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瘋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清冷無月。
王振東起床,沒有開燈,穿戴好了之後,來到堂屋。
先是在窗戶上,看了看外面,特別是陳家,黑燈瞎火,前院沒有一絲燈光。
輕輕地開啟門,隨手帶上,來到腳踏車處,直接收進空間之中。
然後從他東邊小屋,與東廂房之間的空出來的地方,直接翻院牆離開。
出了南鑼鼓巷,才取出腳踏車,往西邊而去。
這次他從文津街過,也是想順便看看圖書館的位置,做到心裡有數。
街道上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民兵巡邏的時不時就會遇到。
偶爾也會有小汽車,卡車路過。
騎腳踏車走夜路的,倒是不多見,王振東擔心倒是不擔心,但也怕麻煩。
儘量的避開民兵隊。
終於順順利利的來到了西城牆段,夜色中,被拆的七零八落的城牆,如同已經破碎了的歷史篇章。
殘垣斷壁,散發著無盡滄桑與蕭瑟。
看了一下時間,十點出頭了,他也不再耽擱,把腳踏車再次收進空間。
開始了搬磚,巨大的城牆磚,是很好的建築材料。
得多搞點,反正最後也是七零八落,消失在歷史塵埃裡。
還不如被他收進空間,至少還能夠很好的留存。
這每一塊的城牆磚上,都有著印字,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制造……
王振東的速度很快,散落的城牆磚,迅速的減少消失。
到了十一點出頭,王振東停了下來。
今晚差不多了,等幾天再來,不然這一段拆下來的城牆磚,一下子乾乾淨淨,那就是異聞了。
而且他還想去天橋看看,特別是那條小巷子。
趕到天橋的時候,又過去了大半小時,快十二點了,王振東同樣收起腳踏車。
此地就不是空空蕩蕩沒有人,而是來來往往的不少人,現在私底下交易,還不是抓得很嚴。
這些人白天不交易,晚上來,自然是不想被人發現,他們所交易的物品。
王振東剛進一條街,就看見有人在交易棉衣,毛毯,持有人是一個小青年,賊眉鼠眼。
不用說,贓物!
接下來,往裡去,就正常了一些,賣老母雞,大公雞,鴨子,雞蛋,鴨蛋……
這就是投機倒把的雛形吧?
計劃經濟下,倒買倒賣。
這個年代養殖這些東西,每家每戶可是有數量規定的,所以,這類物資也是短缺的。
四九城四五百萬人,可想而知,這一天要消耗多少。
沒多久,看見了舊傢俱,舊腳踏車,舊縫紉機,還有收音機,連舊洋車都有人賣。
洋車,也就是拉人的三輪車,也就是人力三輪黃包車。
四九城拉洋車的現在有很多,而且數量巨大。
王振東沒有駐足觀看,也沒有詢價,慢悠悠的往前走,民國時期留下來的破舊路燈,發著慘白的光。
夜市裡人很多,但卻是很安靜,即便有人詢價,也是低語。
走在這裡,有一種百鬼夜行的錯覺。
誰也不看誰,各行其事。
嗯?
魚竿?
居然還有人賣魚竿?
王振東看見一個穿著破棉襖的小老頭,蹲在那裡,面前擺放著不少東西。
看到有一套魚竿,王振東當即來了興趣。
他本就打算等閒下來,弄一根魚竿,沒事去釣釣魚,悠哉悠哉。
現在碰見,那麼就看看成色,問一下價格。
這個時期的魚竿,不用說,肯定是竹製的,但不要小看了竹製的魚竿。
蹲下身,王振東就看到這一套魚竿,有四節,杆身清亮包漿,對介面也處理的很好。
是相當的講究,做工更是沒話說,如同藝術品一般。
賣相不錯,王振東看了很喜歡。
小老頭看到有人蹲下,當即來了精神,順著王振東的眼神,他就知道來人是看中了魚竿。
當即低聲介紹道:“您好眼力,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釣魚的玩意還得是天津貨。
這魚竿就是出自天津制杆名家張子安,調性偏先,竹體如玉,頭不沉,腰不軟,千斤不壓梢。
您上手仔細瞧瞧……”
聞言,王振東看了一眼小老頭,不懂裝懂的點點頭。
隨手拿起捆綁一體的四節魚竿,仔細的打量起來。
果然是通體如玉,入手冰涼潤滑,還有就是份量,沉甸甸的,不像是竹一般。
再仔細檢視對介面的處理,銅套纏絲上漆,真不錯。
“多少錢?”
王振東開口詢價,小老頭打量一眼王振東穿著,身體前傾低語:“最低三十塊,不還價。”
好麼,這特麼的一根魚竿,還是二手的,要他三十塊,還真是黑啊!
還不還價?
王振東當即也低聲道:“我就帶了十塊錢,看來是買不成了。”
語氣可惜,似乎很捨不得魚竿。
但沒想到小老頭立刻接話,“看您這一身,那就十塊錢,賣給您了……”
王振東:“……”
臥槽!
見王振東愣神,小老頭淡淡一笑,似乎知道王振東心裡所想,說道:“張子安的魚竿,這種品相的,新的少於五十您買不到。
您別覺得吃虧,要不是換點嚼穀,這些東西我都捨不得拿出來。”
“行,十塊錢我要了。”
王振東也不管小老頭所說真假,掏出十塊錢丟下,拿起魚竿就準備離開。
小老頭卻是喊住了他,“這個小包是隨著魚竿的,給您,裡面有線有魚鉤,可都是洋貨……”
“謝您!”
王振東道了聲謝,接過一個小牛皮包,巴掌大,帶卡扣,還可以掛腰帶上。
再看上面的英文字母,得,這個小包也是洋貨。
民國時期洋行進口的東西,還真是五花八門,啥都有。
起身離開,一隻手拿著魚竿,繼續逛著。
沒多久,他居然又看見好東西,一把老式火槍,很有年代感。
這次攤主是個男青年,跟許大茂一樣留著小鬍子,身上穿著的是緞子襖。
可見家境不錯,估計是個遺少,現在來變賣東西,想來生活也是捉襟見肘了。
解放後,這些遺老遺少,日子就沒那麼滋潤了,有生意的還好,公私合營,還能分紅。
沒生意的,那就只剩下不斷的變賣家產了。
就像那南易一樣,時不時賣點古董,吃點好的。
王振東覺得這把老式火槍,很有收藏價值,再過些年,這玩意想找都找不到。
最關鍵的是,這把短槍做工精美,裝飾的似乎是金片,而不是銀或者銅。
蹲下身,伸手拿起,燧發短槍,裝飾真的是金片,而且看得出使用次數很少,成色很不錯。
一把精美無比的老式短噴子。
上面依舊有英文字母,不用說,也是舶來品,但肯定年代久遠了。
應該是清朝時期的東西,能夠如此完好的傳下來,這鬍子青年家裡,不簡單啊!
非常有收藏價值,好東西!
(感謝4746書友打賞支援,感謝有一套呀書友打賞支援,感謝一個巨人書友打賞支援,感謝南方山神書友打賞支援,還有月票推薦票支援的書友們,感謝!)
(下一章明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