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時間將至中午,王宏講經也接近尾聲。

合上竹簡,王宏淡淡說道:“今日授學,可有不懂之處?”

堂內士子們低頭無言,之前中間侍女們的舞蹈早已吸引他們的目光,哪裡還能記住王宏今日課上講的內容。

張虞整理筆記,剛欲起身詢問時,卻見已有士人向王宏問難。

此士人身形瘦弱,所著的儒服已洗得褪色,與在座錦衣玉服計程車人形成突出對比。然此人卻並不為這些外物所影響,昂首挺胸,言語鏗鏘有力,投足間充滿了自信。

蓋物質匱乏,精神強大說講得便是此人!

“僕敢問先生,臣侍君以忠,然君待臣無禮,不知如何為之?”士人道。

王宏尋聲望去,說道:“當上諫於君!”

“若君不納,受小人遮蔽,又當何為?”士人問道。

王宏眉毛微挑,說道:“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故君受小人遮蔽,臣當退思補過,而後匡救除惡,以輔君王之失。”

“多謝先生教誨!”

王宏捋髯而笑,問道:“彥龍敏思好問,不知近日文章撰寫如何?”

“回先生!”

孫資拱手說道:“僕略有所得,但還需先生指點!”

“嗯!”

有了孫資的開頭暖場,連同張虞在內的幾名士人先後詢問《孝經》內的疑難問題,這才結束今日的講學。

不過即便這樣,因有了之前的觀察試探,王宏早已將那些混吃等死的學生拉到黑名單之內。

“濟安、彥龍、伯許留下!”

“諾!”

孫資、張虞、溫劭三人趨步至王宏跟前,剩餘士人揹負書囊而出。

“伯許,今是否有認真聽講?”王宏問道。

溫劭早被歌舞所迷,怎會記著王宏所授之學!

靈光一閃下,溫劭硬著頭皮,說謊道:“恕劭愚鈍,先生今日所授之學,劭一知半解。”

王宏神情冷了下來,說道:“我今日所講之學,不過是那忠孝之道。《孝經》人人皆習,連麓山十歲孩童都知,更何況弱冠諸子乎?”

性情驕縱的溫劭心中雖有不服,但因是面對王宏的責問,其也不敢發作,唯有羞愧垂首,說道:“願請先生責備!”

見狀,王宏揮了揮手,無奈說道:“且先退下,日後講學務必認真聽講!”

“諾!”

溫劭作揖而拜,遂趨步而出。

望著溫劭離去的背影,王宏心中暗歎口氣。

他膝下有二子一女,長子王晨,長女王霽,次子王凌。長子王晨在雒陽遊學,因有王允的管教,德行出眾。次子王凌,年紀雖小,但卻天賦出眾,為人機敏深得自己喜愛。

近年來,他不為兩個兒子發愁,反而是為長女頭疼。隨著女兒出落水靈,加之性情溫柔,識經通文,故不少幷州大族都有意前來求親。

不僅有上黨郡的泫氏陳氏、屯留鮑氏、潞縣馮氏、銅鞮王氏,更有來自河東以及本郡的諸大姓。

其中溫氏的溫劭因傾心王霽,放棄前往雒陽遊學的機會,特意拜到他的門下習經,希望能贏得王氏的認可。

王宏念及溫氏與王氏同鄉關係,溫氏世代仕官,並未排斥溫劭,且平日上也多有關照。但溫劭在習經上的表現,讓他搖頭不已,今日一試便試出來了!

整理了下思緒,王宏看向張虞,問道:“濟安今日研讀兵書如何?”

張虞拱手而答道:“回先生,粗讀《司馬法》《吳起兵法》,頗有感悟!”

王宏沉吟少許,說道:“吳氏、司馬二書為數百年前所著,自前漢以來,車兵漸廢,突騎興起。光武皇帝率幽燕突騎平河北,繼而平興天下。故兵事較前人有所不同,還需靈活變通。”

“然論行軍、治軍、紮營之事,數百年來變化不大,濟安可揣摩研讀。”

“諾!”

頓了頓,王宏為了考驗是否有教導的必要性,問道:“濟安既有通讀吳子,可知吳子用兵之道?”

張虞靜思片刻,說道:“吳子將兵以‘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為重,虞以為其意當為,有備以擊不備,集眾以凌寡,將銳士以破羸兵。”

“如敵眾而我寡,敵分兵並進,當借地勢之利,趁敵不備,率寡銳之兵分擊;如敵寡而我眾,敵聚兵守營,我可尋機斷糧,迫敵出戰,後集眾兵以破之。”

蓋因原身有出色的軍事天賦,以及前世喜好了解歷史上的著名戰例,這讓張虞點亮了軍事天賦。

當張虞僅憑三言兩語,便能將《吳起兵法》的精髓概括時,王宏眼神露出驚訝之色,沒想到來自邊塞的豪強少年竟有這般軍事天賦。

王宏看了眼張虞,轉而陷入沉默,他在考慮是否進一步教導張虞,並親自為他講解《孫子兵法》。

“濟安,你父可是任別部司馬?”

“正是!”

