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天子設國宴招待六國使節,國宴上演奏“禹王”的音樂,鐘鼓齊鳴,一片祥和大氣。在宴席之上,小蟻坐於周天子之旁,秦使盛一勺酒倒於酒爵之中,起身面向小蟻道:“本使帶六國之使節祝賀先生大喜。先生取周室之長公主,乃先生之辛呀!”小蟻起身道:“秦使嚴重了。”又望向坐於後的周天子,周天子被冷落在旁,也是插不上話的,很是顯然這些使節根本不將這位周天子放在眼裡。它們此次齊聚周都洛邑是看在小蟻的面子之上的,而不是什麼周天子。小蟻也是知道這一點,於是道:“此乃天子之德,託天子之鴻福。”六國使節這才上前拜見周天子,周天子這才言道:“諸使不必多禮,請坐吧。”六國使節坐於兩旁的几案之前。秦使又道:“先生是國之聖蟲,先生之徳如高山,我等仰慕,若是先生來我大秦,我家大王定會盛情款待之,待之於國士之禮。”小蟻道:“貴國大王對待其它的諸侯國若是以禮相待,其它諸侯國信之,又何須如此的對待我小蟻呢?”此話倒是懟的秦使是啞口無言,就此消沉下去。

又過了一年,長公主誕下一子,周天子送來鯉魚相賀。小蟻提起鯉魚站於小兒一旁,逗笑道:“鯉,禮也,以後它就叫趙鯉吧。”小蟻原本是姓趙的,至於它的身世乃然還是一個謎團。長公主坐於榻上望向還在襁褓之中的小兒,笑道:“兒啊!以後你就叫趙鯉了,這是你的父親為你取的名字。”小蟻見襁褓之中小兒咧嘴而笑,道:“夫蟲,你看它笑了。”長公主抬頭望向小蟻,道:“夫君。”小蟻叫來府中的僕從,道:“去把這個鯉魚燉了吧,給夫蟲滋補身體。”說完之後小蟻正要轉身離去,長公主坐起在榻頭,問道:“夫君,你這是要往何處去?”小蟻轉身答道:“禮尚往來,小蟻此次入宮行答謝之禮。”長公主道:“好吧,你就去吧。”

小蟻入宮拜見周天子,周天子走上,道:“先生請平身吧。”隨後周天子又問道:“不知先生此次入宮所為何事?”小蟻行禮道:“小蟻此次入宮拜見天子,一來行答謝之禮;二來為尋找豢龍氏一事。”

小蟻翻閱很多的古籍,都有關於豢龍氏的記載。豢龍氏,人稱董父,相傳在上古的時候,他非常喜歡龍,也瞭解龍的心性並且喜歡馴養,馴養的龍可以負重也可以驅車,甚至可以成為人類的坐騎。當年,有人向舜帝進貢了幾條龍,由董父馴養後盡然學會了跳舞,舜帝因此賜姓豢龍氏。後來到了夏朝,有一個叫劉累的人,他從師於豢龍氏學習馴龍術,被孔甲賜為御龍氏。據說劉累養了一對雌雄雙龍,卻不小心養死了一隻。這兩個以養龍為生的家族,逐漸被歷史長河所吞沒消失以後,龍在人間變成了神話。

周天子問道:“先生,你這是要離開周都嗎?”小蟻答道:“是的。”周天子問道:“先生可知道這個豢龍氏的後人居住於何處?”小蟻答道:“《昭公二十九年》《左傳》有云:龍一雌死,潛醢以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之求也,懼而遷於魯縣,實則惟韋城為古豕韋國,董氏之豢龍氏實居於此,若臨穎之長葛,汝之龍興,則豢龍之後分封之地也。小蟻只需前往魏國的魯山。”周天子道:“好吧,先生,你去吧。”小蟻躬身道:“小蟻這就告辭了。”小蟻退出周王宮,辭別了家蟲,前往魏國的魯山,去拜訪豢龍氏的後人。

