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日後,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出汴京,有譽王,有禮部官員,這待遇,接待外國使臣也不過如此。
到汴京最後一天,謝允霄換的是甲冑,自然早就聽說有王爺親自來接。
到了三里亭,看到負手而立的譽王,站在涼亭沒有迎出來,反而要謝允霄下馬先去拜見,也不知是譽王不屑還是謝允霄不屑,一個沒下馬,一個沒出亭子,這就叫人尷尬。四目相對,譽王對謝允霄不熟,姑且認為是這人不懂規矩。
還是禮部官員迎上前,作揖道:“百里將軍,皇上特叫我等相迎,亭子裡的是譽王殿下。”
謝允霄這才下馬,對著禮部官員道:“有勞。”隨後再走去亭子,在外頭對著譽王行禮道:“參見譽王殿下。”這是在拜神佛還是人,三丈遠對著亭子行禮。
後面陸陸續續的人上前,跟著謝允霄行禮:“參見譽王殿下。”
後面的更是不懂規矩了,有樣學樣罷了。
譽王看了看這一行人,走出亭子,笑著道:“爾等都是英勇的將士,皇恩浩蕩,皇上特叫本王來迎各位回京。”
謝允霄帶頭道:“多謝皇上,多謝譽王殿下。”
後面的將士同樣道:“多謝皇上,多謝譽王殿下。”
“嗯。”
譽王帶頭,開始上馬,帶著謝允霄回京。
禮部出迎,是最高禮儀,這就過了嗎?不是,還有汴京的百姓,英雄歸來,自然要看看英雄是何等模樣。
百里將軍的事蹟,早已由人散佈出去,此時的大街兩邊,已有百姓等候,口口相傳,百里將軍之前的名聲一般,現在這人一聚集,再交頭接而,之後的名聲可想而知。
隊伍在汴京的城門口,就開始有人嚷道:“來了,人來了。”
此時午後,這一嚷嚷,如蜂頭帶著人群蜂出動,嗚嗚泱泱的人圍上來看,現在正是人最多的時候,這時候還是禮部的人上前道:“百里將軍歸朝面見聖上,耽誤不得,百姓讓道~”
這嗚嗚泱泱的人群開始讓開一條道。
城樓上計程車兵見狀下來維護秩序。
帶頭的是譽王,再是“百里季墨”,見著人百姓歡呼:“百里將軍~百里將軍~百里將軍~~………”
呼聲太高几乎忽略了譽王和別的人。
謝允霄眼神冷漠,目不斜視,直直看著前方。
呼聲這麼高!這種情況正常嗎?自然不正常。
謝允霄雖然不在汴京不在朝廷,但是他的敏銳無人可比。怕不是有人早已迫不及待等不及了。
漸漸的臉越來越沉,好似凶煞的閻王爺,叫人一看惹不得。
在二樓視窗的顧行舟和顧行彥,還有另一個地方的顧行徽,誰人不想看熱鬧,都在二樓,看著路過的人馬。
顧行舟看了看騎馬的謝允霄,熟悉也陌生,這人是真的忘了他是謝家人?
百里季墨?百里將軍?
看了看眼前的顧行彥,道:“你外祖家的人?”
顧行彥點頭道:“他該叫我母妃一聲堂姐。”
“嚯,還有這層關係呢。”
“所以啊,徽王說百里家沒落,就是有個成器的,也獨木難支,叫我聽著不舒服。”
“這話就過分了,他舅舅有兵權就了不起啊。”
“唉,這種事你叫我怎麼說,我學著你這樣就成,也不能在朝堂上多說話,很多話不說你也是知道的。”
顧行舟點頭,話一多就是個別有用心,真是不好做人。就跟他爹一樣,能糊塗就糊塗,糊里糊塗一輩子也不壞。道:“徽王平日裡不愛說話,對你怎麼說這些。”
“他說的也沒錯,我也無法反駁。”
顧行舟搖了搖頭,又看向窗外,那高頭大馬之人,顧行舟就當不認識那個人,那在馬上的人他現在就是百里季墨。
他認識義妹,不認識兄弟,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