隱約察覺到王宏的想法,張虞拱手說道:“故度遼將軍張奐在時,因我父熟曉兵略,又通弓馬,引為軍中親信。”

“然明公啊?”

王宏點頭應和了聲,再次陷入思考。

張虞看出了王宏的糾結,頓時挺直腰背,作揖而拜,凜然說道:“僕身份卑微,不求拜入先生門下,但願先生授我兵事,外降胡虜,內安百姓,以不負先生之望。”

聞言,王宏捋髯而笑,說道:“我不為授學而疑,而是為如何授學而惑!”

雙手扶起張虞,王宏說道:“明日午時,濟安可至此,容我為濟安講授《孫子》。”

“多謝先生教導!”張虞拜道。

“嗯!”

張虞看了下情況,見孫資還在堂內,便識趣退下。

待張虞走後,孫資奉上竹簡,恭敬說道:“拙賦在此,請先生指正!”

王宏攤開竹簡,仔細暢通全文,滿意頷首說道:“彥龍文采出眾,日後必成大器。”

“皆賴長文公教誨!”

王宏擱下竹簡,說道:“以彥龍學識,可到雒陽太學求學矣!”

說著,王宏從榻上起身,說道:“秋時,雒陽太學募生,彥龍當好生準備。”

“僕必不敢忘王公之恩!”孫資拱手跪拜,行以大禮。

“不必多禮!”

望著孫資離開的背影,王宏頷首而笑,神情頗是滿意。

孫資幼年父母雙亡,由兄長和嫂子撫養長大,家境說不上富裕。偶然間,王宏發掘了孫資,見其頗有天賦,便讓孫資前來大麓山遊學。

經他教導下來,孫資才華愈發出眾,這讓王宏不禁刮目相看,故準備為其打點一番,讓他前往洛陽的太學學習。

類似王宏這般作法的人不少,各大族為了不浪費自家的政治資源,常會提拔下方有才德計程車人,以建立起門生故吏之關係,從而壯大自家,這也是漢代士族為何能興盛難衰的原因之一。

今張虞表現突出,讓王宏有些心動,已有意將張虞培養成王氏的門生故吏。

畢竟張虞論相貌有相貌,論武力有武力,軍事天賦出彩,若不培養為王氏門生故吏實在可惜了!

王宏內心的想法,張虞不得而知,當下的他正為官二代溫劭而頭疼。

院外,溫劭帶著兩名僕從堵在張虞跟前,氣勢洶洶說道:“今日你若向我磕頭告罪,市井之事可既往不咎。”

張虞身子較高,與溫劭說話時,眼睛不由下視,淡淡說道:“市井之事,我出價,君加價,雙方買定離手,有何問題?”

溫劭不由語塞片刻,繼而惱怒說道:“我與那少年之事,又與你何干?”

“今日道歉,我可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暫饒你這次!”

張虞挑了挑眉,反問道:“你可有向那婦人致歉?”

“向那婦人致歉?”

溫劭冷笑幾下,說道:“卑賤農婦,害我愛犬,不送有司治罪,已是我之恩典,何來道歉一說?”

說話之時,溫劭的神情之蔑視,與剛剛面對王宏的謙卑畏懼形成讓鮮明的對比。

張虞心裡愈發惱火,或許在某些肉食者的權貴裡,庶民的命不是命,甚至不如一條自己愛犬,有時的憐憫更像是施捨。

微吐濁氣,張虞說道:“溫君既無道歉之意,恕虞亦無道歉之念!”

聞言,溫劭頓時惱怒,指著張虞的鼻子,威脅說道:“牧牛放馬之輩,不畏死乎?”

張虞目光凜冽,抓住溫劭的手腕,冷冷說道:“我不願與君結怨,但若君執意而為,我願奉陪!”

“放開!”

巨力之下,溫劭手腕吃痛。

見溫劭被擒,僕從準備上前幫忙。

酈嵩、張茂山果斷抽出長劍,護在張虞的左右,嚇著僕從們停下了腳步。

張虞虎口捏緊,湊到溫劭的耳畔,冷森說道:“你應當慶幸活在太原,而不是活在朔方!”

說著,張虞狠狠甩開溫劭的手臂。

“安敢欺我!”

溫劭揉著勒紅的手腕,無能狂怒道。

與此同時,孫資走至門口,大聲喊道:“先生來了!”

此語一出,溫劭怒火驟平,惡狠狠瞪了下張虞,便帶著左右僕從走來。酈嵩、張茂山二人則是趕忙收劍歸鞘。

見溫劭走遠了,孫資走到張虞身側,說道:“溫氏子囂張跋扈,背景深厚,濟安與之結仇,非明智之舉!”

久久不見王宏的身影,張虞大概猜到孫資這是在為他解圍,遂拱手說道:“多謝彥龍解圍!”

停頓了下,張虞說道:“我非有意招惹溫劭,僅是溫劭欺人太甚!”

接著,張虞為孫資講述他為什麼與溫劭結下矛盾,以及溫劭欺壓市民的經過。

瞭解其中緣由,孫資無奈而嘆,說道:“濟安兄仗義出手,令資深感欽佩,然此事不好解決。今後當少與溫劭接觸,看能否將此事淡化。”

“彥龍所言有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