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皇,您是要御駕親征?”
看到親爹抵達澳州,前來接機的長子朱祥堂以及一眾弟弟都有些吃驚,因為父皇是從波羅堡飛來的。
“朕要是不過來,萬一是役打成了消耗戰,不論是艦隊還是機群,都要從波羅堡繞過半個地球才能抵達戰場。”
某父皇認為自己麻煩一點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讓召喚出來的武器與人員先來個萬里遠征再去打仗。
日俄海戰的過程與結果可是相當的驚世駭俗,朱慈烺還沒打算也讓自己的艦隊從同一個地方開赴東半球的戰場。
機群則是從波羅堡的機場出發,第一站是位於烏拉爾河中游的奧倫堡,在那裡加油之後飛往喀布林。
再從這裡南下至錫蘭的科倫坡,經過雅加達(巴達維亞)抵達澳州西北部的西鐵城,之後是鋁城(珀斯),最終飛抵蟹城(墨爾本)、黃金海岸、悉尼附近的軍用機場。
空中航線的距離也超過了一萬五千公里,即便是乘坐時速高達兩馬赫的“颱風”式戰鬥機,也要飛行七個半小時。
更何況途中還要在五個機場加油,實際消耗的時間超過十二個小時,幾乎從清晨飛到黃昏,這還是在沿途機場都準備就緒的情況下。
如此折騰也不是沒有回報的,六百架“颱風”戰鬥機最先抵達,之後是“狂風”式截擊機、“美洲虎”式攻擊機各三百架。
聲勢浩大,讓沿途看到機群編隊的飛行百姓極為震驚,由於規模極為龐大,想隱匿訊息都不太可能。
之後是三哥版的蘇-30MKI重型戰鬥機,以及原廠的蘇-25攻擊機、蘇-30MS2戰鬥轟炸機、蘇-34戰鬥轟炸機、蘇-35戰鬥機、蘇-57戰鬥機、米格-35戰鬥機、圖-22M3轟炸機、圖-160轟炸機、A-50預警機、伊爾-38反潛巡邏機、伊爾-76運輸機、安-124運輸機、安-225運輸機,還有上百架A400M運輸機。
悉尼機場距離鄭國首府新城(奧克蘭)最近,不過也要兩千公里左右。
澳州與紐西蘭之間並不是沒有島嶼,但島上的機場根本不可能容納上千架作戰飛機降落。
大禮包裡也沒有加油機,作戰極限半徑可以達到戰場的也只有蘇-30、蘇-34、蘇-35、蘇-57,以及“颱風”與“狂風”。
蘇-25與“美洲虎”作伴,淪為“機場保衛者”。
圖-22M轟炸機與圖-160轟炸機則肯定要參戰,不過其攜帶的巡航導彈可以在一千公里外的位置發射。
召喚出來的戰機可參戰總數為2400架,轟炸機為300架,加上澳州當地的“王鷲”戰鬥機與轟炸機,合計4595架。
在噴氣式時代,一次出動超過四千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就是典型的滅國機群了。
大禮包有移動召喚功能,也就是說,擁有大禮包的人在哪,召喚出來的武器與士兵就可以出現在哪裡。
在月底之前,朱慈烺召喚出來的各型作戰飛機將會接近峰值,而且每個月的月初才能召喚艦隊。
這就意味著此時朱慈烺與師仁都不能召喚新的艦隊,而某皇帝就可以憑藉戰機多的優勢來個先發制人……
是役投入看著是4595架作戰飛機,但實際上的攻擊點要多得多。
因為每架英式“颱風”與“狂風”都攜帶了兩枚“風暴蔭影”巡航導彈,西班牙式“颱風”則攜帶了“金牛座”巡航導彈。
蘇-30MS2戰鬥轟炸機與蘇-34戰鬥轟炸機都掛載了兩枚X-35U反艦導彈,蘇-30MKI則配備了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圖-22M3轟炸機可攜帶十枚Kh-101巡航導彈,圖-160轟炸機的載彈量高達十二枚Kh-101。
攜帶的巡航導彈與反艦導彈之和達到了六千六百枚,加上“王鷲”戰鬥機與大明自己生產的轟炸機掛載的反艦導彈,總計超過了一萬枚。
儘管除了“布拉莫斯”之外,大部分巡航導彈與反艦導彈都是亞音速的,也足以讓對方忙活一陣子的了。
屆時朱慈烺還可以調集在澳州當地部署的遠端地對地導彈,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的北島戰場。
機載空射導彈的射程都超過了二百公里,也就是在標準-2型防空導彈的射程(167公里)之外。
這意味著己方機群可以在相對安全的距離發射導彈,而且減少了燃料消耗,可以發射完畢就提前返航。
如若對方使用“標準”-3或者“標準”-6型防空導彈的話,那剛好是朱慈烺一直盼望的事情。
一月二十五日上午七點,各分艦隊在悉尼外海匯合,繼續由揭暄作為是役的總指揮。
從悉尼使抵新城,海上距離為兩千三百公里。
