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南大營告急,兩江總督何桂清謂浙江巡撫王有齡道:咸豐六年,大臣向榮退保丹陽,其時腹地均稱完善,卒能與前督臣怡良力遏兇鋒,至今民懷其惠。此次逆氛較熾,常州擋三路之賊,視六年措置尤難,設大營稍有疏虞,東南半壁又將安恃?江營雖急,蘇南亦無一日不急,江營兵足餉厚,自能應付。

王有齡道:六百里加急,英法二夷,戰船逾百,兵將三萬,已於昨日進佔舟山。夷人若沿江而上,吾等恃何安身?

何桂清嘆曰:內憂未除,外患復至;兵連禍結,何日可止?去歲,大沽口一戰,殺夷逾百;這不,報復至矣!大沽口至京,與北塘至京,可有別乎?鈐印換約,一鈐即了,何必大動干戈!夷事緊急,八百里加急,速奏吾皇;戰和事宜,吾等靜候聖諭。另,速飭沿江各地,與夷戰端,不可妄開,夷若登陸,務必好言力阻。吾等當務之急,實乃剿除粵匪。

王有齡道:常城周遭,賊影恍惚,倘聖上諭令殺夷,吾等戰乎?

何桂清道:愚乎?不遵聖旨,誅爾九族!粵匪兵臨城下,夷匪飄忽不定,和春兵逾四萬,吾等才幾?援江營之軍,留守不發。吾即諮復和春,言粵、夷二匪肆虐,常州兵不及萬,無丁可撥。

和春接諮復嘆:吾冀圖保全東南大局,隨遣兵將,肆意妄為,自剪枝幹,實屬咎由自取!

張國樑道:和帥勿忿,可即迅飭張玉良等,言明利害,張等必自回援。然李秀成兵逾四萬,陳玉成三萬,楊輔清三萬,皆抵吾營外圍,和帥須早作打算。

和春道:安德門外,黃靖悍兵逾萬,依託長圍,力拒陳逆,西路暫且無恙。李秀成屯兵淳化,躑躅不前。當務之急,乃中路雨花臺與高橋門之敵,金陵之賊亦於高橋門及小水關大營後路新增營壘,倘賊裡應外合,自此得逞,吾小水關大營與上方橋軍營將徹底斷聯。東、西若不能呼應,勢必為賊各個擊破!

張國樑道:末將即去,斬殺來敵。爾後回返,匯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三路援軍,再攻淳化。

5月2日,張國樑偕翼長王浚,分督諸將,至清波門、陳家橋一帶出擊,自朝至暮,血戰數十回合,暫阻楊輔清、劉官芳之攻勢。

其時,大雨磅礴,連注三日,亦未有止。陳玉成無懼,由毛公渡、上河鎮、小行等處,搭設浮橋,三萬大軍齊渡,合圍安德門外清軍營壘,天京城內炮火紛飛,燃爆清營貨藥庫,清軍亂作一團,延綏鎮總兵黃靖力不從心,急急求援張國樑。

張國樑接告,率軍三千,飛馳而至。然圍圈數重,屢衝不入。國樑眼見五十營壘俱破,總兵黃靖、副將馬登富、遊擊吳天爵與三千兵勇,俱歿其中。

國樑膽顫心碎,督師炸斷上方橋,冀固守東北半壁。和春認同其意,立即傳知各營一律嚴守。

是夜,風雨愈大,又兼雪雹,立夏之冷不異立冬。夜半,雨停。忽地,四野鑼鼓喧天,喊殺聲四起;鐘山遍處皆火,南北各營、小水關之營亦皆火發。火光聲裡,李秀成、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等縱橫馳騁,肆意殺戮。張國樑自知大勢已去,親率一軍斷後,佑護和春出仙鶴門,由龍潭遁退鎮江。

張國樑兵至鎮江,已是深夜;和春嘆息漣漣,豪戾二氣俱無。

張國樑道:吾大營之兵,僅折三千,元氣未傷,砥礪時日,即可再戰。咸豐六年,末將與向帥退保丹陽,力遏賊逆,今可復重!探報,熊天喜部正飛馳來援。

和春道:張兄在,即於微末,亦能復起!

