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募兵告示
帥氣書生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朱聿鍵雖然只是個閒散藩王,從未掌過兵權,也未打過一場硬仗,但我從小學習馬術,戰場廝殺,哪怕手上功夫不行,也練就了一身虎膽。”
“現在關乎祖宗社稷,我朱聿鍵絕不能退,就算背上千古罵名,就算被降罪欺君,我也要放手一搏,誓於南陽府共存亡!”
朱聿鍵攥緊雙拳,一字一頓的說道。
沒多久,唐王府張貼募兵告示,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皆可參軍入伍,每月餉銀二兩銀子,三餐管飽,若戰死沙場,一次性撫卹金二十兩銀子,並配發田產,家屬減免三年賦稅。
明朝通貨膨脹嚴重,但二十兩銀子的撫卹金真的已經很多了,是朝廷規定的最高階指揮官的兩倍。
再說田產,如今已到了明末,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很多老百姓變成了流民,稍微好點的也是給地主家打工。
累死累活一年,只能混個果腹而已,而且還是在沒發生天災的情況下。
當然,有些地方天災遠不及兵禍。
有句話說得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哪裡有戰亂,哪裡就是人間煉獄,百姓甭想過一天好日子。
所以說,撫卹金加上田產這一項,朱聿鍵真的是大出血了。
當然,這也只侷限於明朝而已,其實,打仗分田地這種事情,早在秦朝時期便已有了先河。
商鞅變法之後,給了底層非常明確的上升通道,只要你獲得戰功,就有爵位,有田產,有地位。
所以無數底層老百姓捨生忘死,把秦國硬生生變成了戰爭機器。
也因如此,秦始皇才能一統六合,四海歸一,使得華夏大地有了實際意義上的地理定位。
到了唐朝時,士兵立下戰功,也有永業田可拿,這都是給子孫後代謀福利的大好事,哪個將士不捨生忘死啊。
而明朝實行衛所制,其實也就是府兵制,戰時為兵,閒時為農,當兵的都是有軍籍的。
你祖上是當兵的,那你這輩子註定是個大頭兵,如果運氣好,祖上得了軍功,那你也可以世襲祖上的官職。
如今到了晚明,衛所制接近崩壞,所有的田產都到了權貴的手裡,哪怕是當兵的,能吃飽的都沒幾個。
所以,李自成造反時,打出的口號便是分均田畝。
唐王作為南陽府的藩王,幾輩祖宗在這裡辛勤耕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南陽府一半的田地都歸唐王府所有。
祖宗留下來的主產,他願意拿出來,給將士們分,可見其魄力。
當然,也確實是被逼的,沒辦法了。
再說最後一項,減免三年賦稅。
其實,說了跟沒說一樣,崇禎八年,賦稅都已經收到崇禎十幾年了,哪怕是河南,也多收了好幾年。
畢竟,徵遼餉的政策推行是萬曆帝點頭,魏忠賢一手操辦的,那個時候誰敢不給九千歲面子啊。
告示一經發出,南陽府瞬間亂成的一鍋粥。
“怎麼?唐王府要徵兵了嗎?他,他不是要造反吧?”
“慎言,慎言!別忘了,這裡是南陽府,唐王的地盤,雖然是天高皇帝遠,但現在兵荒馬亂,京城那邊自顧不暇,若是這話傳到唐王的耳朵裡,你是什麼後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聽到這話,那名百姓頓時被嚇得抖若篩糠,差點兒當場暈厥過去。
好在其他百姓沒有過多關注他,因為這募兵告示給他們帶來的衝擊實在太大了。
當兵就有二兩軍餉可拿,給的錢這實在是太多了,要知道,明朝的工資可是出了名的低。
這也是因為老朱草根出身,家裡被元末的官員搞得家破人亡,差點絕了人丁。
所以,打下江山以後,對官員極為刻薄,老朱覺得當官就是為民服務的,你拿那麼工資幹什麼?朝廷已經給了你相當高的地位,你還想咋的?
商賈雖然有錢,可他們不也得穿著麻布粗衣嗎?他們有資格穿絲綢嗎?
老朱對待官員的作風,有點某陸軍學校的感覺,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此門。
其實,這樣做出發點是好的。
而且,那個時候朱元璋對朝堂的控制力足夠,手腕強硬,手下的一群官員都害怕他。
所以,洪武一朝貪贓枉法的事情,出現的還不是很多。
幾次比較大的慘案,幾乎也都是老朱自導自演的。
不過,他的後世子孫卻沒有他這樣的能力和手腕,致使朝堂腐敗嚴重,甚至已經爛到了根上。
就比如天天修道,想著飛昇的嘉靖帝朱厚熜。
別的皇帝想方設法讓國庫充盈起來,甚至拿出內府的錢財補貼國庫。
他可倒好,利用嚴嵩父子,從國庫往自己口袋裡倒騰錢,而且吃相極為難看。
也就是人很聰明,懂得做什麼事用什麼人。
想撈錢就用嚴嵩嚴世蕃父子。
想打仗便用胡宗憲戚繼光等人。
想權衡朝堂,便扶持裕王,讓他組建清流黨和閹黨對抗。
還不立你當太子,你說你氣不氣?
反正權謀這一套,朱厚熜玩的是相當明白,還得虧孫明沒穿越到嘉靖年間,不然非得被朱厚熜吃幹抹淨,連骨頭渣子都不剩的那種。
“這事大家都怎麼看?這裡只有王府的大印,卻沒有知府衙門的,咱們若是去投奔,會不會被扣上反賊的帽子?”
“你說的是啊,不過,唐王殿下一向光明磊落,為人也算正派,對朝廷忠心耿耿,應該不會知法犯法的,我覺得可能是林縣那邊的戰況吃緊,所以唐王在情急之下,才會釋出募兵告示。”
人群中有位年輕的秀才,學問好,眼光也算不錯,冷靜分析了時局,給出了還算靠譜的答案。
可即便如此,百姓們依舊猶豫不決。
他們對秦王所開出的軍餉和撫卹金心動,但又不敢忽略朝廷。
華夏百姓,古來如此吧。
不好用逆來順受這個詞來形容,但真有這方面的傾向。
這也不能怪大家懦弱,儒家思想就是這麼教育的。
2000年的薰陶,身體裡早就留著仁義禮志信,天地君親師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