艦隊以二十節的航速進發,需要航行六十二的小時左右,也就是二十八日二十一點才能使抵目的地。
提高艦隊的航速也不是不幸,但登陸艦、補給艦、常規潛艇會拖後腿,揭暄只能顧及這些輔助作戰船隻的航速。
因為大艦隊具有強大的反潛能力,將這些船劃為一個小艦隊的話,即使派出一定數量的護衛艦,也難以照顧到每艘船。
後到的八國艦隊加起來擁有6艘航母、4艘兩棲攻擊艦、2艘巡洋艦、24艘驅逐艦、72艘護衛艦、28艘常規潛艇、23艘登陸艦。
先到的兩國三方艦隊下轄23艘航母、22艘兩棲攻擊艦、14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85艘驅逐艦、76艘護衛艦、14艘常規潛艇、2艘攻擊型核潛艇、122艘登陸艦。
合併之後,艦隊規模達到29艘航母、兩棲攻擊艦26艘,還有14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129艘驅逐艦、148艘護衛艦、42艘常規潛艇、2艘攻擊型核潛艇、145艘登陸艦。
加上補給艦與徵用的運輸船,大艦隊所有艦船的總數高達1295艘之多,其戰鬥力堪稱有史以來第一。
艦載固定翼作戰飛機包括600架“颱風”戰鬥機、76架F-35B、36架米格-29K、24架“陣風”M、28架AV-8B。
在飛往澳州之前,朱慈烺讓飛機廠將這批“颱風”戰鬥機做了小幅度的改裝,使其可以使用五型航母上的彈射器。
兩艘五型航母各配備四十八架,六艘四型航母均配備三十四架。
“颱風”配合F-35與“陣風”好歹能跟對面的F-35B與F-35A型較量一番,其他諸如AV-8B這樣的基本上就是白給。
餘下的位置則用F-35B充數,五型航母就是“小鷹”的仿製品,F-35B上艦之後就不需要垂直起降了,可以彈射起飛了。
“颱風”上艦的目的就是作為艦隊的外層防空圈,這玩意打不過對面的F-35。
但憑藉其時速快的優勢可以輕鬆追上對方發射的亞音速反艦導彈,並將其摧毀。
獲得了“颱風”的補充之後,航母總計搭載了764架艦載機。
朱慈烺倒是想讓“蘇霍伊家族”也上艦,後來發現彈射器無法支援其滿載起飛。
這就極大的削弱了其戰鬥力,要麼半燃料,要麼半彈藥,才能滿足起飛條件。
朱慈烺就不用考慮讓它們上來湊熱鬧了,還是從陸地機場來執行反艦任務。
等到彈藥打光、油料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在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上降落。
所有戰機都安裝了著艦尾勾,就算是攔阻索勾不住,戰機墜海也不要緊,將飛行員撈上來就行了。
本來這些戰機就是一次性的,對朱慈烺來說,損失了也無所謂,只要最終目的達到了就行了。
滅國艦隊加上滅國機群,還有天基武器與陸地導彈的支援。
這仗還打不贏,那就可以跟師仁握手言和了……
將紐西蘭的南北二島合起來看作一支靴子的話,那麼新城(奧克蘭)的位置就是腳掌末梢。
進攻該城有兩條路,一條是繞過靴子尖,再南下。
另一條則是從新城的背後發起攻擊,登入之後向北進攻該城。
鑑於倭軍艦隊的過半戰艦都在新城以北的海灣裡停泊,揭暄便決定從南側發起攻擊。
對方有空中掩護,想將其艦隊堵死在海灣裡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與其那樣,還不如直接從塔斯曼海東部直接打過去。
從衛星影象上看,倭軍在佔領北島北部地區之後,在島上各處機場部署了超過兩百架戰鬥機。
還有大量自行高炮佔據了有利位置,可以摧毀來襲的反艦導彈與巡航導彈。
即便如此,是役也要將其消滅掉,否則後患無窮。
一月二十八日傍晚四點二十二分,第一批從澳州東部陸地機場起飛的戰鬥機與轟炸機所攜帶的巡航導彈便飛向了新城的諸多目標,總數高達一萬零九十二枚。
師仁聞訊便大驚失色,要知道整個艦隊也只有不到七千枚防空導彈,恐怕算上陸地上的自行高炮與艦載近防炮才能摧毀如此多的來襲導彈。
現在還無法判斷對方的真實用意,可來襲導彈必要被摧毀才行,否則艦隊就要大受威脅了。
各艦首先發射射程不到兩百公里的“標準”-2型防空導彈,之後是射程不到五十公里的“增程海麻雀”,“拉姆”與“密集陣”作為最後一道防空網。
“標準”-3型導彈還要留著打來自大氣層外的導彈,這是保命的本錢,師仁還不想輕易將其打出去。
然而事情並未如他心願的那般發展,在一百七十公里之外,又發現了兩百枚來襲導彈!