公元前三百七十四年,魏國伐楚取魯陽。魯山縣位於河南中部,伏牛山東麓,淮河水系沙河上游。小蟻出周都洛邑,有周天子相送,站於城門口。周天子望向小蟻,問道:“先生,此一離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見。”小蟻道:“天子,很快的,三五年之後定會返回周都洛邑。”周天子含情脈脈的道:“好,朕就在此等先生回來。”小蟻躬身行禮道:“陛下,小蟻就此告辭了。”隨後正要上身後的馬車,身後的這些弟子一起追上,站於小蟻的身後,道:“先生,還是由弟子們陪你一同前去吧。”小蟻面向它的這些弟子,道:“此去希望渺茫,你們就留在家中,不可隨我顛簸了。你們在家中等我回來。”在遠處有子正駕車奔來,呼道:“先生,先生。”隨後下車奔上,道:“先生。”小蟻道:“子正啊!秦國對我周室是虎視眈眈,滅周之心不死。子正,你可要小心提防,千萬不要給秦國一個可趁之機。”子正言道:“先生請放心,只要弟子守在周都之門戶,絕不讓秦兵越過周域半步。”

小蟻點頭之後上身後的馬車離去。小蟻駕車進入魏國境內,來到魯縣。小蟻走在魯縣的大街之上,站於街頭停下左右的張望,尋到一個老伯打探魯山的位置。小蟻受到這個老伯的指引,千里迢迢的來到魯山,站於魯山的腳下,要是不能找到豢龍氏的後人,絕不返回。當它到達魯山腳下之時,見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唯有圓月掛在天邊。小蟻站於懸崖之上,望向天邊的圓月,思念自己的家蟲。它已是離家多日了,不知道自己的家蟲是否安好,又有憂思湧上心頭。雲淡風輕暖,幽深柏梢枝。白玉皎潔寒,長夜無休止。草草的搭建起一個茅草居。小蟻打算在此長久的居住下去,等待豢龍氏的後人出現。

在此處有泉水潺潺,又有幽林灌木,枝葉伸展,一片葉落於溪水之中,流去如同一葉之扁舟。偶爾有閒,作詩作賦不失為文雅,很多文人不就是這樣的附庸風雅嗎?小蟻也是落得這俗。在高山密林之中轉悠,偶得一詩相吟。或站於高山之崖壁之上,此處有怪石嶙峋,奇峰林立,雲霧瀰漫。小蟻在此處呆了足足有三天了,沒有絲毫的收穫。坐於茅廬之中,飲山泉之水,可見這個小蟻還是不死心,依然是在等待豢龍氏的後人出現。

大山之中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剛剛還是晴天烈日,見天空有厚厚的雲層壓下,呆在茅廬之中,室內的光線是越來越暗。坐於茅廬之內,抬頭仰望天空,天空是烏雲密佈,雷聲陣陣。偶爾有閃電劃過雲層,風聚雨疏,壓彎樹梢搖曳。一聲驚雷響徹雲霄,嘩嘩譁,豆大的雨滴從天而降,風吹雨斜。山裡的天氣像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了。

小蟻坐於茅廬之中開始閉目養神,聽著雨打穿林之聲,別有一番情趣。就在此時,天空傳來龍吟之聲,小蟻睜開眼睛很是興奮的奔出,站於狂風暴雨之中,抬頭仰望而去,天上頓時是雲霧翻滾,興雲佈雨。一條龍騰雲駕霧,在雲層之中翻滾。龍吟之聲震震,好像要將山石震碎似的。很是顯然,有人駕龍掠過上空的雲層,伴隨著龍吟之聲遠去,到不遠處的伏牛山而止。小蟻奔到山崖處,眺望而去,不遠處的伏牛山,可真是皇天不負有心蟲,豢龍氏的後人它終於等到了,很是心奮的呼道:“豢龍氏,豢龍氏,我終於等到你啦。”

它所見到的龍正是傳說中的龍。傳說之中的龍是種善於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麟蟲之長,四靈如蛇、鳳、麒麟、龜之首。龍其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手,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麟,具九九之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領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即能變水,又能變火。

