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 世家草莽
天府狂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色的帽子?
王恪略一思索。
他看向這道人的目光越發玩味。
“本將姓王,道者準備送我一頂白色的帽子,是想把白加在王上……呵呵呵,閣下好大的膽子!”
王恪盯著這個道人,緩緩說道。
“哈哈哈哈!將軍果然聰明……不知這頂帽子,將軍是否合了心意?”
鶴氅道人微微一笑,看著王恪,口中說道。
“哼!如今乃是皇后喪期,我等本就戴著白色帽子,何必要你贈送?道者有些太看重自己了吧!”
王恪冷冷說道。
一邊說著,他的腦海之中,也一邊浮現出了此人的基本資訊。
【姓名:徐世績(字茂公),
年齡:一十八歲,
武器:三尺昆吾劍,
坐騎:飛山越影銀鬃馬,
武藝:玄罡劍法(大成),
術法:奇策觀星,
將星:左輔星。】
“這特麼十八歲?”
看著徐茂公漂亮的三縷長鬚。
王恪有些無語了。
不過。
他的注意力很快收攏回來。
王恪一雙眼眸緊緊盯著徐茂公,緩緩說道:“閣下來此,到底是何目的,還請直言,不然的話,恐怕你那潞州東嶽廟,卻不得安寧了!”
“你怎麼?”
一聽這話。
徐茂公心裡吃驚。
他頓了頓,問道:“原來將軍早就知道我的名頭?”
王恪說道:“伱與魏徵同隨散仙徐洪學藝,在潞州東嶽廟掛單,之前救過秦瓊秦叔寶,是也不是?”
“你……莫非是秦二哥告訴你的?”
饒是徐茂公神機妙算。
他也算不出王恪乃是後世穿越之人,對於他們這些個隋唐故事裡的關鍵人物,不能說是爛熟於胸吧,也可以說了如指掌。
不過。
他卻從王恪故意說的話語之中,捕捉到了一個自認為重要的資訊。
“本將的確在北平府順義村見過秦叔寶一面。”
王恪雲山霧罩的說道。
“唉!秦二哥啊秦二哥!”
一聽這話。
徐茂公心裡不覺叫苦。
這秦叔寶生性豁達,喜歡結交天下英雄,可是這等事情如何能給只有一面之緣的王恪說呢?
若是秦叔寶說起了徐茂公和魏徵,那麼定然也說起了潞州天堂縣的二賢莊。
這王恪素來與單雄信有些矛盾,如果借題發揮,單雄信處理起來,怕是還要費些周折。
一個念頭轉動。
徐茂公的腦海裡轉過諸多想法。
他的臉色微微變幻,箇中表情盡皆被王恪收入眼簾之中。
“徐先生!”
就在徐茂公略微有些失態的時候。
王恪突然開口說道。
“將軍有何話說?”
徐茂公抬起頭,盯著王恪,眼中盡是警惕之色。
“本將素來知道你足智多謀,胸中有百萬韜略,不過,有一事,你做得差了。”
王恪看著徐茂公,緩緩道。
“不知是何事?”
徐茂公眼中露出疑惑之色,問道。
“本將征戰沙場,所有功勳,無一不是鐵血百戰、將士用命,拼搏而來……本將自己之命,由自己來掌控,本將自己之勢,也有本將自己取得……什麼白色的帽子,若是日後需要,本將自行拿來便是,而並非,是某人贈送所得。”
王恪盯著徐茂公,冷冷說道。
聽了這一番話。
徐茂公神色微微一變。
他的心頭有喜有憂。
喜的是,這王恪的確有自己的謀算和野心。
憂的是,此等心懷野望之人,看起來更像是乾綱獨斷的霸主,作為他的臣子,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罷了罷了,既然我認定了此人為天選之主,就受他驅馳,也未嘗不可!”
徐茂公微微點頭,心裡想道。
一念至此。
他再度打了個稽首,對王恪說:“方才是貧道做得差了,將軍之言,大善也!”
