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極殿廣場上,李承乾平靜的目光越過李泰,越過閻立本和杜楚客,越過更多的朝臣,落在更後方太極殿門口,他輕聲說道:“青雀,你沒有看到嗎,魏相他回去找父皇了?”

李泰臉色頓時一變,瞬間轉身,身後的群臣之中,不見魏徵的人影。

魏徵,在李承乾斷腿之後,雖然沒有一次去過東宮,但卻不停的喝止群臣,不得胡亂議論儲君之事。

私底下雖然管不住,但在明面上,沒有人敢說妄言一句。

但凡有冒犯的,立刻就會被魏徵給攆出朝堂。

甚至於魏徵還親自上書皇帝,雖然沒有什麼效果,但態度在那裡。

所以,整個朝堂,表面上還是寧靜的。

如今雖然已經散朝,禮節要求沒那麼重要,但是李泰的行為,但凡行差踏錯,立刻就會被魏徵彈劾。

誰讓他謀儲呢。

李泰嘴角微微抽搐,轉身看向李承乾,臉上勉強擠出笑容,同時說道:“青雀只是在關心皇兄的傷勢,沒有別的意思。”

“沒有嗎,青雀,父皇之前說的讓你多攙扶皇兄的話,你是全忘了啊!”李承乾輕嘆一聲,搖搖頭道:“父皇還說,讓你多幫你皇兄多分擔一些事情,這話你可能沒在意,但為兄都記著呢……長史,傳孤令,三日之後,東宮恢復常事。”

“喏!”于志寧肅然拱手。

“三日後,請諸學士於東宮授課;行文中書省,將需要東宮處置的公文移送過來;派人至尚書省,若有不服之事,請至東宮。”李承乾輕飄飄的一句話,身側四周的群臣,全部都肅然躬身道:“喏!”

東宮行事,授課,處政,還有聽訴。

尤其是聽訴,更是要命。

授課,不過是東宮的幾位庶子,崇文館和弘文館的學士,還有太子詹事少詹事,給太子教學,講授處學之道。

處政,是中書省將經過挑選後的少部分公文,送到東宮來,由太子和十數名東宮屬官來處理,學習將來治政之道。

這些都不要緊,真正要緊,乃至於要命的,是最後一條,聽訴。

貞觀十年,皇帝下詔:今後凡有訴訟,經尚書省判決不服,則上啟東宮,由太子裁定。如果仍然不服,則上奏到朕這裡。

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御史臺,十二衛,天下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個縣,每日不知道有多少摩擦事情,多少矛盾。

一般情況下,地方能處理的,不會報到長安。

六部九寺五監,御史臺,十二衛,內部能處理的,絕對不會鬧到尚書省。

尚書省能夠處理的,絕對不會鬧到太子的手裡。

而一般來講,真的要落到太子手裡去處理的訴訟,絕對不會是小事。

有的是真的麻煩事,有的則可能是要命的事情。

每一個官員,難免會被人彈劾。

若是在三省六部之間處理掉,那就都不是事,但如果落到太子手裡,就等於太子擁有了處置他們的權力。

東宮左中右三庶子,東宮詹事少詹事,中舍人,舍人,無數臣屬,如果真動起來,整個朝堂都會緊張起來。

有了這封聖旨,太子便擁有了監察百官之權,東宮真正的力量就會橫行朝堂。

這才是皇帝賦予太子真正的權利。

李承乾臥床休養大半年,做的最多的就是反思。

他明明有更好的政治手段來保住自己的位置,但偏偏用了最差的。

他是太子,而他的那位父皇,太宗皇帝,是最要臉的。

只要他不出錯,穩重行事,他那位父皇,絕對不會強行廢了他。

不然史書會有非議的……

……

李承乾目光看向李泰,輕聲說道:“青雀,孤聽說你行事時常張揚,無故侵擾百姓,回府之後又多有乖張,肆意打罵僕從,你要注意,弄死人就麻煩了。”

