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東平州,大清皇帝行在。

那個八歲就出來工作當皇上,為大清人民操勞了二十二年的愛新覺羅.吳.玄燁,今兒終於躺平了躺平在了一口東平州最好的楠木棺材裡面。眼睛閉著,面無表情,顯得相當安詳。

他的遺孀,皇后楊小彌和他的好弟弟,恭親王愛新覺羅.朱.常寧,在棺材兩邊端坐著。

楊小彌正哭哭啼啼的在流淚,哭到傷心之處,胸脯還不停地起伏顫抖,真叫人心痛啊!

常寧則在那裡不住地唉聲嘆氣,手裡捏著那封帶血的遺詔!

在康熙皇帝停棺的這處大殿內,還坐著一群大清重臣,有巴海、費揚古、範承勳、佟國綱、佟國維、馬哈達、陳廷敬、于成龍、李光地、張英、高士奇,還有梁九成、趙昌兩個大太監,當然還有剛剛晉升領侍衛內大臣的趙弘燮。

其中費揚古是帶著康熙直屬的八旗新軍殘部跑回東平州的,康熙建立的八旗新軍總兵力八萬餘人,其中正黃旗新軍由索額圖帶著回北京去了,其餘七旗新軍都參加了鄒縣之戰和稍後發生的曲阜之變,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參戰部隊七萬餘人,現在回到東平州的只剩下一萬多人,賴塔、朋春、朗坦、察尼、桂公公等新軍將領戰死,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巴海、範承勳、佟國綱、佟國維、馬哈達他們幾個則是守備曲阜、泗水、滋陽、菏澤、鉅野等要塞的大清諸侯軍的將帥。在鄒縣之戰進行的同時,這些大清諸侯軍的將帥都紛紛棄城而走,逃到了東平州城。

其中馬哈達率領的康王府軍損失最大,退到東平州的時候只剩下不到3000人了。

崇寧和巴海二人的軍隊損失最小——他們跑得最早,早早就得了楊皇后的命令跑到東平州了。而且他們撤離之前,負責進攻濟寧、滋陽的明軍正好被李中山調去圍攻康熙,所以他們兩人的軍隊幾乎全軍而退,總共有36000人跟著崇寧、巴海一起撤到東平州。

而範承勳、佟國綱、佟國維三人的軍隊撤離菏澤、泗水、鉅野等三座城堡時,都遭到了正在挖壕攻城的明軍追擊,損失都不小。

其中範承勳的軍隊只撤出不到3000人。攻打菏澤的明軍當中也有不少淮西子弟,他們都知道範家曾經是歸德的藩主,那還有什麼客氣的?他們發現範承勳跑路之後,馬上就開始猛追,殺得范家軍伏屍百里,死傷被俘一萬多人!連范文程的兩個兒子和三個侄子還有八個族侄,都在殿後作戰中被追究的明軍騎兵擊斃或俘虜——范家可是大家族啊!所以范家的藩軍都是范文程、範文寀兩兄弟的子孫在帶兵,這一把可是損失慘重啊!

佟國綱、佟國維兩人駐守的鉅野和泗水距離鄒縣和曲阜戰場很近,而且他們也沒有及時得到撤離的命令,當他們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明軍已經追著康熙衝到了曲阜以北,也就是突到了鉅野、泗水兩城的北面。佟國綱、佟國維也只好倉促出逃,結果自然被攻城的明軍追殺,然後又被追擊康熙所部的明軍發現,又進行了堵截,前堵後追的一路苦戰,最後跑到東平時,作為大清第二外戚佟家所有的佟家軍也受了重創,兄弟倆領著的軍隊加一塊就只剩下不足萬人了,老佟家的兄弟子侄也沒了十來號損失慘重啊!

梁九成、趙昌這兩個大太監帶回來的侍衛親軍和侍衛處的侍衛,都是康熙親衛,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慘重,但也還能湊出小兩千,這些精兵現在都劃給了趙弘燮——根據康熙帝遺詔,侍衛處和侍衛親軍就是由楊太后節制的!