“哈哈哈哈!我觀先生談吐不凡,胸中韜略甚廣,不如隨我回到薊州,還俗做官,如何?”
王恪笑著說道。
“既然是將軍邀請,貧道必當從命!”
徐茂公說道。
“哦,對了,那位魏徵魏玄成道長,本將也十分仰慕,何不一同往薊州安住呢?”
王恪笑著對徐茂公說。
“貧道盡力而為。”
徐茂公雙手抱拳,對王恪說道。
……
與此同時。
大興城內。
皇家內院之中。
楊堅與楊廣相對而坐。
楊堅坐在龍書案後,目光幽深,盯著手裡的一卷奏疏,仔細檢視。
楊廣則是身著白色素袍,神色凝重,正低垂著頭,隨時聽候父親提問。
“唉!昔日孔子有言,逝者如斯,不捨晝夜……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
看完了奏疏。
楊堅長嘆一聲,感慨說道。
“父皇春秋鼎盛,為何出此傷春悲秋之言?”
楊廣拱了拱手,溫聲問道。
“我兒可知這份奏疏是何人送來的?”
楊堅輕輕點了點桌案上的奏疏,隨口問道。
“兒臣不知。”
楊廣搖了搖頭,說道。
“這份奏疏,乃是忠孝王乞骸骨的表文。”
楊堅搖了搖頭,說道。
“建章公?”
楊廣微微一愣,問道。
“不錯,正是伍建章。”
楊堅點點頭,回答說。
伍建章。
乃是大隋開國重將。
此人文武雙全,精通兵法,更有家傳槍法絕代,橫行一時。
他年少時,跟隨楊忠建功立業,後楊堅掌握大權之後,伍建章乃是楊氏堅定的擁護者。
之後,楊林掃滅北齊之戰,平定尉遲迥之亂,伍建章皆有建樹。
直到大隋開國之後。
伍建章官拜大將軍,爵位忠孝王,乃是開國外姓武勳之中的第一人。
而此時。
伍建章年歲日高,自家的兒子伍雲召也漸漸成長了起來。
於是,他就生出了乞骸骨還鄉的念頭。
一個月前。
伍建章便上疏奏請。
不料中途獨孤皇后殯天。
此時便被楊堅擱置下來。
今日。
楊堅感慨時光如水,正好翻到了這篇奏疏,不覺看得入神,又多了幾分感時之意。
“這些時日,父皇悲傷過重,還是要調養為好,莫要再看奏疏,朝中之事,父皇可以交給義臣王叔,和其他的諸位重臣暫管,兒臣一生所願,只求父皇平安長樂,父皇身體康健,兒臣才能夠放心啊!”
陪著楊堅說了一些感慨之言後。
楊廣跪倒在地,雙目發紅,聲音哽咽說道。
“嗯嗯,我兒言之有理……待你母親安葬之後,朕便去仁壽宮居住,這段日子,朝廷之事就交給你打理,凡事要多問問老臣的意見,行事須有禮節,不可僭越。”
楊堅聽了楊廣之言,對這個好大兒甚是滿意。
隨後。
他站起身來,勉勵道。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楊廣向楊堅深施一禮,隨後說道。
之後。
楊廣便辭別楊堅,離開了皇宮。
走出楊堅的寢宮之後。
楊廣的臉色越發的冷冽。
“如今得到父皇允准,我代理國事,雖然行了監國之實,卻還沒有太子之位,終究不能安穩,所以,還是需要一個契機啊……”
楊廣一面緩步行走在皇家園林的迴廊之中,一面心頭想道。
“二哥,你怎麼在這裡?”
而就在這時。
一道清脆的聲音從左側的花園門口傳了過來。
聽到這個聲音。
楊廣略一回身,只見陽光灑落花園,樹葉斑駁之下,俏生生立著一位二八少女。
這位少女體態勻稱,容貌俏麗,穿著素白色襦裙,臉上不施粉黛,一雙圓溜溜的眼眸正看著楊廣。
“哦?原來是瓊花妹妹。”
看著這位少女。
楊廣的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口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