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詠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永忠等人的任務,是讓皇帝成長為真正的天子。

只要這座天下沒有改姓,就算死的人再多,甚至包括四王八公十二侯,頂多也就是迎來姬靖的一聲感嘆。

話說回來,無論韃靼太師阿祿臺還是大週上皇姬靖,均已知曉這世上有個叫做‘嬴淵’的人。

與此同時,榮國公府賈家裡。

自斥候李川送信之後,賈迎春就將自己關在了屋內,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知為嬴淵拜佛祈福。

探春得知此事後,便與惜春一道前去探望。

賈府有四位姑娘,人稱四春。

賈政嫡女,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元春,如今正在宮裡充任女史,擅琴。

賈政庶女賈探春,身材長挑,眼神出眾,擅書,今年九歲,比林黛玉小一個月。

賈政兄長賈赦庶女迎春,擅棋,今年十一歲,比賈寶玉大一歲。

四春裡年齡最小的是出身寧國府,養在榮國府老太太那邊的賈惜春,今年也就七八歲左右。

寧、榮二府初代國公是親兄弟,跟隨大周太祖立下赫赫功勳,是以,寧榮二府之間的關係極近。

一姓兩國公,門第可謂顯赫至極。

這時,賈寶玉正在梨香院那邊與薛寶釵聊天。

他的表妹林黛玉見薛寶釵比她更得人心,不免生出悒鬱不忿之意。

得知賈寶玉去尋了薛寶釵,便也前去梨香院。

早在薛寶釵剛進賈府那幾日,就與林黛玉相識。

因此,三人相見,雖是少了些陌生,但終歸還是有些奇妙的感覺。

也就賈寶玉身在此中不懂或是裝糊塗。

梨香院裡。

林黛玉剛去時,見寶玉與薛寶釵聊得火熱,二人有說有笑,心中便是愈發苦悶,

“二哥哥竟還有功夫在此說閒?”

聞言,薛寶釵淺抿一口茶水,不為所動。

賈寶玉則是眨了眨眼睛,不解道:“林妹妹何出此言?”

林黛玉反問道:“二哥哥不知,迎春姐姐那邊出了事?”

賈寶玉與迎春的關係並不算太好,但也不差,畢竟都是賈家同代子弟,

“你這一提,我倒是想起來了,有好些時日未曾見到二姐姐了。”

他是男丁,乃是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所以被人稱之為‘寶二爺’、‘二哥哥’等。

至於他的嫡親兄長賈珠,已早夭。

林黛玉道:“迎春姐姐這幾日似有心事,只將自己關在屋子裡,誰去也不見,長久可如何是好?當真急死個人。”

她與迎春現在可沒什麼過多的交集,此番說,也只是因為了解賈寶玉‘憐香惜玉’、‘心疼她人’的性子。

在寶玉知道迎春懷有心事後,定是不願繼續留在梨香院的。

然而,待林黛玉話音剛落,透著一股柔情的薛寶釵忽然開口道:

“我來這已有數日,除了去拜見老太太時見了迎春一面,再無見過。”

“不如趁著今日無事,我等去看望迎春如何?就當去給她解解悶了。”

寶玉一聽,心喜道:“寶姐姐此言大善。”

說罷,起身又補了句,“人善,心也善。”

林黛玉胸間一悶。

薛寶釵掩嘴笑道:“哪有你說的那麼好。”

如此,她們便也去尋迎春,途中恰好遇到探春與惜春。

一番言論下來,眾人見目的一致,便就同去了。

四春裡,唯獨探春與迎春之間關係最好。

早些時候,探春就從迎春婢女琇橘那邊得知了事情原委。

她將此事告知眾人並開口道:

“聽外面的人說,陛下都已御駕親征了,想來前方戰事定是不妙。”

薛寶釵道:“前幾日聽家母與家兄言及,我舅舅也去了寧夏那邊...此戰,定是要死不少人。”

“自古以來,文死諫,武死戰,雖為忠臣良將之歸宿,但還是希望,迎春心念的那位表兄無恙。”

聽到這裡,賈寶玉忽然脫口道:“在我看來,所謂武死戰,不過是因談吐一時名聲而冒然作戰,是無能,缺乏策略。”

聞言,賈探春皺了皺眉頭,想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又給硬生生憋了回去。

薛寶釵倒是開口道:“這世上,豈有一心求死的文臣武將...誰不願活著呢?”

說罷,見賈寶玉沉默,又補充道:“這些事,也不是咱們能操心的,到了迎春那裡,我們也莫要提起此事,免得迎春又傷心起來。”

賈寶玉當即點頭道:“話說,二姐姐的那位表兄是怎樣一個人?倒是從未聽二姐姐談起過。”

賈探春唉聲嘆道:“聽府里人說,二姐姐生母尚未去世時,常帶著二姐姐去濟州那邊走親。”

“小時候,每當二姐姐從濟州回來時,總會對我說濟州那邊一些好玩的事物,句句不離她那位表兄。”

“按照二姐姐的話來講,那位叫做嬴淵的表兄頗為瀟灑,皎如玉樹臨風。”

玉樹臨風?

