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局定,東吳亡
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在朝中大肆排除異己,沒過多久甚至“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至於贊拜不名更是早就已經達成。
後世有關於謀反的謀反三步走便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說的便是面見天子之時完全不需要注意任何規矩。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要麼是救了天子的性命,深受天子信任,要麼就基本上相當於是事實上的皇帝了。
曹操很明顯是後者。
這個時候,所謂的東漢其實已經名存實亡,只看曹操什麼時候想要登基,便可隨時稱帝。
訊息傳來,各方心思湧動。
只等到曹操稱帝,劉備和孫權也會馬上跟上,一起稱帝!
……
當諸葛亮再見到秦天,已經是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八個月的事情了。
“孔明可真是讓我好等啊。”
秦天似有責怪道。
當日沐春一出現,便被秦天叫了回去。
秦天當然知道沐春是什麼心情,但他也知道,不能讓沐春干擾凡間的戰場。
凡人的事情交給凡人來解決,沐春若是出手,以他的修為只怕是會沾染上大因果。
秦天出手招來東風影響卻是不大。
一來是因為這東風其實是已經註定的事情,秦天只是將其提前招來罷了。
就算沒有他出手,最多一天的時間,東風也會如期而至。
二來便是因為秦天只是從中幫助,並未直接出手消滅敵軍。
那可是幾十萬的大軍,若是直接擦插手進去,莫說是沐春這般修為了,就連秦天只怕也是難以脫身。
為了保證自身的逍遙,他也需要花上數十上百年來了結身上的因果。
所以在沐春出現的第一時間,秦天便將其叫了回來。
回來之後,沐春顯然是有些難過。
“師父,為何他們會這般對待自己的同胞?”
她顯然是被自己所看到的那般場景給震驚了。
沐春從未想過,人類居然是這般兇殘的生物。
那在烈火之中哀嚎計程車兵,沐春看了也心生不忍。
“唉……”
秦天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或許人類便是這般生物吧。”
“等到你心境提升了,或許就能明白了。”
眼看沐春似乎還有些不解,秦天便給沐春指了一條道路。
“或許你去人間走一走,看看那些富貴人家所思所想,看看那些位高權重之人的所思所想,再和普通百姓作對比,大概能瞭解一二。”
於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沐春便帶著靈夏二人離開了赤壁,去人間看看人類到底是怎麼想的。
秦天則是一直在赤壁等待諸葛亮的到來。
然而赤壁之戰之後的事情實在是太多,諸葛亮竟是一直沒有空閒。
期間他得空來了一趟赤壁,卻是被秦天告知他事情未了,等到空出至少七天的時間之後,再來尋他。
那一次,諸葛亮竟是連秦天的面都未曾見到。
正值接收戰果之際,莫說是七天的時間,只怕連一天的時間諸葛亮都抽不出來。
於是他便只能無奈下山,善後去了。
再次來見秦天,已經是八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亮能力有限,還望仙人恕罪!”
諸葛亮也是滿臉愧疚。
時至今日,他懷中那幾百斤種子還在懷中,並未拿出來。
雖然知道這是仙糧,但如何種植諸葛亮還是一頭霧水。
既然仙人將種子給了他,並未給自己耕種之法,那定是仙人有所用意,因此諸葛亮並未將其拿出來。
“來了那就不多廢話了。”
秦天手指一點,諸葛亮的雙眼瞬間變得無神起來。
死來想去,秦天還是決定幫諸葛亮一把。
曹操軍紀太差,軍隊每到一處地方都會燒城搶奪,他並不喜歡曹操。
孫權也是如此,著眼於眼前的小利,心中並無大義。
也就劉備和諸葛亮才能入得秦天法眼。
因此他決定助諸葛亮一把,將這種子糧食賜予諸葛亮。
若是諸葛亮能夠抓住機會,一統天下,也不枉秦天一番相助。
失敗了也無妨,只能說他們能力有限,這玉米和紅薯的耕種之法,則是能夠隨著天下的統一,傳遍全國各地。
如此一來,想必後面的朝代之中,百姓也能少受一些磨難。
這次秦天賜予諸葛亮的,除了耕種之法之外,還有一些農耕技術的改進和發展。
有了這些知識,作出農書,能將華夏的耕種技術少走五百年的彎路!
