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中的美食,源遠流長。

作為幾代國都,四面八方的廚子匯聚長安,九州山珍海味齊聚,不僅種類繁多,還吃得講究。

主食除去湯餅、胡餅,還有南方傳來的青精飯,以“南燭”搗汁浸泡,九蒸九曝後,製成的青精飯米粒緊小、黑如瑿珠,能強筋益顏,久服變白。

還有團油飯,配料達十幾種。清風飯清暑生涼,玉井飯蒸藕相伴,更別提什麼槐葉面冷淘、櫻桃饆饠(bìluó)。

豬羊牛馬各種牲畜,製作方式更是眼花繚亂。雖說如今京師北移,但一些個傳承卻未斷絕。

李衍前世就是個饞鬼,手藝自然不差。

如今天氣轉熱,有些吃食不適合製作,又沒有冰窖,大半扇肥豬處理起來,還是要以儲存為主。

關中燻肉寒冬臘月製作最佳,現在這時候做,一個弄不好,就會生蛆發臭。

但李衍顯然有的是辦法。

豬油熬煉,一部分用於炒菜,另一部分則將大塊的五花肉油封,儲存時間足夠長。

剩下的,做了把子肉和滷肉,還有幹炸丸子。

當然,一盆上好的肉臊子不可少。

滿院飄香,引得村裡土狗在門外不斷徘徊。

“滾!”

李衍笑罵道:“瞎老三進村,一個個嚇得不敢叫,都是沒出息的東西。”

話雖如此,但他還是疑惑。

村裡的這些土狗,就算是狼群來了,也照樣敢上,為何偏偏讓“瞎老三”鑽進了村子?

可惜,事已過去,也沒人曉得原因。

中午肉臊子面,晚上米粥饃饃豬油炒菜,爺倆吃了個肚飽腸滿,蹲在門檻上吹著涼風,啥憂愁都沒了。

鄉村的生活,安寧卻又枯燥。

等到夜幕降臨,除了幾家漢子還在床上折騰婆姨,剩下的百姓,便已早早熄燈睡覺。

農忙時節已到,明日還要早起下地幹活。

不多時,整個村子已一片寂靜。

……

王寡婦家正屋內,燭火昏黃。

屋內一方供桌,擺滿祭品。

在其前方空地上,插著十幾根紅木棍子,又以紅繩纏繞,圍成一個圈,裡面躺著個女童。

這女娃只有四歲,和蓬頭垢面的王寡婦不同,身上衣衫乾淨,因常年不見陽光,顯得白白嫩嫩。

女童此刻好像陷入夢魘,蜷縮著身子,滿臉通紅,雙目緊閉,眼皮不停顫抖,額頭全是汗水。

正是她的女兒。

一旁的王寡婦正跪在地上,臉色蒼白,擔憂地望著女兒,又不時瞅向門外。

似乎,她感受到了什麼,三根香舉在頭頂不停叩拜,口中喃喃不停:

“三姑保佑,三姑保佑…”

……

廂房內,正熟睡的李衍忽然睜眼。

他猛然起身,有些疑惑地摸了摸後背。

入手一片冰涼,周圍卻發燙,好似大熱天接觸到寒冰。

怎麼回事?

李衍眼中陰晴不定。

他常年習武,雖因年齡和缺少對戰經驗的原因,始終無法突破暗勁,但對於身體的感知和控制力,卻遠超常人。

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便能察覺。

這種感覺很熟悉,在斬殺惡狼“瞎老三”後,曾出現過一次。

但沒多久就迅速消失,讓他以為只是幻覺。

怎麼又出現了,還如此明顯?

莫非那畜生身上不乾淨,讓他染了疫病?

李衍並未驚慌,而是嘗試著使用替身神像。

他這寶貝,只要肉身的傷,無論中毒還是刀兵所傷,甚至疾病,都能第一時間替換,三把命火沒有熄滅之前,近乎不死。

但古怪的事發生了,

神像竟沒發揮作用!

背後依舊是一片冰涼,甚至越來越冷。

奇了怪,莫非是心理問題?

咚!

