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機的阿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二郎果斷拒接了,啥縣公、節度使、學士也都不要了,官位再高也沒自己的小命重要。

這就是皇帝給他下的套,機智如王二郎,哪能看不透。

種浩這才有些欣慰的看著他,能在如此誘惑面前守住本心,不為權勢所動,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外甥。

這要是真丟下自己這個舅父一人承擔風險,自己跑去當官了,那說不得今日要大義滅親了。

使者再三強塞,王二郎再三推辭,拳頭就快打到天使身上了,他這才收好聖旨,委屈巴巴的拿出下一份詔令。

這是他從前使手中接過的詔令,內容便是召回種浩與王智回京述職。

從汴京臨行前趙佶口對口吩咐他:若是王智乖乖接旨隨你回京,那就不用拿出召令了,如果他拒不接旨,那你就拿出召令來。

如今,很顯然,該召令出場了。

這可不是封賞聖旨,封賞聖旨拒接還可能會被士林贊稱,但是皇帝召令就如軍中軍令,若不聽召,天使有權當場就給你殺了頭。

使者讀完召令後沒給王智反應的機會就直接塞到了他的手裡。

王二郎看著手中數枚大印蓋紅的召令傻眼了,咋這聖旨接也得回京,不接也得回京,那自己拒接哪門子的聖旨……

召令當然是兩份,種浩手裡也被使者塞了一張。

這玩意可不是你不接就行的,從召令宣讀完的時候就已經生效了。

封賞沒了,召令還接了。

舅甥倆對視一眼,無了個大語。

“天使啊,那個聖旨呢?”王二郎搓著手,訕笑著。

“收起來了啊。”

“我看看吶。”

“不給!”

“哎,別,好好…給你。”

王二郎鬆開大拳頭,接過聖旨好好瞅了瞅,心中美滋滋。

這開國縣公聽著不霸氣,但可是實打實的公爵了,大宋建立到如今也沒幾個活著就封縣公的大佬,還有懷德軍節度使,他老爹給趙宋家賣了半輩子的命也就一軍節度使,可著實是個大大的官。

至於龍圖閣直學士,這就是個名譽封號了,沒啥實際價值,自己一個開派成聖的大儒再不給個像樣的封號,那他老趙家也得遭人詬病了。

這其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這個不起眼的中書舍人了,雖說只是皇帝秘書,但也算是直接參與進國家大事裡來了,只要不出岔子,日後眼見得能進東西二府,宰執天下。

但很明顯趙家皇帝不可能給他插手國家機密要事的機會,用屁股想也是把自己給圈在眼皮子底下限制住,這個清貴的官誰愛當誰當去吧。

如此想著王二郎又把聖旨塞給使者,“算了,不要了,你拿著趕緊回去吧,天色不早了,就不留你吃晚飯了。”

使者整理好聖旨,氣憤道:“琅琊縣公,這可是聖旨啊,哪能容你想要就要想拒就拒?”

“我說不要就不要了,你要怎滴?”王二郎說著又舉起他那沙包大的拳頭。

使者屈服了,遇到這麼個蠻不講理的二世祖,他能怎滴,“您不收聖旨也可,但是得隨我回京述職。”

“你猜我會不會隨你回京?”

王二郎玩味的看著他,如同貓看老鼠。

“行,我走。”

使者被他盯的頭皮發麻,就他們這幾個使團的小身板,怕是還不夠這小子一拳頭捶的。

反正聖旨和詔令自己都送到了,對方不聽召,他一個小小使者能怎麼辦,只能回京稟告了。

“天使慢走。”

使者還有轉身,就被一旁的種浩喊住,“天使遠道而來,還未入城喝杯茶水就走,旁人不是要笑種某不講禮數。”

使者連忙擺手道:“謝通判好意,不過我身負皇命,耽擱不得,就此別過。”

“我已吩咐人準備好了酒席,特地為天使接風洗塵,天使莫不是不給種某面子?”

種浩說著眼神示意兩旁,有甲士不動聲色上前圍住使者一行人。

使者瞧這模樣心中悲痛,公然抗旨,拒不奉召,現在又要囚禁他這個代表皇帝旨意的天使,‘造反‘兩個字就差寫在這舅甥兩人的臉上了。

今日是走不了了,就連能不能活命,都是兩說了,索性也就認命了,“既然通判盛情想邀,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請。”

“請。”

種浩先步回城,王智瞅著上前開問,“舅父,你留他作甚?”

種浩低聲道:“你傻啊,能拖一天是一天。”

王二郎哦了一聲,接著舅甥兩人就如何應對朝廷的攻擊展開了秘密討論。

身後的使者都無語了,你倆人說悄悄話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大聲,我是當聽到還是沒聽到……怪讓人尷尬的。

朝廷的使者去邊關封賞下召結果一去不回,連訊息都未傳回一聲,這可是等同於謀反的大罪,這下朝堂之上無人再敢替王智說話了。

話說的不好那就是同謀,這誰能頂得住,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任高俅一派在朝堂之上如何噴王智,西北商會的背後大佬們都一言不發。

所以這場辯論還未開始就被下了定論:琅琊郡侯王智、鎮戎軍通判種浩,涉嫌謀反,必須派軍前去鎮壓捉拿!

可是派誰前往……

當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朝堂一時有些熄聲,就連叫的最囂的高俅此時也面露為難之色。

大宋所有主力目前都在北方與遼國作戰,最精銳的西軍也不能抽出來回西北平叛,誰能保證西軍不會隨著種浩一起反了。

種浩自身本就是西軍核心人物,種家在西北耕耘多年誰也不知道手底下能動用多少力量,撇開種浩不談,就單說王智,那就是能使三千抵五萬還大勝的人物。

派誰去平叛?帶多少軍去平叛?誰能平叛的了?

