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中原周邊的地區也逐漸發展起來,除了秦國在西方稱霸,南方也崛起了一個足以稱霸的大國——楚國。顧名思義,楚國就是在南方荊楚之地建立的國家。在遠古時期,氏族間征戰不斷,舊氏族消亡、新氏族興起。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族群,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融合才能夠形成,更遑論發展壯大成為“國家”這一最高統治形式。而楚國,也是在遠古先民歷經長期磨合,在荊楚地區形成有共同語言、經濟生活、文化和心理素質的族群的基礎上,又經過長時間發展,最終成型的國家。

楚國興起於春秋初年,位於中原以南地域。楚國的祖先可以上溯至黃帝之孫顓頊。顓頊是“五帝”之一,又稱為高陽氏,因而楚人屈原在其《離騷》中自表:“帝高陽之苗裔兮。”顓頊以下代代相傳,依次誕生了稱、卷章、重黎。重黎作為顓的曾孫,擔任帝嚳高辛氏的火正,掌管宗教。重、黎本來是兩個氏姓,因氏族發展融合而合併為一。重黎擔任火正,具有取火存火以照明天下的能力,因而又被賜名為“祝融”,乃是“大明”、“光明正大”之意。重黎在共工氏叛亂中被帝嚳委任平叛,但執行不力,沒有將叛軍趕盡殺絕,因而觸怒了帝嚳,招來殺身之禍。重黎死後,他的弟弟吳回接任了他的職位,仍為火正,仍被稱為“祝融”。

吳回之子名為陸終,陸終又生六子,分別是: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幾個兒子的名字皆與其所封之地有關。季連姓羋,是楚國王族的先祖,他的後人或散落在各個城市,或遠赴邊遠地區,史書中記載寥寥,無法詳細得知。不過以族裔中其他分支的命運作為參照,昆吾和彭祖的後代也都一度興盛,然而先後為商湯、商紂所滅。而楚國先人各個族裔在當時頻繁的部族爭戰以及強勢的商朝不斷擠壓中向南遷移也屬正常行為。

直到商末周初,季連的後人中有一支叫做鬻熊,鬻熊一面依附於當時已經風雨飄搖的商紂王朝,另一方面大力支援新興的周朝,為西伯姬昌出謀劃策,後來在周文王的朝中成為元老重臣。這樣的榮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族群地位,並在後世很長時間成為了楚國賴以生存和謀求發展的政治資本。

鬻熊的後人熊繹所處的年代是周成王時。熊繹本身立有功勳,加之祖上又是有功之臣,因而被成王賞賜一塊封地,位於南方,定都於丹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秭歸,這就是楚國最初的雛形。事實上這次封賞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這意味著楚國作為一個諸侯國的存在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除了熊繹之外,當時共同侍奉周成王的還有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等人,這也初步體現了以周成王為中心的諸侯分佈情況。熊繹得到的封地,面積雖然不大,質量卻極高,首先它處於三省交界之處的戰略要道,地理條件優越;其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可以說極盡地利,為楚國的生存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然而楚國和周王朝並不是鐵板一塊,原因在於周王朝始終把楚國當做“蠻夷小邦”來對待,雖然承認其存在,卻不給予相應的尊重和政治地位。楚國國君在天子會盟的時候只是被喊去做一些雜務,卻無法列席諸侯,這之於楚國而言無疑是一種屈辱,於是楚國對周王朝心懷不滿也就自然而然了。而周王朝對迅速興起的楚國也採取提防打壓的政策,甚至數次出兵劫掠征討楚國。不過楚國羽翼漸豐,已非吳下阿蒙,在面對周王朝的討伐時非但沒有吃虧,還屢屢取勝,把周朝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不僅喪失了“六師”,連國君(周昭王)都“客死”。

