私鹽,等分到了錢再突破朝廷規定的兵額私自擴軍,等擴軍完成後再剿匪。

看看,這剿匪規劃做得多好啊!

當時由於尚可喜搞沿海遷界搞得實在太厲害,以至於廣東當地的鹽場都給搞沒了,只剩下邱輝治下的達濠一帶還有不少鹽場。而從外省運鹽進來又海路陸路都不好走,攔路收費的人又多,所以成本很高。廣東人想要吃鹽,就只有吃達濠的私鹽了。

這銀子還不得賺翻?

所以劉進忠和邱輝一起販賣私鹽,既能解決廣東人民吃鹽難的問題,又能自籌資金擴充剿匪軍力,方便日後辦大事兒,還能透過邱輝搭上延平王府的線,又結識了那個花錢買了個總兵的延平王府諮議參軍,天地會江南分舵舵主陳永華,自己也加入了天地會。

在加入了天地會之後,劉進忠一下子就發現反清復明的事業不僅有成功的希望而且還很大!

頓時就反勁十足啊!

而在陳永華這些日子除了打著大清援剿水師的名義“帶貨”撈銀子之外,也在積極謀劃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就是保著朱三太子走海路去打江南,一舉奪取南京城,並且在南京把朱三太子扶上明獻帝的位子。

這樣鄭經就能當上挾天子、令諸侯的鄭丞相,而陳永華就是輔佐鄭丞相的“陳孔明”了!

而要完成這個大計劃,鄭經和陳永華還缺了四個小小的,但卻是必要的條件。

第一是沒有朱三太子——朱三太子一直跟著王忠孝混,不在鄭經、陳永華手裡。

第二就是沒有一支能確保打下南京的陸軍——其實鄭經的陸師戰鬥力不算弱,但是數量有點少,而且由於鄭成功上回打南京打砸了,所以大家都沒什麼信心,需要找到有力的合作伙伴來出陸師。

第三則是沒有一支可以在長江當中往來自如的長江水軍——想當年鄭成功兵敗南京的原因,除了鄭成功不善於陸戰和攻城之外,就是鄭家的水軍都是海軍,不是江軍。

在大海里面航行和在長江裡面行船並不是一回事兒,海上能往來自如的船隊,到了長江裡面沒準就只能用人力拖拽了!

第四就是老鄭家的實力有點不大夠,即便偷襲南京得逞,把朱三太子扶上去當了明獻帝,好像也不能保證得到各方面反清勢力的承認。

這個挾天子、令諸侯的事兒要成功,前提條件就是挾天子的這位得有足夠的實力,曹操當年挾天子、令諸侯的時候,好歹有個兗州,麾下兵馬怎麼都有幾萬人。

而鄭經現在只有大員島、澎湖島、廈門島這點地盤,連佔有潮陽、澄海這兩個縣的邱輝最多也就是依附鄭經,並不能算是鄭經的嫡系。

真正屬於鄭經的軍隊就更少了,滿打滿算都不到兩萬。

就這點地盤軍隊,挾了天子,也很難服眾。

所以這些天陳永華就在福州、潮州、廣州(佛山)之間來回奔走,總算達成了一系列的反清協議,其中就包括由王輔臣、劉進忠兩方面參加的“以朱三太子換內應”的方案。

就是由劉進忠幫著王家父子當內應,幫這老王家裡應外合,奪取廣州府城,以換取王家支援劉進忠保護朱三太子入主南京.好好的協議,卻沒想到突然就生了枝節,吳三桂派來的那個欽差汪士榮也想要朱三太子。

這下可麻煩了!

朱三太子只有一個.而吳三桂的實力又明擺著,照著《三國演義》對號入座,不是曹丞相,那也是袁紹袁本初啊!

而鄭家如今的實力,撐死了就是個孤窮劉備,憑什麼和吳三桂爭?

