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芝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嬴政的表現讓呂不韋明白了一個真相。

嬴政他是真不擔心嬴成蟜啊!

至少在內有憂患、外有敵國環境中的嬴政根本沒把嬴成蟜當成敵人過,而是視作最為親密的戰友。

呂不韋不知道等嬴政徹底掌握大秦後會不會重新定義他與嬴成蟜之間的關係。

但呂不韋清楚,至少目前,他已經不需要再在挑撥嬴成蟜和嬴政關係這件事上花費心思了。

沒用!

心累的嘆了一聲,呂不韋迅速轉換進攻方向。

“王上。”呂不韋看向嬴政,溫聲發問:“今日來這大獄,可有何所思?”

嬴政欣慰的看著嬴成蟜:“寡人本以為王弟之才在於唇舌,卻發現王弟于軍略一道同樣有才。”

“寡人本以為王弟之才僅此而已,今日方知王弟於醫術一道亦有天分!”

“寡人甚喜之!”

呂不韋目光看向門外:“王上的目光不應該僅僅落於長安君、落於縫合術,更應落於天下萬民!”

“王上可願隨本相一起在這大獄之中走走?”

嬴政最後看了那女囚一眼,拱手而禮:“固所願也。”

呂不韋當先邁步而出,嬴政並肩同行,嬴成蟜等人對視一眼後也盡數跟上。

只有李斯故意落在後面,對趙高低聲吩咐:“去請昌平君、廷尉去疾。”

趙高了然點頭,匆匆離去,李斯也趕緊跟上隊伍。

在呂不韋的帶領下,一行人重新回到了行刑區。

“因丟棄垃圾於路,故判黥面。”

“因竊二十錢,故判斬腳指、腳掌。”

“因當街辱罵他人,故判仗責三十。”

“因叔父盜伐桑木,故斬左臂。”

路過一個又一個正在行刑的受刑人,介紹著每一個人所犯的罪責,呂不韋突然看向嬴政發問:

“王上,此盛世耶?”

嬴政輕輕搖頭:“此絕非盛世之景。”

呂不韋再問:“王上可曾聽聞這些受刑之人的哭訴?”

“王上以為他們果真應該承受如此之重的刑罰嗎!”

呂不韋問話的聲音很大,不少等待行刑的受刑者都聽到了。

雖然他們不認識朝服,但他們能看得出衣服的好賴,知道這是一群貴人。

如今貴人垂憐,他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瘋狂的哭嚎求救:

“貴人,俺只是未曾出手搭救百丈之內的被殺之人而已,但俺真的只是不知道有歹人在殺人啊,俺是非端之罪,求貴人手下留情,救俺一命吧!”

“我家中還有三個娃娃,我若先被斬腳指,再城旦舂一年,他們可怎麼辦!”

“求求貴人,幫幫我們吧,我們再也不敢了!”

很少有人會去主動說對自己不利的話。

這些刑徒的闡述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避重就輕,但數百名待受刑者的悲鳴卻不由得讓人聞之心酸,聽之落淚。

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不舒服,嬴政溫聲回答:“寡人之意並不重要。”

“我大秦以秦律治國。”

“秦律是如何論斷的,他們便應當被如何審判。”

“若因寡人的心中不忍便減輕、甚至赦免他們的罪行,這本就是不公之舉。”

呂不韋認真的說:“本相併非是想請王上赦免他們的罪行。”

“本相之意,在於為天下人求王上。”呂不韋拱手作揖:“請寬政緩刑!”

這句話自從呂不韋將《呂氏春秋》送給嬴政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說了。

在呂不韋的設想中,嬴政應該會問起《呂氏春秋》中的法律觀念。

畢竟《呂氏春秋》的法治思想和《商君書》的法治思想截然不同。

但讓呂不韋沒想到的是,時至今日嬴政竟然一直都沒有發問。

呂不韋已經有些急了。

恰巧今日有機會,呂不韋便直接將這個問題甩給了嬴政。

本相希望大秦能寬政緩刑,王上你願也不願?

