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穩了穩心神,馮紫英當然知道開海是一個在大周朝廷內部極其敏感的話題。

不是沒有人提過開海,但是開海的利弊一直在朝廷內部爭論不休。

同樣即便是支援開海的群體中,也一樣觀點不一。

更多的還是傾向於支援選擇一到兩個港口進行有限的開海,所有對外海貿都只能侷限於這一兩個港口中,其他地方仍然急需要嚴密實施海禁,防止海盜、倭患和西洋夷人的滲透和襲擾。

他在會試和殿試的兩篇策論中都提到了對倭患和開海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會試那篇策論中也用了較多篇幅闡述開海對財政的積極意義。

馮紫英估計這兩篇文章應該是在朝廷內部被一些人關注到了。

但是由於缺乏充分的實地調研,馮紫英也難以判斷開海究竟能給財政帶來多少直接稅賦收益,而這恰恰是永隆帝最看重的。

至於說給地方上民眾帶來多少直接間接的收益,馮紫英估計這現在還不是永隆帝和內閣閣老們所關心的。

閩浙沿海和海貿相關計程車紳商,或許已經有意無意的和一些觀點一致的官員有了共識或者默契,但是朝廷內部官員對海禁祖制的這種觀點仍然十分濃厚,主流觀點仍然是堅決海禁,杜絕倭患和海寇,這讓朝廷中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談到開海。

特別是近期西洋夷人在廣東的出現,尤其是耶穌會教士的出現更是引起不小的震動,使得朝廷內的一些人更加堅持海禁。

“子遜兄,看來你對開海和倭患也很關注啊。”馮紫英輕笑。

“紫英,不能不關注啊,愚兄是福建人啊,沒有哪個福建士人會不關注這一點。”許獬在“福建士人”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馮紫英心中微動,“這麼說來,子遜兄也贊同開海,那對倭患怎麼看?”

“開海關係重大,愚兄現在也很矛盾,難以抉擇,但是總還是覺得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是不是就能杜絕海寇和倭患?可是從前明到大周,這百十年來,朝廷一直堅持海禁,就差點兒我們閩浙沿海老百姓內遷了,可是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既然做不到,而海禁的結果仍然不盡人意,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換一個方略?”

許獬目光灼灼,語氣也略微提高了幾度,“可是朝廷這麼多年的海禁,對開海的反對聲音很大,都認為開海會帶來的危險和威脅,特別是現在西夷的出現,紫英應該知道吧?廣東那邊越來越多,甚至在南直隸和閩浙也都出現了,朝廷竟然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馮紫英已經基本上能夠確定,這許獬應該是代表著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甚至是某一個群體來說話了。

嗯,福建士子,這個群體在朝廷內部雖然不算太多,但是利益卻比較一致,就是不知道他們意欲何為。

許獬只是一個尚未出仕計程車子,隨便怎麼說,那都影響不大,至少不會對其授官有多大影響,即便是有,也會有人幫他出面消除。

自己也一樣,但為何要找到自己頭上來,這是交易麼?

“子遜兄,以小弟的理解,如果要探討開海之略,首先需要搞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利弊。”馮紫英略作思索,便回答道。

“利弊?”許獬咀嚼了一下這個詞,安靜下來,“紫英這是一字千金,說出了真諦啊。”

“呵呵,子遜兄過譽了,其實天下之事就是這麼個道理,無論何事都有利弊,關鍵在於利弊得失的大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興建水利是好事麼?開辦學校是好事麼?肯定大家都知道這是好事啊,可花的銀子呢?也許興建水利的銀子更需要放在軍餉上防禦外寇,或許開辦學校的銀子就該用來修建一座橋,以方便民眾生活,利弊何以衡量?”

