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自責
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說完這話以後就邁步向門外走去。
他要先去看看自己的兒子現在怎麼樣了。
李治的年紀還小,李世民擔心他會被嚇壞。
他的步伐很大,走得也比較急,跟在身後的張阿難和李道宗只能小跑著才能跟上。
李世民一邊前行一邊開口對李道宗問道:“刺客的身份是否確認?對方一共出動了幾人?”
李道宗支吾著回答道:“李長史提供的訊息有限…臣…臣來得又有些匆忙,因而尚不清楚。”
李世民皺著眉頭再次問道:“李哲如今何在?是否已經安排封鎖街道?”
李道宗答道:“已經安排下去。”
三人說話間很快就出了皇宮。
李世民剛要安排李道宗去傳喚李哲到晉王府會面就看到李哲已經在皇宮之外等候。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開口問道:“案件可有線索?”
李哲被李世民的一聲冷哼嚇了一哆嗦。
他知道此時皇上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一聲冷哼卻足以表達出對自己的不滿了。
但此時他也沒時間考慮這些,他必須趕緊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彙報給皇上。
李哲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案發現場的五具屍體都是僧人打扮,下官考慮可能與寺廟有關。”
李世民聽了這話以後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陰沉。
此事如果真與寺廟有關那麼很有可能牽扯甚廣。
同時李哲的彙報也讓他想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李治當時提出的辦法可能得罪了很多人。
而他卻忘了要對李治加強保護。
想到這些李世民的臉上流露出一股懊悔的神色。
同時在他心裡也下定了要將這件事追查到底的決心。
李哲一邊快步跟著李世民前進一邊繼續補充道:“據晉王殿下的侍衛所說晉王殿下擒拿了兩名活口。”
李世民“哦”了一聲問道:“居然還有此事?”
他此刻一邊前行一邊暗自思索:李治身邊的護衛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充足了?
居然能夠輕鬆應對七名刺客並且還有能力活捉?
一路緊趕,眾人很快就來到了晉王府。
李世民一邊快步向大堂走去一邊對府中的下人問道:“晉王殿下在何處?可有受到驚嚇?”
一名下人回道:“殿下此刻正在醫療房中救治受傷的護衛,同在的還有孫神醫和孫回璞大人。”
李世民此時已經來不及疑惑什麼是醫療房了。
他直接開口對那名下人說道:“趕快帶朕過去。”
當李世民來到所謂的醫療房門口的時候,發現門外正有兩名護衛把手。
其中一人的身上還帶著一些明顯的血跡,顯然是剛剛進行過拼殺。
李世民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這是他長時間在戰場上拼殺所培養出來的能力。
這個發現讓李世民不由地多看了一眼那人,卻發現對他極為陌生。
讓李世民感受到危險的正是段師子。
李治讓他把守在門外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突然闖入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手術。
由於段師子並不認識李世民所以另外一名護衛連忙首先開口道:“參見陛下。”
段師子經過這一提醒也馬上抱拳躬身道:“參見陛下。”
李世民道:“裡面情況如何?晉王是否無恙。”
那名護衛開口道:“啟稟陛下,殿下無恙,此刻正在救治傷員。”
李世民聽到李治確實無恙心裡終於鬆了口氣。
他原本想要進去看看李治,卻在發現大門緊閉以後生生忍了下來。
裡面的傷者是為了保護李治而受的傷,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讓救治出現意外。
幸虧李治也剛好在此時完成了最後的縫合。
他在聽到李世民的聲音之後就將最後的包紮工作交給了已經提前結束的孫思邈二人。
當李治出現在李世民面前的時候。
這位剛剛被其他各國推舉為“天可汗”的一代明君居然差一點就當眾流下眼淚。
他此刻內心相當自責。
甚至有些惱恨自己居然沒有想到李治提出的建議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危險。
李世民此前只顧著為李治的出色表現而驕傲。
完全忽略了此時的李治尚還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
他一把將李治拉到了自己的跟前,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認真模樣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治的全身。
當他發現李治的脖頸上有一道明顯的勒痕時臉上的愧疚又增添了幾分。
他將李治抱進懷裡聲音低沉的開口說道:“都是父皇不好,居然忽略了我兒的安危。”
李治趴在李世民的脖頸上說道:“此事與父皇無關,是那些可惡的賊人太過奸詐。”
李世民道:“吾兒放心,父皇定會將賊人全部找出,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李治道:“父皇,兒臣抓到了兩名刺客,此時正關在府中的柴房中。”
李世民聽了這話以後將李治放到了地上。
隨後他便轉身對李道宗說道:“將人犯帶回刑部衙門,通傳御史臺和大理寺到刑部共同審理此案。”
李道宗答應一聲連忙組織人手分頭行動起來。
李世民交代完李道宗之後扭頭對李治說道:“父皇這就去親自審理此案,你且在府中好生歇息。”
說完這話他邁步就向外面走去。
李治遇刺的事情很快就驚動了整個長安城的上層。
房玄齡,長孫無忌以及李靖三人在聽說了此事之後全都第一時間來到了晉王府。
他們與李治接觸日久,既有濃厚的師生之情又有一股不可言明的知音之感。
這其中既有李治聰明博學的原因,也有他從前世帶來的那些先進理念的功勞。
當他們再三確認李治當真無恙之後全都不由自主地鬆了口氣。
房玄齡首先開口道:“殿下是否當真以為這次的刺殺是受了佛門的指使?”
李治搖頭道:“學生並未如此認定。”
長孫無忌介面道:“殿下的判斷有何依據?”
李治道:“甥兒今日的行蹤全乃臨時起意,而對方卻對此完全掌握,想來一定是有人早就知道今日是甥兒母后的生日,因此提前佈局。”
李治此刻的分析清晰而又透徹,似乎早就對此有所思考。
而那些剛剛策劃了此次行動的人卻對此全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