而梁九成、趙昌現在則都給了總管太監的名號.楊皇后還答應給他倆一筆銀子,再把他倆派去羅剎國當使臣,以後就跟著福全混,別再回來了!

至於陳廷敬、于成龍這兩個前任輔臣,在康熙收回大權後就回了山西的封地,而楊小彌在重新獲得攝政之權後第一時間就遣使召他們來東平,兩人都是“後黨”,毫不猶豫地就來了,緊趕慢趕,終於在昨天上午才各自領著3000兵丁趕到。順便還給東平行在帶來一個新的噩耗——大周丞相吳應麒率兵10萬,打這援清抗明的名義開進了山西!

而他倆,也在東平行在得到了一串新鮮出爐的噩耗.都是壞訊息,這個大清要完啊!

早知道就不來了,就在山西投靠吳應麒算了.

兩個上了“清船”下不去的大清忠臣正傷心難過的時候,恭親王常寧終於傷心好了,開始發話了:“皇上的遺詔你們都看了,都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吧!”

遺詔,大家都已經看過了.的確是康熙親筆的!

既然康熙的遺詔不假,那麼楊皇后、恭親王關於康熙之死的說法應該也是真的——要不是康熙在曲阜孔家別院遇刺負了重傷,他又怎麼可能寫下這一紙帶血的遺詔,然後拼了命跑回東平,把遺詔交給楊皇后呢?

而且,根據這封遺詔,楊皇后得到一切權力,而恭親王常寧還和原來一樣,連個攝政王都沒有如果這遺詔是假的,康熙是被常寧、楊小彌聯手做掉的,又怎麼敢偽造出這樣的遺詔?常寧至少得有個攝政王吧?要不然常寧圖什麼?圖楊皇后的身子?

一群大臣偷偷瞄了瞄楊皇后,的確是難得的美人兒,但也不至於讓常寧不要江山要美人.而且江山美人明明是可以兼得的!

所以這個遺詔不假,康熙的死因也沒有什麼可疑的,就是遇刺的當然了,那個女刺客到底是不是鰲拜的女兒就不好說了。

“恭王,既然皇上的遺詔上都說得明明白白了,那咱們不如就照辦吧”

頭一個表態支援楊皇后的是康王府的前任副都統馬哈達,他現在是領侍衛內大臣了當然是楊皇后提拔的!

“恭王,下官也覺得應該奉大行皇帝的遺詔行事!”

另外一個新提拔的領侍衛內大臣趙弘燮也馬上表態支援皇后。

“老臣也覺得應該照著遺詔,恭請太后垂簾!”

于成龍當然也是支援楊皇后的。

“老臣也恭請太后奉大行皇帝遺命垂簾聽政!”

陳廷敬當然也是後黨,肯定得支援楊皇后啊!

楊皇后這時又瞄了一眼常寧的心腹巴海,他可是個關鍵人物!如果常寧真心支援楊太后,那麼巴海就應該站出來替主子表態!

巴海一表態,那麼范家、佟家也就只好支援楊太后了!

巴海看了看楊太后,又看了看恭親王,實在不明白這個楊太后到底給恭親王灌了什麼迷藥?恭親王怎麼就走了多爾袞的老路呢?

不過自作孽不可活還是早點投靠太后吧!

“太后!”巴海張開嗓門,斬釘截鐵地說,“大行皇帝的遺詔上說得分明,凡內外軍國大事,悉聽太后處分!老臣自當唯太后馬首是瞻.”說著話,他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掃了眼那幾個還沒發言的大臣,“誰敢對太后不敬,便是老臣的死敵!”

巴海的軍隊可都是關外老女真的精銳!

他都力挺楊太后了,那楊太后垂簾聽政的事兒,也就基本敲定了。底下幾個還沒表態的大臣,也都一個挨一個,向太后表了忠心。

不過對楊太后和恭親王而言,只有這些是不夠的。

他們得回到北京,才能真正掌握大權!

