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六章李鴻章督任直隸

李鴻章調補直督,接辦教案,入津伊始,即召江蘇巡撫丁日昌、三口通商大臣毛昶熙等徹夜研磨;爾後復與法英俄美諸領事反覆協商,終於達成正法人犯、賠償銀兩、修葺教堂、赴法道歉四項協議。

教案塵埃落定,鴻章甚為得意,欣然道:恩師滌公據實審案,秉公辦理,卻至舉國欲殺之地步,這有天理?

丁日昌道:襄助滌公辦理天津教案,萬般辛苦勿論,國人卻曰吾乃丁鬼奴,殊屬可恨!而李帥巧施各個擊破之術,先將正法之二十一人犯,驟減至八人;復又以李代桃僵之策,將那赴死之人,全部施救。李帥謀略,超越時人矣!

毛昶熙道:此案,緣由刁民苟且逐利,然夷官豐大業槍擊吾大清命官在先,曲不在我,一意委曲求全,可得全乎?李大人精通夷務,吾等望塵莫及。

李鴻章道:二大人言過,雕蟲小技不足掛齒。中國不亟圖強兵經武,徒紛紛遇事張皇,事後苟且粉飾,必至失國而後已,可為寒心。然兵者,國之大事也,籌備不足,焉能輕率開啟!教堂一案,恩師滌公早有公斷,李某狗尾續貂耳。

毛昶熙道:天津通商以來,華洋雜處,夷務繁雜,緊要之事,非李大人不能決也!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吾已奏請兩宮,天津、牛莊、登州三口通商亦不必專設大員,所有洋務海防均宜責成李大人悉心經理。

李鴻章道:保定與天津相距三百里,吾鞭長莫及也。昔人於保定建署省城,實得形要,是以歷任總督,均須駐防省城辦事,總覽全域性。吾與旭初兄,各司其職,各安其位,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毛昶熙道:事權專一,可成大功;木即成舟,尚望李大人海涵。

毛昶熙別後,李鴻章道:洋務繁瑣費力且不討好,毛旭初見好即收也。

丁日昌道:直督乃疆圻之首,倘若兼署三口通商大臣,亦如江督之兼署南洋通商大臣,則通商、行政實得兩便。李帥就任,宜應放眼天下。李帥明鑑,以炮臺為經,以師船為緯,僅可緝匪拿盜;欲防洋人之蒸汽動力艦隊,務必從長計議。

李鴻章道:吾輩恰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幸載?悲哉?

丁日昌道:吾輩生逢此時,自當奮力一搏。魏源公曰師夷長技以致夷;日昌以為,傾盡國力,廣購抑或自制蒸汽鐵甲戰艦,分設北洋、東洋、南洋三支鐵甲水師,依託津沽、吳淞、廈門三重鎮,各組營兵千數,半數於岸,半數於海,磨礪半載,會哨演習;屆時三洋相通,聯為一氣,鳴笛啟碇,浩蕩瀚海,揚吾國威!

李鴻章道:吾本以為,天津偏在一隅,似非督臣久駐之所;然聽兄一言,茅塞頓開;毛旭初之奏章,助吾大力也。天下大勢,首重畿輔,中原有事,患在河防;中原已無事,此後禍患皆在海防。籌建北洋水師,靡費甚重,斷非一日可成;練兵以制器為先,吾即奏請兩宮,先行擴建天津軍火機器總局,機局一應員弁,除仍多僱傭洋人外,其餘缺員,吾即致書恩師,速自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調派。

丁日昌道:制器雖屬緊要,然中原甫定,發、捻餘孽猶在,李帥切切不可掉以輕心。

李鴻章道:內外兼顧,表裡皆修。吾即奏請,先前開缺之淮將、裁撤之淮勇,皆須轉為經制之師,擇機調駐直隸各口;傳吾口訊,潘鼎新、周盛波等,暫停省親,速即整飭舊部,接令即行。

兩宮太后接毛昶熙、李鴻章奏章,急召軍機大臣議商。

慈禧太后道:塘沽、登州、牛莊三口通商之處,不必專設大員,所有洋務海防均宜責成直隸總督悉心經理。毛昶熙之奏言,可乎?李鴻章之增擴機局、募兵護直、構築糧臺、疏浚河道、添設海關稅衙,準乎?