周夷王姬燮主政天下的時候。在這期間,因為周王室進入了衰退階段,諸侯國紛紛懷有不臣之心,而各諸侯國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互相討伐的事情很多。楚國的掌控者,熊繹後人熊渠此時也發展了自己的勢力,發兵攻打周邊小國,將土地擴張到江漢流域,透過一系列政策,得到了民眾的擁戴。熊渠的擴張,使得楚國佔據了庸、楊粵、鄂等地,就是長江的中下游地區,這些地方盛產糧食、銅礦,這為楚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壯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楚國勢力的增強,使得熊渠的底氣越來越足,他不滿周王朝給他的封號名分,於是封自己的長子熊毋康做句亶王,次子熊紅做鄂王,幼子熊執疵做越章王,都屬於自立名號,分佈在長江沿岸楚國邊遠地區。

周厲王即位後,十分暴虐,熊渠擔心楚國安危,便放棄了自封的這些名號。熊渠死後長子熊毋康繼位。毋康早死,熊摯紅即位,但是他的弟弟熊延殺了他篡位。熊延生下了熊勇。熊勇六年,周厲王因其暴虐無道遭到國人討伐,最終不得不出逃而走。自這一年後,楚國有了較為明確的歷史紀年。

四年之後,他的弟弟熊嚴接替了他,十年後卒,其長子熊霜繼位。熊霜死後,他的三個兄弟為了爭奪王位互相殘殺,最終季徇勝出,是為熊徇。熊徇去世後熊咢繼立,之後是熊儀繼立,即為若敖。

在這期間,周王朝由周宣王執掌大局。周王朝和楚國戰事不斷,互有勝負。透過一件事可以看出楚國已經進入了周宣王的政策重心之中,這就是周宣王把申伯遷移到了謝邑,建立申國,以防楚國入侵。申國的建立,的確起到了遏制楚國的作用。

周宣王死後,其子周幽王即位,就是一手炮製了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昏君,在其失信於天下的那一刻起,他的悲劇命運就此註定了。若敖即位二十年以後,也就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姬宮涅死於犬戎的叛亂,周王室向東遷徙,西周就此滅亡,東周時代開始,然天下已亂,周王室日漸式微。

七年之後,若敖也去世了,熊坎繼立,稱為霄敖。六年卒,熊眴繼立,是為蚡冒。蚡冒死後,其弟熊通殺死了他的兒子,篡奪了王位。熊通上位後,自立為楚武王。楚國此時已經在若敖、蚡冒的勵精圖治下發展多年,兵強馬壯。楚武王接手的可以說是一個冉冉興起的南方國家,已經初步具備一統江南的資本。武王對內進行政治治理,對外進行征討,不斷拓寬疆土,使楚國得以進一步強盛。在其長達51年的執政時間裡,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算久的一名君主了,此時的楚國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奠定了春秋大國的基礎。

楚武王接手楚國的時代,對於各個諸侯國而言,既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周朝由盛轉衰,對諸侯的控制力度逐漸削弱,諸侯國可以伺機發展壯大自己,甚至從周王朝那裡佔得便宜。然而,各個國家因為地利、人和等因素不同導致了彼此間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大國吞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身為國君者絕不敢掉以輕心,帶領國家在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中艱難地求生存、謀發展。

各國內部也不平靜,國家的發展擴張會帶來相應的權力分化,利益分配的不均導致內部矛盾的滋生,當矛盾無法調解時,就會發生親族殘殺的事情,以這樣的方式完成權與利的洗牌和再分配。代價就是國家在激烈的內耗中動盪不安、停滯不前。例如:晉國五侯被弒;魯國,公子翬弒魯隱公;鄭國,莊公克段於鄢;齊國,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三人弒齊襄公。

反觀楚國,內部政治局面相對穩定,楚武王權力集中,手下亦有能人襄助,在經濟文化方面發展平穩。外部擴張並不激進急躁,充分消化佔領的版圖,使其真正成為生產力的有效構成部分。

至於“武”這一名號,《諡法解》中說道:“剛彊直理曰武。”充分體現了楚武王的個性特點和執政風格。這一封號並非受賜於周天子,而是武王自封。武王三十四年,楚國兵進隨國。之所以選擇隨國,原因有三:一是隨國在楚國周邊小國中實力較強,攻下隨國,可以對其他小國形成威懾;二是隨國驕傲自大,引誘其炫耀武力,可以讓周邊小國感到不安,形成離間效果,便於日後楚國對它們的拉攏蠶食;三是隨國也屬姬姓,打擊隨國,就是滅周朝威風。

