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走滄州巡撫之後,楊鵬來到了官廳,楊鵬也感覺這次的安排很失敗,差一點令天京新城萬劫不復嗎,也沒有想到蕭天左會攻擊自己的老窩,楊鵬對著自己的師傅林青兒和佘老太君說道“師傅,老太君這次是我安排的失誤,差一點就讓天京新城處在危險之中,我想我們一定要有一套應級處理方案,到了危險的時候,必須要全城的青年人出來保護我們的城池,還有我決定每個月都要舉行有各個工廠的職工來做防守新城的工作。”

佘老太君說道“是啊,這次我們也嚇了一跳,以為天京新城不保,我們這次也沒有做好,還有就是通知大溝方向派來援軍,在大溝和港口,鹽山縣我們差不多也有倆萬軍隊,這次一慌就把這一茬給忘了,還有你們下次出征,你和張翔倆個人一定要留下一個來,這樣大家才有主心骨。這次大家都有錯。”

楊鵬說道“這次我們還要出征,把蕭天左在滄州附近搶的老百姓要全部截留,還有對契丹人要狠狠的打擊一下,讓蕭太后記住這次教訓,給我們留下發展的空間,這次張翔留下,再從大溝方向調倆千人過來守城,這次七嫂還要和我們出征,七嫂這次辛苦你了,我們的呼延大將軍。”這次七嫂的功勞,我給七嫂想到一首詩。不知道七嫂喜歡。

楊鵬拿起紙筆,用瘦金體寫道,出征;有感於呼延赤金的戰場風采,有感而發,“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呼大將軍!”七嫂這個贈與你,感謝你對小弟的幫助,謝謝七嫂。

佘老太君說道“七媳婦啊,看看你的小叔就是對你偏心,才幾天就為你寫了倆手詩,楊鵬啊,這個字寫的真,漂亮,這首詩我就替呼延赤金留著,哈哈。”呼延赤金也沒有想到楊鵬有為自己寫了一首詩,自己心裡砰砰亂跳,心裡一點都平衡不下來。

楊鵬安排出徵事項,張翔留守天京新城,還有就是幫老百姓儘快恢復生產,天京新城的七部也要到農村去幫忙老百姓恢復生產。楊鵬率領兵馬北上,前往青山口。

青山口位於定州縣城北五十里,是在蕭天左回瀛洲,莫州還有就是會幽州的重要官卡,基礎上於太宗十四年重新修建的,後面再次再次重修。青山口長城建在群山之中,地勢險要,敵樓眾多。關口南部設有守備一員。當然,如今這些敵樓和守備署都已經落入契丹手中。

楊鵬率兵快速前進,用了十天到達了青山口關下。快節奏走了十天,士兵們都感覺很辛苦,尤其是臨時徵召的輜重兵。好在到達青山口後可以休息兩天。楊鵬在青山口南面十里紮營,派兵在附近偵察了兩天後,決定在當地人稱為馬裡溝的一個峽谷中建設壘寨。

這個峽谷是從南面進入青山口關口的必經之路,南北長十幾裡,東西寬三里,東西兩邊都是無法行走的大山。山谷中間有一條小河流過,小河不深,可以步行涉水而過。如果在峽谷中間建設營寨,整個峽谷的東、西都在強弩的射程之內。

在強弩的威脅下,契丹軍的十多萬人畜是無法順利透過的。青山口關口裡的兩千契丹軍見楊鵬在外面紮營設寨,派了幾十個斥候出來偵察了一番。這些斥候開始時候仗著弓馬嫻熟還很囂張,但是一靠近虎賁師,就被蕩寇團士兵的一陣排槍打潰了,慌不擇路地逃了回去。從此以後,關口裡的兩千契丹兵再不敢出來偵探。

