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喬老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餘帶著眾人,自應州一路向南。

從衛輝府進入河南地界,然後過開封府,最後來到了歸德府的甫城縣。

這裡正是謝餘封地的所在之處。

中途經過考城的時候,謝餘帶人停留了幾日。他在考城打聽了一番於華等人的下落,最後被人告知,於家人並未來此。

謝餘更加擔心了。

“說不定義父帶著文君,去錢塘了!於家護院那麼多人,一定不會有事的。”

白曉楠能看出謝餘臉上的擔憂之色,她也只能用這個藉口來安慰謝餘了。

謝餘點了點頭,強迫自己不要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去想。

應州距離甫城差不多兩千餘里,謝餘這一行人日夜趕路,也用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也幸好之前在京師的時候,領了不少封賞。謝餘當時身上尚有七八百兩的銀票。所以這一路上,也夠人馬消耗之用。

不過到了甫城時,謝餘身上的銀票已經所剩無幾了。再不想辦法弄錢,這群跟著謝餘的兄弟們,怕是要餓肚子了。

“你們在城外等候,我去找知縣交了敕書,問清楚封地的具體所在位置。再說安置的事。”

給六子等人交代了一聲,謝餘帶著白曉楠進了城。

打聽一番,最後謝餘來到縣衙,和幾個衙役交代了來意。

聽說眼前男子竟然是新封的甫城男,那幾個衙役也是一臉的驚訝。待檢查過謝餘手中的封爵敕書後,一個衙役匆忙去通知知縣了。

一炷香後,謝餘和白曉楠被迎了進去。

謝餘在縣衙的大堂內,見到了甫城的知縣。

一番介紹後,謝餘對這知縣也算是有了個簡單的認識。

甫城知縣叫何光耀,是永昭元年的進士。

那一年正是永昭皇帝周祁正式登基的時間。

因為未透過朝考,何光耀被安排到了甫城,當了個從七品的縣丞。三年之後,遞補成了正七品的知縣。

然後這一個知縣,一直幹到了現在。

算起來,何光耀在這甫城呆了差不多十四年了!

一個縣官能幹十四年,這說明一個問題:何光耀在朝中沒有人!

要是早幾年,何光耀能遇到謝餘這種背靠著兵部尚書大腿的“權二代”,無論如何他都要巴結一番的。

可是現在……何光耀已經熄了這個念頭了。

十四年的經營,他早就成了甫城的土皇帝了。現在再說要提拔他,讓他換個地方履新,他絕對一百個不願意。

在甫城呼風喚雨、說一不二不香嗎?

他如今已經快五十歲了,就算是被提拔了,又能幹個幾年呢?

與其在別的地方篳路藍縷,還不如穩穩當當的在甫城當他的土皇帝呢。

此時這個甫城的“土皇帝”,正捏著謝餘的那份封爵敕書,動起了小心思。

說實話,他挺膈應謝餘這個男爵的。

儘管敕書上表示,讓他配合著在甫城的管轄地片中,劃出一塊封地給謝餘。至於說劃哪一塊,可以由他這個知縣“便宜行事”。

從統屬上來說,謝餘的這個封地,還是歸他這個甫城知縣管轄的。

但是……那也只是名義上的管轄權罷了。

封地內的稅收,以後就和何光耀沒任何關係了。

這感覺就好像……謝餘要從他何光耀的鍋裡扒拉飯吃!這能行?

猶豫了半天,何光耀終於還是找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謝男爵,你既有陛下封詔,我自當全力配合。就是不知謝男爵,可有中意的封地啊?”

看著一臉笑容的何光耀,謝餘總覺得這傢伙有幾分“笑面虎”的味道。

想了想,謝餘搖頭道:“我初來甫城,諸事都不熟悉。至於說這封地,還需何大人幫忙安排一番。只求能有一處安身之地,日後定不會忘了何大人的相助之恩。”

“哈哈,好說,好說!”何光耀點了點頭,“出甫城向東南二十五里,有個孫家莊。以孫家莊為中心,方圓十里皆為良田!那裡可作謝男爵的封地,你意下如何啊?”

