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怕她那弟弟只是個天天打遊戲連個高中也考不上的廢材。
而她,只能和姑姑們跟在隊伍最後頭,甚至要送爺爺安葬的時候,她們就沒資格跟上山了,在路邊最後磕一個頭,就得回去煮飯了。
所以,她家鄉那個地方,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沒有獨生子女,計劃的年代可是寧可丟工作、罰款也要生兒子的。
即便到了她這一代也是如此,如她一般被家人轄制早早結婚的也十分常見,她反抗父親的意志報警的行為在當時竟顯得那麼出格。由此可見,逢年過節,面對人數眾多的大家族,她要發出去多少紅包!(非粵省的小紅包,起碼三百大洋起底!)
最可怕的是,她有個小學相交至今的好友,人很棒,就是……結了三次婚,她瀟灑追愛的同時,每次婚姻都生孩子……程婉蘊每次發紅包都能發得面目可憎。
所以,來到清朝後,程婉蘊對古代風俗適應良好,又因知道是古代,更加多了幾分包容之心,六百年後的現代社會尚且如此,至少清朝還有“滿清姑奶奶”之說,在旗的女孩兒還能出門逛街、騎馬出遊,因女孩兒都要選秀,未來可能鳳凰飛上枝頭,在某種程度上竟比後世還要看重幾分,而且她有了程世福這樣的阿瑪在,也是天大的幸運了。
在程家,程婉蘊雖然不用發紅包,但也要準備各種各樣的禮物,幾乎每到年節都在拼命趕製繡活,吳大地主生了八個兒子,她平輩的表姐妹、表兄弟人數龐大。程婉蘊不止一次見吳氏拜年拜得愁容滿面。
如今竟然倒了個,她倒成了贏家!原來進宮參加宮宴還有這等大好處!當然人生贏家是大福晉,她帶了四個閨女進宮,程婉蘊眼尖,瞥見大福晉身邊的嬤嬤帶了個大檀木盒子……看來能裝不少呢。
而大福晉也透過人群注意到了程婉蘊一行人,太子爺的庶長子是皇孫裡的頭一個,雖有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依然是那唯一啊!正被那程側福晉領著四處見禮。
這阿哥又不是那程側福晉所生……她竟然心無芥蒂領著他四處露臉!這不是為這個孩子造勢麼?他已佔了長,如今又先在長輩們跟前佔了先、露了臉,以後總要被人多看重幾分的。聽說這個程側福晉也有了身孕,她不怕她以後生了兒子,反倒被這個庶長子壓得沒出頭之日麼?
如果是大福晉,她會把侍妾生的兒子留給奶嬤嬤,藉口孩子體弱要休息,去偏廳裡坐著不出來,絕不會給他冒頭的機會!
可惜……不僅是她無所出(女兒不算),其他格格努力了那麼多年也沒生出兒子。大福晉想到這事兒都覺著氣悶無比!帶著幾分不願承認的嫉妒羨慕,大福晉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隨著那孩子移動。
那孩兒小小年紀也很乖巧,不怕人不鬧騰,讓叫人就叫人,說話也很有條理。
說不眼熱是假的,如果她也有這樣一個兒子多好啊!她的三格格與太子的大阿哥同歲啊!如果是個兒子……否則今兒在太后面前得臉的,不就是她和大阿哥了麼?就是因為沒有兒子,府裡伺候大阿哥的格格才會越來越多,她在惠妃娘娘和大阿哥跟前也跟著沒臉……大福晉臉色發青,牽著小女兒的手下意識收緊,讓女兒都吃痛地叫了一聲:“額娘!”
她連忙鬆開手,蹲下身來揉著孩子腕子,聽見太子爺的大阿哥正給某個親王家的老福晉背詩,聲音清脆,逗得老人家朗聲大笑,心中又是一陣抽動。
程婉蘊全然不知大福晉的心病,對她而言,她並不覺著阿克墩得寵露臉會礙著她什麼,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了。
她以前是格格,現在是側福晉,這都逃不過一個“妾室”的身份,什麼長子嫡子之爭與她何干呀!那都是太子妃要考慮的事兒,她就跟著太子爺,領導怎麼吩咐她怎麼做,阿克墩得康熙、皇太后青眼,對整個毓慶宮都是好事,當然要推他一把啦!
