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見縣長都不著急
鐵太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昨日他就是這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還被這個老傢伙好一個嘲笑,今天換成他了,果然很好笑。
只要一想到秋一諾是他們平安村的,孫村長怎麼想都覺得解氣。
他再道:“我懷疑秋大妞早就算到了修路這一步。”
大家面面相覷,實在是不太敢相信,哪有人未雨綢繆到這個地步。
“話又說回來,你們仔細回憶回憶,但凡是秋大妞想做的,哪一樣沒幹成?你就不想跟著她拼一拼,說不定這一次咱們錦繡罐頭廠能在全國露臉,咱們還能把桃罐頭賣到全國去。”
賣到全國?
他們做夢都不敢這麼做。
桃林村來的幾位村幹部幾乎是不可置信的看著孫村長,總覺得這個老傢伙自從和他們合作以後,人就飄了。
現在更是什麼夢都敢做了,換成他們桃林村都不敢這麼想。
楊書記用腳踹了一下自家村長,使了一個眼神,好似在說:你快勸勸隔壁的瘋老頭。
誰知林村長卻是異常的沉默,低頭不知在想什麼。
“老林,你說呢?”孫村長滿面紅光,自從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後,他就沒什麼可糾結的。
秋大妞指哪兒,他就打哪兒,多輕鬆,還不用動腦思考。
林村長猛的站起了身子,把孫村長嚇了一跳,“你要幹嘛?”
“把秋大妞叫上,咱們一起去趟縣政府。”
一聽這話,孫村長就知道他這是想明白了,“行,我現在就去找她,半個小時以後,我們村口集合。”
孫村長到秋家的時候,秋一諾剛起來,正閉著眼睛刷牙,一看就是一副沒睡飽的樣子。
“秋大妞,走,咱們去縣政府。”
秋一諾一怔,“現在?”
“你麻溜點,可別磨嘰,咱們不好讓縣長等著。”
正準備出門上工的程紅英腳步一頓,啥玩意?
她家妞兒出息了,要去見縣長了。
“可我還沒吃飯呢?”
孫村長張了張嘴,這丫頭也太囂張了,見縣長都不著急?
還不等他苦口婆心的講道理,程紅英已經從廚房拿出了兩張大餅,塞給了剛洗漱完的秋一諾,“你以為你是誰,還想讓縣長等著你,趕快走。”
“可大寶二寶誰照顧?”
“用不著你操心,快走!”
十五分鐘後,秋一諾坐上了前往縣政府的拖拉機。
迎著風啃了兩個大餅,孫村長很是諂媚的遞上了水壺,“這是你娘讓我給你帶的水。”
坐在一旁的林村長,十分複雜的看著孫村長,怎麼也想不明白前兩天還挺有自己想法的人,怎麼突然就變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秋一諾才是平安村的村長。
一個小時後,三人來到了縣政府。
臨進門之前,林村長還拉著秋一諾,“一切看我眼神行事,你可千萬別胡說八道。”
秋一諾拍著胸脯保證,“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胡說八道。”
一看林村長這人就不太瞭解她,她不會胡說八道,但她會說大實話。
林村長敲了敲門,來開門的是縣長的秘書。
大約三十來歲的斯文男子,見是縣長的表弟,立刻把人請了進去。
縣長一抬頭,就看見林村長還帶著兩個陌生人來了,頓時臉上掛著職業性的笑容,“林村長,這兩位是……”
這還是孫村長第一次近距離靠近縣長,整個人激動到話都說不完整。
秋一諾做了自我介紹,“縣長,你好,我是平安村的秋一諾,這位是我們村的村長,孫昌福。”
孫村長此刻也為自己的笨拙懊惱,見秋一諾幫忙解釋,心中感激不盡。
一縣之長管的人和事兒都不少,自然記不住一個小村子的村長是誰。
但是昨日才看過秋一諾的文章,還讓他在領導面前露了臉,他豈能不認識。
“小秋同志,昨天我在省城晚報看過你的文章了,文筆接地氣,還辭趣翩翩,當得起一篇好文章。昨天就想見見你,沒想到今天你就來了。”
“感謝縣長的喜歡,我也就是把我們村和桃林村的實際情況寫了出來,當然,還是國家政策好,領導又具獨到眼光,我們才能順利將罐頭廠開起來。”秋一諾雖在拍馬屁,但態度不卑不亢,就特別容易讓人信服,好像她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林村長眼底升起了一抹讚賞,這丫頭可和他們村那個不爭氣的老孫太不一樣了。
縣長聞言,哈哈大笑,又把秋一諾好一個誇獎。
然後又說到了省城晚報會來人採訪的事兒,“一定要全力以赴,錦繡罐頭廠有什麼難處可一定要和我說,咱們大家一起想辦法克服。”
“縣長真是太厲害了,我還沒說,你就知道我們錦繡罐頭廠有難處。”
林村長用力咳了咳,很是賣力的朝著她使了一個眼神,不要那麼快直奔主題。
給他老哥哥一點時間緩一緩呀!
林村長只能將求助的目光放到了孫村長身上,誰知道這個老傢伙也不緊張了,反而有心情東張西望了。
縣長正色,好歹錦繡罐頭廠是唯一一個經他手的政績,說什麼都不能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到底是什麼問題。”
“縣長,是這樣的……”
縣長由最初的擰眉,到震驚,再到放空自己,腦海裡只剩下兩個大字:修路。
本以為只是小問題,哪曾想到這位女同志一提就是這麼大的問題。
修路可是有條件的,也是國家在把控,怎麼可能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僅僅只是因為破損了幾個罐頭就要修路,只怕他報上去,人家連看都不能看,就被打了回來。
“等等,小秋同志,修路這事兒可不是小事兒,你們村要修,別的村見了肯定也要修,每年國家撥款就這麼多,不可能事事面面俱到。”
“縣長的顧慮我都懂,國家也不可能每個村每個人都顧得到,但是咱們可以先富起一部分人,然後再利用這一部分富起來的人去帶動其他的經濟。”秋一諾完全套用了鄧公開放特區的理念,回頭再看看,深市成功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上面看到的永遠是最優秀和最差的一部分,你不能把每個人都照顧到,自然就要扶持起一批人,利用他們成為你的左膀右臂,我知道縣長您想為這一方百姓謀福,可也要考慮這一方水土的實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