尤其是那間作套作的技術,更是足以讓現有的糧食產量翻上至少一倍!
有此技術,百姓至少也能過上個上百年的好日子了。
“也不知道是對是錯,就這般做吧……”
秦天嘆了一口氣,隨即便消失不見。
當諸葛亮再次醒來之時,已經是三日之後的事情了。
發現自己面前空無一人,諸葛亮卻是淚流滿面,對著虛空重重一拜。
“亮代表天下萬民,感謝仙人恩賜!”
回到劉備身邊,諸葛亮沒有任何遲疑,將自己關在了屋中七天七夜,將秦天傳授給他的知識盡數默寫成書。
那改進之後的造紙之術,還有那極為廉價的活字印刷之術,以及各種先進的農耕技術,一應俱全,全部都在此書之上。
為了紀念秦天的貢獻,這本書被命名為秦書!
農耕技術自然是無法隱瞞,於是很快便被抄寫出來數十份,交由劉備麾下足以信任之人學習。
那玉米和紅薯也被諸葛亮種植下去,最多五年,便可推廣至劉備麾下全境。
造紙和活字印刷術卻是被當成絕密,被劉備珍藏了下來,自己開設工廠,造紙印刷。
藉助高產的糧食以及新式的廉價紙張和書本,劉備麾下勢力發展極快。
赤壁之戰結束之後第三年,曹操終於按捺不住,迫使漢獻帝禪位,自己稱帝,史稱曹魏。
劉備和孫權也緊隨其後,分別建立了蜀漢和東吳。
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劉備稱帝之後馬上便將蜀地所有的勢力全部統一,前後只花費了三年的時間,這個速度驚愕了世上眾人。
而劉備所出售的廉價書籍以及紙張也為他收攏了不少士子之心,天下無數人才紛紛投靠。
這讓曹操氣憤無比卻又無可奈何。
玉米和紅薯的出現更是劉備麾下的百姓過得極為富足,和魏吳兩國拉開了明顯的差距。
此時孫權發現劉備做大,想要討回荊州,以防備劉備。
可劉備卻是不願意歸還,只說等到得了涼州,便歸還荊州。
雙方關係因此迅速惡化,產生了些許間隙。
但此時雙方還未正式翻臉。
赤壁之戰之後第七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曹操終於沒能熬過去這個冬天,一命嗚呼,其子曹丕即位。
事實上,早在214年的時候,曹操就已經幾乎不能下床,每天清醒的時間極少。
能夠拖到214年的冬天才去世,已經是他命大了。
曹操的去世給曹魏帶來了不小的動亂,孫劉二人於是抓住機會,紛紛開始吞噬曹魏的地盤。
可曹魏畢竟底子身後,其子曹丕也並非易於之輩,因此很快便穩定了戰局,甚至還進行了反攻!
此後三年,再無戰事,三方都在忙著發展自己,準備即將到來的決戰!
公元218年,孫劉兩方徹底決裂,原因還在劉備一直不願意歸還的荊州之上。
孫權派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於是率兵五萬下公安,讓關羽入益陽。
還未等曹丕做出反應,這場戰爭結束之快,讓孫權震驚不已。
因為劉備一方在這場戰鬥之中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那五萬精兵和孫權一方的軍隊有著極為明顯的實力差距。
雙方簡直都不像是一個時代的軍隊。
前者兵強馬壯,身上裝備精良,後者雖然實力同樣不弱,但跟劉備一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
秦天贈與諸葛亮的那些技術終於在經過了十年的發展之後,在這個世界初現崢嶸。
他所傳授的技術看似不起眼,卻在方方面面的影響著蜀漢的國力。
玉米紅薯以及農耕技術的出現讓耕種的難度以及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這十年來可謂是蜀漢百姓千百年來過的最好的日子了,幾乎年年都是倉頂實。
蜀地的百姓竟是過得比江南最富足的地方的百姓還要富足!