所以她依然興致勃勃地帶著倆孩子發發紅包、又收收紅包,時間也很快消磨了。
眼見著日頭西斜,就到要開宴的時候了,僖嬪過來與她匯合,天色漸晚,但宮中裝點得分外喜慶,紅綢掛樹,宮燈流光溢彩,各色肩輿在宮巷裡排成如游龍般,這樣的場面程婉蘊頭一回見,很是震撼。
堵車這事兒果然古來有之。
宮外的爆竹聲已接連響起了,額林珠和阿克墩後來在寧壽宮就困了,他們這個年紀都是要睡一下午的,現在困勁上來各自窩在奶嬤嬤懷裡睡著,坐上肩輿都還沒醒。
乾清宮宮裡宮外從早上就開始擺桌布置大宴的事兒,今年比往年更添幾分隆重,大約擺了百桌,從宮裡一直襬到外頭空地上了。
未時三刻,隨著鼓樂聲,各嬪妃、皇子公主、宗室親王及女眷便依次入座了。
跟著僖嬪和引座的太監,程婉蘊發現自己的座位竟然能排在殿內,雖然靠近宮門,但已經非常靠前了!
要只要殿外還擺了幾十桌呢。
她的前面只有大福晉,已經排在皇子家眷中第二,田側福晉屈居在她身後。
除了皇上獨享大殿寶階之上的金龍大宴桌,其他人都是用的高盛桌,二人一桌,按照序齒行家人禮。
幸好帶娃來了,不然程婉蘊就得跟大福晉同桌吃飯了……程婉蘊一陣慶幸。
因為皇孫皇孫女還不多,而且大多年紀還小,所以康熙特意下了恩旨,不讓皇孫們單獨開席,而是隨自家額娘就坐。
大福晉身後就多擺了兩張桌子,給四個格格坐著,格格身後又還有烏泱泱的嬤嬤,實在有點擠,桌子旁邊炭盆都沒地方放了。
大福晉就叫人換手爐來,大殿裡燒了火龍,現在人又多,其實不算特別冷,就讓太監把炭盆撤了,雖說炭盆都加了蓋子,但炭火要是燙著孩子,那可不是玩的。
程婉蘊這邊還好,奶嬤嬤跪著抱兩個孩子坐在身後那一桌,不算太擠,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著她們這邊的位置空隙大些,坐墊也厚實幾分,就連那炭盆裡燒得炭不僅沒味兒,甚至還有幾分柚子皮的果香傳出來,十分清香。
程婉蘊不由叫住負責伺候她們這幾桌的加炭太監,低聲問道:“公公留步,這些東西是……”那太監笑著低語道:“側福晉放心,這都是貴主特意吩咐的。”
程婉蘊懵了:鈕祜祿貴妃?她還以為是太子爺的手筆,沒想到卻是永壽宮——也是,鈕祜祿貴妃執掌後宮,這次大宴也得她精心操持,專門為了誰多給一點深冬臘月的暖意,是十分順手之事。
只是要深究的是——為什麼?
程婉蘊決定事後要將這件小事告知太子,面上卻是向那太監謝了貴妃的好意,就暫且按下不提。
額林珠和阿克墩還在睡,程婉蘊也沒叫醒他們,反正筵席還沒正式開始,皇上、皇太后和太子都還沒到。
現在送膳太監正高高舉起紅漆托盤,按照位分規制上冷盤和餑餑,今兒家宴是滿漢全席——倒不是後世那延伸之意的“滿漢全席”,而且清朝筵席本來就有分滿席、漢席,往年乾清宮家宴與太和殿筵席一般都是滿席,但今兒卻添了不少漢式菜,所以才稱滿漢全席。
由此可見康熙此時彌合滿漢的決心已體現在他執政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太子妃身世的時候,程婉蘊卻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受。別說太子妃了,太子爺如今身邊伺候的人幾乎都是漢軍旗和內務府包衣,一個出身正經滿洲八旗的姑娘都沒有,就很明顯了。
康熙企圖將太子打造成一杆吸引漢人及文臣的鮮明旗幟——因為身為皇帝的他必須代表著滿洲八旗勳貴的利益,否則滿人也不答應啊!那隻能拿太子吸引那些漢人了。
但康熙或許根本無法想象,這兩個有“揚州、嘉定”等慘案橫亙其中的民族在封建帝制之下根本沒辦法強硬撮合。太子在康熙的授意下逐漸倒向漢臣,會被滿洲八旗排擠得越加越厲害,而漢人也會越發簇擁這位符合漢家正統的儲君,反而將滿漢之間的隔閡與鴻溝越拉越大,逐漸形成兩大針鋒相對的勢力。
這是他身為皇帝的階級侷限性。他一廂情願,之後又得了被害妄想症,最終卻害得滿洲八旗紛紛站隊其他的阿哥,諸多的原因雜糅在一起,讓太子成為一個滿洲圈外人了。