敵機數量達到兩百架以上,對方剛好就在“標準”-2型防空導彈之外,真是太氣人了。
師仁命令機場上的F-15J、F-2A、F-35A、F-35B戰鬥機全部起飛,對方的目標很有可能是機場。
C-1運輸機、C-2運輸機、P-1反潛巡邏機、OH-1武裝偵察直升機、BK-117輕型多用途直升機、UH-60JA中型多用途直升機、SH-60K中型反潛直升機、MCH-101重型掃雷運輸直升機也要起飛。
直升機可以原地起飛,戰鬥機體積小,不太佔用跑道,在半小時之內也能全部升空。
唯有近百運輸機與反潛巡邏機是沒有滑跑的時間了,如果攔截不了來襲導彈,就可能都要變成殘骸了。
之前在空中巡邏的P-1反潛巡邏機的雷達發現了敵方艦隊,但旋即便被導彈擊落了,然後師仁就得到了來襲導彈資訊預警。
這說明朱慈烺那傢伙真的是對自己動手了,那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斃,不論如何都要拼死一搏才行。
師仁命令空軍戰機只要發現敵機可以立即開火,發現敵艦可以發射反艦導彈,所有武器與士兵都要嚴陣以待,準備消滅來犯之敵。
在聯軍艦載機部隊裡,發射NSM反艦導彈的F-35B、發射“金牛座”巡航導彈的西式“颱風”、發射“風暴蔭影”巡航導彈的英式“颱風”與“陣風”在完成任務之後就後撤了。
揭暄所指揮的艦隊已經到了位於新城以西大約兩百五十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位置,這是射程兩百公里的88式反艦導彈、90式反艦導彈、12式反艦導彈都打不到的距離。
倭軍艦隊要是敢出來,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但它們現在應該處於應接不暇的狀態。
一千多枚由老舊戰機改裝的巡航導彈也飛抵了戰場,頭頂的衛星則發射了兩千多枚鎢合金外殼的小導彈。
揭暄很清楚皇帝的用意,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形成飽和打擊,讓導彈數量遠遠超過倭軍的防空火力的攔截上限。
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在己方艦隊沒有大量損失的情況下,一舉重創倭軍艦隊,同時摧毀岸上的諸多目標。
“報告!衛星顯示機場上的倭軍戰機正在快速起飛!”
“那正好!只要對方敢攔截我們的巡航導彈,就將其擊落!”
己方的艦載戰鬥機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儘可能地擊落敵機,不讓它們摧毀己方發射的巡航導彈。
兩邊的F-35都屬於巔峰對決,而米格-29K、“陣風”M、AV-8B的對手只能是F-15J與F-2戰鬥機。
但聯軍艦隊的優勢是艦載機數量佔優,而且各方面配合得當。
當艦隊即將使抵既定位置時,飛機發射的巡航導彈與反艦導彈才會飛臨目標。
加上天基武器與無人機型巡航導彈,對敵人形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飽和式打擊。
“巴贊”級宙斯盾驅逐艦與“霍巴特”級宙斯盾驅逐艦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發現F-35的蹤影。
但也從反應到發射“標準”-2防空導彈來攔截,距離也會縮短至不足一百公里。
四艘“巴贊”攜帶的總計一百二十枚“標準”-2Block4型遠端防空導彈,四艘“霍巴特”則裝備了一百二十八枚“標準”-2BlockIIIB型遠端防空導彈。
加起來有兩百四十八枚之多,足以讓倭軍的九十架F-35A與一百六十八架F-35B感到難受了。
透過資料鏈,45型驅逐艦準備發射一百二十枚“紫菀”-30型遠端防空導彈。
相比之下,“光榮”等戰艦隻能打F-15J與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