尋找好了地點,楊鵬就開始建設營寨的工事了。首先是挖出阻敵的壕溝。楊鵬設計的壕溝是三米寬,兩米深的大溝。這樣的大溝在營寨外面圍著四圈,從距離營寨邊緣兩百米處到距離營寨邊緣八十米處,每隔四十米就挖溝一圈。八十米是契丹軍弓箭的射程,不越過這四道大溝,契丹兵的弓箭手就沒法和楊鵬的步槍手對射。

溝的內側上面還堆有一堵五十厘米高的矮牆,保證契丹計程車兵和戰馬都無法躍過壕溝。一邊挖壕溝,士兵們一邊為火炮建造土炮臺。

楊鵬的強弩是裝在弩車上的,炮口距離地面有三尺的高度。士兵們在這個高度以下的位置用夯土堆積成牆,將強弩保護起來。有了土炮臺的保護,如果契丹軍的機弩和楊鵬的強弩對射,處在土炮臺中的長箭中彈機率一下子減少一半。

強弩炮臺修在步槍手射擊位的中間,散佈在步兵佇列的空隙處。然後就是為步槍手修建防禦土牆。步槍是抵在肩膀上射擊的,士兵的肩高一般在四尺以上,所以楊鵬就在營寨四面的射擊位置前面修建了四面四尺高的土牆。土牆厚一尺。在土牆後面射擊,能夠減少士兵被契丹軍弓箭射中的機率。

在土牆的上面,還為步槍手建造了一個雨棚。雨棚高五尺四寸,寬六尺,有一個尖尖的棚頂,上面鋪滿了茅草。這個雨棚可以為步槍手們遮蔽雨水。燧發槍在毛毛雨時候也是可以戰鬥的,但雨大了,擊發的機率就會直線下降,甚至無法戰鬥。在野外下雨時候遇到敵人可以撤退,退一兩個小時雨就停了。但是在營寨裡卻不能撤退,只能修好遮蔽雨水的設施。

有了這個雨棚,暴雨時候也能戰鬥。當然雨天契丹軍的弓箭手也無法戰鬥,契丹軍一般不會在雨天開戰。雨棚不高,棚頂剛剛在士兵的頭上一點,還可以為士兵們遮擋拋射的弓箭。在這樣的保護設施後面和清軍弓箭對射的話,傷亡率要下降好幾成。

然後就是建設木刺。木刺由木頭砍斷,削尖頭部做成。使用時候把尾部埋入地面。木刺高半尺,上面木頭頭部是砍尖了的,零零散散插在地面上。木刺被佈置在雨棚前面的八十米內。放了木刺的地方契丹軍無法通行,只能繞過木刺才能衝到虎賁師陣前。

想拔掉木刺需要的時間就多了,基本不可能。契丹軍想衝陣只能走沒有木刺的幾條曲折通道,這就大大遲緩了契丹軍接近虎賁師陣前的速度。最後,楊鵬這次帶來了大量的鐵蒺藜,楊鵬在木刺後面,雨棚前面還鋪設了好幾層鐵蒺藜。想穿過這些鐵蒺藜佔據的區域,契丹軍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佈置完這些,時間已經過了半個月。二月十三日,契丹軍七萬人押運著十多萬人畜,各種財貨物資,浩浩蕩蕩開到了青山口。契丹軍的前沿斥候到了青山口,一下子就被楊鵬建設的營寨震驚了。那幾道壕溝,那些土牆和雨棚等防禦工事像是刺蝟的尖刺,讓契丹軍無法靠近。而防禦工事後面的那些步槍手,則將步槍架在土牆上,對著外面的契丹軍虎視眈眈。

關鍵是這個刺蝟一樣的營寨不拔掉,契丹軍就無法進入青山口。馬裡溝這個峽谷只有三里寬,楊鵬的大炮往中間一擺,清軍穿過峽谷要遭到大炮轟擊,沒法通行。有一隊斥候試著從峽谷的邊緣地帶衝過去,結果被十門強弩齊射,被打死了一半人,狼狽不堪地退了下來。