而回北京的路可不好走!

“恭王,咱們還有多少軍隊?”楊太后問。

“東平這裡各部相加,不足七萬五千。”恭親王常寧皺著眉頭說。

七萬五千其實也不少了可問題是明軍有八十萬,其中可戰之兵也有四十萬!

七萬五對四十萬,優勢在敵啊!

“咱們怎麼才能安然回到北京城?”楊太后又問。

楊小彌的執政能力並不弱,權術手腕也還行,哄男人的本事更是拿手。

可問題是打仗她不會啊!

康熙動用了二十多萬軍隊對抗李中山,結果敗得那麼悽慘,楊太后手裡就這麼點部隊,還怎麼打?不能打不過,連撤回北京也有點難了。

因為羅大為的大明陸軍第八軍已經插到了北京和東平州之間他的軍隊雖然只有五萬,但好像還是不一定打得過。

“太后,”陳廷敬拈著鬍鬚,皺著眉頭,向楊太后建議道,“老臣覺得現在必須封鎖皇上已經駕崩的訊息.”

“秘不發喪?”楊太后輕聲問。

實際上,康熙的死訊到現在為止,也被嚴密封鎖著,在行在之內,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所以陳廷敬的建議,也是中了楊太后和常寧的下懷。

“太后,”陳廷敬點點頭,說,“現在直隸、山東、山西人心浮動,大清江山風雨飄搖。如果皇上的死訊在這個時候傳出,三省豪強恐怕會馬上倒戈叛清。而進入山西的吳應麒也會乘火打劫,把山西一省化為‘吳’有而且,北京那邊一旦知曉皇上駕崩,還敢南下來接應咱們嗎?”

聽見他這番分析,所有人都眉頭緊皺,康熙的棺槨周圍,一片死寂,人人都露出不安的神色,現在大概也只有躺平的康熙才能不動聲色了。

楊太后扭頭看了看康熙的棺槨,嘆了口氣道:“大行皇帝走得真不是時候啊!好在訊息尚未走漏,咱們還可以請他再堅持一陣子!”

是得好好堅持要不然等不到東平這裡的七萬五千敗兵返回北京,大清就得亡了!

“太后聖明!”陳廷敬又說,“太后,老臣還提議太后可以以皇上的名義調楊監國統京師大軍南下,再遣使山西,請吳應麒東進直隸.咱們三面夾擊,先滅了突入直隸的那支明軍!”

這個計劃倒是不錯!

問題是能執行得了嗎?

楊太后蹙著秀眉,思考了半天,這才說:“哀家的兄長如果得知皇上已經龍馭賓天,而且還將垂簾聽政的大權交給哀家,他是一定會出手的!

至於吳應麒.相信他也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陳師傅,要不你親自走一趟山西,去和吳丞相好好說說,如果他願意出兵直隸,山西可以讓給他!”

北京外城,皮條營衚衕,楊國舅府。

就在楊太后派出的使者日夜兼程趕到北京的時候,這座大清的天子之城內,氣氛也有那麼點劍拔弩張了!

現在的北京城內,出現了兩股勢力的對峙。

一股是以楊起隆的“北洋軍”為支柱的漢人勢力!北洋軍是隨著楊起隆開進北京城的,進城後又吸收了張勇的巡捕五營,總兵力達到了20000人。

他們現在主要駐紮在北京的外城,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南城。

而另一股則是以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科爾沁蒙古軍”和索額圖的“八旗新軍”為支柱的蒙滿勢力。所謂的科爾沁蒙古軍,其實並不都是科爾沁來的,也包括察哈爾、土默特等部的蒙古軍,只是由科爾沁的親王、郡王統一指揮,而且直接受科爾沁出身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節制。這支軍隊的人數大約有50000之多!