廣州城,原平南王世子府,如今的兩廣總督衙門內。

“汪上差,劉總鎮,陳參軍,容老夫說句公道話吧這個大明,或者是咱們想要建立的那個新大明,和朱洪武建立的舊大明完全不是一回事。舊大明那是朱家一家一姓的天下,那些跟著朱洪武打天下的大功之臣善終的可不多!而新大明,那是原君原臣們建立的天下為公之國!

天下為公這朱三太子的天下當然是為公的原君,不是洪武爺那等大權在握的聖君,更不是誰家的獻帝!原君,是我們大家的垂拱之君!老夫說的可對?”

正在擺事實,講道理,說“原君”的,當然是最懂《天下為公論》的黃宗羲了!

黃宗羲可是維新學會的會長,維新學堂的堂長,王忠孝手下的頭號大理論家。

王忠孝知道要和吳三桂、耿精忠、鄭經這兩人精加一愣頭青講道理有點難,所以就連夜讓人去佛山請來了由黃宗羲、黃宗炎、呂留良、萬斯同、萬斯大、陳恭尹、屈大均、羅文藻等人組成的維新學會“講理天團”,一起和汪士榮、劉進忠、陳永華將“原君”、“原臣”、“封建”等等的大道理。

除了講道理的,還有敲邊鼓的,王輔臣、王忠孝爺倆,還有真朱三太子王士元本人,一起負責敲邊鼓。

黃宗羲的話剛說完,朱三太子本人就開始敲邊鼓了:“梨洲先生所言極善呢!我可沒有老祖宗的能耐,我什麼都不會,不會打仗,不會治理天下,也不會什麼帝王心術。那什麼《天下為公論》,什麼《天朝田畝制度》,都不是我寫的,都出自世凱之手天地會也是世凱操辦起來的,我什麼都不懂!”

朱三太子的這番話,當然都是王忠孝讓他說的。

王忠孝既然同意了“以朱三太子換內應”的方案,就一定會放朱三太子去當明獻帝了。

而明獻帝,當然是懂得越少越合適。一個能提出《天下為公論》和《天朝田畝制度》的明獻帝可不是一個好獻帝啊!

而且,王忠孝沒了朱三太子這個傀儡,就必須要親自掌握天地會.至少要把天地會的兩广部分牢牢把持在手裡。

所以有些事情,也必須要說清楚!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就投向了王忠孝,王忠孝只是淡淡一笑:“不瞞諸位了,這《天下為公論》其實就是用梨洲先生的大作《明夷待訪錄》改的。梨洲先生的這部大作被江寧織造衙門得了,當成了反書送到北京的粘杆處,落在我手裡,我一看就覺得極有道理,切中要害,所以就拿來改了改,又託朱三太子之名散發出去了。後來我一想,這造反的大道理有了,還得有個團體去實現梨洲先生的大道理。就一客不煩二主,繼續用三太子的名義辦了個天地會.定王殿下,真是讓您擔驚受怕了,實在過意不去。”

朱三太子連連搖頭,笑道:“無妨,無妨如果不是天下英雄群起,如果不是世凱和復甫找上我,我現在還在紹興鄉下當個惶惶不可終日的教書先生呢!恢復祖宗基業什麼的,我可從沒想過。

當然了,如果天下英雄需要我這個朱三太子,前朝定王出山當一面旗幟,那我自是義無反顧。但話要說清楚,我也只有當一面旗幟,做一個木雕泥塑的能耐.別的事兒,我是真幹不了。

剛才梨洲先生提到漢獻帝,似乎有意將我比為漢獻帝,其實是高看我了。我可是既沒有漢獻帝的本事,也沒有漢獻帝的雄心。如果我當了明獻帝,保證不多事、不惹事,諸位扶保大明的英雄覺得該怎麼辦,那就怎麼辦,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我就是個虛君,虛得不能再虛的君!”

聽完這番表態,汪士榮、陳永華、劉進忠他們仨全都有點喜形於色了這個朱三太子還真是個人才,是個最合適當明獻帝的人才!