馮紫英隨口舉了一個例子,然後繼續向下說:“開海的利在哪裡,弊有什麼,對朝廷是一說,對當地百姓是一說,很多人覺得這可能不一致,有衝突矛盾,那麼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點一滴來搞清楚,這才能判斷出優劣好壞。”

“我朝的海禁是延續前明,前明海禁初始之由是緣於朱氏一族起家之時閩浙海寇猖獗,而且一直反對朱氏,所以在朱氏建國之後便刻意打壓,進而形成了海禁政策,我朝前期也有開海呼聲,但是隨著倭地內亂,大批流亡倭人流竄於海上,生計無著,就開始從走私到搶掠發展,……”

“……,而由於我朝海禁政策,也使得沿海部分海商利益受損,進而一些海商便於倭人勾連,成為走私的陸上窩點,反過來這種走私和海寇就直接破壞和影響到了朝廷和百姓利益,自然更要嚴加打擊,而這種迴圈自然也就愈演愈烈,直至今日,……”

“……,也幸虧是壬辰倭亂對倭地浪人產生了衝擊,加上現在德川一族在倭地尚處於穩固統治階段,所以海疆還算相對平穩,一旦德川一族意欲透過對外戰爭來鞏固自己統治,或者受制於內部壓力希冀從外部獲取利益,那麼我朝海疆還會遭遇嚴峻挑戰,……”

許獬也不得不承認馮紫英對海疆形勢瞭解得相當透徹,只是他也有些搞不明白馮紫英怎麼會對倭地內部局勢如此瞭解,怕是兵部職方司也未必能瞭解得這樣細緻入微吧?

聽說馮家在山東那邊頗有營生,難道馮家在山東也有海上營生?如果是那樣,那就好解釋了,而且也更有利。

許獬心思越發靈動。

“那紫英覺得當下海禁利弊得失如何呢?”

“以小弟拙見,海禁的弊是遠遠大於利的。”馮紫英很坦率,這是自己在會試殿試的文章中也表露出來的態度,沒什麼好遮掩的,這也是許獬背後的人找到自己的緣故吧。

“哦,願聞其詳。”許獬耐心地道。

“先說弊吧,大部分反對的都覺得如果開海,會加劇海商走私,但這是建立在開海只設立一兩個港口前提下,大周開國初期不是就提議在月港和寧波設立市舶司麼?可是我大周從遼東到安南,偌大海疆,涉及到七八個直省,民眾何止千萬,難道廣東和遼東的海貿也必須要到月港和寧波,那又有何意義?人家肯定要去走私,但如果能合理安排市舶司所在,那麼這一點起碼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還有就是擔心開海會壯大倭寇勢力,加劇倭寇襲擾,但實際上除非把沿海民眾全部內遷,否則你是斷不了與海上倭寇聯絡的,這個擔心本身就是毫無意義的,子遜兄應該清楚這一點,現在海禁狀態下,那些倭寇難道就從我們大陸上獲得補給還少了了麼?”

許獬微微點頭,閩浙沿海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民眾商賈參差不齊,要想斷絕這些倭寇與大陸聯絡,太難了。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當初朝廷沿襲的朝貢制度,讓大周不堪負擔,尤其是來自倭地的朝貢,所以朝廷才會斷絕朝貢,最終又導致了這些所謂朝貢使團和海上倭寇勾結起來,……”

“當然,還有一些人為,開海可能會讓更多的西夷人進來,危及到朝廷統治,但是不開海他們就不來了麼?現在他們已經到了我們大周的周圍,倭地,南洋,我們拒之門外就是在掩耳盜鈴,與其那樣,為什麼不坦坦蕩蕩的接觸和了解他們?”

“這些所謂的弊,實際上歸根結底是朝廷覺得這樣有損大周朝廷威嚴,管理麻煩,沒有一個明確規範的管理例制,沒有意識到開海禁能帶來哪些利益,或者說當初不覺得利益有多大,索性就乾脆海禁這樣一絕了之。”

“那麼利呢?”