然而不等嬴政回答,李斯突然拱手開口:“臣以為,寬政緩刑,秦民親而和之。”

“嚴刑峻法,秦民敬而畏之。”

嬴政看向李斯發問:“卿亦以為大秦該當寬政緩刑?”

李斯卻搖了搖頭:“非是臣以為該當如何,而是王上以為該當如何。”

“敬畏與親和並無孰對孰錯之分,只在於王上之決斷。”

這就是李斯和呂不韋的區別所在。

李斯內心深處同樣埋藏著寬政緩刑的心思,更不願見天下人受苦。

但除非事關自身利益,否則李斯絕對不會跟嬴政對著幹,而是把路告訴嬴政。

國家該怎麼發展,大王您說了算,您說啥就是啥!

您來掌舵,我就是個划槳的。

但在划槳的過程中,也即具體擬定章程的時候,李斯就會選擇更溫和的具體方法交由嬴政來決斷。

如果嬴政依舊堅持嚴刑,那李斯也會立刻照做,等之後有機會了再上諫書。

嬴政若有所思的發問:“如何進行決斷?”

李斯沉聲回應:“據王上之志而決,據治國之圖而斷!”

“若王上之志在強兵息爭,一統天下,則當施嚴刑峻法。”

“若王上之志在做諸侯盟主,與六國共處天下,則當施寬政緩刑!”

嬴政心臟猛地一顫。

若志在一統天下,便當施嚴刑峻法嗎?

看著那一雙雙哀求的目光,嬴政心中的憐憫緩緩轉向堅定。

今日,數百人哀求於寡人,求寡人減輕罪責。

但諸雄爭霸時,死傷數萬的大戰何其多也!

孰輕?

孰重?

嬴政目光復雜的看向呂不韋:“這便是至仁忘仁之道嗎?”

“寡人,受教!”

看著嬴政拱手而禮,呂不韋人麻了。

本相教你‘至智棄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主要是為了讓你理解至德不德,該對嬴成蟜下狠手的時候就別猶豫。

結果伱卻重在鑽研至仁忘仁,而且還有了屬於自己的理解?

呂不韋當即駁斥:“李郎中此言大謬矣!”

“若王上之志在強兵息爭,一統天下,亦當施寬政緩刑!”

“否則民心何存?”

“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除其災,思致其福。”

“古代當君主的人,用仁和義治理黔首,用愛和利使黔首安定,用忠和信引導黔首,致力於為民除害,想著為民造福,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

突然間,一道高呼自門外傳入。

“但他們都已經死了!”

呂不韋循聲望去,便看到熊啟、馮去疾等人匆匆而來。

“御史大夫熊啟、奉常熊茂、廷尉馮去疾,拜見王上!”

嬴政略略頷首:“諸位來的正好,可以一起聽聽呂相所言。”

馮去疾對呂不韋的思想並沒有那麼牴觸,甚至支援呂不韋的忠孝等思想。

但作為新任廷尉,馮去疾堅定的支援著嬴政。

在馮去疾心中,天下大治、天下一統等等問題都不是當今大秦的主要問題。

當今他們要做的僅有一件事,那就是保護嬴政加冠親政!

馮去疾很清楚商君法在大秦的影響力,改革商君法必將生出動亂,對嬴政加冠不利。

所以馮去疾對呂不韋拱手一禮後就毫不留情的連番開炮:

“相邦誠有治國之思,但所思所想並不適合我大秦,聽之何用?”

“五帝三王固然聖人也,但時移世易。”

“魯國尊周禮而治國,魯國何在!”

“諸尊周禮而今何在!”

“周,今安在!”

馮去疾踏前一步,正聲開口:“周,為我大秦所滅!”

呂不韋坦然道:“周誠亡矣。”

“然周之亡,亡於禮樂之崩壞!”

“周亡之事應當讓天下人明白,君王的仁義應當有所限度。”

“就好像鹽之於味道,缺之不可,但若隨意加鹽,那麼這道菜就吃不了了。”

“同樣,君王之威也當有所限度,什麼限度?愛利!”