聽到這四字,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包括賈寶玉,心中皆是忍不住浮想聯翩。

就這樣,在她們的潛意識裡,嬴淵就成了一名‘儒將’。

卻說此時嬴淵正與王子騰共同前往橫城堡。

途中經由錦衣衛密探前來通報,說是皇帝已率全軍兵分三路殺向韃靼主力。

聞言,王子騰當即命人拿來輿圖,開始推算雙方成敗輸贏各佔幾成,

“陛下兵分三路直搗韃靼主力,還有寧夏鎮境內兵力作為內應,此戰,斷無戰敗可能。”

然而,正站在王子騰身後的嬴淵卻突然猛地一皺眉頭,指著輿圖上寧夏鎮外的地勢,問道:

“阿祿臺是於此紮營?”

王子騰點頭道:“沒錯,此地距離寧夏鎮不過二十里,進可攻退可守。”

嬴淵道:“末將最早是在寧夏衛參軍,後來才去往鎮遠關擔任百戶。”

“末將在寧夏衛時常巡視寧夏、河套兩地,阿祿臺紮營的位置,位於黃河上游。”

王子騰道:“無妨,又非汛期,阿祿臺佔不了地利。”

嬴淵微微皺眉道:“距離寧夏鎮五十里,黃河上游二十里處,乃是前幾年剛修建完善的長城,那段長城是依山而建,地處高勢。”

“若敵軍使黃河決堤,隨後全軍撤至長城,而陛下又親率大軍深入險地,一旦被黃河水圍困,敵軍居高臨下,屆時,陛下將面臨十面埋伏的困境。”

換句話說,決堤放水不利雙方,但如果放水,誰先佔據那段長城,誰便佔據了戰爭的主導權。

因為一旦放水之後,再無船隻的前提下,寧夏鎮外圍將被洪水瀰漫。

敵軍與皇帝都去不了寧夏鎮避水,到時,就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東進寧夏長城。

但如今,敵軍距離長城的位置最近。

王子騰細思極恐,連忙道:“命全軍迅速開拔,配合陛下,圍剿韃靼主力!”

嬴淵又道:“需再派一支軍隊,從河套地域橫插至寧夏長城,截斷敵軍後路,屆時,可配合陛下與寧夏鎮駐軍將阿祿臺圍困。”

自大周太祖建國以來,便在黃河東處,臨近河套的邊緣地帶修建了一條長城,名為寧夏長城,總計百里。

而寧夏鎮是在黃河西處。

寧夏鎮與寧夏城之間,正好隔著一條黃河相望。

此舉本是為了嚴防流竄在河套地域的一些賊寇。

但隨著阿祿臺的突然進攻,以速勝之勢席捲各地,讓原本的一些戰略部署失去意義。

這時,王子騰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嬴淵,問道:

“你於兵法一道,可有師承?”

嬴淵哪裡有過師承?

他只是突然想到,前世歷史上,明朝萬曆三大徵中的寧夏之役,其決定勝敗的因素之一,就是黃河決口,大堤崩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想卷科舉,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不想卷科舉,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九牛一毛
嶽展穿越了,不知道幸運還是不幸,他投胎到了嶽麓書院下的岳氏祖居地岳家。 科舉的卷王之家呀,這,這,還有活路嗎? 再看投身的這家,這是村裡最不受尊重的老童生家。 這個家爺爺勤勉進學奈何資質平庸,屢試不中。爹就是個懶貨,本來扛著科舉大旗的大哥棄文從商跑路了。四個姐姐的親事又遇到難題,畢竟誰都不想娶了再生一窩不會讀書的崽呀! 得,已躺平的某人只好吭哧吭哧爬起來,挽挽袖子,卷科舉,卷他丫的! 他暗自竊喜幸
歷史 連載 6萬字
小麒麟認錯反派師尊後

小麒麟認錯反派師尊後

柴帽雙全
【卷三大修完成,新增八千字,部分章節完全推翻重寫,完整正版只在晉江】 路乘是一隻麒麟,特長是裝小馬,用蹄子踢人,尥蹶子躺地上不走。 一天,與他相依為命的哥哥因故歷劫轉世,命中註定要經歷一番情劫,路乘決定變成人形去當哥哥的徒弟,用他的無情鐵蹄把哥哥的所有姻緣紅線都踹翻。 計劃很成功,他順利地成為了哥哥的徒弟,也順利地幫其踢走了情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認錯人了。 對方不僅不是他哥哥,還是傳說中惡名昭
歷史 完結 5萬字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破繭小書蟲
沒有系統,沒有金手指,純粹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歷史走向!
歷史 連載 3萬字
混在皇宮假太監

混在皇宮假太監

月下果子酒
一開始,穿成小太監的李易是真沒想給皇帝戴綠帽,但後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他想給人休產假! “江山你坐著,美人我替你照顧。”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是坐不穩啊! 前有狼,後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
歷史 連載 23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