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毛狗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端王如約至駙馬王侁府上赴宴。

席間,端王對王侁說道:“姑夫恁是有福,從哪裡找得高俅那般人才?”

王侁乃文人,只好吹拉彈唱,賦詩作詞,平日裡只感到高俅乖巧,有眼色,會來事,尚未發現高俅有踢氣球的好本領,因此並不知道端王在誇高俅踢氣球本領,便隨口答道:“高俅那人,乃小蘇學士推薦而來,為人乖巧,是個幫閒的好手,故此留作親隨。小舅何故問起此人?”

端王道:“這高俅踢得一腳的好氣球,我甚是喜歡,我欲索此人做親隨伴當,姑父以為如何?”

王侁聞言,答道:“既是小舅欲用此人,那還有甚說的?!只管讓高俅隨了小舅去便是了,每日裡也好服侍小舅。”

端王聞言大喜,好像要飯的撿了個金元寶,站起身來,執杯相謝。

當日宴畢,端王趙佶與王侁辭別,隨即便將高俅帶至端王府,做了自己的親隨伴當。

自那時起,高俅得遇端王,每日裡跟屁蟲一樣,寸步不離地跟隨,稍有閒暇,兩個人便踢起氣球來,玩得不亦樂乎。

這天,端王府中,端王趙佶正在和高俅踢著氣球,忽然聽府外傳道:“懿旨到,宣端王接旨。”

端王聞聽著有懿旨進來,忙停了氣球,穿上外衣,迎出府邸,伏跪在地。

宣旨官展開太后懿旨,高聲讀道:“皇太后懿旨,傳端王即刻進宮。”讀畢,宣旨官將懿旨遞向端王趙佶。

趙佶雙手接了懿旨,高聲答道:“臣趙佶接皇太后懿旨。”

宣旨官忙彎腰,扶端王起身,悄聲對端王說道:“聖上快快請起,臣下擔當不起。”

趙佶聞言大驚,慌忙站起身來,斥責宣旨官道:“大膽!你何故妄稱本王為聖上?此乃大逆不道之事。”

宣旨官見責,又慌忙跪下,告罪道:“為臣一時口誤,望聖上寬恕。”

宣旨官又是以聖上相稱,只稱得趙佶渾身顫抖起來。

趙佶不想與宣旨官糾纏,忙問道:“本王問你,因了何事?太后傳本王進殿?”

傳旨官看了看四周,似有密事相告的樣子。端王見狀,忙叫隨人迴避。

宣旨官見隨從避開,對著趙佶耳朵,悄聲說道:“聖上快去,皇帝駕崩,皇太后與大臣們已商定,要讓聖上繼位。”

趙佶聞言又驚又喜,驚得是哲宗皇帝崩了;喜的是自己要承繼大位了。

怪道里宣旨官要稱呼自己聖上呢!原來是俺要當天子了!

此刻趙佶,已經顧不上哥哥駕崩不駕崩的了,遂乘了轎子,賊急慌忙地往宮裡趕去。

趙佶進到宮中,見哲宗皇帝歿了,免不了趴在地上,痛哭了一陣哥哥。

向太后對哭拜於地的趙潔說道:“端王莫要悲傷,且先起身。有道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經本後與大臣們協商,由你繼承大位,延祚江山社稷。端王快快請起吧。”

隨即,端王趙佶在哲宗皇帝靈柩前繼位,是為宋徽宗。

因為端王當了皇帝,那高俅也跟著走了狗屎運。

端王趙佶承繼皇位後,一向無事,忽一日,想起伴隨高俅來。徽宗心想,那高俅何其乖巧,鞠球踢得何其好也,朕當提拔使用他一番。於是,徽宗便傳高俅進宮。

高俅得宣,心中歡喜,暗道:“端王總算是想起俺了。”

高俅賊急慌忙趕入宮中,跪伏於大殿上,高聲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小人高俅覲見吾主。”

徽宗皇帝見狀,忙從龍椅上下來,彎腰攙扶起高俅來,與高俅說道:“快快平身,咱二人無需行君臣之禮,且平身說話。”

