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平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當初只有些歪瓜裂棗小樹的山坡,現在已是綠意蔥蔥,山坡上種了竹子,還種了一些桃樹,季清瑤讓人從山腳修了一條石梯直達山坡頂的涼亭,小小的山坡硬是被她弄出了世外桃源的美景。

原本規整出來培育土豆的地現在種上了三七和黨參,反正是不浪費一分一毫的土。

季清瑤看著眼前笑的見牙不見眼的趙公公,內心沒來由的煩躁,在土豆和紅薯被官府收購後紅姑就明裡暗裡提醒過她幾次,她的功績已被官家知曉,可能會給她一些封賞。

封賞她接到了,有一千兩白銀,一堆的上好綾羅綢緞,一對玉如意,她還被當今聖上封為和樂鄉君。

裴寧遠已激動的雙手不知如何安放,他根本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因土裡的莊稼他有生之年得見天顏,更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因為季清瑤的到來。

季清遙受封賞不僅因為土豆紅薯,還因她貢獻出來的曲轅梨圖紙,那份圖是她用五十兩在商城購買的。

還沒春耕之前她就透過蔣氏把春耕的農具做了個具體瞭解,原先開荒地的時候數量少,幫忙的人多她沒注意到這些細節問題,後來因著紅薯土豆帶來的利益村民們商量要開多少荒地的時候她聽了一耳朵,這一聽才想起來這個時代的農耕工具太落後,後世那些機械化是不用想的,但改變下農具卻是可以的。

季家因著她父親是舉人,在大河村是有田地的,只不過都佃租給了村裡人,後院有一塊菜地卻也沒有多大,季清瑤沒有被賣之前每年都是用鋤頭翻地,來了小溪村她沒買田也就忘了開墾田地的堅辛。

她從商城買了圖紙,請村裡的老木匠做出主要支桿,鐵器部份則是到縣城請了最好的鐵匠師傅打製而成。

當她把這個東西拿到村民們面前,套在牛頭上翻地的時候當下就引起了轟動,這個年頭的牲口很值錢,像小溪村也只有三頭耕牛,每年一到農忙的時候根本顧不過來。

有了季清瑤提供的新農具,就算沒有牛的人家,一家五口一天也能翻梨半畝的田地,裴寧遠在徵得季清瑤同意後,直接拿了一架曲轅梨送到了縣衙,送去的還有季清瑤附贈的圖紙。

餘下的兩架曲轅梨季清瑤當場就送給了村裡,說當做村裡的公共資產。

沈縣令在看了裴寧遠的操作後,也上手實操了一番,直說高手在民間,有了這些他今年的政績不但穩了,來年的升遷也不會有跑了。

沈縣令當下就命工匠造著圖紙先做幾架出來,隨後安排可靠之人送到府城,由知府大人上報給朝廷。

鑑於季清瑤先提供了土豆紅薯的種植方法,又造出開墾土地的新農具,司徒淵再想裝聾作啞也不成了,何況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次的封賞雖然沒有小溪村什麼事,可村裡出了個縣君那也是光耀門楣的大事,何況以後他們都算是可以享受季清瑤庇護的人了。

村民們不知道縣君官有多大,卻見蘭州縣的縣令對著季清瑤都是畢恭畢敬的。

季清瑤也沒有因為封了縣君就拿巧,對著縣令一行人還是以晚輩禮待之,這讓趙公公和沈縣令對於季清瑤本人不但高看對於她的評價更是又多了一層,榮辱不驚,不驕不躁。

來宣旨的公公裴寧遠已認出是半年前來過小溪村陪在那個通身貴氣男人身邊,自稱趙管家的人,趙公公說了只要幾個月後他們村試驗的水稻產量只要每畝多收一百斤,到時會有朝廷的封賞。

朝廷的封賞裴寧遠不敢想,他只希望有了季清瑤這個縣君在,衙門的人對小溪村多幾分看護就好。

小溪村因著年前下了一場大雪,乾旱的情況有所緩解,可其它地方仍在旱著,災情也仍然嚴重,流民也越來越多。

裴寧遠現在只希望一切都平順,至於越公公說的水稻增產,他現在也不敢替季清瑤打包票,水稻畢竟不是土豆紅薯對水的需求不大,萬一後面的幾個月一直不下雨,不減產就很值得人高興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劍從天降
這是一個內測玩家帶著角色資料亂入現實東漢末年的故事。開局中平五年大亂中的幷州,這一年董卓還未進京,丁原還在路上,呂布尚未崛起,貂蟬正待長成。 首先第一步,走呂布的路,讓呂布無路可走。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臊眉耷目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爾。” 初平元年,被曹操稱為豬狗兒的劉琦站在宜城的大門外,替他父親劉表走進了荊州。 如何不當豚犬兒? 好兒子就要替父親承擔困難。 單騎入宜城解決宗族,太危險,我替父親去。 對付內憂外患的荊州,太繁瑣,我幫父親弄。 結交諸權貴納夫人……父親您年紀太大了,還是我來吧!
歷史 連載 0萬字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咱叫劉可樂
林十三,錦衣衛裡最清閒的馴象所堂帖校尉。堂帖者,臨時工也。當著嘉靖朝最強勢衙門裡的底層臨時工,幫京城富貴人家找找走失的貓、狗、鴿子、蟈蟈、王八、錦鯉,賺幾個安逸銀錢。 他很知足。可朝堂上的大人物總找上林十三,甭管他多不想捲進什麼朝局大勢裡。 這不,浙江有位胡宗憲巡撫,最近託他找什麼虛無縹緲的白鹿,說是要靠這白鹿保一個叫俞大猷的老將和一個叫戚繼光的俊傑......(書友群:178810462)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