而那營寨裡,似乎有一百多門強弩。也許七萬契丹軍士兵不計傷亡地從邊緣地帶衝過去,犧牲幾千人大概能全部通行過去。但是那樣的代價也太大了,眾將軍不能讓大遼的勇士這樣白白犧牲!而且那樣衝過去的話,契丹軍押運的人畜物資怎麼辦。尤其是那些南人,估計機弩一射擊這些南人就要全部亂掉,到時候一鬨而散,契丹軍不知道要殺多少人才能把他們追回來。

看到楊鵬建設的寨壘,契丹軍停在了馬裡溝前面,沒有前進。契丹軍的中軍,一眾契丹軍將領們騎在馬上看著楊鵬的營寨,表情各異。韓德讓用馬鞭狠狠地在空中抽了個響鞭,大聲罵道:“這個楊鵬!是想要我們七萬人的命嗎?我們已經放棄定州,全速趕到青山口只求出關了!他居然還來青山口修了個寨壘對付我們!”

張華咬著拇指,說道:“這個營寨卡在峽谷的中間,我們劫來的南人和牲畜衝不過去”韓德讓在天京新城被楊鵬大敗,知道楊鵬的戰力,此時臉上已經十分慌張了,他大聲說道:“統帥大將軍,我們棄了劫來的南人和牲畜衝過去吧,越往後後拖形勢越糟糕!”

蕭天左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入關這幾個月折損了三萬勇士,全靠這些南人補充人力。如果這次棄了人畜,以後我大遼的勇士就再沒有勇氣入塞劫掠了!”“那樣的話,我大遼國對宋國的攻勢就算是到頭了”

聽到蕭天左的話,一眾將領們都冷靜下來。楊鵬的營寨再堅硬,也不能為了一個營寨改變大契丹的國運。如果以後再不敢入塞劫掠,那大遼就會飛速的衰弱下去。韓德讓大聲喊道:“統帥大將軍,我們把這個營寨攻下來!他畢竟只有一萬人,我們有七萬人!”

韓德讓似乎突然想起了軍中的機弩,大聲說道:“拿機弩射他,我們有五十多門機弩,和他對射,把他的強弩打掉。”張華咬牙說道:“楊鵬有一百多門強弩,我們的機弩怕是打不過他”

韓德讓說道:“不試試怎麼知道?”看了看前面的那些壕溝,韓德讓說道:“那些壕溝也有辦法,我們砍伐巨木做成木橋,架在壕溝上衝過去。”眾人聽到韓德讓的話,眼睛一亮。

韓德讓又說道:“只要架著木橋衝過四道壕溝,我們的勇士就能在陣前和宋軍對射!到時候一邊射箭一邊衝上去,我們勇士就能和宋軍肉搏!我們有七萬人!”

從一里外,契丹軍的將領們看不到楊鵬陣前的木刺和鐵蒺藜,還以為衝過那些壕溝就能和楊鵬的兵馬肉搏了。聽到韓德讓的話,契丹軍的眾將都有些心動,一個個騎在馬上沉吟不語,思考著楊鵬戰術的可行性。張華突然說道:“我們可以驅趕南人挖土填埋壕溝,如果宋軍不射擊,我們就一路填過去!如果宋軍射擊,死的也是南人而已。”

蕭天麻在天京新城被楊鵬打敗過,當真是被打怕了。聽了眾將軍的話,他臉色依舊慌張,張了張嘴,充滿了畏懼地說道:“統帥大將軍,那宋軍楊鵬十分狡詐,我看他的手段不止有這些壕溝”韓德讓不屑地看了看蕭天麻,說道:“蕭天麻,你是被楊鵬打怕了,那楊鵬野戰厲害,守城不一定厲害。”