索額圖的八旗兵就是八旗新軍正黃旗的部隊,人數約有10000。

科爾沁蒙古軍和八旗新軍正黃旗現在算是一夥兒的,一起駐紮在北京的內城,或者應該稱為北城、滿城。

也就是說,現在北京城內的蒙、滿、漢三軍相加總共有70000之眾,如果加上楊太后手裡的75000之眾,就還有14萬5000大軍這些基本上就是大清眼下能湊出來的全部實力了。

如果這14萬5000大軍真的還能團結一致,打敗突入直隸的羅大為,還是可能做到的。

問題是.這滿、蒙、漢三方,又怎麼可能是一條心呢?

在楊國舅府內,楊起隆、張勇、王進寶、趙國棟、施琅等人,正聚在一間書房當中,傳看著一封太后懿旨,這五個人的臉色可都有點複雜了。

因為楊太后的遺詔透露出三個非常重要的資訊,一是康熙的軍隊在山東遭遇慘敗.敗得他自己都沒了!

二是楊太后垂簾聽政,而且已經控制了康熙留下來的殘部約8萬大軍。

三是現在形勢危急,必須密不透風,並且集中力量打敗突入直隸的明軍,大清才能有一線生機。

如果把這三個資訊綜合一下,又能總結出一條最為關鍵的資訊。就是:大清要完!

楊起隆的書房之內鴉雀無聲。趙良棟、張勇、王進寶、施琅,全都愁眉苦臉的看著這位國舅爺,似乎在等他拿個主意。

屋子裡邊靜悄悄的,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見楊起隆嘆了口氣:“如果小彌能回到北京……大清的殘破江山就該我楊家做主了!諸位……這買賣還能做嗎?”

“能!”施琅說,“國公……爛船還有三斤釘,何況那麼大一個大清朝?即便再落魄,也還是能榨出一點油水的。現在太后手中,可還有八萬大軍呢!

另外,山海關之外,也還有幾百萬人口……如今的關外,那可是人以稀為貴呀。

國公爺若想有個高句麗國,就得拿下這這些大清的遺產……要不然,咱們就只能學耿精忠,遠走新大陸了!”

楊起隆龍沉吟著點點頭:“大清的遺產好是好……可是老太后和索額圖能配合咱們嗎?”

“國公爺……下官可以試著遊說一下老太后。”說話的是那位癱子大將軍兼戰場詩人張勇。他當了好多年的九門提督,和老太后布木布泰哪裡還說得上話。

楊起隆思索了一會兒,將楊小彌的懿旨交給了張勇:“張大哥,你帶著這封懿旨入宮吧!”

“國公爺,你要把這封懿旨給……”

“給老太后看看吧!”楊起隆說,“這事瞞不了老太后的……康熙和老太后之間一定有咱們不知道的聯絡路線……而且康熙給老太后寫的信應該是親筆!

咱們把這事兒原原本本的攤在老太后面前,讓她自己選吧。這個大清朝終究是她家的……如果她都不在乎,我這個外人在乎什麼?我大不了就是退居朝鮮,一個朝鮮國王還當不了嗎?”

其實,楊起隆早就可以當朝鮮國王了!他可是帶領著朝鮮軍隊入侵日本的朝鮮國大英雄!

現在已經有不少朝鮮大儒考證出楊起隆的祖先楊堅、楊廣都是朝鮮人……所以他們才要和高句麗死克。

那分明就是為了打回老家去!

總之,楊起隆已經有了一頂隨時可以戴在腦袋上的王冠。

而且大明早就分他當了隋國公……這擺明就是希望他自立為王!

所以楊起隆現在還真不一定要輔佐他的妹子楊小彌。

而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可就被動了,她要沒了大清朝,那可就什麼都沒有了。

“沒了,沒了……”同一時間,紫禁城的慈寧宮中,一個癱坐在御座上的老太太,手裡拿著以康熙的名義發出的詔書,在那裡失聲痛哭著。

一旁的索額圖還不大明白她的話,低聲問了句:“太皇太后,什麼沒了?”

