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不撿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批發?這不可能。”
沈愈笑著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個有些可笑的猜測。
普通的青田石章坯確實可能搞批發,價格也不過是幾百塊一枚。
但自己手上這種明顯是清代老料子的青田石不可能有人能大批次的往外售賣。
縱然是楚州最大的雜項古玩店《萬寶樓》也不敢說如此大話。
看到沈愈全神貫注的觀察手中的青田石印章,錢老給沈愈開啟了室內的三盞照明燈,又送上強光手電與印泥白紙,才站在沈愈身旁安靜的擦起玻璃櫃上的仿古青花梅瓶來。
開啟強光手電,沈愈再次細細檢視手中的印章,等壺中熱茶都已經變涼時他方才長長鬆了口氣。
錢老這枚印章在形狀以及大小上確實與老柳的那枚差不多,不過沈愈還是發現了幾點不同之處,
首先就是顏色不同,老柳那枚印章是深青色的,而錢老這枚則是淺青中帶點微微泛黃。
第二,雖然錢老這枚印章的印文也是非常模糊,具體刻的是什麼字也已無法分辨,甚至沈愈剛才蘸了印泥在白紙上用印也是無法看清。
但有一點,錢老這枚印章並沒有任何缺損,而老柳那方印章在印面邊緣處有一個小磕碰。
第三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老柳的那枚印章是白文印,而錢老這枚是朱文印。
朱文印也叫陽文印,因為印章是陽刻,所以印章表面的字是凸出來的。
也就是說線條是實的,留空是虛的,當印章蘸上印泥後在紙上印字,字自然是紅色的,故此得名叫做朱文。
白文印則是完全相反,刻章的時候字是凹下去的。
當用印時因為印章上的字蘸不上印泥,所以章印到紙上後,字的部位是空白的,而這空白之處恰恰又是印章的內容所在,因此得名白文印。
第四點,兩枚印章的手感也是不同,兩枚印章都可說是包漿醇厚,但錢老這枚印章握在手中隱隱有一種冰寒之意,而老柳那枚沈愈確信是沒有的。
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錢老這枚印章細節處理的非常細膩,整體刀工流暢,未見絲毫的粗糙與湊合。
細細品味更會發現一種古樸厚重與風雅飄逸相結合的大師風範。
頂級刀工!
頂級篆刻!
絕對的大師作品!
現在讓沈愈有些摸不準的反而是這方印章的用石,他雖然已經隱隱猜到了一點,但還是不敢完全相信。
說實話,沈愈平時接觸的多是些普通青田印石,當然稍好些的他也見過,但錢老這枚印章的材質著實有些超出沈愈的認知範圍。
若是沈愈沒猜錯的話,這很可能是青田石中的極品,青田凍石。
青田石,因產於浙省青田,所以得名,與壽山石,昌化石一樣都屬於傳統制印名石,三者也並稱為印石三寶。
青田石有說自宋代就開始開採,但鼎盛卻是在明代,因為從各種典籍記載來看,明代以前的青田石還不是十分有名。
到了明代後因為青田石溫潤細膩,瑩潔似玉,其中之佳品比玉還要強上幾分,覺得有利可圖的制印商家就開採出來製造成圖章推薦給當時的文人。
隨著用印的人越來越多,這樣使得青田石名氣大增,經過多年開採後,竟然形成了一個山洞,名曰“圖書洞”。
青田石品種很多,其中最名貴的當屬有結晶且半透明的青田凍石。
青田凍屬於石中之寶,傳說青田凍石在夏天掌心冒汗時握在手中,就好似握住一塊寒冰一般,可讓人暑氣全消。
錢老這枚印章沈愈握在手中也是感到涼意十足,很可能就是名貴且稀有的青田凍石。
起身關掉店內的所有燈光並拉上遮陽簾後沈愈再次開啟了手電,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這枚印章猛然呈現出一種燦若燈輝之美。
啪嗒!
強光手電掉在了桌上的聲音讓錢老不禁側首,“沈愈你怎麼了?”
“沒事錢老,我只是看入神了。”沈愈連忙解釋。
“不要著急慢慢看,這印章你要是喜歡就拿走,反正我對它也沒什麼興趣。”錢老搖搖頭,再次用心擦起瓷瓶來,好似沈愈手中的印章並不是他的,而是屬於一個陌生人。
青田燈光凍為青田石中第一極品,只是現在見過燈光凍的人極少,甚至傳說已經沒有了燈光凍,現存的燈光凍只剩下幾枚明清老印章。
沈愈自然也是沒有見過真實的青田燈光凍,只是在古籍中瞭解過。
明末五子之一文學家屠隆在其所著《考槃餘事》中說青田石中有瑩潔如玉,照之燦若燈輝者謂之燈光石,且燈光凍在明代時就已經非常難得。
清代鼎鼎大名的王士禎在其所著的《香祖筆記》中也提到印章舊尚青田石,以燈光為貴。
如此看來,那個錢經理說的可能都是實話,他真的是店鋪新開,並且他也是真的漏寶了。
一枚青田燈光凍的印章抵了兩萬塊錢,這真是虧大了,而錢老則是因為自己的豁達無意中撿了個超級大漏。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沈愈心中默唸鑑寶,剎那間一團藍光寶光自印章上方三寸處浮現而出,這次的光團不再是黃豆粒般大小而是變成了蠶豆般大小。
“光團竟然變大了?
“原因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當是這枚青田燈光凍印章的價值要遠遠比我那光緒重寶的雕母值錢。”
這方青田石印章還有一處地方沈愈沒有細看,就是在印章背面刻有四行小字。
其字型大小隻比現代微雕大些,用肉眼看非常的模糊,並且因為字與印是同一種顏色,只看了半分鐘讀出四五個字後沈愈眼珠子就疼了。
“錢老您的放大鏡呢?不需要倍數太高,五十倍的就行……”
沈愈還沒問完,一個高倍放大鏡已經遞到了沈愈面前。
沈愈也不客氣,拿起放大鏡就看了起來,背面刻的是一首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奇怪,這不是鄭板橋的詩嗎?”
“難道說這印章曾是鄭板橋用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