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七月初六·與世長辭
白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姚琢惶恐的看著慕容晏和祖父,想說什麼卻說不出來。
姚玉成緩緩轉動了一下眼珠,看清了周圍這些人。
“大人。”
縣令哎了一聲。
“黎山如今處處得宜,有你在,我可也放心了,只希望戰亂起時,不會有太多百姓遭殃。”
“放心吧。”
姚玉成目光落在文瀾身上,他在虞都時並未聽過文家這位二小姐,流放路上瞧她處事,的的確確是動了為自家小六說親的心思,只可惜她已經心有所屬。
“多謝二姑娘照拂。”除此之外,他並沒多說什麼,只是看向慕容晏時,神情慎重了一些,“九公子,當真不想回去嗎?”
“令君應知,我從無此意。”慕容晏道。
姚玉成眨了下眼睛,算作點頭,“有無此意…都好。”
“小六…”
姚琢抹了一把眼淚,握住他的手,緊張道:“祖父,我在。”
“祖父一直沒同你說過,小輩裡,祖父一向覺得你是最好的。”
姚琢的眼淚更像開閘一樣流下來,而他生怕看不清姚玉成的臉,慌忙去擦,卻越擦越多。
“生老病死人生常事,你如今傷懷也是常情,總會過去的。我在家中枕邊留了兩本手記,你要仔細學,以後無論是入廟堂還是居鄉野都使得,至於姚家,能拉便拉一把,不能……便由他去吧。”
“祖父……”
“乖,在黎山幫祖父挑一個向陽的好地方,祖父喜歡暖和一點兒,平常不用來看我徒增傷懷,只是天下再次安定,明主垂堂百姓安居之時,一定來同祖父說一聲。”
姚琢壓著哭聲,不敢不應。
將該說的話說完,姚玉成轉眼瞧著窗外透進來的陽光,一手扣在胸前,緩緩闔了眼。
七月初六。
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姚令君與世長辭。
姚琢揹著他回了如今的居所。
又請人打理出體面慈和的容貌,安頓於前些時候就置辦好的棺木之中。
隨後相看墳塋,在一眾人的幫助下,七日後發喪。
白紙花一路撒出了北城門,落於一片小小的墓地前。
一連七日天色大晴,到第八日天際鋪了些雲,細細密密的下了一場薄雨。
纏綿溫柔之態,倒有幾分江南軟雨的意境。
度過短暫難捱的暑熱,伴著幾陣涼風,天氣又舒爽起來。
城外的烏禾地上頭是一層沉甸甸的穗,一眼瞧過去就知比往年厚重許多,那些在北山買了糧種的,更是樂得不行,只等秋天一到,忙忙活活的來一場大豐收。
還沒到農忙,普通人過的慵懶舒適,縣裡卻沒閒著。
先是同楚餘年、慕容晏、文瀾共同完善了縣城城防,隨後又給守軍裝備了一批新制出的五發連弩。
楚餘年見著眼熱,好賴訛了一批。
“真是世事無常啊!”他叫了副將過來把連弩運進軍營,自己扣住慕容晏的膀子,頗有些小人得志之態,“早知道你和我小師妹成了一對,要做我的小輩,我怎麼也不會記恨你這麼些年,哪有長輩和小輩計較的呢?你說是吧,小師妹夫?”
慕容晏冷笑,“師兄說的是極,我和文瀾作為小輩合該時時討教,想來文瀾是很樂意的。”
楚餘年瞪大眼睛,“我和你開玩笑,你想弄死我?”
“師兄這是何意?”慕容晏似笑非笑。
楚餘年把搭在他肩膀上的爪子收回來,肅容道:“你這人太陰險,我不和你說了。”
文瀾安慰過駱山河老友離世之痛,出來便見這二人站在一處,臉各自朝著一邊。
“楚餘年你也忒小心眼了點,東西都送你了,還記仇吶?”她笑道。
楚餘年嘴一扁,瞪了慕容晏一眼,拉過她竊竊耳語道:“小師妹,再你帶著你弟過來,別帶他,我見著他腦仁疼。”
文瀾充分用眼神表達了自己的嘲笑。
送完了連弩,一行轉道去北山接應馬守田。
一百塊玻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方方正正在馬車上摞了四摞,用厚厚的棉被包裹了幾層。
文瀾掀開一角看了眼。
“怎麼樣?”馬守田有些緊張。
“沒問題。”雖沒有後世那樣剔透,但在這也夠用了。“先送到戲院,讓劉管事安排人換上。”
她腦筋轉了轉,盯住慕容晏。
慕容晏會心一笑,“擁城有個地兒也挺合適。”
這默契來的快,文瀾卻白了他一眼,“合適是合適,但以後你不許去。”
“好,我都聽你的。”
兩人眉來眼去眉目傳情,馬守田扭過頭去看藍湛湛的天。
……
文遇帶人按照玻璃的尺寸做了幾扇窗架,裝進玻璃後又用小木條固定好,而後換下原來紙糊的窗子,將新的裝到窗框上。
肉眼可見的,廳堂較原來亮堂許多。
教會其他人後,文遇便一邊吃著戲院的小零嘴一邊監工,做夠了戲院用的玻璃窗,又做了幾扇送到家裡和隔壁,剩下的那些,文瀾叫劉管事跟著慕容晏的人往擁城跑一趟。
“她們那個老鴇叫十孃的,不是個缺錢的主兒,你去了好好談價,我為了研製這東西可費不少勁兒。”文瀾道。
劉管事連連答應。
“在那多住兩日,若還有別人要,記得寫個單子,讓他們交定金。”
劉管事問:“那…人家怕我們拿了定金就跑怎麼辦?還有就是,若是訂的多,我們能做出來嗎?”
文瀾道:“第一個,怕就別做生意,我們正兒八經籤契書,那些個怕的暫時不管也無妨,只是這東西做得慢,晚了就要等。第二,無論要多少,都做得,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好,明白了。”劉管事搓了搓手,訕笑,“那東家,我這一趟的車馬費,你看……”
“這筆單子連著定金,你拿回來多少銀子,我讓你抽一成。”文瀾笑道。
“得嘞!”
劉管事欣然應下,不日載著玻璃出發。
而隨著幾陣涼風,城外漫山遍野的糧食也快到了成熟的時候。
文家眾人聚在一起研究一番,還是決定僱人,連一向摳門的王氏都出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