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人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舒晏和芷馨已接近成年。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在一起天真爛漫地玩耍了。何況舒晏又很忙,又要讀書還要經營家裡,他們有段時間沒見面了。

天已入秋,芷馨在家裡無事,幫著若馨溫習功課。這天,溫習到《詩經》·《鄭風》,芷馨讀著其中的一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首詩是描寫相思之情的,正和芷馨此時心境。

“晏哥啊,傻晏哥,我不方便去找你,你也不會來找我啊,哪怕是教教若馨功課也行啊,不但不來找我,最近連個音信也沒有……”

“芷馨,去淘些米,做飯了。”

聽到她母親呼喊,芷馨怏怏地起來,走到廚房,一探米袋,只有不多的兩把米了,她把米全都倒在瓢裡。

“米沒有了,午後,何不叫晏哥一起去舂米?這樣既能把活兒幹了,又可以跟晏哥見一面。好,這個理由正大光明!”

“阿母,米沒有了,吃過飯要去舂一些了。”

“好,你跟你弟弟拿些稻穀去舂吧,現在好了,施家的水碓很近,不用跑遠路了。”

“去跟晏哥說一聲,問他今天午後要不要去舂米。”她吩咐若馨。若馨答應了一聲,轉身出門去了。

芷馨心想:舒晏那個傻小子,不解風情,哪懂我的心意,如果他家有米,他一定會說不去的。她有心再囑咐若馨幾句,可是一轉眼,若馨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

須臾,若馨回來了,芷馨忙問:“怎麼樣?晏哥去不去?”

“去,晏哥說,他家也沒米了。”

芷馨一陣欣喜,心情一好,飯也多吃了半碗。若馨還小,全然不理會,可是劉氏全看在心裡,知女莫若母,她早就看透了女兒的小心思,只是沒有說出來。

剛吃好飯,就見舒晏推著一輛獨輪車過來,車上放著一口袋稻穀。舒晏把車停在門口,先進來跟劉氏打了招呼,又對若馨問道:“最近在讀什麼書?”

若馨道:“在讀《禮記》,偶爾複習一下《詩經》、《論語》。”

舒晏點頭道:“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你一定要讀好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這樣韓伯父才能瞑目……”

一提到“韓伯父”、“瞑目”,芷馨馬上對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說了。舒晏猛然想到:韓伯母在這裡,‘韓伯父瞑目’的話可不能亂說,幸好劉氏沒有聽到。他馬上改口道:“《禮記》繁雜,有些地方晦澀難懂,過兩天我有空,就來教你。”

沒等若馨開口,芷馨搶道:“那好,一言為定哦,你這個當哥哥的可不能食言啊。”芷馨平時在家幹活兒就穿著普通的褐色麻布裙,不加任何裝飾,顯得樸素清新,自然美麗到極致。

舒晏只是一時為了避劉氏的忌諱而臨時改口,卻不想,芷馨卻當了真。確實,他有很長時間沒指導若馨讀書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怎能夠反悔呢?何況,以我們舒韓兩家的關係,輔導若馨弟弟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吧,以後我沒空來找你,你就去找我,咱們必須把功課追上去。”

隨後,舒晏跟芷馨兩個人將稻穀抬到獨輪車上,舒晏推著車,芷馨、若馨跟在後面,向施家水碓方向走去。遇到上坡或是難走的地方,芷馨就幫著推一下。從舒晏進門,到問若馨的功課,再到這一路走來,舒晏一直是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心無雜念,就連不多的幾句交流也是坦坦蕩蕩,從來沒有多看芷馨一眼。芷馨看在眼裡,對舒晏又敬又氣,氣的是,他的不解風情,敬的是,他的君子坦蕩蕩。

來到水碓邊,舒晏和芷馨都有一種莫名的感慨。這條汝河和這片自家昔日的田地,承載了童年太多的歡樂和無奈。泥人、誓言、除草、暴曬、施得、洪水、失去父母……如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水碓房,水碓房至汝河邊的這一段修了一條小水渠,水渠的流水衝擊著水碓機的大圓木輪,大圓木輪連著兩根木杆,木杆上連著石錘,石錘下方是一個大石槽,石槽裡放進稻穀,不間斷的水流帶動著石錘不停地上下襬動,達到舂米去殼的目的。兩個動作嫻熟的人在忙碌著,去殼、篩糠,一氣呵成。水碓房的前面,專門修了一條路,好方便來來往往舂米的人們。這一片土地,除了舒韓兩家原來的一小塊之外,東西兩邊兩大片都是施家的,東邊是水田,西邊是旱田。施家將舒韓兩家的地換過來之後,又修了一條大水渠,將西邊的旱田也改造成了水田。這樣一來,不管遇到多旱的年景,這一大片地都能及時耕種,及時澆灌。

這座連機水碓的效率很高,舂米快,所以不用長時間的排隊。等了不大一會兒,就輪到舒晏他們了。舒晏先將芷馨的米倒進石槽中。水碓啟動,他看著石錘一下一下地敲打著石槽中的金黃的稻穀,慢慢變成白色。

舒晏不由欣喜:施家果然是為老百姓造了點福,為老百姓節省了很多時間。這樣想來,自己家雖然失去了這塊好地,也是值得的。

正在此時,他聽見後面有人在爭論著什麼,回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鄰居舒小六跟施家的田莊頭。

舒小六問田莊頭:“在你這裡舂米是怎麼收的錢?”