而造紙術帶來的廉價書籍紙張則是吸引了大量計程車子前來投奔。
劉備知人善任,甚至開始興辦學校,教授百姓識字。
而在諸葛亮的建議之下,劉備甚至提前五百年開創了科舉制度,給底層士子提供了上升的空間。
這裡的科舉制度實際上和後世真正巔峰的科舉制還有著很大的差別。
真要說的話,其實和唐代的科舉制相差不大,而且此時的科舉制度還不糊名。
說是科舉制度,其實和真正的白身百姓的關係依舊不大,極少有平民能夠透過這種制度跳躍階級。
但這和這個時代的其他勢力比起來,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哪怕這所謂的科舉制度並不糊名,作弊的空間極大。
所以劉備所設立的科舉制度只是給了底層計程車子一個上升的空間,而非是底層的百姓。
縱使如此,推行這般政策也給劉備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好在最終還是實行了下去,這般政策也讓蜀漢百姓的識字率得到了飆升。
同樣的,軍隊之中識字的人也變得多了起來。
而這帶來的便是軍隊素養的極大提升。
令行禁止對蜀漢的軍隊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妄想。
十年的發展,讓蜀漢的實力已經來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那劉備便再也不再掩飾,悍然發難!
短短一年的時間,便接二連三的攻下東吳的城池。
眼看局勢愈發危險,孫權只能無奈去像曹魏求救。
曹丕當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若是東吳沒了,以劉備現在展現出來的實力,只怕想要拿下自己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
公元219年,東吳和曹魏正式結為同盟,共同對抗劉備。
原來的敵人變成了朋友,原來的朋友變成了敵人。
這般變化當真是讓人所料不急。
可同時面對兩國的夾擊,劉備竟是不慌不忙,從容應對。
雙線開戰,劉備竟是沒有絲毫的壓力,穩步推進,更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吃過任何敗仗!
從218年和東吳宣戰到220年東吳滅亡,前後只花了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
公元220年八月,孫權自知復仇無望,無奈投降。
若是換成其他人,孫權怎麼說也會跟對方拼個魚死網破。
但誰讓劉備的妻子是孫尚香,是他的妹妹呢?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在,所以劉備在收服東吳的時候其實並未遇到太大的困難。
雙方的關係畢竟可以說是十分微妙。
這讓曹丕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而在一統江東之後,曹魏也只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收復江東,劉備花了三年的時間來安撫穩定後方。
公元223年,劉備正式發動對曹魏的進攻,準備一統天下。
只是和收復江東不太一樣的事,北方並沒有那麼容易打下來。
但劉備的實力強大,倒也不擔心,只需要穩紮穩打,要不了幾年便能一統天下。
只是留給劉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公元225年,劉備病逝,臨死之前他託孤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此言情真意切。
他知道,沒了自己,劉嬋並不一定能夠壓制孫權,如果劉嬋不堪大用,只怕萬世基業只會拱手讓人。
諸葛亮涕泣受詔。
他知道,劉備此言並非玩笑,更不是為了收攏人心。
劉備甚至直接給所有人下令,若是諸葛亮登基,所有人不得阻攔。
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才更為感動。
同時,劉備囑咐太子劉禪事諸葛亮如父,並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只是劉備的擔心最終沒有應驗。
諸葛亮不是劉備那般仁義,他甚至可以說是心狠手辣。
劉備離世之後第二年,孫權便“偶染風寒,病逝於成都”享年四十四歲。
劉禪雖然無能,但時刻謹記劉備的教導,一切都聽相父的話,絲毫不敢逾越。
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蜀漢事實上的皇帝,上下朝政把持於一人。
哪怕時人多有非議,諸葛亮也絲毫沒有迴避的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