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清康熙十年三月末,雲南,昆明。

穿過了大半個四川,又在雲南省境內走了幾百裡,終於來到昆明的王忠孝終於抵達了吳三桂的老巢,現在已經變得有點奇奇怪怪的昆明城。

在戒嚴了幾個月後,昆明的街道,居然比之三年前王忠孝離開的時候,可是熱鬧了不少。街道上人來人往的,所有的商鋪全都生意興隆,就看見一些穿著灰色或是藍色圓領袍(明朝服飾),頭上戴著紅纓涼帽(清朝官帽)的男子帶著老婆孩子,大包小包的在大采購!好像剛剛發了票橫財似的。

不過這種清不清、明不明的打扮還不是最讓王忠孝感到驚奇的,在路過昆明城內一個最繁華的十字路口時,他突然看見一群穿著黃色圓領袍,戴著紅色風帽的男子扛著兩面大旗在那裡嚷嚷著什麼。

因為街道上非常喧囂,所以王忠孝一時也沒聽見他們在喊什麼,但他的視力特別好,老遠就看見那兩面大旗上的字了。其中一面上赫然繡著“天地會雲南分舵”的漢字!而另一面則是“清天已死,周天當立”!

好嘛,天地會雲南分舵的大旗就這樣大明大方地被扛著上了昆明的大街!

還有這個“清天已死、周天當立”.吳三桂是不是學了黃巾起義的宣傳手段了?接下去是不是還要再來什麼“斬白蛇”、“魚腹書”和“石人一眼天下反”等等的?

想到這裡,王忠孝回過頭就問領著他入城的吳世琮:“大哥,這,這是怎麼回事兒?天地會怎麼上街了?這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王忠孝、盧三好他們是作為康熙的使者,戴著康熙皇帝的親筆手諭來雲南的,而且身邊還有嶽樂派出的王府護衛跟隨,所以他現在還得裝一裝大清“終”臣。

大終臣在大街上看見公開活動的反賊,總是要過問一下的。

吳世琮則是一聲嘆息:“這不是我爺爺之前中了迴風嗎?”

開始忽悠了?

王忠孝配合著點點頭:“這我知道,不是說好了嗎?”

“好是好了,可是卻.”吳世琮又是一嘆,“怎麼說呢?就是醒了之後變得有點奇怪了!”

變得奇怪?王忠孝心想:被穿越了?還是在裝神弄鬼?

“大少爺,老師,這王爺怎麼個奇怪法?”盧三好也問了一句——他這次是以平西王世子吳應熊的師爺兼特使的身份來雲南的,所以也得跟著一起表演。

“王爺他他醒了以後就說自己夢見了天帝,天帝和他說:清天已死,周天當立!”

回答這個問題的是平西王的軍師劉玄初,今兒就是他和吳世琮一塊兒在昆明城的城門口迎接王忠孝、盧三好一行。

吳三桂居然還有這操作?

進步不小啊!

王忠孝故作吃驚地問:“這王爺怎麼怎麼搞起黃巾軍的一套了?”

吳世琮兩手一攤,“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爺爺自打病好以後就神神秘秘的,除了家父、我、方參軍、郭參軍、夏都統、胡都統、陳姨奶奶之外,都不怎麼見人,就算見著也沒幾句話。”

哦,王忠孝想:這是在“裝裝活”嗎?

劉玄初補充道:“王爺說出‘清天已死,周天當立’後,這個天地會雲南分舵就開始公開活動了。而且王爺還命令底下的各部都換上新的戰袍,就是那種圓領長袍。另外,王爺還開了府庫給底下的各部兵丁放賞,足足放出去二百萬兩!放得昆明的市面都起來了.這日子,是不打算過了!”

王忠孝心說:這個吳三桂造反的花活越來越多了!不過這主要是我的功勞.是我把《天下為公論》、《天朝田畝制度》這兩本造反“寶書”和天地會這個專業造反組織傳到吳三桂這邊的。

看來造反還是要有組織,有理論理論可以指導造反,組織可以執行理論,還可以群策群力整出一大堆造反的花活。

另外,廣東那邊還有倆專門為反清復明培養文臣武將的學校!

哈哈哈,康麻子這次麻煩大了,他的大清朝就快沒了。

幾個人說話的時候,他們已經沿著大街走到了那群舉著大旗,穿著黃袍,戴著紅風帽的天地會反賊跟前了,也聽見反賊們在喊什麼了?

“清天已死、周天當立,均田分地,天下大安!”

在街面上圍觀這些天地會反賊的,多半都是那些“明清結合”打扮的男子和他們的家眷,這些人其實都是吳三桂麾下的藩軍和綠營兵,剛剛拿了安家費,所以進城來給老婆孩子買點吃的用的他們又大半是“闖、獻”二軍的老底子,當然知道這些口號的意義了。

“清天”毫無疑問暗指大清,“周天”當然是漢人的天下——漢人禮法出自《周禮》,所以“周天”就是“漢天”。

所以“清天死、漢天立”就是要反!