田莊頭道:“小六,你不是明知故問嗎?你也來不止一次了,當然是十取一啦,其他地方不都是這個價嗎?”

“既然是十取一,那麼舂一斛米是不是應該收取十升米的工費?”

“對啊,一斛十鬥,一斗十升,一斛是一百升,一百升取十升,這沒錯!”

“那我剛才在這兒舂的米是不是收我十二升米的工費?”

田莊頭道:“舂米的這麼多,我怎麼記得誰的多少?”

水碓旁邊的一個舂米師傅應道:“沒錯,我跟小六相識,我記得是收了他十二升米。”

田莊頭瞪他一眼:“不用你多嘴,好好幹你的活兒。”隨後又對舒小六說道,“哦,你一共舂了一斛零兩鬥米,理應收你十二升米的工費。”

舒小六急道:“什麼一斛零兩鬥?我家人口多,經常舂米,上次我就感覺不對勁,多收了我二升米,但是我心裡拿不準。這次,我特意拿準了數量,回家又量了量,明明是一斛還不怎麼滿的,怎麼變成一斛零兩鬥了?”

面對舒小六的質問,田莊頭卻不慌不忙地反問:“你家裡有斛?”

田莊頭當然知道平常人家是沒有“斛”這種量器的,所以他才有把握這樣問。

“我家裡當然沒有斛,不過我家裡有鬥和升。剛才我的米在你這裡量的是一斛零兩鬥,可我家裡量的才九鬥八升,所以你多收了我二升米!”

“笑話,我們怎麼可能多收你的工錢!我們的斛是按照朝廷的標準制做的,最規範不過了,而你的鬥和升卻不知是你祖上幾輩傳下來的,甚至連哪個朝代的你自己都說不清了。這樣的舊量器你自己家裡偷著用用也就罷了,還敢跟我這新斛校正嗎?再說了,即便是同樣的標準,如果量器大小有區別,也有‘分斤百兩’的說法——把裝在一個大量器裡的東西分成幾份小量器來量,自然是不夠的。”

舒小六家的鬥和升確實是先前留下來的舊量器,這讓他頓時覺得理屈了三分,但他還是不甘心,抓住最後的把柄分辯道:“即便是‘分斤百兩’,差也不過是差個零頭,怎麼可能差這麼多?分明是你們想欺騙老百姓,多賺老百姓的錢。”

兩下里一爭論,現場舂米的人都紛紛側耳傾聽,圍觀的人越多,田莊頭就越不能承認他的斛有問題。以前,各個朝代的度量衡標準很不統一,非常混亂,即便是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之後,度量衡的標準也經常改變,尤其是漢末以後,政治混亂了,其他的一切都跟著更混亂。正因為沒有標準,再加上平常老百姓家裡都沒有“斛”這種量器,所以施家才用小斛冒充標準斛。不想今天卻遇上了舒小六這樣斤斤計較的人,居然回家用鬥和升來校正他的斛。

聽了一會兒兩下里的爭論,舒晏心裡已經猜到,多半是施家的斛有問題,多收了老百姓的好處,他決定去管,雖然想起幾個月前,施得對自己賣柴的照顧,但一碼歸一碼,總不能因為個人的關係而置眾多老百姓的利益於不顧。舂了一斛米就多收了二升,時間長了,這些窮鄉親怎麼受得了?

於是舒晏走過來,先打了個招呼道:“六叔,田莊頭。”

舒小六看到舒晏,忙道:“晏兒,正好你也在這兒,我是粗人,你是讀書人,你給評評理,他的斛有問題,多收舂米錢。”

田福斥道:“胡說,我們的斛怎麼會有問題?”

舒晏道:“你們兩個先別爭,剛才你們的話我都聽見了,爭論的關鍵是,這個斛是不是標準的。施家開的這麼大的水碓房,鄉親們在這裡舂米,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長久久的事。不管是誰說的對,每次差一二升米都不算事,可時間長了差得就多了,所以這個問題有必要澄清一下。在下不才,讀過幾天書,又常去汝陰城西市,所以我知道斛的尺寸。自魏以來,朝廷大司農規定,今斛其徑為一尺三寸五分五厘,深不變,還是一尺,其積為一千四百四十一寸零十分寸之三。我們大晉還是沿用前朝的標準。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就量一量這個斛的尺寸就知道它標不標準了。”

老百姓聽說要校正施家的斛,都圍過來觀看。人群中有好事的人,馬上回家拿來尺。田莊頭臉色已經變得難堪,事已至此,也沒辦法阻止。舒晏拿過尺來,先量的深度,沒錯,正好一尺。

田莊頭道:“怎麼樣,一尺就是一尺,還用量什麼?”

眾人道:“誒,田莊頭,既然量了就要連徑一起量了,光量個高,算什麼。”

田莊頭無法,舒晏開始量斛的徑長,眾人眼盯著舒晏的尺,結果是一尺二寸三分多一點。

舒晏放下尺,衝著大夥兒說道:“一尺二寸三分多一點,我們就按一尺二寸四分來算,大家來算算這個斛的積是多少。”

舒小六等眾人都笑道:“晏兒,你在開大家玩笑,我等都是粗人,認識尺的就不錯了,誰會算這個斛的積呢,還是你給大夥兒算算吧。”

舒晏用九章演算法一算,須臾出來結果:“各位鄉親,這個斛的積是一千二百零七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