和春聽言復振,上疏曰:奴才雖敗,元氣未傷,茲依託鎮江、丹陽,先將句容、溧陽次第克復,再出淳壩,與皖南會師,先出徽寧以至池太,爾後匯各路之師,會搏金陵。

張國樑至丹陽,親勘地形,打馬行間,不想久雨道淖,乘馬撲地,壓傷腰腿。國樑全然不顧,一意籌劃防務、佈置營壘。

兩江總督何桂清聞敗氣忿,即諮和春:丹陽以上軍務,請和、張二帥主之;常州以下,本督與張玉良撐持。吾即進規溧陽,以分賊勢。

浙江巡撫王有齡道:蘇常本自一體,宮保切勿人為割裂。

何桂清道:和春下轄雄兵四萬,一觸即潰,吾為兩江總督,焉能不忿。世事不破亦不立,和春督戰不力,本督自行禦敵。蘇南大戰在即,浙地亦不能免,爾乃浙撫,速赴杭州,整軍備戰。

何桂清言畢,即奏:常州籌防業已匝月,諸事周備,且系名將精兵,軍威甚壯。

和春接諮,氣血上湧,忿而回諮:丹陽會戰,事關江南諸軍生死存亡,吾若死,爾能獨善?張玉良、馬得昭等皆乃吾之悍將,為援爾而出!爾卻扣吾悍軍於閒地,坐觀吾敗,是何居心?丹陽毗鄰常州,快騎半日即至,爾若尚有天良,速放吾兵歸建!

王有齡馳至杭州,即將蘇常戰況,告知杭州將軍瑞昌。

瑞昌道:如此,蘇常浙皆無救矣,吾即上奏吾皇,迅飭曾國藩沿水路,會同提督楊載福,迅由東流、建德一帶分剿蕪湖,併入寧境,以分賊勢而顧蘇常。

王有齡道:曾國藩或不聽調,即聽,已是緩不濟急;吾東,夷人又已進佔舟山,真真禍不單行矣。

瑞昌道:蘇常政出兩門,兵分力散,危殆;吾等須即未雨綢繆。

王有齡思忖再三,諮語何桂清:叢山兄如晤,你我自幼相識,至老無猜,今有言相告,切切聽之。事棘時危,身為大臣,萬目睽睽,視以動止。一舉足則人心瓦解矣。

咸豐帝聞江營潰敗,急召肅順、奕忻,道:和春大敗,江營不保;英法二夷捲土重來,復佔舟山。二卿可有制敵良策。

肅順道:兵敗如山倒,江南之軍士氣已無,和春、張國樑等不可再戰,速退鎮江,依託水師,憑城死拒,可保無虞;和、張盤踞鎮江,粵逆不敢輕犯蘇常。夷人此來,或為復仇,或為換約;相距尚遠,趨近再探。

奕忻道:咸豐六年,向榮亦有此敗,然依託丹陽,誓死力拒,反敗為勝;和春、何桂清、張國樑等,併力同心,定可有成。去歲八九月間,聖上已與美、俄二夷鈐印換約;英法二夷,稍加羈縻,或即退兵。

咸豐帝道:和春雖敗,然亦有會搏金陵之心,渾身是膽矣;何桂清亦奏常州諸事周備、軍威甚壯。朕即諭令何桂清徐有壬等,籌餉撥兵,迅速增援。瑞昌奏言,欲調曾國藩赴援。曾國藩可舍安慶?朕即敕令曾國藩務必斟度情形,相機辦理,迅速奏聞。安慶之地,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江第一洲,素為兵家之必爭;曾國荃吉字營萬人,已於5月17日進佔集賢關,扼安慶之西北;多隆阿、李續宜亦進軍桐城;楊載福、彭玉麟部扼制長江水道,樅陽一破,安慶之圍既已合攏;曾國藩此時撤軍,朕實不忍。

奕忻道:胡林翼才識俱佳,早已獨當一面。

肅順道:胡林翼奏言左宗棠名滿天下謗亦隨之。曾國藩奏言左宗棠剛明耐苦,曉暢軍機;其才可以獨當一面,固已歷有明徵,思力精專,識量宏遠,于軍事實屬於確有心得,可堪大用。當此需才孔亟之際,奴才叩請,聖上宜量才而用。

奕忻道:左宗棠真有此能,亦可用曾國藩之方,再練一軍,征戰沙場,補曾國藩東下之缺。

咸豐帝道:和春、何桂清、張國樑俱在,江南未到山窮水盡時。夷人兵強馬壯、船堅炮利,每每只為經商逐利,朕實心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跡部妹妹的警校組日常

