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四章淤田計劃
虞醒內心之中,已經設計出兩三個短平快的工程了。只是在等待時機。
“使君,使君。”喬堅帶著一行人遠遠的看見了虞醒,大聲喊道。隨即也摘了鞋,趟著水,走了過來。說道:“你在這裡,讓我好找。”
虞醒一看喬堅過來,心中暗道:“時機看來成熟了。”
虞醒等待的時機,不是別的。就是喬堅的工作。喬堅的事情做好了,就能進行下一步了,而今喬堅過來彙報,應該是事情做得差不多了。
果然不出虞醒所料。
喬堅到了虞醒身邊行禮說道:“不負使君之託,總算是有一個了結了。”
“十七都,三千七百戶。田糧冊子也一併修訂過了。我估計到了秋天,能收上來萬石賦稅。”喬堅一邊說,一邊講錢糧冊子遞給虞醒。
虞醒將手中長刀遞給左右,就著河水洗了手。擦乾之後,才接過冊子。看著上面一筆筆工整的字跡,以及喬堅瘦得突出的顴骨,就知道喬堅的辛苦了。
大半個月時間,建立敦州刺史府,建立一套治理體系,即便有芒部留下的一些田冊底稿,即便有其他人幫忙,即便這裡面有很多問題不完善。但是其中辛苦,局外人是很難領會的。
虞醒說道:“喬長史辛苦了。”
喬堅說道:“不辛苦。分內事。”
“使君,”王四端說道:“敦州軍現在開始組建了吧?總不能一直是空架子吧。”
王四端作為敦州軍左統制,自然要為自己的部下爭取利益,在虞醒確定建立起敦州軍的時候,他就要錢糧,要裝備,要擴軍。但是都被虞醒擋下來。
虞醒當時說,當務之急是先建立州府,能將賦稅收上來,才有錢養兵,否則單單靠那一點戰利品,坐吃山空,不是正道。
王四端自然是說不過虞醒的。
這不眼巴巴的等著喬堅將敦州的內務處理出一個大概來,就想讓虞醒答應擴軍。不能一直是當初跟隨他打芒部的三百多人吧。
虞醒搖搖頭說道:“還不是時候。”
王四端說道:“怎麼還不是時候?公子,您是知道的,不是打下芒部,就萬無一失了,雖然說,舍利畏大師的勸說之下,其餘寨子都表示了對我們服從,但是這都是虛的。只有刀子是真的。萬一有人學我們突襲芒部,我們也是吃不消的。三百多人決計不夠的。”
虞醒說道:“四哥,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沒有和你說,就是漢軍的待遇問題。”
王四端一愣,說道:“待遇?”
虞醒說道:“當兵吃糧,天經地義。而今芒部百姓各個分田。跟隨我們打芒部的老人,總不能比不上芒部百姓吧?”
王四端說道:“那分田便是了?”
虞醒說道:“田從何來?芒部每一塊土地都有主的。”虞醒拍著手中的冊子說道:“都在這冊子上。從哪裡分田啊?”
其實,虞醒手中不是沒有一些田土的,畢竟殺阿濟的時候,不僅僅殺了阿濟一個人,還殺了阿濟一些親信。他們的土地是可以充公的。
但比起所需要的土地,還是不夠。
而且是遠遠不夠。
王四端傻眼了。
他沉思片刻,說道:“公子,俺老四不懂什麼大道理,但卻知道,人不能忘本,沒有三百兄弟,就沒有這敦州的基業,總不能讓他們比不上芒部百姓嗎?”
“自然不會。”虞醒說道:“我這些天就是在做這一件事情。”
虞醒從來都很清楚。
他以三百人奪芒部,不安定人心。有心人振臂一呼,很有可能芒部易幟。所以虞醒當機立斷,分田授地。毫無保留,
當時收買人心,得到芒部部眾的支援才是最重要的。
必須要快。要讓芒部百姓迅速打消對抗心情。否則就沒有之後,很有可能被阿濟某個殘部振臂一呼,想突襲阿濟一樣,突襲了他們。
看似順順利利,其實其中很多危險,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什麼叫做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全力以赴,還怕不夠,怎麼可能預留什麼土地?
而今虞醒才有時間思考軍隊的待遇問題。
首先募兵制是不可能的。無他,敦州太小了。就那麼多錢糧,根本養不了太多兵馬。最好的辦法一方面是全民皆兵。這也符合敦州的實際,這裡的民風彪悍,是男丁都能上陣。
只是總要給報酬,不可能什麼都不給。讓人上陣殺敵。
那就是授田。百姓服兵役的報酬一部分就在田上了。如漢唐之制度。
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跟隨他過來的諸葛寨一千多人,該怎麼安排?