而“均田地,天下安”則是為何而反,為誰而戰,造反成功了有什麼好處!

都說清楚了,反起來才有勁兒啊!

天地會的人喊出這樣振奮人心的口號之,馬上就有人大聲附和起來了。

“說得好這天早就該變了!天變了,額們才能從雲南的大山裡頭走出去,才能坐一坐天下!”

“對!憑什麼他們在北京城吃香的、喝辣的,讓整個天下供養著?這不公平!”

“對,不公平,天下是額們幫著打的,可好處卻全都歸了他們?這公平嗎?”

“這不公平!”

“他們還想把額們雲南也搶走!額們該怎麼辦?”

“和他們打.打勝了,就能分田分地坐天下了!”

這些人當然有可能是託了.有託才好烘托氣氛嘛!氣氛上來了,就能進行更廣泛地動員了。

而進行更廣泛動員及其方法,當然也是王忠孝傳給吳世琮、吳元益,再由他們帶回雲南的。這個造反可以脫離群眾自己搞,但是革命一定要廣泛地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有了人民群眾的參與,反清革命才能爆發出巨大的力量!

而吳三桂在“中風”後立即封鎖進出雲南的郵路、商道,並且在昆明實行戒嚴的目的,除了迷惑清廷,製造自己一病不起的假象,就是為了方便在軍中和昆明城內進行動員——吳三桂的軍隊雖然造反意願強烈,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要反,反了以後究竟有什麼好處?他們只是**慣了,屬於習慣性造反!

而昆明城內的居民也是必須要進行充分動員的,因為他們大多是依附平西王府生存的,要麼是為平西王府生產兵器的工匠,要麼是為平西王府做買賣的王商,要麼是個平西王府下面的軍隊和官吏的家眷。

只有讓這些人都知道“反清革命”的意義,和他們能從這一場“革命”中得到的收益,才能把他們團結起來。把這些人都團結起來了,吳三桂的集團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才能在進取四川、陝甘之後,迅速完成遷移和重新佈署,從而完成對新附地區的控制。

而云南天地會在昆明城內的動員,現在看起來效果不錯。

圍觀的群眾也歡呼起來了

“中!”

“忒!”

“早該這樣咧”

在一片歡呼聲中,王忠孝、盧三好等人已經穿過了昆明城中最繁華的地段,抵達了距離五華山沒多遠的雲南巡撫衙門。

雲南巡撫和別處的巡撫不一樣,別處的巡撫都能真正控制隸屬於巡撫衙門的撫標,雖然撫標人數不多,通常就是一兩千,只有極少數省份的巡撫標兵多達三四千,但好歹是有點武裝的。可雲南巡撫的撫標一直就在平西王府的掌控當中!

清代的巡撫又沒有貳佐官,如果沒了撫標,手下就是一群沒編制的師爺.而云南巡撫李天浴更慘,他的師爺在昆明戒嚴後就很識趣地消失了!所以當王忠孝他們抵達的時候,李天浴手底下除了一些戈什哈親兵,就只剩下丫鬟、僕役、家人、小老婆了。

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光桿巡撫,什麼都幹不了,而且連個出謀劃策的人都沒有。之前還被平西王府的人堵在衙門裡面,在昆明的巡撫衙門裡“宅”了幾個月,差一點就活活餓憋屈死了,真沒想到還有放出來的時候。

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還能見著攜帶著皇上手諭的大清臣子。

當他手下的戈什哈來跟他通報,說是盧一峰和一個北京來的王侍衛求見時,他都顧不得什麼巡撫大老爺的體面,親自出來迎接“下官”了。

“世凱、三好,外面的情況到底如何?朝廷的討伐大軍來了沒有?雲南這邊可就要翻了天了!”

把王忠孝、盧一峰請進衙門的大堂之後,李天浴迫不及待地就打聽起外頭的情況了——顯然他現在依舊耳目閉塞,還不知道朝廷大軍已經步步逼近了。

王忠孝回答道:“李撫臺,朝廷的天兵分兵五路,已經壓到了雲貴周圍不過皇上派出這五路大軍並不是來討伐的,而是為了送平西王世子嗣位,並且迫使平西王和平西王的二公子去北京的。下官和盧知府這次來昆明,就是為了向平西王和平西王的兩位公子傳達皇上手諭的”

說著話,他的眉頭忽然一擰,“李撫臺,這昆明城內到底怎麼了?怎麼到處都有人在說什麼‘清天已死,周天當立’呢?另外,天地會不是反賊嗎?怎麼就公然上街蠱惑人心了呢?還有這個平西王到底有沒有痊癒?”

李天浴道:“昆明已經亂套了!自從平西王中風之後就開始亂了!

平西王雖然擁兵自重,但行事多少還有點分寸。可他的兒子吳應麒卻狂悖暴躁,行事無所顧忌,而且早就包藏禍心,圖謀造反。在平西王病倒前,他可能就和朱三太子、天地會勾結甚深了。在平西王病後,他更是變本加厲,幾乎快把昆明城變成天地會反賊橫行的魔窟了!”