恭親王奕訢道:啟稟皇上、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政令不一,士民無所適從,宜會合督臣以一事權。辦機器、購洋槍、置洋炮、造輪船,凡有益於國家者,有請必行。

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文祥上言:啟稟皇上、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毛昶熙曾言,功成而喜者,常人之同情;功成而懼者,聖人之遠慮。其人功成釋兵,全身而退,無一絲遊移,其老成謀國,於斯見之。

慈禧太后道:李鴻章、毛昶熙等所奏,毋庸再議。速傳諭旨,天津洋務海防,較之保定省防,關係尤重,必須專歸總督一手經理,以免推諉而責專成。便宜行事起見,直督應於海口春融開凍後,移駐天津;至冬令封河,再回省城;如天津遇有要件,亦不必拘定封河回省之制。

文祥道:啟稟皇上、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倭國使臣柳原前光、花房義質等來京叩訪,屢欲簽約定規,奴才不敢定奪,懇請皇上、皇太后速下諭旨。

慈禧太后道:六爺何意?

奕訢道:倭國之人天性涼薄,與之交往,須慎之又慎。

慈禧太后道:傳諭各省督撫將軍,速即協奏與倭國簽約定規事宜。

倭國使臣柳原前光至京月餘,屢屢碰壁,遂輾轉至天津,遊說直隸總督李鴻章,幾番客套,柳原上言道:英、法、美、俄諸國,強與我國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難獨抗。惟念我國與中國最為鄰近,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合力。

李鴻章聞聽,心有慼慼焉,私謂某幕僚道:五載之前,吾即致書恩師,中國已開關納客,無論遠近強弱之客均要接待,無例可以拒阻;與倭國睦鄰友好,未始不為西洋多樹一敵。

幕僚道:倭國之人,專行詭計,不可輕信。

李鴻章道:前時發逆橫行,蘇浙糜爛,西人脅迫,倭國不於那時乘機內寇,又未乘危要求立約,亦可見其安心向化矣。

安徽巡撫英翰甚惡倭人,上疏曰:倭雖屬彈丸小國,然其欺軟怕硬、口是心非,吾國與其驟然交往,恐貽後患。

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兩江總督曾國藩函商良久,上疏曰:聞該國自與西人定約,廣購機器兵船,仿製槍炮鐵路,又派人往西國學習各色技業,其志固欲自強以禦侮。究之距中國近而西國遠。籠絡之或為我用,拒絕之則必為我仇。將來與之定議後,似宜由南洋通商大臣就近遴委妥員,帶同江浙熟悉東洋情形之人,往駐該國京師或長崎島,管束我國商民,藉以偵探彼族動靜,而設法聯絡牽制之,可冀消弭後患,永遠相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希振
前世海員穿入水滸世界,原著中的地煞龍套,一朝雄起。從販賣私鹽開始,率領天下好漢,躍馬揚帆,橫推高麗,馬踏遼國,北逐女真,南定大宋,西夏大理吐蕃之流,皆是跳樑小醜,大國風範只在劍鋒之上,火炮射程之內皆是我朝疆土! !!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鴉鴉不牙疼
表面冷酷理智內心敏感消極受×溫文爾雅熱愛生活攻 已完結 預收:《[綜武俠]我不是神醫!》CP冷血 文案在下面 江湖上突然出了一個絕世高手,不管是誰去和對方一戰,要麼和他打成平手,要麼成為對方的手下敗將。一時之間,江湖上不少高手前去一戰,卻紛紛鎩羽而歸。 第九百次將前來挑戰的人打趴下,絕世高手--池嶼閒收起劍,看著又複製貼上成為的新功法,毫不留情地將手下敗將丟了出去。 身為一個失敗的遊戲設計師,池嶼
歷史 完結 0萬字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西宮娘娘玉靈月
(作者已有200萬字完結書一本,不斷更、不太監、不爛尾,請各位大大放心追讀)崇禎十五年,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李自成席捲河南,清軍最後一次入關劫掠。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國勢風雨飄搖、危如累卵。周延儒臨危受命,復任首輔。 東林再度崛起,眾正盈朝。廠衛飽受打壓,離心離德。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北方淪陷。 天下離心,崇禎失蹤;太子隱匿、定王被執。皇四子朱慈炤,身負國仇家恨,先爭漢王之名,再謀漢王之實,佔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