就在這時,外面響起一個聲音。

好似有什麼東西,正在敲擊木板。

雖然微弱,但在這寂靜的夜晚,卻十分明顯。

李衍劍眉一凝,連忙從床上起身,隨意將褲子一套,從牆上摘下關山刀子,緩緩將房門推開一條縫隙,向外看。

動作無聲無息。

關中這地方,鄉村生活安寧平淡,卻也不是沒有危險,狼害只是其一,更可怕的是那些個土匪。

雖說李家堡唯一的地主李村長,都不一定能刮出多少油水,但也說不定有窮瘋了的傢伙。

還有一些個混江湖的下三濫。

聽他爹說過,江湖之中五花八門、五行八作,有老實做買賣的,但各種坑蒙拐騙的手段更多。

比如這八門,又分明八門和暗八門。

明八門是金、皮、彩、掛、評、團、調、柳,暗八門是指蜂、麻、燕、雀、花、蘭、葛、榮。

明八門中,有替人算命看相看風水的人,一些有真本事,但大多數都是半吊子,在街面上吃張口飯。

而暗八門中的“麻”字一脈,則是單槍匹馬的騙子。

其中一些人,會裝成道士和和尚,有能耐的去騙富貴人家,沒能耐的就跑到鄉間村裡糊弄百姓。

他們會在你大門上塗抹黃鱔血,使得夜間蝙蝠撞門,弄出鬼敲門的假象。

還會以水硝、硫磺碾粉,藏於桃花紙中,替換掉你家燈芯,使得燭光搖曳,弄出鬼吹燈。

總之,先嚇你個半死,然後再裝作高人上門騙錢。

各種江湖手段,可謂是千奇百怪。

但糊弄到他身上,那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李衍心中暗笑,向外檢視。

然而,月光昏暗,院子內什麼都沒有。

咚!

就在他疑惑時,聲音再一次響起。

這次聽得分明,是在院子大門外。

聲音很微弱,莫非是耗子或貓?

即便如此,李衍也不敢大意,眼睛微眯,龍睛寒光灼灼,緩緩抽刀,輕手輕腳向著大門處走去。

他這刀,鋒銳無匹。

若真是啥毛賊或土匪,隔著木門,就能將其捅個對穿!

但靠近院門後,李衍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能感覺到,門外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但卻能聞到一股腥臭味,血腥而又冰冷。

味道很熟悉,正是“瞎老三”!

這傢伙不是死了麼?!

李衍只覺心中發寒,雞皮疙瘩直冒。

他不敢確定,再次仔細感受,明明空無一物,但那濃郁的腥臭味,卻比之前更濃烈,滿含惡意。

鬼魅?

眼前的事,已超出他的理解。

雖說當時也覺得“瞎老三”有些古怪,但終究是血肉之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宰了便是。

但現在又該怎麼辦?

為啥連畜生都會冤魂索命?

咚!

那聲音再次響起。

李衍一愣,抬頭觀望。

這一次聽得更清楚,乃是來自院門上方,按位置推斷,正是他爺爺的那副“百戰威武”匾額。

與此同時,他也聞到了另一股氣味。

那是金屬和木頭的味道,還帶著一絲香火氣。

這是種古怪的感覺,金屬和木頭沒有味道,但李衍聞到後,腦中的第一印象便是這個。

“瞎老三”身上的腥臭,帶著一股冰冷。

而百戰牌的味道,則莫名有股灼熱。

咚!

兩股味道相撞,再次發出聲響。

李衍頓時恍然大悟。

沒想到自己家這匾額,也是件寶貝,只不過平時不顯山漏水,只有那陰邪之物上門時,才被激發。

還有他這古怪的嗅覺,能夠聞到不尋常的東西氣味。

如今可以肯定,和替身神像沒關係,而是來自於前身。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衍手心冒汗,面對這種未知的詭異玩意兒,他第一次生出毫無辦法,命不由己的感覺。

似乎感受到他的氣息,門外“瞎老三”的那腥臊味越發濃郁,與匾額撞擊的頻率也越來越快。

咚、咚、咚!

聲音微弱,在黑夜中並不明顯。

但在李衍耳中,卻如同催命的鼓聲。

他一動不動,想起屋裡熟睡的爺爺,不敢退後,更不敢推門而出,手中鋒利的關山刀子,也不能給他絲毫安全感,只能寄希望“百戰威武”匾額能夠擋住。

咚咚咚的聲音不斷響起。

李衍能感覺到,背後越來越冷,如同放了一塊堅冰,寒氣四溢,與此同時,“瞎老三”死時怨毒的目光,也不停在他腦中迴盪。

詛咒?