正如謝餘和何光耀所說的那樣,他對甫城並不熟悉。所以何光耀說的這個地方,謝餘也沒有任何的資訊資料可參考。

不過只要有村子就行。

有村子就意味著有人,而人口就是紅利!

哪怕地貧瘠一些,謝餘也無所謂。他又沒指望靠著種地發財。

謝餘衝著何光耀拱手道謝:“如此便多謝何大人了。對了,我還有一事,想求何大人幫個忙!此次於山西一路趕來,我收留了不少流民。如今在甫城安家落戶,我想把這些流民招來做看家護院……”

謝餘想給六子陳忠這些人,重新辦個路引。

有了路引,這些人的山匪身份,就算是洗白了。以後出入其他城池,也方便許多。

何光耀一聽,直接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在他看來,只要不是跟自己分潤權利的事兒,都不是大事兒。

有了何光耀的首肯,一切就都好辦了。

何光耀在那封地文書上籤好字,蓋了大印,還給了謝餘。

最後謝餘又去師爺那領了一百多份路引。

這些路引都還沒寫名字,回去後謝餘讓六子等人自行填寫即可。

這也算是解決了一樁大事。

辭別了何光耀,謝餘和白曉楠出了甫城。

到了城外,與六子等人匯合後,謝餘便往那封地文書所指方向趕去。

半個時辰後,終於來到了這何光耀口中的孫家莊。

半路上,謝餘也在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之前何光耀和謝餘說這個地方的時候,謝餘還以為這是個荒地或者貧瘠之所。

但是當他來到這裡,才發現這邊的農田,竟然都是良田!

一眼望去,一馬平川,不見山巒。

再下馬檢查一下田邊沃土,能看得出來那土壤鬆軟,是肥力相當不錯的好莊稼地。

謝餘頓時有些納悶了:難道是他誤會何光耀了?這何知縣……真是個熱心人?

“謝先生,這裡便是您的封地了?以後咱們要在這住下?”

六子看著四面沃野,同樣也是一臉的興奮。

謝餘點了點頭:“應該是。先去找到村正再說。”

這一行百餘人,來到孫家莊的時候,也引起了一陣恐慌。

有那村戶以為這是一群強人,所以還沒等謝餘等人進村呢,他們便開始敲打起各種響器,示警眾人。

更有那青壯已經開始抄起鐮刀糞叉,組織成武裝,守在村口準備迎敵了!

不過……這孫家莊青壯不管是人數還是戰鬥力,和謝餘身邊的人都沒法比。

眼看這孫家莊的人被嚇得不輕,謝餘示意眾人在村口下馬。

接著謝餘一個人迎著那些青壯,開口問道:“村正可在?出來說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老告
神機妙算諸葛亮:“三日後,亮登壇作法,可得東南風,曹營將破!”曹操:“諸葛亮會天氣預報,我們提前一天就襲營。”漢中之戰,蜀漢連番用計。 但曹操早早佔了定軍山,巋然不動。劉備嘆了口氣,這曹操為何事事佔先? 魂穿曹操,他發現這個三國,武力高的驚人,奇謀將略,兵策如神通! 好在他能看見將領的戰力值!包括謀士的韜略值,故能統領麾下良臣猛將,盡展所長,精準用兵,制敵機要。 呂布下城投降,曹操看了眼外掛,其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紅樓低調人生

紅樓低調人生

隨雨安
誤入紅樓世界,憑玻璃球改善體質、智力。本著低調、苟著的原則一路獲取功名、氣運且有美女相伴。 從農家子走向顛峰。
歷史 連載 72萬字
文狀元抗倭寇

文狀元抗倭寇

一葉飛毯
據《明史》記載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一生貪玩,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可武宗又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應州大敗小王子。 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要,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有皇宮不住,住自己修建的鎮國府。 後人評說武宗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昏君,死後葬於 “康陵”,廟號 “武宗”。正所謂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了。武宗駕崩,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
歷史 連載 8萬字
掌國

掌國

九城城主
大通勢微,諸侯不臣,太子關承自請貶為晉王遠赴西南,從此一路開疆擴土,最終天下歸一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