程婉蘊望著還空落落的太子之位,思緒越發飄選,與其說太子的廢立是康熙一家之言,不如說這背後還有兩個民族的角力。
漢人的脊骨哪怕彎了,卻沒折,他們也時時刻刻想扶持一個親漢的皇帝上位,改善漢人低人一等的局面。
太子真是千百年來最難的太子了。
程婉蘊嘆了口氣,她覺得歷朝歷代裡的太子面臨的處境都沒有胤礽的複雜與艱難。
又是帝心難測、又是民族矛盾、又是黨派相爭、又是兄弟鬩牆。
想著那些,她好不容易才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回到這次大宴上來,她看著一桌子餑餑,心想今兒先上的還是滿席,這也是一種政治訊號,就像太和殿大宴上也是滿洲官員位次更靠前,畢竟康熙仍然不敢將八旗得罪得太厲害了,還是得顧及他們的心思。
滿為先,漢為後。
說明康熙仍然還是傳統滿洲思想,並非真的想親近漢人,而是為了皇權集中的目的更多些。
因此,筵席一開場,每桌都先上了小山一般高的各色餑餑,程婉蘊面前是方酥炸餡餅2盤,小餑餑2碗,大餑餑4盤,紅白饊枝2盤,乾果4盤,鮮果4盤。
程婉蘊看著這些都涼了大半的餑餑,不知該說什麼,據說大宴上吃不完的餑餑,還會賞給親近臣子帶回家,這叫“散福”。
接到賞賜的臣子要感恩地吃完這些餑餑,並且不能轉贈他人,和胙肉是一個道理。
程婉蘊在觀察餑餑的時候,忽然察覺到一陣視線,她似有所感,抬起頭來。
殿內筵席除了最高、最中央的康熙專座,與他並列但在丹樨下的還有兩列獨立的位置,左邊是皇太后,右邊是太子,由此分列開了兩片不同區域,左側以皇太后、鈕祜祿貴妃為首的是後宮妃嬪區域,右側以太子為首的是皇子、近支宗室親王、郡王及其家眷的區域。
皇子王公們佔了右側區域前半部分,家眷都在後頭,因此程婉蘊其實和太子的位置離得很遠很遠,舉目望到對面,便是康熙的低階妃嬪集團了——貴人、答應一流,再低一封的官女子就沒資格參加這樣的宮宴了。
雖然那片區域人數眾多,程婉蘊還是一下就捕捉到了那個偷偷看她的人——王答應。
無他,她的容貌在人群中鶴立雞群,猶如夜中螢火,自帶光芒。就像一張擠擠挨挨的畢業照裡頭,你總能一眼發現裡頭與別人畫風不一致的那一個。
王答應與她越過無數琳琅的珠翠頭飾遙遙相望,並沒有被抓包的慌張,反而眼眸亮亮,似有千言萬語在那眼中一般。
程婉蘊:“……”這王答應什麼來歷?她一直看著她做什麼?古古怪怪的。
還沒等她想明白,就聽鳴贊奏樂中,康熙扶著皇太后笑吟吟走在前頭,太子如一叢青翠高竹,他已生得比康熙高了半頭,面帶矜貴的微笑,大步跟在身後。
程婉蘊見狀連忙回過身將孩子們喊醒。殿裡殿外所有人都起身跪迎這個王朝最尊貴的三個人,山呼萬歲、千歲。
“平身——”康熙抬起手。
乾清宮家宴正式開始了。
除夕三大宴,若說保和殿和太和殿賜宴,是皇帝為了慰勞、犒賞外藩大臣以及天子近臣而設的高階別禮節性宴會,那麼乾清宮家宴便是一次隆重但較為隨意熱鬧的家宴了。
滿席菜式都上完以後,漢席上有一道鴿子湯,用小砂鍋煨的鮮濃味美,砂鍋底下還放了炭,因此熱氣騰騰,不似別的菜色晾了都結了油花。這鴿子湯是額林珠最愛的菜之一,所以這小祖宗又鬧著要吃,小孩子餓得快,程婉蘊便讓索媽媽先試了一碗以後,就替她剔骨,將鴿子肉撕成她能入口的長條,放在她的碗中。鴿子湯則另外盛出來,放在手邊。
程婉蘊帶了額林珠專用的小碗與學習筷,於是她便端端正正地拿起筷子大快朵頤了起來,吃了幾口肉還知道配湯喝。
阿克墩見妹妹吃鴿子,於是也要吃,程婉蘊便也如法炮製,這倆孩子同桌而食,動作十分利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阿哥兩個年紀也才兩三歲的格格,已經坐不住了,不管奶嬤嬤怎麼哄都嚷著“不要!不要!”
大福晉不得不親自把孩子抱過來哄,卻忽然聽見隔壁太子的大格格吃到中途,特別大聲地發表見解:“額涼,鳥鳥好好次!”