當楚國大軍逼近隨國時,隨國派其少師來與武王談判,申辯自己並無罪過。楚王回應,言楚國意在為安定中原略盡綿薄之意,希望隨國國君可以在周天子前請託,為楚王謀求封號,隨國少師允諾,楚王隨即退兵。少師回國後,以楚軍隊形散亂、軍容不整為由,力勸隨君追擊,大臣季梁勸阻道:“楚國正值天命相向,軍容混亂乃是誘敵之策,王侯何必心急?小國能夠抵擋大國,在於小國有道而大國無行。有道指忠於民而信於神。朝堂之人,心念百姓;祭祀巫使,名正言順。然而如今百姓凍餒,巫使胡言,國家如何得以成事?”

隨君問道:“用於祭祀的牛羊肥壯質優,穀物豐富,如何不是忠信呢?”季梁對曰:“民為神之主,古之賢君皆以民為先,隨後乃顧神靈,祭祀時說‘牛羊肥壯’意為百姓富庶;說‘穀物飽滿’意為無災無禍;說‘酒甜而美’意為人心無邪。但現在人心喪亂,神靈無主,縱使君王富有,何福之有?君侯若修明政治、促進和睦、親善友邦,方可避禍啊。”隨君採納了諫言,沒有追擊楚君,內修政治,外鑄國防,楚國短期內也未敢再犯。但是隨國國君的請託被周天子嚴厲拒絕,楚王願望落空,憤懣之下,自尊為王,稱號曰“武”。

然而楚國的稱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魯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在沈鹿舉行會盟,在周邊國家中,只有隨國與黃國沒有來。武王一方面派薳章去譴責黃國,另一方面出兵親征伐隨。隨君不聽良將忠言,反而採納少師淺薄之語,貿然出兵。楚、隨二國會戰於漢、淮之間,隨軍大敗,國君潰逃,少師遭俘,不得不罷戰求和,與楚國簽訂城下之盟。經此,楚國名動四方。

一年之後,巴國遣使來到,言願幫助楚國結識鄧國,希望藉此能和楚國通好。楚國於是派使者和巴國使節一同赴鄧。然而在鄧國境內竟然遭到劫殺,二人均遭毒手。楚國問責,鄧國推託不肯認錯。於是楚國聯合巴國共同發兵,攻擊鄧國。鄧軍三次進擊巴軍皆不得手,楚軍將領大夫鬥廉將楚軍匿於巴軍之列,詐敗引誘鄧軍追擊,待其孤軍深入後合圍,鄧軍不敵。

魯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國又挫敗了鄖、隨、絞、州、蓼五個小國合力攻打自己的陰謀。屈瑕、鬥廉二人,在未將局勢報予楚王、沒有請求援軍的情況下,兵分兩路,前者抵禦四國聯軍,後者突襲鄖國都城,大獲全勝,併成功與貳國和軫國締結盟約。次年,為報復絞國,楚國討伐絞國,利用絞國急躁輕浮、貪圖小利的心態,採用誘敵策略,攻破了絞國的城池。

但是楚國的勝利並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兩年以後,此前戰功累累的屈瑕領兵攻打羅國,過往不斷的勝利麻痺了他的心性,讓他變得驕縱狂傲、剛愎自用,在軍隊渡河之時不加提防,遭到突襲,慘敗,縊於荒谷之中以謝國人。這一敗嚴重挫傷了楚國的銳氣,打擊了楚國的國力,導致楚國在以後數年都處於休養生息之中,停下了外擴的腳步。

魯莊公四年(公元前690年),此時楚國已經養精蓄銳十年,農業、手工業、軍力都穩中有升。特別是在軍備上,大力發展戟兵,利用戟作為矛、戈複合體既能刺又能砍的特點研發出了新的作戰陣形——“荊陣”。同年,隨侯迫於周天子壓力,為自己承認楚王的自封而賠禮認錯,這觸怒了武王,並惹來了兵禍。