“皇上沒了,大清……搞不好也要沒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玄門大佬穿後孃開局主持白事兒

玄門大佬穿後孃開局主持白事兒

登登日上
孤兒溫竹青,自幼被道館收養,玄門天賦異稟,只是三弊五缺,她缺的是命,道門上下用盡各種辦法,為她續命到了十八歲,還是嗝屁了。 再次醒來,穿越古代成了身世悽慘,無人疼無人愛的鄉下小村姑,正要嫁給一個癱瘓殘廢,底下還有一串兒的孩子。 嘔吼,喜當娘啊,還都是熊孩子。 溫竹青甩手就想不幹了,結果發現自己只剩下一年壽命,要想活命,就要積攢功德來續命,那就勉為其難,先救了這一家子吧。 等她修煉出了天眼,好傢伙,
歷史 完結 2萬字
全球沙化之我在異世攢功德

全球沙化之我在異世攢功德

沁敏
沈黎書發現自己穿成了假千金, 真千金女主重生回來搶氣運, 沈黎書小腰一扭,包袱款款的離開了鎮國公府, 這千金小姐愛誰當誰當去吧! 空間在手,在哪不能闖出一番事業, 就是吧…… 她好像一不小心闖成了女帝 男主篇 蕭慕起初是看不上乾癟豆芽菜的, 可豆芽菜漸漸長成了水蜜桃…… 他最喜歡吃水蜜桃了! 雖然覬覦水蜜桃的人很多, 但沈黎書說他永遠是大房! 嘻嘻! 競爭太激烈,不嘻嘻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書後因沒手機鬱鬱而終

穿書後因沒手機鬱鬱而終

總攻大人
湘湘穿書了。 好痛苦。 在高危的修仙世界裡做凡人也就算了,還沒有抽水馬桶,最重要是沒有手機! 不僅如此,還得給男女主的虐戀情深添磚加瓦,幹喪盡天良的壞事,不然就得死。 湘湘捂著良心堅持了一陣子,男主北庭雪被她玷汙,女主被她推下妖墓懸崖,各路男配女配都被她得罪的淋漓盡致。 寂靜深夜,湘湘雙腿發軟地從男主房裡出來,實在受不了。 她選擇擺爛不再執行任務。 然後就真的嘎了。 湘湘:手機,我來找你了。 恨死
歷史 連載 2萬字
亮劍之軍工系統

亮劍之軍工系統

遠征士兵
退伍軍人寧波回到他所熟悉的電視劇成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軍幹部成天叫喚的是啥? 李雲龍最眼饞的是啥? 獨立團最需要的是啥? 裝備,裝備,還是裝備…… 偏偏寧波就帶了個軍工系統去 於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輕輕鬆鬆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
歷史 連載 428萬字
盛京小仵作

盛京小仵作

懶貓布丁
陸家嫡女一心學醫證道,偏偏各種奇案輪番找上門。法場翻案、山村女鬼、王都城引魂招兇、無頭新娘、妖書問世……陸安然一著不慎,與死人結緣。 至此——離經易道,素手執刀,屍骨堆裡,劈青雲朗朗;不醫活人,祭慰亡靈,沉冤昭......雪,揭日月而行。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80萬字
大帝只想躺平

大帝只想躺平

嚴午
黃金時代,只有一位大帝。 大帝座下,只有一位騎士。 騎士既不瀟灑,也不風流,安靜乖巧,永遠戴著黑麵具,像只抵著大帝后腳跟搖尾巴的小狗。 雖然有人稱他是被拴上鍊子的死神; 有人稱他是黃金時代的黑暗魔影; 還曾有人顫抖地跪在他眼前,叫喊著說: 他來自深淵,是世上唯一一頭黑龍。 騎士不理他們。 龍形本體又笨重又龐大,都沒辦法彎下腰來得到大帝的摸摸頭,有什麼好的? 他還是喜歡守在大帝身邊,當她的小狗。 除
歷史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