聖上何其高貴也!就是朝中的老臣,聖上也未必就走下龍椅來攙扶吧?!高俅卑賤到何等人了,聖上竟然連忙嚇下了龍椅來攙扶他,這讓高球感動得涕淚橫流,高聲說道:“小人雖萬死難報吾主大恩。”

高俅起身後,徽宗仍回龍椅坐定,對高俅說道:“朕欲要抬舉你,但要有邊功,方好服眾;朕先叫樞密院與你入名,日後瞅機會與你一番好前程。”

高俅聞言,又跪地拜謝,涕淚並流,高聲謝道:“高俅感天子洪恩,誓要為朝廷出力,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端王隨即宣樞密院蔡卞入殿,御令其將高俅入名。

蔡卞乃蔡京的堂弟,正在執掌樞密院,既是天子發話了,只有遵循的份,便將高俅之名寫入了樞密院編制之中。

自此,高俅由端王幫閒跟班,一躍成為朝廷公務人員。

雖說如此,乾的事還是隨駕遷轉,侍候著徽宗皇帝高興。

徽宗皇帝言而有信,沒出半年,便將高俅提拔為殿帥府太尉職事,官居三品,開始獨當一面。

那高俅為人也比較君子,在上任的第一天,便藉故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給狠狠收拾了一頓。

原來,那高球上任第一天,所有一應合屬公吏、衙將、都軍、監軍、馬步人等,盡來參拜,各呈手本,開報花名。

高俅一一點過,令站一邊,唯獨未見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高俅大怒,當即傳令,速叫教頭王進進殿參拜。

那王進於半月前患病,已告了病假,正在家養病。

傳令官稟報高俅道:“高殿帥,那王教頭已與半月前告假,現正在家裡養病。”

高俅聞言,怒斥傳令官道:“胡說,那廝既有手本呈上,何來患病之說?分明是搪塞本帥,可見甚是可惡!速速傳令,著那廝進殿參拜。”

傳令官聞令,只得慌忙趕至王進家中,告訴躺在床上的王進道:“教頭省憂,新上任的高殿帥因你未去參拜,正在發雷霆之怒,沒辦法,雖是你病重在身,也好歹強爭著去上一趟,參拜了高殿帥,自然了事,我也好給高殿帥交差。

王進聽了,無奈,只得強爭著病體,下了床,隨傳令官一同上殿,去參拜新上任的高俅高太尉。

王進進了大殿,參見高俅,拜了四拜,躬身唱了個喏,立在一邊。

高俅道:“你那廝便是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

王進聞言,為高俅知道自己父親而吃了一大驚,忙稟道:“回太尉問話,小人便是。”

高俅喝道:“這廝!你爺是街上使花棒賣藥的!你省得什麼武藝?前官沒眼,參你做個教頭,如何敢小覷我,不伏俺點視!你託誰的勢要推病在家安閒快樂?若都似你這廝這般目無長官,又如何能令行禁止?!”

王進被責,心中大恐,忙告說道:“大帥,小的怎敢,小的實是患病未痊,已先期告假半月有餘,非是不服殿帥點視。”

高俅大怒,罵道:“你個賊配軍!滿嘴胡言,敢欺哄本官?!”

王進忙弓腰答道:“殿帥在上,小的是不敢。”

高俅怒問道:“你實不敢?本帥且問你,你既然害病,已告假半月,如何又來得了?”

王進只得實話實說:“太尉傳喚,既是有病,告假休養,也不敢不來。”

高俅聞言更怒,大聲說道:“你既是能來,何故聽到本帥上任又不來聽俺點視?何故非得要讓本帥親喚才來?你這廝分明是目無本帥!左右,給我拿下,加力打這廝,直到打斷他一條腿為止!”