“報……”

就在此時,殿外一聲急呼引得群臣側目。

群臣向外看去,一名傳訊郎雙手捧著一封奏報急匆匆的上殿。

“稟告陛下,河北宣撫司傳來八百里急報。”

傳訊郎走到殿中單膝跪地雙手捧奏舉過頭頂,有一小黃門下臺接過回身交由趙佶。

眾臣面色凝重的看著這一幕,此報是‘急報‘而非‘捷報’,表示北伐大業可能出了岔子,能在如此重要的朝會上就直接遞了上來,可見事態之嚴重。

所料不差,皇帝趙佶看完奏報後直接摔在了地上,氣的臉色通紅,身體發顫。

宰相王黼上前撿起奏報看了起來,然後面無表情的傳給下一個東府執政,直到東西二府數位執政都看完後,朝堂也基本上都知道發生了何事。

燕京大敗!

有歸順而來的郭藥師率八千精兵引路破城,都統劉延慶親率十萬大軍接應,最後還是功敗垂成,十萬大軍只歸半數,輜重糧草兵甲全部丟棄,從燕京到雄州伏屍百餘里。

五月!七月!再到如今的九月!面對一個遼國皇帝都拋棄了的飛地,大宋一敗再敗。

整整二十萬大軍出征,如今零零整整竟然只剩五萬餘退守雄州。

整個大殿靜悄悄的,君臣都很默契的沒有說話,他們都在消化這麼一個事實:大宋再也無力進攻燕京,再也無法收復燕雲。

由此繼而引發出另一個事實,朝廷大軍損傷殆重,如何鎮壓種、王叛亂?

如今的大宋還能撐得起一場比宋江、方臘更為兇猛的內亂嗎?

今日的朝會到此匆匆結束,趙佶在兩邊小黃門的攙扶下才勉強站穩,東西二府宰執們默契無言的進入內殿。

接著一道聖旨由內殿出發,直奔西北而去。

當王二郎與種浩看到比上一道聖旨封賞更為豐厚的時候,兩人徹底傻眼了。

升官加爵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簡單了……

種浩體驗更深,因為這次的聖旨不是一道,而是兩道,有一道是給他的,上面滿滿當當的寫了一大通,細看下來就倆字:升官!

調往江南的一個大州做一把手知州。

可憐他種家二郎,在官場奮鬥了半輩子也就區區一軍通判,像他這種一無功名,二無軍功,只靠祖父輩功勞恩蔭的官,能做到一軍二把手,基本上就宣告到頭了,一州知州那在平日裡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如今倒好,就只是拒了一封召令直接就升了天。

別看他這一軍通判像似在這邊關手眼通天,那是佔了家族的光,實則本階官也就正八品的迪功郎罷了,而且這鎮戎軍雖然在行政上與州平齊,但實際轄區面積很小,連一般州的三一都不到,與手握一州軍民財政大權的知州而言,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今日他是體會到了前些日子自家外甥抱著聖旨一字一句細讀,遲遲不肯鬆手的感覺,記得當時的自己還暗罵他沒出息,只是這現在……

“外甥啊,你看這…要不就算了吧。”

“是的啊舅父,算了,這官咱不稀罕,等咱倆把西夏都給拿下來的時候,還怕朝廷不給咱更大的官嗎?”

王二郎說著就把手中聖旨直接丟給了天使,毫不留戀。

當王二郎要把種浩手中聖旨也給拿過的時候發現有些吃力,再用力些還是紋絲不動。

“舅父?”

“那…那個……外甥啊,舅父的意思是,要不這西夏就算了吧,就給朝廷整吧,你看朝廷當個家也挺不容易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團長開始

抗戰從團長開始

蘇格拉沒有愛
主角寸雲生,穿越成為川軍的一名團長,為了重振川軍的威名,毅然決然重建川軍團。 之後屢立戰功,帶著炮灰團打出赫赫威名。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成土匪搞基建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別管
[入V公告:本文將於30號,週二入V,到時會掉落萬字長更] ——主攻,哥兒文,有生子,架空朝代,微群像 傳說祁州有個黑熊嶺,嶺上有個黑熊寨,寨裡有個黑熊大王 大王十七八,正意氣風發,愛搶行路郎,喜好美嬌娘,手下土匪百十個,個個殺人如麻。 上打朝廷命官,下拿行商走販,威風凜凜,為禍一方。 聞此流言,社會主義青年周肆一腳踹翻桌子,並點了個踩。 天曉得他睜眼發現投胎到古代以為自己可以做個風流紈絝,哪知轉
歷史 完結 1萬字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白聰靈
蕭至一計,必是毒計。 皇帝大呼:好毒的計。 群臣大罵:有傷天和。 北蠻起誓:必殺此子。 瀛洲倭奴:主子威武。 一條條毒計,讓天下安寧。 一條條毒計,讓百邦來賀。
歷史 連載 3萬字
江山執刀記

江山執刀記

道無行
說一段故事,講一段人生。有兄弟情義,也有情情愛愛。無敵太寂寞,朝陽照我行!
歷史 連載 89萬字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秦皇
豪門繼承人穆婉過勞猝死後想開了,她這輩子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生活。 什麼工作專案,爾虞我詐,都去他孃的! 然後就因為不學無術,窮奢極侈被退了婚, 穆婉:…… 緊接著又一道懿旨將她指婚給了功高蓋主的鎮北侯——意在羞辱對方。 穆婉:??? 重生的繼母妹妹跑來幸災樂禍:鎮北侯不僅心有所屬,還心狠手辣,冷血嗜殺,為了扶持外甥上位,搞死了太后和傀儡皇帝后卻死在戰場上,大姐姐你怕是要早早守寡。 穆婉聽到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天子

紅樓天子

挽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