蕭天麻慌張說道:“我們可以放棄青山口,攻擊其他的關口!從其他關口出塞去!”聽到蕭天麻的話,眾將軍都有些輕蔑,覺得蕭天麻真是被楊鵬打垮了。臨時去攻擊其他關口,談何容易?大宋經營幾十年,各大關口都是高牆深壕,嚴陣以待。契丹軍歷次入關,都是要細作配合,在各個關口中仔細偵查,知道哪個關口防守空虛,才能強攻。

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夠攻陷,還要細作配合,等待天時地利的良機,才能破關。比如這次入關,就是在細作偵探得到情報,突然起攻擊才得手。有時候滄州附近的邊牆防守嚴密,無懈可擊,契丹軍為了入關甚至要繞道幾千裡到大同,才能從某個防守空虛的要塞破關。可見破關的艱難。

只要防守稍微嚴密的長城關口,都不是蕭天左可以攻破的。契丹軍的攻堅能力並不強,只要不是宋軍太弱,契丹軍一般對於堅城都是無可奈何。固守城上只有一千弱兵,這一次蕭天左幾萬大軍圍了兩個月,也沒能拿下。

此時蕭天左在大宋境內,遍佈大宋各地的遼國細作對蕭太后彙報,蕭天左一時之間得不到情報,根本不知道宋軍各關口的虛實,根本無法破關而出。硬攻防守嚴密的關口,是白白把大遼勇士的性命送給宋軍做戰功。如果因為在的四道壕溝,就放棄青山口去攻擊其他高牆深壕的長城關口,無疑是棄易求難。

韓德讓根本不理睬蕭天麻的話,而是對張華說道:“用巨木做木橋跨過壕溝,倒是可以一試,只要衝過這四道壕溝,我們七萬人就可以打敗楊鵬的一萬人!”蕭天麻點頭說道:“統帥大將軍,我們可以試一試,如果七萬人因為四道壕溝就放棄青山口,以後我們的勇士哪裡還敢和楊鵬碰面?那我們的勇士還怎麼入關劫掠?”

蕭天麻說的是正理,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最講究士氣。如果七萬大軍因為幾條壕溝就逃了,以後遇上楊鵬,清契丹軍只能一見面就逃跑了。蕭天左想了好久,轉身看了看身後。蕭天左的身後,七萬契丹軍士兵列在中軍之後,彷彿一片如火如荼的鐵甲海洋。七萬人立在山谷中,鋪滿了山谷的每一個角落,看上去無邊無際。那幾萬勇士頭盔上的纓穗隨風甩動,看上去就像是春天山谷裡開滿的花朵,令人目眩。勇士們背上插著的旗幟,連成了一片又一片的雲彩。七萬人浩浩蕩蕩,讓人感覺無堅不摧。

這樣的大軍,豈能因為楊鵬一個小小寨壘就止步不前?蕭天左大聲說道:“就按蕭天麻說的,做木橋!”眾將領大聲唱喏,各自帶人下去紮營,生火造飯,準備去附近山上砍伐樹木做木橋了。

楊鵬親自爬上了望杆車,用望遠鏡觀察著前面的敵人。契丹軍的人數太多了,足有七萬人,那浩浩蕩蕩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劫來的十多萬大宋百姓,契丹軍的隊伍一直鋪到了十幾裡外的山谷外面。從望杆車上望過去,契丹軍給人感覺就像是佔據了整個大地的一片螞蟻,無邊無垠。

天地之間,彷彿都充滿了契丹軍的大軍。楊鵬吸了一口氣,用望遠鏡仔細觀察那浩蕩契丹軍的細部。楊鵬仔細看過去,只覺得契丹軍號令有方,佈置合理。各個部的戰士分批在谷中紮營,專選那地勢較高,又容易取水的地方,安排得井井有條。契丹軍中軍旁邊的輜重車前面等著推著小車的輔兵,一個個肅然站立,沒有宋軍分糧時候的擁擠喧鬧,顯然契丹軍軍中軍紀嚴密。十萬大宋百姓被分成二十個大群,安排在契丹軍的腹部。雖然押著十多萬大宋百姓和十幾萬牲畜,但契丹軍的陣中絲毫不亂。