“竟有此事!”

“他何至於狂悖如此?”

王忠孝和盧一峰都是一副莫名驚詫的樣子,瞪大著眼珠子,臉上都是誇張的表情,就好像在飆演技一樣。

不過李天浴卻沒有發現什麼不對,他這個矇在鼓裡的人,還在替兩個知道真相的人答疑解惑。

李天浴頓了一下,接著道:“至於平西王他多半已經薨逝了!很可能早就薨了!本官猜想吳應麒的種種狂悖之舉,應該都和平西王地薨逝有關!”

他開始順著假象所指的方向腦補了!

王忠孝大吃一驚,“什麼?平西王已經.撫臺,這麼大的事兒您可不能信口而言啊!”

“本官像是會信口胡說的人嗎?”李天浴說,“本官在平西王宣佈痊癒後已經上五華山去拜見過了.”

王忠孝追問:“見著平西王了?”

李天浴說:“應該是見著替身了.那個平西王不讓近看,但本官還是覺得他比得病前還要精神,根本不像是中風過的!而且他在接見官員的時候很少說話,就算開口也只是‘知道了’、‘交給吾兒應麒去辦’、‘應麒辦事本王放心’這幾句。這哪裡是平西王?完全就是吳應麒的傀儡!”

盧三好倒吸一口涼氣兒:“看來平西王真的已經薨逝了!吳應麒該是秘不發喪?”

王忠孝道:“那,那吳國貴知道嗎?”

“本官也覺得平西王已經沒了.”李天浴說,“吳國貴應該也知道,他在三個月前就已經移駐曲靖了,而且再沒回過昆明,看來他也擔心被吳應麒所害。”

“那下官能見著吳國貴嗎?”王忠孝皺著眉頭問,“下官帶著皇上給吳國貴的手詔還有平西王世子給他的親筆信”

李天浴搖搖頭:“恐怕是見不著的.王侍衛,你如果是從曲靖過來,應該已經見了他,也就不會有此一問。你既然問了,那你應該是從昭通府過來的。吳應麒是不會讓伱和吳國貴見面的!”

“那吳應麒有可能回頭是岸嗎?”王忠孝又問。

“不可能了.”李天浴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他不可能回頭了。他宣佈平西王痊癒並且放開雲南郵路,應該只是為了迷惑朝廷。”

“這可如何是好?”王忠孝一臉的焦急,似乎方寸都有點亂了。

盧一峰這時候突然插話:“王侍衛您別急.其實現在的情況,您見不見吳國貴都不打緊了。二吳已經交惡,連貌合都沒了,就只剩下神離。如果吳應麒被朝廷挫敗一回,吳國貴必然會歸附朝廷!”

“言之有理!”王忠孝點點頭。

盧一峰接著又道:“王侍衛,咱們現在已經探明瞭雲南的虛實.當務之急是把李撫臺帶走,免得他被吳應麒所害!至於離間二吳的事兒,其實您可以在離開的時候,把皇上和世子爺給吳三爺的密旨、書信塞給吳世琮!”

“妙計!”王忠孝拍了拍手,“驅虎吞虎.此計大妙!”說著話,他又摸出一份康熙的手諭交給李天浴,“撫臺,您看這個如果咱們把這個交給吳應麒,他會准許您北上迎接平西王世子嗎?”

“我看看!”李天浴一聽這個可高興壞了,趕緊接過康熙的諭旨看了起來。

原來這份諭旨是邀請吳應麒送吳三桂北上養病的.並且要求吳應麒將平西王府的大權交給世子吳應熊,而且還保證了既往不咎,讓吳應麒、吳三桂當兩個安享天年的富家翁。

“吳應麒不會答應的!”李天浴連連搖頭,“而且平西王多半已經薨逝.吳應麒怎麼護著他北上?”

“可是這份諭旨給了吳應麒揮軍北上的藉口!”王忠孝提醒道,“吳應麒造反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而皇上又早就洞悉了他的陰謀,所以已經佈置了五路大軍如果等這五路大軍都在雲貴周圍佈署停當,那吳應麒可就凶多吉少了。所以他現在多半想鋌而走險!他要鋌而走險,就得麻痺安王爺和朝廷的天兵。”

盧三好也點點頭:“沒錯,吳應麒就是個敢弄險的人!現在他大難臨頭,一定會想要拼死一搏。而他窩在雲南沒什麼好搏的,想要一搏,就必須出省入川!也只有入川才有一線生機可搏!

自古盤踞雲貴川才有三分天下!而只要他想搏,那他就會放撫臺離開雲南,去接世子爺,以此麻痺安親王和朝廷大軍。”

李天浴這下也想明白了,這是他最後的生路了!如果不想在吳應麒造反後死在雲南,也不想跟著吳應麒陪葬,那就只有藉口迎接吳應熊離開昆明這個死地了。

想到這裡,李天浴點點頭道:“就這麼辦把我們明天就去五華山拜見平西王,同時將皇上的諭旨交給吳應麒吧!”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