他們是跟隨虞醒的老人,是有功之臣。必須是最好的待遇。否則不要說別人了,王四哥跟隨他最長的老人都覺得不行。直接影響內部團結的。
虞醒很明白,他的統治核心,其實就是虞家與張家聯合,諸葛寨的漢人。之後才是芒部的夷人。他決計不能不顧自己的基本盤。
但是,從什麼地方給他們授田,從芒部百姓手中分出一部分土地,自然是可以的。
卻也最不可取。
這就直接形成漢夷對立,土客之爭了。
“什麼事情?”王四端說道。
虞醒伸手,指著兩山之間蔓延荒灘說道:“就這裡,只需修一條河道,兩山之間,足以開出數千畝土地。足以為軍中授田。而且都是上好的淤田。”
“一畝可當三畝。”
王四端說道:“什麼?真的嗎?”
喬堅聽虞醒這裡一說,心中一動,再看眼前的山谷就大為不同了。
遍佈鵝卵石的荒灘,似乎在一瞬間變成了良田。只需為這一條河修好堤壩,將河道縮小到一定規模。
兩邊的荒灘就可以用泥土填平,喬堅看著腳下的泥土,也發現,這荒灘看似遍佈石頭,但是下面其實並不是石頭。而是大量石頭被水流衝到這裡,水勢減緩之後,衝不動了,這才滯留在這裡,並不說下面也是石頭。
完全是可以種田的。
“使君,”喬堅說道:“我看這裡每年夏季應該會發洪水的。如果我們修建河道,到了發洪水的時候該怎麼辦?”
虞醒說道:“他不發洪水,還不好辦的。”
“我計算過,根據往年洪水在兩側山崖上留下的痕跡,已經流域面積計算,”一連串專業術語從虞醒口中崩出來,什麼徑流量,最高水位,含沙量比值,可得。虞醒的目光掃過喬堅與王四端兩個人的臉,他們兩人似乎滿眼都是星星,都寫著:聽不懂。
虞醒嘆息一聲,直接說結論了。說道:“只需挖深三丈,寬兩丈的河道,就足夠了洩洪了。甚至這一條河道也不需要現在挖。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修建一道高三尺,連線兩邊的漫水壩。將山谷完全截斷。”
喬堅聽了,滿頭霧水說道:“使君,這又是為什麼?”
虞醒說道:“這一片荒灘,不管是平整,還是清理石頭,都需要很多人力,我們現在哪裡有那麼多人力,但是我看過了,每年都會有很多土石從山中衝下來,修建這一座漫水壩,一攔,水流就會在這裡慢下來,從山中帶出來的泥沙會沉澱在上面,水會流下來。”
“如此一來,這個漫水壩以上,自然會被淤平,不用一人之力。”
“如果天公做美,一場大雨就能把這裡淤平。即便天公不做美,也不過多幾個月而已。省去無數人工。”
“我算過,動員所有壯丁,不過十幾日就成了。”
“百姓見了有利可圖,才會願意跟著我們繼續做事。”
這才是虞醒最後選在這裡的原因。
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
大部分百姓分享成果是可以,但是讓他們付出艱苦的代價,去搏一個未知的可能,卻是萬萬不行的。
虞醒十分冷靜與清楚,他在敦州百姓中威信未立,大部分人只是不討厭他,至於愛戴什麼的。根本不可能,現在動用民力修大工程,百姓非造反不可。
而這個工程,最開始的工程很小,不過一道數里長,高三尺的石頭牆而已。
石頭可以就地取材。數里長看似很長,但是數千人一起動手,工程量也不大。一旦淤出田土之後。百姓見了利益,接下來的挖掘河道,修建堤壩等等的工作,才能推進下去。
敦州可以修建的水利工程有非常多,卻只有這個工程,可以借天地之力。而少用民力。
喬堅好容易才明白了虞醒的思路,這不由讓他想到了宋朝一件舊事。
北宋年間,皇宮大火,皇帝命丞相丁謂修繕,丁謂首先在開封大街取土燒磚,然後將附近的水引入溝中,讓運輸建築材料的船直接到宮殿。最後修建完之後,將建築廢料填充街道,一舉而三得。省了不少功夫。
而今看來虞醒今日之策劃,不在丁謂之下。
不,應該是在丁謂之上。
無他,丁謂不過是省人力,而虞醒卻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
簡直是神鬼莫測。
喬堅說道:“使君巧思,冠絕天下,屬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