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基因學的科技基石
落羽之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飯過後,杜小影鴿了修煉直播,開始跟蘇巍學起了他自創的兩套拳腳功法。
蘇巍一邊帶著杜小影熟悉行功路線,一邊講著這兩套武學的要點.
正所謂,一法通,萬法通。
像蘇巍這樣的頂尖高手想要自創武學壓根沒啥難度,更何況他還有萬化決這樣的大殺器。
當一套無名功法問世,而這套功法又和公眾認知中任何一套成名武學都不沾邊的時候,沒人能想到它的威力有多強大。
蘇巍做事一向考慮的比較多,原創古武徵集大賽是鼓舞框架內的突變,但突變的特點就是具有不確定性。
既然無法保證會出現強度足夠的功法,那蘇巍就自己加把火。
當某些足夠強力的功法廣為流傳後,王唯健摳摳搜搜藏的那些功法也就沒了繼續保密的意義。
這在心理學上有點類似於破窗效應。
只要有了窟窿,再來幾個也沒大礙。
屬實是蝨多不癢,債多不愁了。
入夜,蘇巍洗了個澡,正準備睡覺,沈浩宇的電話卻打了進來。
“我說,你這人,心眼咋這麼小,一點不厚道。”
蘇巍一臉懵逼:“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說我心眼小我認,但你要說我不厚道,那可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咱倆熟歸熟,你胡說八道我照樣告伱誹謗啊!”
“嘿,你還不承認。我不就說了你兩句麼,你至於丟著帝鴻研究所不管,又跑去華科院玩?這下好嘛,我可真睡不著了啊。”
蘇巍想起白天沈浩宇取笑他,他說要讓沈浩宇睡不著。
只不過,這還只是個計劃,沒來得及付諸實踐呢。
“咋了,華科院吃你家大米了?”
這句詢問,沒有一絲反諷的語氣,沈浩宇也慢慢聽出一些味來。
蘇巍心眼小不小,別人不知道,他沈浩宇還能不知道麼?
幾個月前那四十個的刀樂如今依舊曆歷在目。
按理說,他幫蘇巍把杜雨笙的親眷安排進肝癌的臨床實驗中,還被華科院那邊的人為難了一番,就算兩人再怎麼開玩笑,蘇巍也不太可能因為這事兒就去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
“你沒看新……噢,這事兒還是內部訊息。”
“內部訊息?”
這段時間,所謂的“內部訊息”,蘇巍都聽了一籮筐了。
這會兒聽到這四個字就想吐,這玩意兒屬實沒啥含金量。
這傢伙雖然不是體制內的,但早就上了某些人的白名單了。
一些保密的東西,對他完全不用保密。
果然,這句反問一出,沈浩宇也沒啥猶豫,就解釋道:
“之前華科院那邊宣佈,結合最近有關cart的臨床經驗,向其他幾種癌症發起了攻堅。剛剛收到訊息,已經在胰腺癌方向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所以,你以為是我乾的?”
“不然呢?”
蘇巍面色一黑,之前咋沒發現沈浩宇這人這麼沒腦子呢?
中古剛被沈浩宇調侃,下午就擼一份胰腺癌資料送給華科院?
然後華科院花兩三個小時“完全瞭解”這份資料?
然後不經任何驗證,就對內宣佈取得了胰腺癌方向上的重大突破?
豬都知道這不可能!
沈浩宇這種人實在太適合當言靈的目標受眾了!
“腦子是個好東西,如果你不用,可以把它捐給更需要的人。”
沈浩宇也意識到自己鬧了個烏龍,只不過在蘇巍面前,他也不怕丟人,打了個哈哈,又扯了會兒閒篇,這才掛了電話。
蘇巍心中暗笑,沈浩宇這傢伙,表面上看起來對研究所裡投的那幾十億一點都不上心,實際上似乎還是有點壓力的。
要不然也不至於一點風吹草動,就跑來探蘇巍的口風。
兩人開玩笑確實已經成了習慣,但關心則亂,有時候沈浩宇也會擔心蘇巍心裡會不會真起疙瘩。
關了燈躺上床,蘇巍卻忽然沒了睡意。
蘇巍很肯定,當初用言靈實現cart療法的新突破時,他只說了肝癌、肺癌、胃癌和乳腺癌四種癌症。
如果沈浩宇說的是真的,這就意味著,華科院已經切切實實的把這份資料給吃透了。
雖然不是花了兩三個小時,前後也僅僅只不過花了兩三個月而已。
言靈生成的cart療法治療,直接塞進了華科院的伺服器上。
蘇巍沒見過那份資料,不過毫無疑問,華科院的那幫院士們,肯定是在言靈提供的資料中找到了共同點。
而這個共同點,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研究方向的基石。
華科院能在兩三個月內研究出胰腺癌的靶點,就很有可能在短期內研究出其他癌症的靶點。
如果這是真的,在基因學的分支上,很有可能迎來一場科技大爆發。
說的再直白一點,華科院的人很有可能在蘇巍之前就研究出,減肥藥的基因製劑,超凡記憶力的基因製劑等等。
一時間,蘇巍居然有了一絲緊迫感。
……
沒過幾天,一條熱點刷爆網路。
華科院宣佈,繼四種癌症之後,胰腺癌也已經被人類攻克。
不過,現在針對胰腺癌的療法僅僅只是一個概念,存在理論上實現的可能性。
實際上,華科院還沒有正經的臨床記錄。
按理來說,這訊息不應該這麼早爆出來的。
只不過,要怪就怪蘇巍拿出的資料太過驚悚,雖然並沒有人跳出來指責華科院盜取技術資料,但躲在陰影中的敵人,要比陽光下的敵人更難對付。
這是“別人”研究出來的資料,他們一定比我們進度更快。
如果不早點把研究成功的訊息傳出去,到時候被別人搶了首發怎麼辦?
這種無形的鞭策,容易叫人亂了陣腳。也正因為如此,華科院才會這麼早就把這訊息透露出去。
其實在學術界,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你若是後續能夠掏出“真傢伙”來,那大家都會認可你牛逼!
但很多時候,有些人宣揚了半天,新聞炒的火熱。
結果到頭來一看,誒嘿,預測出問題了,成果拿不出來。
於是就成了公眾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就跟去年某國的常溫超導議題一樣,變成笑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