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貓不是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滿城縣與同女子學堂是在十月初正式開辦,至今不過兩月就已經有超過一百名學生入學。

這些學生大多是城中家境普通的百姓人家,被學堂的免費政策以及所教授的各種技藝所吸引。

年齡也有限制,六歲以上十三歲以下,算是借這個機會讓自家閨女讀書識字,學一門手藝將來好嫁人。

畢竟這年月不是人人都請得起家教夫子的,隨著國朝日漸強盛,大字不識一個的女子尋夫家都是困難事。

按說女子學堂是由官府開設,神聖之地,安全應該是有保障的,不可能出現危險。

可偏偏就是在女子學堂開辦不到二十天,十月底的一日,學生早起去井中打水,發現井中有一具女屍。

撈起來一看才發現,竟是學堂中一位年方十一的小姑娘……

“縣衙判定吳翠微是不小心失足落水,學堂也賠付來喪葬銀子,並且縣衙也給了些補償。不過翠微的母親馮氏並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女兒是失足落水,她說翠微在前一天回家時,對去學堂十分牴觸,並且曾流露出強烈的恐懼……”

對去學堂很牴觸,有恐懼之心?

黛玉雖說沒有查案判案的經歷,但她對人心的把握比賈琮還要厲害。

吳翠微在牴觸什麼?是什麼東西讓她產生了恐懼之心?

親兵將打聽來的情況一一講出,大致上還原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吳翠微的父親吳鐵江原本已經認了縣衙的定案,甚至依照縣衙的吩咐,已經在吳翠微安葬。

但從始至終,馮氏都不相信其女是不小心失足落水導致死亡,多次求告縣衙,請求縣衙重新查案。

被其妻嘮叨的多了,吳鐵江也有了一絲懷疑,雖說不再去縣衙告狀了,但他們夫婦卻也開始在學堂、閨女的同窗那四處打聽,想要尋找證據,揭開真相。

但女子學堂乃是今年滿城縣的大計工程,是縣中官吏的重要政績之一。

又聞文安公主即將重啟巡視,樊必擔心此事會影響他的前程,再加上馮氏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證據,故而一再否決,並且讓人將馮氏押送回家,警告吳鐵江看管好其妻,不得再鬧。

在黛玉抵達保定府之後,馮氏不知從哪聽聞了公主巡視之事,打算上府城告狀。

這還了得?滿城縣縣令樊必派人在半路將吳鐵江夫婦截回,再三警告後仍不放心,最後將其投進大牢暫時看管了起來。

“荒唐!案子沒查清就草草結案。身為一方父母官,竟然截停百姓上告伸冤,簡直是不拿《太祖大誥》當回事!”

《太祖大誥》的第一頁就寫著,凡百姓有冤,地方官吏不得阻攔百姓上告,且要幫助百姓伸冤告狀。

這樊必是覺得腦袋在脖子上太安穩了?

不管這案子是不是真的失足落水,僅樊必阻攔截停百姓告狀,就足夠他奪官罷職了。

原本明日就要離開滿城縣的黛玉心中起了疑慮,罵了一句滿城縣的荒唐之後,起身來到床榻邊上。

她取出一個小木匣,放在桌上將其開啟。

木匣中放有三枚令牌,皆是龍紋金令。

她的身上只是禮部郎中的職銜,沒有插手地方政務的權力。

但她的手中卻有三枚足夠調動整個北直隸各司衙門的令牌,聖人、皇帝所賜御令,太子所賜東宮令,隨便一枚就足以壓制滿城縣重申此案……

不對,這個案子滿城縣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足以讓黛玉信任,此案還得異地審理,最好尋保定府以外的官員。

黛玉沉默了許久,細細思量著其中的關聯之處。

保定府也不能太過相信,現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京城求援,請刑部、都察院或是大理寺的官員,亦或是請來北直隸監察御史。

她拿起皇帝賜下的那枚蟠龍金令,讓親兵持金令與親筆信快馬趕去河間府,請北直隸監察御史、她的堂兄林柏前來滿城。

這案子對於吳家夫婦來說,是天塌了一半。但對於三司來說,是一樁極其普通的案子。

黛玉不想讓京裡的人說自己沒事找事,還是找自家人更為妥當。

為了不打草驚蛇,黛玉第二日按照計劃離開了滿城,至臨縣安肅繼續巡視。

不過她在滿城縣留了不少人手,一是暗中調查有關滿城縣女子學堂的事情,二來也是為了監視滿城縣的官吏。

林柏收到黛玉的書信後,林柏當即就從信中所說瞧出了這樁案子的不正常。

無論是查案、審案的過程,還是判定的程式都有問題。

而且絕對不是因為黛玉巡視地方急著結案的原因,而且滿城縣在掩蓋著什麼。

他與黛玉不同,從翰林院散官後,官升一級入都察院任北直隸監察御史。

這半年多時間他一直在地方巡查,沒少為民伸冤,對於審案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光是被他拉下馬的官吏都已經有六名之多,低至八品縣丞,高至二品布政使,小小的滿城縣令竟敢在他面前耍花招,呵!