楚王年屆七十,仍要率軍親征。臨行前忽感心神不寧,遂問於夫人鄧氏,夫人嘆道武王年歲已盡,命不久矣,感到心神不安乃是祖宗召喚,率軍出征凶多吉少,能保大軍不失已是幸事。武王不從,執意親征,途中病發死於樹下。

楚軍秘不發喪,仍大舉開向隨國,把隨國圍得水洩不通。隨君心知不敵,只得再度求和,領軍將官屈重便以武王名義在漢水轉向之地與之相見會盟,隨後方才回軍。待到楚軍迴歸境內,才釋出訊息,舉國治喪,並由楚文王繼位。

武王在位五十餘年,將楚國由一個地方性強國,治理成能夠稱霸一方、震懾諸侯並覬覦中原乃至撼動周朝的大國。在他的領導下,楚國屢戰屢勝,吞併疆土,成為江南地區名副其實的霸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雪霽春明

雪霽春明

陳十年
【正文已完結,下一本《慕朝朝》求收藏~】 姜雪容是家中庶女,雖生得貌美,但只想擺爛。 無他,只因有個擺爛的姨娘。 後宅鬥得水深火熱,姨娘坐在搖椅上吃著自己種的西瓜看熱鬧,順嘴教育雪容:你可別學她們,有吃有喝就夠了,應付什麼男人,多傻啊。 別家院子為了爭寵什麼手段都使,自家姨娘一向打著哈欠嗑瓜子。只有被欺負狠了,日子混不下去了,才放放大招,對著爹爹哭哭啼啼撒嬌,哄得爹爹暈頭轉向。一次哄上半個月,哄一
歷史 連載 0萬字
綠腰兒銷骨海棠嬌

綠腰兒銷骨海棠嬌

飛簷廊下
侯門千金文綠棠,被晉王與堂姐合謀陷害,從高貴王妃淪落為人盡可夫的舞姬——綠腰兒。 至親骨肉嫌她骯髒墮落,未婚夫將她當做玩物棋子。 朝局更迭乾坤倒轉,文氏全族雞犬升天,綠棠被無情拋棄。 毒發入骨烈火焚身,她發誓殺盡文氏全家,覆滅晉王黨羽! 福至心靈,她重生在危局時刻。 她重拾最擅長的醫術毒術,殺人於無形無跡! 陷害心狠手辣的堂姐,報復兩面三刀的庶妹,怒懟古板刻薄的伯父,折磨陰險惡毒的伯母,文氏全家被
歷史 連載 18萬字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許火燁
徐牧,大梁王朝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可憐蟲。 八歲那年,大梁北境遭遇大劫,萬妖之國、北魏大舉來襲。 關鍵時刻,年僅八歲的徐牧主動提出,願意前往萬妖之國須彌山為質子,換取大梁的安全。 轉眼十年期限以至,本以為歸來之後,能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沒想到卻頻遭冷眼。 百官說他不知廉恥,一身粗野。 弟弟更是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父母更是要將他的太子之位傳給了弟弟。 重生歸來的徐牧表示,儲君?誰稀罕!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楚懷王

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熊槐剛剛穿越成為楚懷王,就碰到秦國的張儀前來送禮: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寫歷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懷王,絕不絕齊連秦。結果第二天,和滿朝文武商量之後,經過數輪唇槍舌劍,楚國上下達成一致意見。熊槐意氣風發對張儀道:“寡人決定和齊國絕交。”
歷史 連載 1萬字
帶百億物資穿越成農家小福寶

帶百億物資穿越成農家小福寶

看雪的兔子
(穿越+空間+種田+福寶+物資+致富)蘇沐瑤因為連續做一個奇怪的夢,夢裡自己在現代死了後帶著記憶重生到了古代。 \n順利出生後卻被重男輕女的父母給拋棄。\n好在被一戶農家給撿了去,這戶人家一直想要個閨女這下終於得償所願。 \n自從老蘇家三郎在外面抱回一個女嬰後,老蘇家好事不斷,從一貧如洗到一步步走向富裕之路。 \n現代夢醒後的她又機緣巧合得到了空間,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先屯它個百億物資。 \n上到飛
歷史 連載 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