李衍心中有所猜測,但也不能確定。

幸運的是,他能感覺到,隨著兩股力量撞擊,彼此的味道都在減弱。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時辰。

咚!

終於,在最後一次撞擊後,門外“瞎老三”的味道緩緩消散,無影無蹤。

汪汪汪!

黑夜中,一聲聲犬吠響起。

那股寂靜的陰冷氣氛,隨之被打破。

李衍鬆了口氣,臉色依舊陰沉。

他背後的那股涼意,仍舊沒有消散……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穿越西遊:我為龍君

穿越西遊:我為龍君

舜君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 你也想當神仙?想啊!很想啊!我太想進步了!然天難遂人願,事情總是一波三折的。 苦修百年化龍上岸,卻險做那仙佛的口中食。尋私怨,下黑手,拆鴛鴦,意外傷人害命,卻能得仙籙封龍君。 當真是應了那句:“欲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昇仙路途雖盡是 “人事”,但總算是進步了。掌人道氣運,鬥戀愛腦小仙女,收女妖精,助大聖西行。 你的仙途才剛剛開始
武俠 連載 4萬字
靈素入紅塵

靈素入紅塵

弟黃
俠醫祝由溝通天地人脈,攜手天上落入人間的靈素兩兄弟,針灸按摩去病痛,神劍三尺斬妖除魔。 進官場闖江湖遇俠女辛俞仗義人世間,踏紅塵情斷人間惹數寸淚痕。為黎民獻身捨我其誰? 不放棄就可能起死回生!都說友情來自酒肉,俠醫兄弟敘事天地人間真情。 不要說感情都與金錢牽扯,養生郎中紅塵中演繹艱苦愛情!嘆世人不清楚養生真諦,夢見李白點破了百歲秘密!
武俠 連載 3萬字
聖宗大師兄

聖宗大師兄

昨日之日不可留
輪到我抽卡了! 死者蘇生! 聖宗大師兄!復活吧! …… 柳新背靠天雲峰聖宗,以正道第一宗門大師兄之名,挑戰北蠻黃金血脈、征討南海士紳筆鋒、和西方神聖羅馬帝國酣戰不止…… 回過頭,卻見魔道邪門故友的一記背刺、皇帝來了招飛鳥盡良弓藏、幕後黑手掀翻棋盤,說了句:“老子終於可以正大光明來到幕前!” 許多事情結束之後,立身於天雲峰巔,師傅對柳新說:“給我個機會。” 柳新反問師傅:“怎麼給你機會?” 師傅:“
武俠 連載 106萬字
蕩劍誅魔傳

蕩劍誅魔傳

空留塵緣嘆
【原名:《相莣江湖》(相忘江湖)】外夷霍亂平息十餘年後,中州朝野再陷混沌,風雲湧動,群魔亂舞。這一切似乎在昭示著更大的劫亂即將降臨……-----------------------------------內功分為金、木、水、火、土、陰、陽七種,具體可見作品相關。ps:新人處女作,希望各位書友能一同見證塵緣嘆與姜逸塵的成長進步,作品風格和寫作手法的變化可能會較多較雜,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擔待。flag:
武俠 連載 156萬字
我和仙子有個約會

我和仙子有個約會

琳巘
枯榮輪轉,陰陽雙生。我穿越了,但物件是個仙子!
武俠 連載 0萬字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泥白佛
胎穿此身,五歲登基,十五歲親政,現年二十五。 在位期間,朕燒玻璃,制肥皂,研發水泥,育種水稻。 教太后麻將養老,率將士塞外燒烤,建立皇家銀行,修繕各省直道。 這才有了威威大嶽的太平盛世! 然,好景不長,世道難料。東南大水,西北大旱,地震頻發,邊患侵擾。 承平已久的群臣請朕下罪己詔,向蒼天祈求,誠意禱告。 朕呵呵一笑,這是歷史架空文,各位莫非走錯了頻道。 於是朕發出四道聖旨,派遣三位欽差,僅僅兩個多
武俠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