別看這個監察御史只是個正七品的文官,但這可是清貴中的清貴。

太祖開國,改御史臺為都察院,設十三道監察御史,正七品。

掌分察百僚,巡按府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都御史職專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

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

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

遇期覲,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陟黜。大獄重囚會鞫於外朝,偕刑部、大理讞平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

位卑權重,往往一方諸侯都得給巡按地方的監察御史三分顏面。

林柏能出任北直隸監察御史,除了他本身的才華出眾外,他的大伯林如海以及未來老丈人賈政出了不少力。

只要他在監察御史任上不出錯,三年後最少官升一級。而且這監察御史有個妙處,官職的前面都有欽差二字。

也就是說,御史出京就是正兒八經的欽差,可以直面君王,上書御前。

這代表著,監察御史升官不用看資歷排輩分,只要立下功勞,皇帝老爺瞧上了,七品升三品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林柏的大堂伯林如海當初就是由七品的南直隸監察御史直升五品知府,後來由從知府任上升遷任揚州巡鹽御史。短短十年從七品官至正二品戶部尚書,這就是清貴御史的優勢。

六月中旬翰林院散館之後,林柏其實也有入六部五寺任職的機會,但他仍然選擇了品級較低的都察院,就是想走他堂伯的路子。

朝中有人,不闖一闖豈不是可惜了這麼好的資源……

……

“姑娘,三公子來了……”

說話間林柏一身常服走了進來,屋子中都是自家人,也無需避諱。

黛玉欣喜道:“三哥,你可算是來了。”

林柏止住黛玉三人行禮,與探春眼神交匯,笑了笑才回道:“收到七妹的信我便往這邊趕,不想路上又下起了大雪,耽擱了兩日。好在及時趕到了,沒有耽誤你的事吧。”

黛玉搖了搖頭,將桌上一疊情報遞了過去:“三哥來的正好,這幾日我讓人一直暗查滿城縣的事,還真發現了一些奇異之處。”

林柏也顧不上與堂妹敘話家常,甚至探春為其斟茶都只是頷首示意算是打招呼,將心思放在了手中的情報上。

果然,此案有鬼!

按照這紙上所言,滿城縣與同女子學堂,不但死了一名女學生,更是有好幾個學生只上了一個月就退學了。

而且這幾個退學的女學生很快就全家搬離了滿城縣縣城,至於搬到哪裡去了,親兵還未查到具體的情況。

而且滿城縣女子學堂的捐資人不僅僅是縣中士紳富戶,資金最大的來源不是滿城縣人氏,甚至不是保定府的人。

林柏沒能從情報中看到具體的資訊,抬頭問道:“這閆慶祥是哪裡人氏?”

“暫時還不知,只知道這人是做販皮貨的,家資頗豐,出手極其大方,光是給滿城縣就捐了三千兩白銀。”

一說起這個黛玉也皺起了眉頭,她手底下的親兵不但有賈琮派來的榮國府精銳,還有從御前三衛調來的好手。

如此強兵,竟然查不到閆慶祥的具體身份,真是奇了怪了。

“皮貨生意這麼賺錢嗎?”

林柏喃喃自語:“經營皮貨生意,往往都是靠近九邊的地方人氏。遼東、宣大,再有就是陝甘一帶……”

“山西!”

“很可能是山西!”

探春與寶釵幾乎是同時開口,林柏、黛玉轉頭看去,正見探春與寶釵相視一笑。

最後還是寶釵示意探春先說,只見探春紅著臉說道:“之前我還沒想到,經林三哥方才的提醒我才想到,太原閆家不就是經營皮貨生意嗎?京城最大的皮貨鋪子就是閆家的產業。珍大哥就與閆家人打過交道,當初要不是敬大伯突然回京,珍大哥差點就跟閆家一起做生意了。”

一旁的寶釵點點頭,補充道:“我家與閆家也打過交道,原本想與他家聯手販皮貨去南邊,可他家有走私的嫌疑,心思不正,此事便擱置了。”

林柏對北地的家族不甚熟悉,好在有兩位女諸葛提醒。

他寫了一封密信,讓黛玉的親兵快馬送回京城,請賈璉幫忙探查,弄清這個閆慶祥的真實身份。

保定府雖說距離京城不遠,可這兩天又是大雪漫天,估計打個來回都得好幾日。

為了不打草驚蛇,兄妹二人商議後還是打算按兵不動,一切等京城的訊息傳來再說。

可惜他們二人還不知道,賈璉壓根就沒在京城。一連等了數日,京城的訊息還沒傳回來。

這一直死等也不是個辦法,黛玉只得讓探春、寶釵留在安肅縣吸引保定官員的注意力,她則是與林柏隱匿身份,以探親的名義返回滿城縣,暗中調查。

公主鳳攆停駐安肅縣已有半月,眼看就要到臘月底了,至今沒有回京的跡象。

原本已經放下心來的滿城縣縣令樊必等人,已經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堂堂一國公主,身份尊貴,絕對不可能滯留地方過年。

思來想去無法安心的樊必叫來心腹,往城外送去了一封信。

等到了夜間,從縣衙後門走進來一名身披黑色披風,頭戴兜帽的男子。

進了後衙書房,兜帽男才脫去披風,露出一張年約四旬看似儒雅的面容。

“吉呈兄,這麼急喊我來出了什麼事?”