李泰臉色頓時一變,看向李承乾的眼中充滿了驚駭。

如果說前面的侵擾百姓,是隻要有心人就能夠蒐集到的資訊,那麼肆意打罵僕從,甚至打死人,就是魏王府極深的隱秘了。

李泰頓時敏銳的意識到,他的皇兄,在他的府上安插了人手。

“皇兄……”李泰想要說什麼,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在這個時候,杜楚客稍微上前半步,對著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教訓極是,魏王平日編書勞累,關了門之後,難免放縱一些,累及殿下關心了。”

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向杜楚客,說道:“青雀私底下的行事,孤這個做兄長的,還是要管的,不過平常而言,若不是鬧得有人受不了,私下裡出來抱怨,孤也知道不了。”

于志寧上前半步,對著李泰拱手道:“太子為諸皇子之長,管教諸弟品行,本就是該為之事。”

“皇兄教訓,青雀記下了。”李泰沉沉的叩首,俯身的瞬間,眼底滿是憤恨。

看樣子,他的府裡,是該要清洗一遍了。

李承乾平靜的看著李泰,眼神閃過一絲玩味,魏王府的確該熱鬧一下了,不熱鬧一下,人心惶惶,他怎麼介入呢……

“殿下!”一個輕柔的聲音在側畔響起,打斷了李承乾的思緒。

李承乾轉身,赫然看到一名青衣內侍站在身側。

青衣內侍對著李承乾沉沉拱手道:“殿下,陛下有召。”

李承乾轉身看向太極殿的方向,拱手道:“臣領旨。”

……

起身後,李承乾目光看向于志寧說道:“長史,東宮的事情先準備起來吧,授課,處政,聽訴,依序安排。”

“喏!”于志寧肅然拱手。

東宮的一切,要恢復常態了。

李承乾平靜的看了李泰一眼,目光又落在了後面的祿東贊身上,目光幽幽一轉,便朝太極殿後方的兩儀殿而去。

行走間依舊有些緩慢,但端莊的儀態,讓四周的官員全部躬身讓路,凜然敬畏。

看到李承乾離開,李泰頓時忍不住的攥緊了拳頭,他剛才怎麼就被嚇住了呢。

“殿下。”閻立本的聲音在側後響起,李泰下意識的轉身,就見閻立本對他使了個眼色,然後鄭重說道:“殿下,該回去了。”

李泰下意識的要說什麼,但隨即就平靜了下來,拱手道:“叔父所言極是,本王是該回去了。”

說完,李泰側身看了于志寧一眼,拱手施禮後,然後轉身離開了。

不管怎麼說,于志寧在他小時候都做過他的老師,尊師這一點,李泰還是做的到的。

于志寧拱手還禮,心中輕嘆一聲,太子終究是儲君,非親王所能窺伺啊!

……

兩儀殿前,李承乾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著,然後平靜緩慢的走上臺階,到最後他的臉色已然繃緊。

邁步走入太極殿,一身黑底金絲蟒袍的李世民已經手捧一本奏摺坐在御榻上,而魏徵則不見了蹤影。

李承乾走入殿中,然後恭敬的拱手道:“兒臣見過父皇。”

“承乾。”李世民微微放下奏本,抬頭看向李承乾,目光落在他的左腿上,然後神色鄭重的問道:“承乾,你的傷勢究竟如何了,今日又是怎麼回事?”

李承乾臉色頓時肅然起來,他知道,今天的朝會,他雖然巧妙的用了一些手段,但這些手段根本瞞不過他的父皇。

東宮內外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的眼線,或許之前他沒有怎麼在意,但李承乾今日在太極殿出了那麼大的風頭,皇帝自然要弄清楚。

面對皇帝猜疑的目光,李承乾拱手道:“兒臣的傷勢尚可,至於今日,是用了一些機巧,父皇請看。”

說著,當著李世民的面,李承乾解開了袍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