跡部妹妹的警校組日常

火照
預收《咒術名為提瓦特》《哥哥們為了我不當反派啦》文案最底 —本文文案— “晴美,你實話實說,你是不是什麼特殊集團逃跑出來的實驗體,或者你擁有氪星人或者賽亞人血統?” 在馬自達第一千零一次輸於與跡部晴美的體術對抗演習後,他滿臉絕望的揪住她問道。 “我的家庭背景嗎?我是跡部財閥的大小姐。” “因為家裡太有錢什麼都能得到的生活太過無趣,所以出來體驗不同狀態下人生的樂趣。” “近期的人生計劃是未來做警察。
歷史 連載 8萬字
朕本邊郡一紈絝

朕本邊郡一紈絝

皇家大芒果
“來自沃川郡臭名昭著的紈絝正朝著京城走來。” “人神共憤的朝廷鷹犬在中京城中耀武揚威。” “詭計多端的倖進之徒搶佔了富饒的西鳳平原。” “商慎之在中京城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 “英雄的統帥商太師不屈地對抗著來自東方和南方的強敵。” “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歷經艱險終於重新統一了天下!”若干年後,當商慎之站在皇極殿的門前,身前是山呼萬歲的百官,錦繡河山在腳下漸次鋪開,他不由想起那個第一次瞧見穿越者先賢
歷史 連載 1萬字
銀狐

銀狐

孑與2
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著,第二要求還是活著,第三要求依舊是活著……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活著就成了一種奢望。在地獄中我們仰望天堂,把手伸出去,雖然不能觸碰到天堂,卻能讓我們距離天堂更近一些。在地獄裡歌唱,在地獄裡感恩,在地獄裡相愛,在地獄裡相殺,我們流著眼淚相互簇擁而後將匕首刺進對方的胸腹,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哪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感恩。大宋的世界是我的羈絆,也是我的天空,只有振翅飛翔的鳥兒才曉得天空的含義。
歷史 連載 3萬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琅儼
孟瑤是曲雲闊在國子監交到的第一個朋友。 但當曲雲闊名揚天下前途無量時,孟瑤卻只是孤身遠行,去做她的九品小官。 曾經孟瑤以為自己於他會是個特別的人。 喜歡他,想見他。 卻將少女心事藏心間。 可後來才發現,她曾喜歡的少年郎,或許只會對同他一樣才高八斗的人高看一眼。 而自己,不過是個與之不同路的,尋常人。 與路邊的賣花女,還有那河邊的浣紗女都無甚不同。 · 在曲雲闊考中功名,成為聖上眼前的紅人之前,國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跳崖後全京城追悔莫及

跳崖後全京城追悔莫及

晏閒
謝瀾安出身世家,才貌雙絕,女扮男裝獲譽“金陵第一人”。十九歲的春日宴上,她無意救下了一個寒門落魄少年,楚清鳶。 他如同一塊璞玉,有著一身令人驚歎的才華和 鮮活的生命力。謝瀾安於是收留他,栽培他,幫他仕途鋪路,助他平步青雲…… 卻萬沒想到,楚清鳶憑藉謝氏的東風權傾朝野後,會當眾揭穿她的女子身份,聯合族老逼她退位。 從前只對她一人俯首的清雅公子,眉眼愧疚又深情: “阿瀾,我只想讓你換回女兒身,與我成親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我為公子扶蘇,打造大秦最強盛世

我為公子扶蘇,打造大秦最強盛世

西戌辰
【大秦¥自曝¥擁兵自重¥火器¥皇子¥爽文】 穿越大秦嫡長子扶蘇,開局被小人陷害栽贓。 無奈之下,扶蘇開始自曝! 扶蘇:“亡秦者胡亥也!” 胡亥大驚! 扶蘇:“趙高篡改遺詔,十惡不赦!” 趙高嚇得面無血色。 扶蘇:“父皇駕崩於東巡中途的沙丘宮中!” 秦始皇頓時不淡定了。 扶蘇:“仙丹誰煉的誰吃,一試便知有沒有毒!” 徐福大駭,直罵娘。 扶蘇:“此去邊疆,兒臣就見不到父皇您了。” 秦始皇臉色一黑,怒罵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