樊必讓心腹去門外守著,然後親自關上門窗,這才請其坐下說道:“這幾日我一直心神不定,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那事當初處理的有些粗糙了,林氏女一直在安肅不動,都臘月底了還不回京,我懷疑是不是她發現了什麼。”

“林氏女?那位文安公主?”

兜帽男也沉下臉來,冷哼道:“一個不通世事的女子而已,吉呈兄是不是多慮了?”

“你不懂!”

樊必對於兜帽男的輕視態度有些不滿,他與兜帽男不同,是真正見過黛玉並與之打過交道的。

“這位文安公主雖是女子,卻能讓天子打破千年來的規矩,敕封朝官主持一司政務,怎麼可能是簡單人物?更別說她還有一個當戶部尚書的爹,那可是姑蘇林氏……”

姑蘇林氏,哪一代不出個驚才豔豔的人物?說不定這一代就應在林家姑娘身上了。

兜帽男依舊是嗤之以鼻,但對於樊必的擔心還是勉強的應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兩個卑賤之人還是早早處理了吧。”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起這個樊必就心煩氣躁的否決道:“開什麼玩笑?這個時候吳鐵江夫婦要是死了,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當初我就說了,讓你們別太過分,可你們就是不聽。早知道我就不跟你們做這交易了,如今出了人命,萬一被查了出來,別說是我,便是你與你背後之人都要……”

嘭!

兜帽男在桌上猛拍一下,巨大的聲響打斷了樊必的抱怨。

只見兜帽男冷冷盯著樊必的眼睛,殺意四溢:“樊大人,注意你的言辭!不過賤民而已,死了就死了,難道還要我給她償命不成?”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人在天牢,我是最強皇子

人在天牢,我是最強皇子

顧九溪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多喝熱水啊
蕭尋穿越三國,輔佐曹操順風順水的來到赤壁之戰。 結果,曹操卻因為太過順遂,膨脹了。 蕭尋:“丞相,赤壁之戰兇險莫測,戰之必敗,還請丞相退兵!” 曹操:“蕭尋你未免太過謹慎,天下大勢,優勢在我!且我之才,不下諸葛周瑜,取這小小赤壁,如探囊取物爾!” 蕭尋:“江上大霧瀰漫,敵人定不能大規模進攻,請一上將出戰,定能生擒敵將,一舉破敵!” 曹操:“此言差矣,大霧瀰漫,敵人不知所蹤,當以弓箭御之!” 結果,
歷史 連載 4萬字
晉末的卯金刀

晉末的卯金刀

倚夜聽雨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胡人為禍天下……哦,我也出了力……那就踐行金刀之讖,賠天下一個太平。
歷史 連載 34萬字
操控祖宗,從大秦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大秦開始創不朽世家

杳魚
長相普通,名字大眾的張偉收到了一個奇怪的遊戲機。當他發現遊戲機裡的東西不僅僅可以具現到現實,就連裡面的人物都是自己家族的老祖宗後,一切都改變了......他曾操控老祖宗見嬴政統一六國登基稱帝。 他曾見大秦二世而亡,天下動盪。他曾操控老祖同詩仙李白於月下飲酒,作對吟詩。 他曾親眼見族人登至巔峰,亦見家族崩壞,千載籌劃險些破碎.....張偉:“要保證家族傳承不斷的同時並在整個歷史長河之中儘可能的去擴大
歷史 連載 14萬字
封地1秒漲1兵,女帝跪求別造反

封地1秒漲1兵,女帝跪求別造反

夏小秋
大乾皇朝,穿越成為虎威大將軍之子的秦澤,遭女帝卸磨殺驢,剝奪兵權,封貧瘠兇險之地北涼為其封地。 入北涼前夕,秦澤覺醒至尊領主系統,1秒鐘自動獲取1積分,積分可兌換人口,糧草,軍備,兵種,大將。 利用積分,秦澤逐一擁有歷史上的各個大將, “古之惡來”典韋,"冠軍侯 “霍去病,殺神”白起, “兵仙”韓信...而兵種模版則直接讓秦澤擁有最強軍隊!秦銳士...玄甲騎...背嵬軍...虎豹騎。 當秦
歷史 連載 59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