太子的大阿哥也學著妹妹大聲道:“程額娘,鳥鳥好好次!”
這倆孩子聲音不知收斂,十分清脆地傳了出去,還伴隨著大福晉懷裡孩子的哭聲。
很快,這兒的動靜就被康熙發覺了。
他身處高位,殿中情形盡收眼底,很快就注意到大福晉和程婉蘊那邊。
先是看著大福晉手忙腳亂地哄孩子,皺了皺眉。
接著又看到太子兩個孩子短胖的手握著專門定製的筷子,乖乖喝湯吃肉的模樣。
孩子鬧騰是正常的,但能這樣乖巧卻是當母親的教導得好了,康熙不由重新露出笑意。
他起了興致,笑著對太子吩咐道:“保成,把你兩個孩子叫過來朕瞧瞧!”
胤礽一直悄悄留意著程婉蘊那邊呢,甚至還讓何保忠叫來花喇問了一遍今日的情形,知道一切順當沒出事才鬆了口氣。
康熙語氣溫和,胤礽知道這是兩個孩子難得的露臉機會,忙應下,親自起身去接。
眾人雖然都沉浸在宴席中的模樣,專注與周圍觥籌交錯,實則一直留心著上頭的動靜,乾清宮大殿實在太過寬廣,很多人只看見康熙對太子說了什麼,隨即太子恭敬應下,便起身穿過了一桌桌、一叢叢的人,來到了宮殿內宴席最末位—那是皇子福晉、側福晉所在之處。
眾人的視線隨著太子的身影而動,心也跟著晃晃悠悠地生出無限好奇,直到太子走到一位身著側福晉吉服的美婦人跟前說了幾句話,將一大一小兩個粉妝玉砌的孩子叫了出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是萬歲爺想見孫子孫女了!
但是這大殿中可不止太子膝下有孩子啊,眾人的眼神飄忽不定,或多或少都往大阿哥的位置上飄了過去。
大阿哥端著酒杯維持著笑容,只是那笑容像糊了漿糊,被風一吹,僵在了臉上。
胤礽單手抱著額林珠,一手牽著阿克墩,額林珠兩隻手還緊緊抱著她的咪咪頭小碗,裡頭還裝著半碗剛剔出來的鴿子肉呢!
胤礽勸了半天都沒讓她撒手,又不敢讓康熙久等,只好這麼抱到了康熙面前,對著康熙與皇太后難為情道:“這孩子也不知像誰,盡知道吃了。”
康熙哈哈大笑,指著胤礽道:“一定是你這個當阿瑪的苛待朕的孫女了,來,額林珠,到皇瑪法這兒來,皇瑪法這兒還有一罐子鴿子湯呢!都給你吃好不好?”
額林珠一聽鴿子湯就毫不猶疑地探過身去了,被康熙一把摟進懷裡後,坐在康熙膝上,還把自己的鴿子肉遞到他面前,十分霸氣地吩咐道:“吃!”
“皇瑪法不吃,額林珠自己吃吧!”康熙笑得不行,又把阿克墩招到跟前來,“阿克墩你也到皇瑪法這兒來坐著。”說著就把孩子提溜到身邊坐了。
胤礽眼眸微閃,十分光棍地笑道:“那兒子就把兩個孩子丟在皇阿瑪這兒了,兒子自去和四弟他們喝酒去了!”
康熙滿面笑容,對皇太后罵道:“皇額娘您瞧瞧!瞧瞧!竟然有這樣當阿瑪的!”
皇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碗,也笑道:“這是太子的好處,他孝順!這段時日,常常帶著孩子來寧壽宮陪哀家這個老人家,要哀家說啊,太子此舉可視為表率,即便是天家也該這樣親親愛愛才是。”
“皇額娘說的是。”康熙十分敬重這個嫡母,皇太后有時候一句話比別人說一籮筐都管用,康熙再次對太子點頭,竟真的同意了:“你去吧,孩子交給朕了。”
之後,程婉蘊就有些憂慮地看著兩個孩子在康熙的身邊一直待到了宴會結束,幸好沒鬧人,才被各自的奶嬤嬤抱了回來。
會不會太打眼了些……因大福晉就在身邊,程婉蘊沒有錯過她僵硬的神情。
酒足飯飽後,宮裡還安排了煙火、唱大戲,這可要熱鬧到半夜呢。
因要守歲的緣故,這大戲要一直唱到子時之前,皇孫都太小,康熙特別恩准不必守歲,讓各自帶回宮裡歇息。
程婉蘊就讓官嬤嬤帶著兩個孩子先回去了。她身邊留了碧桃和花喇,人也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