“利,從現在角度來說,開海可以解決很多沿海地區貧困民眾生計,跑船也好,海貿也好,碼頭生計也好,都起碼能帶來一份填飽肚皮的活計,第二,可以更多地賣出咱們大周的出產,同時換回來我們大周老百姓所需要的東西,嗯,甚至是朝廷所需要的東西,比如,香料、銀子和銅料,但這是建立在一種全新的貿易模式之下的,而非原來的朝貢,……”

“紫英,你是說要從海貿走私變成公開走私?”許獬眼睛一亮。

“如果能夠給朝廷提供商稅,那就不叫走私了,子遜兄,這個觀念要搞清楚,如果說能夠給朝廷提供可觀的豐厚的稅賦和收入,那就算是走私,那也是我們大周朝應該支援的走私,不是麼?”

馮紫英微微一笑,這笑容笑起來落在許獬眼裡,卻是這般的詭異。

這番話蘊藏的內容和含義實在是太豐富了,讓許獬一時間都難以體會明白,而其帶來的衝擊力則更大,許獬需要消化,然後再來把這些觀點傳遞過去。

“紫英,可以寫一份比較詳細一點兒的策論麼?”許獬沉吟了一下才道。

“需要遞交到朝廷麼?”馮紫英笑了起來,恐怕這才是真正的交易,“可我現在不是青檀書院學生了啊。”

“那你現在是二甲進士了啊。”許獬也同樣報之一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剛當縣令,就被女土匪綁了

剛當縣令,就被女土匪綁了

龍過九州
一朝穿越,林楓正走馬上任當縣令此地匪患嚴重,朝廷撥款下令剿匪剿匪? 剿個毛啊!娶三五嬌妻,醉生夢死,當個土皇帝不香嗎?正在他暢想未來美好生活時,山坡上人影湧動 “打劫!”
歷史 連載 2萬字
反派不想從良

反派不想從良

終歡
全文完結,火熱修文中,修訂版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 翎卿是修仙文中的終極反派boss。 而主角是穿書而來的團寵,靠著躺平鹹魚俘獲無數大佬的喜愛,自帶萬人迷光環,引來無數腥風血雨。 翎卿的父母好心收留被仇人追殺的主角。 半夜仇人趕到,他的雙親慘死,主角卻靠著好運安然存活,被姍姍來遲的師門長輩接走。 從此,主角在師門長輩的精心呵護下,逐漸成為一代天驕。 而失去雙親的翎卿時年八歲,靠著坑蒙拐騙勉強活了下來
歷史 完結 3萬字
兩相歡[白蛇]

兩相歡[白蛇]

春浮九枝
許纖穿了,但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穿的是哪兒。 直到一個叫法海的和尚出現,許纖才後知後覺自己穿的是性轉版白蛇傳。 法海:“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女檀越莫要被矇蔽了雙眼,且讓你家官人飲下這杯雄黃酒。” 許纖:“法海你不僅不懂愛,你還不懂人外。” 人身蛇尾簡直澀爆了好嗎! * 蛇性本淫,斷七情絕六慾,修煉千年方得人形,怎知金風玉露一相逢,自此清規拋卻,無慾戒破。西湖舟上,尤雲殢雨,日日春水浸蓮心;芙蓉帳底,香
歷史 連載 3萬字
侯門夫妻重生後

侯門夫妻重生後

起躍
(正文完結)白明霽及笄那年,晏家派媒人上門替世子晏長凌提親,同是武將之後,也算門當戶對,父母一口答應,她也滿意。 十七歲白明霽嫁入晏家,新婚當夜剛被掀開蓋頭,邊關便來了急報,晏長凌作為少將,奉命出征。 一年後,傳回了死訊。 對於自己前世那位只曾見過一面,便慘死在邊關的夫君,白明霽對他的評價是:空有一身拳腳,白長了一顆腦袋。 重生歸來,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白明霽打算幫他一把,把陷害他的那位友人
歷史 連載 0萬字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風簾翠幕
昏迷醒來,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漢獻帝,董卓火焚洛陽,挾帝西遷,袁紹、曹操、孫堅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之下,皇帝不過是玩物,但是現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車謀定天下計,帛書收歸老臣心! 收西域,並身毒,驅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鮮卑,十年礪銳遂一統。 用堅船利炮,開啟歐羅巴的大門,發現新大陸,建立大漢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漢帝國!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