“君王在制定律法之際當懷有愛利之心,讓黔首們感受到君王的尊重,感受到君王如此行事是為了國家大治,也是為了維護每一名黔首的利益。”

“如此,國才能興盛!”

馮去疾搖了搖頭:“何以興盛?”

“黔首並不愚昧,黔首們很清楚什麼是真正的仁善,什麼才是虛假的仁善。”

“想要讓黔首們感懷王上恩德,首先就要讓黔首們吃飽飯,過上好日子。”

呂不韋當即道:“那便讓黔首們都過上好日子!”

嬴傒也上前參戰:“黔首們過上好日子了,民強矣,那國呢?”

“若是所有黔首都能吃飽喝足,身心滿足,他們何苦去為國征戰?”

“民強,則國弱!”

“若想國強,唯有弱民!”

嬴傒加重語氣:“重刑而輕賞,是君主對民眾真正的愛護。”

“黔首們會拼命爭奪獎賞,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

“即便是高官厚祿者也必須遵循律法,否則他的後代也會成為黔首。”

“減刑而重賞才是君主對民眾的苛待。”

“黔首們不會為了獎賞去拼死奮鬥,生生世世都是黔首。”

“身居高位者反倒可以憑藉更多的賞賜,甚至是截留君主賜予黔首的賞賜而越發壯大!”

呂不韋無奈長嘆:“民進則欲其賞,退則畏其罪。”

“當黔首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卻畏懼懲罰時就會去弄虛作假。”

“做了虛假的事後君主會進行懲處,這豈不是因畏罪而獲罪?”

“君主與黔首之間的仇恨由此而始!”

呂不韋誠懇的看著嬴政:“王上,昔子陽(鄭國相邦駟子陽)為人嚴苛,有一個人犯錯後擔心會被子陽殺死,於是就趁著追趕瘋狗的機會殺害了子陽。”

“嚴律而輕賞不一定是君主對民眾的苛待,但一定會讓君主和民眾站在對立面,成為仇人!”

“誰會願意為仇人而戰?”

“畏於兵鋒,平日裡黔首們不敢作亂。”

“可一旦大秦出現頹勢,天下皆反矣!”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亮劍:戰神

亮劍:戰神

巧雲
穿越到亮劍成為戰神的故事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請你吃大面
李二三鞭打散父子情。從此父子只有職務! “請陛下稱太子!”李承乾發出怒吼。太子,國之儲君,帝國接班人,大唐二號人物,其本身就是權力的象徵。 李承乾站到臺前,光明正大行使太子權力。李二:“真當我不敢廢了你?”李承乾:“廢太子旨意一到,本宮即刻前往母親陵前自盡,絕不猶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那年秋風知落葉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歷史 連載 0萬字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長青湖
張梁穿越了,成為了大乾王朝武國公府的小公子。可惜他還沒開始享受,就被皇帝陷害,以造反罪名抄了家,父兄全部被暗殺。 而他和幾位剛入門的嫂嫂也將被一起被流放。來到了貧瘠的流放之地後,張梁開始奮發圖強。 “好好好,狗皇帝,既然你說我造反,那我就造給你看!”
歷史 連載 5萬字
農婦修仙日常

農婦修仙日常

閒時聽雨
成親沒幾日,柳芸香和丈夫梁青山,就被公婆以分家為由掃地出門。 夫妻二人只分到兩畝薄田並一袋糧食,為了度過嚴冬,不得已冒險進深山。 誰知卻意外撿到仙家寶貝——芥子空間。 一窮二白的小夫妻,從此開始了努力種田、悄悄修仙的日子。 *** 許多年後,修真界開了間奇珍異果小鋪,店主是名女修,性情恬靜,溫和可親。 據說她曾是凡人農婦,機緣巧合踏上修行之路。 眼高於頂的修士們不以為然:“真是胡鬧,區區農婦也配談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