身為一個傀儡,要真有什麼雄心壯志,再有那麼一點能耐,可就不合格了。

這麼難得的人才,而且還是天下獨一份,汪士榮當然不能放過了,馬上就笑著勸說道:“定王殿下,您能這麼想,當然是天下之福,萬民之幸了.如今反清大業正在關鍵時刻,我家西王殿下已經擁有八省之土,帶甲數十萬,還累勝韃虜,眼看就要據關中而有形勝了。您不如現在就跟臣北上,等咱們抵達漢中的時候,說不定西安都已經拿下了,您正好在西安登基即位。”

“去西安哪有去南京好?”劉進忠馬上搶過話題道,“一來南京是大明龍興之都,三太子去南京當皇上才名正言順嘛!

二來西王和康熙在關隴對峙,關隴的地形擺在那裡,這仗不好打,沒準和諸葛孔明一樣得一出二出三出那個祁山!如果三太子能在這個當口突然打進南京,康熙還能顧得了西安嗎?他要從西安撤退,關隴之地不就是西王的了?

三嘛,當然是要堵李自成的路了!李自成現在已經佔據了武昌大部、嶽州全部、漢陽全部和黃州一部.如果沒有人能搶在他前面去南京摘桃子,南京一旦落入李自成之手,天下屬誰,可就不好說了。”

“汪先生,我再補充一條,”陳永華等劉進忠說完,又笑著接過了這個話題,“三太子如果去了西安,將來西王如果想要當皇帝,可就不大方便了!”

汪士榮眉頭一皺:“陳參軍,你說得這是什麼話?西王難道是為了自己當皇上而舉起反清大旗的?”

“呵呵,”王輔臣一笑,“西王想當皇上也沒什麼不對嘛西王造反之前就是王爺了,如果造反成功了還是王爺,這個反不是白造了嗎?所以西王當皇上,我是很贊成的!我已經讓人準備勸進表了,您回去的時候就帶上吧。”

汪士榮一聽,一下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總不能說吳三桂不想當皇上,讓王輔臣別勸進吧?

可是他不這麼說,就等於預設吳三桂要當皇上的。既然吳三桂要當皇上,那他請朱三太子去西安幹嘛?為了弒君篡位嗎?

看到汪士榮不言語,朱三太子笑道:“西王如果能完成驅除韃虜之偉業,當皇帝而有天下也是應該的.在下沒有任何不滿。”

陳永華也道:“既然西王是要當皇帝的,那何苦再立一個小明王呢?不如就讓三太子和咱們一起北上去偷南京.如果得手了,康熙一定不敢再滯留關隴,西王在西北方向的局面,可就徹底開啟了。”

汪士榮看著王輔臣:“王制軍,您剛才說要勸進西王那您還支援三太子當皇上嗎?”

“支援啊!”王輔臣認真地點點頭,“只要有利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大業,我都支援!至於這天下在韃虜被逐後屬誰,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你不是一僕二主了嗎?”汪士榮眉頭大皺。

“怎麼是二主呢?”王輔臣道,“我可沒說過馬上要反清吧?明、清、西王三家都是我的主子嘛我王輔臣沒有什麼雄心壯志,能保住兩廣的這點地盤,將來傳給四個兒子,就心滿意足了。”

“傳給四個兒子?”汪士榮一愣,嘟噥道,“那不和袁本初一樣了?”

“不一樣,不一樣.”王輔臣笑道,“袁紹志在天下,而吾只想留四個藩鎮給子孫,天南、南洋都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要管好就只有廣置藩鎮,我家能為藩鎮便知足矣!”

王輔臣現在的話,其實也是和王忠孝、姚啟聖、周昌、黃宗羲這些幕僚智囊商量好的。

現在不是翹尾巴的時候,有實力也要低調!

而且王家也不是朱明之後,也不是一直以來都“眾逆所歸”的平西王,就算高調也沒多少人會響應。還不如認認真真把兩廣那下,再經營好了,有可能的話再去安南、南洋撈把利益。

與此同時再遠觀天下之變.如果真有天命所繫,那就投機一把。如果不行,那還可以退而求其次,為藩鎮甚至為天南、南洋的藩國都是可以的。

聽王輔臣這麼一表態,汪士榮也陷入了沉思,似乎也在權衡得失到底要不要繼續索取朱三太子呢?