契丹軍的遊騎和哨兵密佈在營寨外面的兩裡範圍內,阻攔盤查任何試圖進入營寨的人。雖然楊鵬的兵少,契丹軍還是在營寨外面挖了兩條拒敵的壕溝。作為戰爭民族的大遼國的契丹,打起仗來絲毫沒有漏洞。此時的大遼士兵,放在全世界範圍做比較,也是一支精銳的兵馬。要不是楊鵬掌握了遠過這個時代的武器,又豈敢和這樣的敵人硬碰硬。

即便是在寨壘前佈滿了各種工事,防守嚴密,然而此時親眼看到契丹軍的浩蕩聲勢,楊鵬還是為那氣勢所攝,有些緊張起來。楊鵬又看了看自己寨壘前面的各種嚴密佈置,才稍微心安了一些。

此次契丹軍以蕭天左為統帥大將軍,的各族則是傾巢而出,全部參戰。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宋軍已經基本搞清楚了契丹軍的配置。這七萬人中,大概有遼國契丹的戰兵二萬五千,溪族貴族和外藩族的兩萬戰兵,另外還有二萬多的輔兵雜役。

楊鵬卻要憑藉一個寨壘阻住他們。楊鵬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自己的陣前佈置,反覆設想哪裡有漏洞。楊鵬現在也沒有指望趙恆對自己的幫助,大宋這幫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好寇準毫髮無損的回到汴京,要不然朝中一半都是奸臣,那幫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楊鵬到現在為止也不敢稱王之類的話,就是一個城主,這樣的叫法,宋朝也不知道城主是什麼,大概就是一個縣令,遼國也不知道什麼,還以為是宋國的一個稱呼,所以大家都相安無事。

二月十六日早上,楊鵬正在馬上用望遠鏡觀察契丹軍,卻看到契丹軍營寨中中門大開,契丹軍士兵舉著巨大的木橋走出了營寨。那些木橋一臺一臺地被舉了出來,列在陣前。每個木橋下面都站著二、三十個契丹軍。

楊鵬用望遠鏡觀察,現那些木橋都是三米來寬,六米多長。每個木橋都是用三根六米多長的巨木做龍骨,然後在龍骨上面鋪著密密麻麻的小木頭做橋面,用繩索固定。不但如此,木橋的前面還搭著一個木頭做的遮障,類似一個木頭盾牌耷拉在木橋的前方,大概是用來防範契丹軍步槍的射擊的。

楊鵬仔細看了看那些木橋,現契丹軍三天之內,竟做了一千座木橋。蕭天左率領位將軍和十幾個溪族貴族立在陣前,十幾杆華麗的織金龍纛立在他們後面,向全軍將士指示中軍的前面,是一千座結實的木橋。二萬多輔兵跟役站在木橋旁邊,隨時準備舉起木橋衝陣。

不過殘暴的契丹軍,第一波攻擊不是由木橋展開的。第一波的攻擊,是契丹軍掠來的大宋百姓。楊鵬用望遠鏡看著契丹軍,看到在那些木橋的後面,契丹軍用鞭子和刀劍驅逐劫掠而來的幾萬百姓到陣前。那些衣衫襤褸的大宋百姓們一個個舉著鐵釺鐵鏟契丹軍竟要用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來填埋壕溝。

那些百姓一個個穿著破舊的棉衣,有的甚至連棉衣都沒有,在寒風中瑟瑟抖。百姓們男女老少都有,在契丹軍士兵的刀劍下不敢反抗。但他們見契丹軍的慎重模樣,也知道前面的宋軍不是善茬,契丹軍這次驅趕他們這些百姓上場填壕,凶多吉少。往前是死,退後也是死。不少百姓們感到大難臨頭,抓著工具就在陣前嚎啕大哭起來。契丹軍們卻毫不留情,拿著鞭子就去抽那些哭泣的百姓。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