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丹陽全無防備下,一瞬被紫竹在耳邊的大喊嚇了一跳。
困惑之時,轉頭就看到佈滿擔憂,且彷彿下一刻就快哭出來的雙眼。
愣了一瞬後,她立刻恍然,無奈笑著搖頭,抬手輕敲紫竹額頭。
“你呀,有功夫想些亂七八糟的事,還不如用心去辦差。”
紫竹捂著被敲的額頭,認真仔細的確認過丹陽郡主並無不妥,才委屈道:
“您有什麼吩咐?”
丹陽郡主這時已嚴肅了表情,輕撫著袖袋,沉聲道:
“有件事,要你去打聽。記住不能引人注目,且最好要不留痕跡。”
突然沉重的氛圍,讓紫竹猛地想起今早天沒亮時,郡主讓人難以違抗的模樣。
且此時此刻,她也沒生出反駁的想法,就立刻附耳過去,聽丹陽郡主低聲的命令了。
丹陽將紫竹打發去辦差後,親自去關閉了門窗,挑燈回了內室,才將袖袋中幾乎揣了一天的玉佩與信紙拿出。
玉佩仍帶著她體溫,在燭光下閃爍著晶瑩潤澤的光輝,一看就非凡品。更不用說其上雕刻的四爪蟠龍,更是隻有諸侯王才能佩戴的紋樣了。
且眼下,在燭光中仔細審視,丹陽確認過玉佩中卻有水膽後,更是確信無誤了。
這就是歷代皇家嫡系才能佩戴的,幾乎與諸王印信同等重要的,身份象徵——盤龍佩!
只有被認可的諸侯王繼承人選,才能從上一任諸侯王手中,且是在獲得正式冊封時,才會交接的特殊配飾。
但安陽王世子的情況,算是比較特殊。上一代的老王爺染病身故的太急,大概是怕等不及聖旨,世子繼位時玉佩出閃失再失了體面,才沒等走程式就先給兒子的。
沒成想,這東西最後竟會成催命符,在上一世要了他兒子,安陽王世子的命。
但就如丹陽在雅室,最初看到這玉佩時的直覺感受,如此重要的東西放在戲園子?且還無人看守!
這栽贓陷害的陰謀味兒,真是不能再濃了吧?
也就是說,最後讓她那英明的皇帝舅舅,下決心認定嫌犯的證據,應該是另外兩封信嗎?
丹陽邊分析著,邊放下玉佩,拿起一旁的兩張微微泛黃,不明材質的信紙。
可惜的是,展開的信紙上,出現的並不是她認識的字。一種不知是暗號,還是其他文字的痕跡,潦草的記錄其上,且只不過寥寥數行。
就在丹陽略失望時,她下意識的揉搓起,捏在指尖的信紙。
而下一瞬,她整個人忽地就頓住了。
這種,手感……
細緻的去感覺,她發現這信紙的手感,竟有著與馬鞭的皮革類似的微妙觸感。但總體來說,要更柔軟有韌性。且認真看的話,在燭光下竟還泛著,一層略油膩的光澤。
她邊展開信紙的同時,好奇的將之拿到鼻尖輕嗅,還有一股淡淡的,沒處理的,酥酪似的羶味兒。
丹陽將信紙拿遠,深深凝視著的同時,眉頭也緊緊皺了起來。
她只怕是,捲進了什麼不得了的事。
但此時後悔,也於事無補。
丹陽緊閉了雙眼一瞬,再睜眼時,已動作利落的將信紙摺好,之後連帶著玉佩一起貼身收好。
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慢慢來,一件一件認真,謹慎,仔細的做好!
在心底給自己打好氣後,丹陽吹熄了燭火,起身合衣躺去簾幕低垂的拔步床上,闔目沉思起來。
————
公主府,知事堂。
每日一早都會聚集來此,等待稟事或領對牌辦差的眾大小管事,一踏入門檻就忍不住三三兩兩的聚成一圈,交頭接耳起來。
“聽說了嗎?咱府裡的混世魔王要開始學掌家了!”
“嘖,嬌慣的大小姐,剛開始學就敢直接上手……哎,咱們長公主是不是,也太寵著女兒了?”
“這平日辦事偶讀有定例,想來郡主就算想學掌家,也不打破舊例,鬧的府裡雞犬不寧吧?”
其實,人心浮動,也在情理之中。
公主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雖說府中正經主子滿打滿算才只三個,可要維持日常吃喝,運轉,以及內外交際等雜務的僕從,也有百來號人呢。
而要想一切運轉自如順暢,自然少不了一套規章制度。
在此之前,長公主成婚,離宮開府的最初,曾有過一段親自執掌家事的時候。
但因其體弱且之後又懷了身孕,便將大權移交給了鎮國公府的老夫人,也就是清和長公主的婆婆,派來的馮嬤嬤手中。
這之後,原本僕從不多的公主府,才慢慢有了如今這百來號人的世家派頭。
也就是說,其實公主府中的大部分規矩,是直到馮嬤嬤被派來後,才慢慢制定的。
而平日裡因長公主身子一直不曾大安,所以一般的瑣事也不會煩擾到她面前,即大小管事幾乎不用去到長公主面前聽令。
這般久而久之,清和長公主的威信日漸衰落。最終就變成了,公主府中大小管事,幾乎只知馮嬤嬤是說一不二的鐵腕人物,不知“真主子”是清和長公主的局面。
再加上,丹陽郡主自出生起就備受各方寵愛的情況,完全就是沒長大的小丫頭的印象自然是深入人心。眾人不服且憂心忡忡,也在所難免。
就在眾人在交頭接耳中,不安的氣氛越加氾濫時,知事堂的中門突兀的轟隆作響,並在年久不用的吱嘎聲中,以及眾人的注目禮下,緩緩的完全開啟。
因知事堂的莊嚴性,此地雖只是一進的小院,但正門內外卻都有五級臺階。
所以,眾人雖被驚得紛紛回頭,卻一時都沒看到門外入內的任何人影。
但不用想,眾人也知道。
在公主府裡,進知事堂能大張旗鼓走中門的,只有名正言順的真主人清和長公主,以及其任命代掌家事的,唯一血親,丹陽郡主。
不過——
這真是,好大的派頭!
眾人感慨時,也有人偶然瞥見仍還是魚肚白的天空,並在心底暗道,這小丫頭倒也能起早啊,難道是圖新鮮,或新官上任三把火嗎?
就在這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漸近。
眾人正猜想,丹陽郡主身後跟了多少僕從,來壯場面時,卻不想……
一隊身著粉藍衣袍,穿戴一模一樣的四個健壯丫鬟,抬著紫檀色的肩輿,步伐整齊劃一的,雄赳赳氣昂昂的,抬著粉雕玉砌般瓷娃娃似的,丹陽郡主跨過了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