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韃靼寇邊
萬里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氣越來越熱了,夏天快到了。
清晨的薄霧很快就會被太陽刺破,只在凌晨時的黑暗裡還有些纏繞的意思。
大同厚重的城牆上,兩個瞭望計程車兵正在打著瞌睡,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避免進入真正的睡眠。
遠處,黑暗中有些更黑的東西,正在靜悄悄的移動著,速度很快,但動靜很小。
直到大同城外的第一聲慘叫響起,大同城外的村鎮頓時陷入一片火海,無數騎兵在賓士,村民在逃散,離城近的拼命的往城門這邊跑過來。
兩個士兵瞬間瞪大了眼睛,一個疾步衝向旁邊的鐘鼓樓,另一個則衝著臨近的崗哨拼命揮舞胳膊高喊:“敵襲,敵襲,快通知將軍,韃靼人來了!”
沉悶的鐘聲響徹大同,兵戈如雪,盾甲如林!
鳥啼青山自然醒,蟬鳴綠樹伸懶腰。
無債一身輕的蕭風休息了一天,睡個好覺後,帶著巧巧在院子裡搞基建。
動靜不小,隔壁順天府王推官的女兒還踩板凳扒著牆頭看了看,見院子裡新奇的東西,跟巧巧探討了一番。
王小姐比巧巧大兩歲,正是女孩轉少女的階段,理應矜持。
但王推官工作繁忙,在家時候少,妻子疼愛,管教不嚴。何況推官官不大,也沒養出那麼大的小姐脾氣。
“巧巧,那個豎著的杆子是什麼?”
“老爺說這叫單槓!”巧巧扶著單槓,驕傲的說。
鐵匠鋪打這東西的時候,很是費了點口舌,還到兵部衙門備了個案,確定不是管制型武器,才給打的。
但手藝還不錯,好好保養,絕對能用到孫子輩。鍛鍊攀爬、跳躍、平衡,單槓是絕對的神器。
雖然爬樹也能起到類似的鍛鍊效果,不過蕭風想像巧巧一個小姑娘,跟著自己爬樹,總覺得不合適。
沙袋吊在了旁邊的樹杈上,是巧娘縫製的,用的世面上買的最結實的粗布,三層布里一層棉,再裝上鐵砂。
棉花是必須要放的,太硬的沙袋雖然可以鍛鍊拳腳的剛性,但鍛鍊的時間一長,對骨骼其實傷害性很大。
蕭風知道古代練武手法中有很多是伐生之術,訓練手段其實不如現代搏擊學先進。
不過內功這件事,現代基本失傳了,科學角度也解釋不了,他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學。
巧娘上街買菜回來,帶回了街上的傳聞。
“老爺,他們說大同打起來了,韃靼人圍著大同,打的很兇,城裡糧食都漲價了!”
蕭風愣了一下,隨即淡淡一笑:“知道了。”
西苑,謹身精舍外議事大堂。
嘉靖今天極其罕見的走出了謹身精舍,坐在大堂上,聽著臣子們的爭論。
內閣首輔嚴嵩沉穩的一言不發,以他的身份,不需要第一個站出來,這事自然有直接責任人。
兵部尚書丁汝夔知道自己是逃不掉的,昨夜接到緊急軍情時,也做好了準備。
“臣以為,俺答狼子野心,不可輕視。當調集周圍衛所之兵,輔以禁軍為援兵。以大同城為依託,一面堅守,一面伺機出戰。”
嘉靖不置可否,這是他的一貫風格,你們先吵吵著,到最後哥再總結。最好是都不用哥總結,你們自己就吵吵出結論來了。
至於結論是對是錯,能在這裡有資格吵吵兩句的,都是當世人精,再錯能錯到哪裡去?
只要我看不出明顯的錯來,就不會表達意見。這樣一來,將來錯是你們的錯,對是我的聖明。
果然出來吵吵的人馬上就出現了。
戶部尚書潘璜表示反對:“大同守軍騎兵不多,適合堅守。若是調集周圍兵馬前去支援,不說別的,糧草就難以為繼。”
潘璜倒並非是反戰派,此人歷任各部侍郎、尚書,經驗豐富老道,因此更多是就事論事。
丁汝夔很不滿,兵部管打仗,戶部管錢糧,天經地義,你現在拖老子後腿,還理直氣壯!
“萬歲,臣以為潘尚書此言差矣!韃靼人屢次寇邊,予取予求,視我軍如無物。沒年都劫掠財務、百姓無數。
我大明子民,淪為蠻夷之奴僕,讓人泣血痛恨。若我軍不抓住時機,痛擊一次,只怕這種情況會無休無止!”
丁汝夔如此激烈是有原因的,他連寫了《備邊十要》及《退虜長策》,上奏摺想跟嘉靖商量商量怎麼和韃靼人打仗的事,但嘉靖卻毫無反應。
後來他才得知,這些心血,都讓嚴嵩扔進廢紙簍去了。可他還不敢告狀!
這些年,大家已經達成了共識,在嘉靖面前告嚴嵩的狀,那就是找死,所以丁汝夔只能忍了。
可韃靼人這麼一次次的打下去,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早晚成為最大的背鍋俠,因此他只能奮力一搏,希望一勝遮百敗。
丁汝夔的政治嗅覺還是很靈敏的,雖然他不知道,在本來的歷史上,自己明年就會成為嚴嵩的背鍋俠,給拉到西市咔嚓了,但他現在就感受到了危險。
嘉靖微閉著眼睛,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嚴嵩也是不動如松,君臣倆就像在比賽木頭人一樣。
趙文華出來了,作為嚴嵩的嫡系,他很會替嚴嵩把握節奏。雖然打仗和工部看似不相關,但由於打造攻守武器需要工部的參與,因此他發表意見也很正常。
“丁大人所言有些偏頗。我大明天朝上國,自有屈人之兵的氣勢。堅守不出,讓敵人無計可施,也是上策。
下官在工部,頗知如今朝中銀錢匱乏。這且不說,工部在各地修建,騾馬所用糧草,也常常匱乏。
若調集大軍,人吃暫且不說,調集大軍草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難道馬靠一路放牧吃草去打仗嗎?”
丁汝夔大怒,但知道趙文華的表態其實是代表了嚴嵩,不好大罵。另一方面,趙文華所說,也並非全是強詞奪理。
騎兵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人吃的糧食,而是馬吃的糧草。千萬別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
普通的馬可能吃草就能活下來,但要想讓馬乾活,就必須加料。戰場衝殺的戰馬,更是需要最好的料。而最好的馬料,就是高粱。
高粱不是主糧,在各地都是為了釀酒和餵馬配比著種的,種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山東。
若是平時,尚可慢慢收購,慢慢轉運。但此時兵臨城下,兵馬調動何其快捷,哪有時間等著你收購運輸?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現在馬上有人跑到山東去收高粱,山東離大同路途遙遠,也是萬萬來不及的。
因此丁汝夔語塞,此時一個眾人都很陌生的人站了出來,人高馬大,聲如洪鐘。
“凡是當盡力而為,爭吵何用?韃靼人一人雙馬,來去如風,哪次也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準備時間。
難道我們因此就永遠閉門不出,任由他們在城外燒殺搶掠嗎?城牆之外,難道就不是我大明的江山子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