小蟻這是見到了真龍啦,向伏牛山奔去。此時的小蟻跋山涉水,向伏牛山走去,其步伐又是那麼的輕快,想早些到達伏牛山,見到這個豢龍氏的後人,也不枉來此一趟,了卻了自己的心願。小蟻站在伏牛山之下,見山上有幾處道觀,想必這個豢龍氏的後人一定是道教之中的人,能隱居在這伏牛山之上,想必這個豢龍氏一定是一個高潔之士,正是小蟻前來拜訪的原因。小蟻沿此白玉階而上,這個白玉階有九九八十一階。小蟻抬眼望去,這白玉階鋪在陡峭的崖壁之上。小蟻若是爬上這白玉階,則是它的心誠。小蟻為了拜師,也不管這山勢是多麼多麼的陡峭,排除一切的艱難,無論身處何種的險地,也要見到豢龍氏的後人,可見它的意志之堅定。

小蟻站於道觀之前,望向站於觀門之前的道童。人類站在它的身前是如此的龐大,就像傳說之中的頂天立地。小蟻仰望這個道童,是鞠躬行禮。它的這一舉動倒是把這個道童吸引住了,俯下龐大的身軀,其瞳孔就像茫茫宇宙之中的黑洞,好像隨時要將它吸進去似的,令小蟻有些後怕了。道童很是友好的伸出一個手指頭,嘻嘻的笑道:“這倒是一隻懂禮數的螞蟻。”越是這樣就越是來了興趣。小蟻爬上他的一根手指頭。小蟻站於他的手指頭之上,問道:“你能聽懂我說話嗎?”道童道:“當然能聽懂啦,這種技巧是受師父所傳授。我來問你,你來此所為何事?”小蟻拱手於前,行禮道:“我是來拜你家先生為師的,還請你通報一下,小蟻這廂有禮了。”道童欣然的同意了,道:“好,我帶你去見我的師父。”小蟻爬到道童的長袖之上,進入道觀。在道觀的禪房之中坐著一個老道,其髮鬚皆白。他就是豢龍氏的後人,馴養龍的技術正是受到他的先祖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老鄉,你咋就混成了六星上將

老鄉,你咋就混成了六星上將

一點點樂
主角江浩穿越亮劍世界,他是李雲龍的小老鄉,建國前三顆星,建國後三顆星,而李雲龍才一顆星,這可把他氣得……\n孔捷: “我說老李,你有什麼不服氣的,有本事你也去刺殺崗村老賊呀,你老鄉立下的功勞比天還大……”\n李雲龍老老實實說道: “那是那是,旅長房間的蝗軍夜壺堆得都裝不下了,我可沒那個本事!”\n……
歷史 連載 2萬字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風簾翠幕
昏迷醒來,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漢獻帝,董卓火焚洛陽,挾帝西遷,袁紹、曹操、孫堅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之下,皇帝不過是玩物,但是現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車謀定天下計,帛書收歸老臣心! 收西域,並身毒,驅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鮮卑,十年礪銳遂一統。 用堅船利炮,開啟歐羅巴的大門,發現新大陸,建立大漢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漢帝國!
歷史 連載 4萬字
鰥夫十六年

鰥夫十六年

傾頹流年
[wb@傾頹流年,有好玩的東西]追妻火葬場|破鏡重圓|狗血(拒絕一切寫作指導) 裴稚陵難產死於元光帝三年的初冬,到死也不過是個妃位。 她是他第一個女人。眼看他登基為帝以後,宮中不斷添了新人,裴稚陵莫可奈何。 她謹小慎微,賢良淑德,想著得不到他的人,得到皇后之位也不錯。 這是她僅存的念想,被元光帝淡眼瞥過,一語否定:“稚陵,你向來體貼朕,今日怎麼如此不懂事?” 只因她父兄滿門戰死,她的家族再不能做他
歷史 連載 2萬字
玉蛇引

玉蛇引

江楓愁眠
每晚八點更新 韶山有蛇,其名黃玉。 茯芍破殼以來,在韶山待了三千年。 她出不去山,沒有父母兄弟,只有一條老蛇作伴。 直到一日,一條美豔的墨蛇突然闖入結界,昏死在茯芍面前。 從未見過同類的茯芍驚為天人,每天圍著這條漂亮姐姐游來游去。 “姐姐,你真漂亮。” “姐姐,你吃肉還是吃素?” “姐姐,你每年春天是怎麼度過的?” 茯芍喜歡這條漂亮姐姐,漂亮姐姐也喜歡她。 她蛻了皮,把那張綴滿了顆顆黃玉的蛇皮送給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