眾將均與王進熟知,見衙役們扯翻了王進,要打斷他一條腿,忙求告道:“大帥,今日是您上任的好日子,當圖喜慶為妙,權免此人這一次吧。”

高俅礙於眾人面子,忍了仇,對王進喝道:“你這賊配軍!看在眾將之面,今日暫且饒過你這廝,待明日再和你理會,到時定要打折你一條腿方罷。”

王進謝罪罷,偷眼去瞧,猛然認了出來,原來堂上威風凜凜的高太尉,不就是東京幫閒的園社高二嘛!認出高俅高殿帥便是東京街頭曾經的混混園社高二後,王進猛然醒悟了過來。

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原來,十年前的時候,那高二曾和我父親比棒,被我父親一棒打折了一條腿,大半年將息不起,誤掙不少的光陰,故此懷恨在心,今日要拿俺報仇,也要打折俺一條腿。

王進心想,不怕官,就怕管,俺既是落到高俅這廝手上,能有好果子吃?!放著俺這雙好腿,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為妙。

既是惹不起你,俺總躲著起你吧。

把他家的,俺走!當天晚上,王進便帶著母親開溜了。

自那後,在徽宗朝,高俅也同其他五賊一樣,成了徽宗皇帝倚重的紅人之一,先是為兄弟高衙內霸佔林娘子之故,把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給逼上了梁山;繼而又胡作非為,阻止梁山眾英雄投靠朝廷。

若非殿前太尉宿元景執意運作,招安了宋江等眾英雄,梁山也只能發展成又一個方臘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被抄家流放後,帶著嫂子統兵百萬

被抄家流放後,帶著嫂子統兵百萬

隔壁小皮
林陽穿越了,還是國公府的公子。 可還沒享受幾年,父兄就戰死了。 而且皇帝還把鍋甩了過來。 馬上就被抄家。 而他和兩位嫂嫂一起流放。 林陽:說什麼流放不流放,嶺南乃是龍興之地。 你們只看到那裡有野人。 卻是不知他們同樣也是兵源。 你們只看到那裡有瘴氣,卻是不知那裡有百年鐵木,能造大船。 除此之外,那裡的稻穀一年三熟,糧食就不再是問題。 林陽覺得該喊出:王業不偏安。 嫂嫂們:叔叔,飲了奴家這杯殘酒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太清妖道
貞觀十四年,太子李承乾落馬失足,延治而致跛。後心性扭曲,乃至倒生昏聵。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逆未遂,事情敗露,遂被廢為庶民,流放黔州。 貞觀十八年,卒於黔州。……黑暗中,李承乾緩緩的睜開了眼睛。一個來自未來千餘年後奪舍失敗的靈魂,不僅將他帶回到貞觀十四年落馬失足之後,還帶給了他未來一千多年後的記憶和知識。 這一次,他不僅要將腿傷治好,還要將所有原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切全都奪回來。 …… “承乾,你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天崩開局,從死囚營砍到並肩王

天崩開局,從死囚營砍到並肩王

大和尚o
【重生+無敵+殺伐果斷+極道】李道重生到大乾王朝成為一名三等伯爵。 一場宮廷夜宴中,意外醉酒闖入一座宮殿之中,恰逢此時前世記憶復甦,於是記憶混亂外加醉酒的他壞了宮殿女主人的清白。 最後,皇帝大怒,將李道發配至邊塞死囚營,想讓其死在關外。結果,他意外覺醒了‘殺敵爆屬性‘系統。 從此殺人便可無限變強。至此,大乾少了一個紈絝伯爵,多了一個屠戮無數的人雄。 王朝爭霸,江湖紛爭,異族入侵,海外洶湧,仙門大開
歷史 連載 110萬字
抗戰之烽火漫天

抗戰之烽火漫天

南海雄鷹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我們是鐵骨錚錚的中國軍人,我們是家園的最後防線!我們唯有死戰到底! 張天海,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海軍陸戰旅尖刀連連長,無意中穿越到了抗戰時期一名本該犧牲在淞滬戰場的同名同姓的黃埔七期生的身上。 看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如何書寫出屬於他的抗戰人生!歡迎加入雄鷹團,
歷史 連載 36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