就在這時,王忠孝又接過他爹的話題,接著往下說:“汪上使,您看這樣行不行三太子就跟劉總戎走!不過我也不讓您白跑。我可以送三千五百支燧發槍,一十二門紅衣小炮,八門二十斤臼炮,十萬兩白銀去湖廣,都送給世孫(吳世璠),助他威震華夏,您看如何?”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到原始大陸搞基建

穿到原始大陸搞基建

途迷
全文完,求五星好評,筆芯~ ———————— 1. 外科醫生叢容穿越了,穿到鳥不拉屎的異世大陸,成了一個……奴隸,還意外繫結了一個還債系統,初始債務值高到嚇人,完不成任務就要被迫接受電療。 異世大陸地廣人稀,野豬比非洲象都大,野雞兇得能叨死人;沒有廁所,沒有農田,衣服是獸皮,房子是窯洞,原始人野蠻粗魯,不愛洗澡,還全都惦記他的屁股。 叢容:……你們不要過來啊! 奴隸是不可能當奴隸的,為了不被電,為
歷史 完結 0萬字
三國:獄中講課,我教曹操當奸雄

三國:獄中講課,我教曹操當奸雄

陳喵嗚
陳舟穿越三國,成為牢獄裡一名死囚。 無力掙扎的他索性放棄治療,在獄中和獄友們愉快的吹起牛逼。 結果他以領先三國一千多年的知識和見解,不僅折服了牢房裡的所有人,也折服了來牢裡撈人的曹操之子曹昂。 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曹昂:曹公屠徐州真的不是為父報仇? 典韋:先生為什麼說,我活不過兩年? 荀彧:請問先生,王朝三百年定律是真的嗎?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請先生教我當奸雄! 陳舟:我明天就要上刑
歷史 連載 129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越大唐當股東

穿越大唐當股東

西北土狼
好訊息,穿越了;還是好訊息,在大唐。 壞訊息,盛世已過,人在安西,孤懸西域四十二年的大漠上。 陸簡明帶著一幫老唐軍絕地求生,一心為了回大唐。 強敵環繞,先得活下來吧? 那就準備好打狗棒! 衣錦還鄉,不能太寒酸吧? 那就發展經濟! 帶著一幫老骨頭萬里迢迢回長安,路得修吧? 那就搞基建! …… 一不小心,成了龐然大物。 關中老家:哪來的小祖宗,千萬別回家! 陸簡明:哈?老子要入股!
歷史 連載 3萬字
冷峻王爺快寵傲嬌小娘子啦

冷峻王爺快寵傲嬌小娘子啦

隸佤
主線劇情:農婉兮(女主)與儲景琰(男主)幼時相遇並相互贈送禮物又偶然遇見男二並救助被欺負的男二,從此男二愛上女主,長大後男主男二(經過努力成為將軍)同時尋找並愛上女主。 女主長大後先遇見男主被男主相救醒來發現是男二誤會男二相救,經歷誤會男主,女主替妹出嫁,婚後雙方不知道是幼時尋找之人,心機女配愛上男主並不斷陷害女主引起男主誤會女主,但是男女主在誤會重重中產生特別情愫,女主父親被誣陷入獄,男主暗中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只會割地送兒媳,我黃袍加身你哭啥

只會割地送兒媳,我黃袍加身你哭啥

莫問勳勳
秦雲穿越古代,成為一國太子。 恰逢北莽鐵騎兵臨城下。 視皇位如命的皇帝老子為了苟延殘喘割地賠款也就算了,將未來太子妃也送給北莽人。 這能忍? 於是秦雲手刃北莽二王子,一刀砍了北莽使臣的腦袋,然後親跨白衣戰馬,出戰北莽鐵騎! 江山死社稷,太子守國門! 不是……我在前線連戰連捷,你卻認為我功高蓋主威脅你皇位,要密謀害我? 父皇,你太無能了,讓位吧!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