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常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可當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候,英國並不知道工業革命。

也完全沒有意識到,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英國,一場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他們的眼前展開。

而這場工業革命,恰好是由英國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的農村工業化運動所引爆。

直到後來,這場由農村原始工業化引爆的英國工業革命,才被如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樣少數具有洞察力的政治經濟學家所察覺和意識到。

同樣。

在八十年代中國依然貧窮,落後,絕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農村的環境下。

還無人能夠敏銳抓住,或意識到這場農村工業化浪潮的深遠歷史意義,和經濟學意義。

八八年前後的中國,已經處在引爆工業革命的門口,卻絲毫沒有引起國內外經濟學家和媒體的重視。

而中國最偉大的總設計師,準確的看清了現象。

朱高熾也發現了朱棣的不快,同樣也知道,他的不快來自於何處,所以認真解釋道。

“中華重工的誕生,滿打滿算不到兩年,雖然發展的很快,可仍然不具備兼顧所有人的能力。”

“目前中華重工的目標,仍然以軍戶為主,工匠為輔,那麼對於民間,就需要這些作坊的存在。”

“吸收農村富餘的勞動力,促進生產力,為工業化道路創造源源不斷的動力。”

朱棣不滿的說道:“豈不是不公平?”

朱棣談公平,朱高熾沒有覺得荒謬。

如果覺得荒誕,是因為對士農工商的誤解。

士農工商。

出自於《管子》,“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士農工商四民,是國家的柱石之民。

管仲認為,四民分業有四個好處:一是“相語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業的人聚居在一起,易於交流經驗,提高技藝;

二是“相語以利,相示以時”、“相陳以知價”,對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有很大作用;

三是營造專業氛圍,使民眾安於本業,不至於“見異物而遷焉”,從而造成職業的不穩定性;

四是無形中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使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薰陶下自然地掌握專業技能。

無論後世部分人,如何根據字面來解讀成等級,也無論唐宋明如何脫變,至少管仲的原意,並不是分貴賤。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國民分為三等:第一等是哲學家,第二等是戰士,第三等是商人、手工業者和農民。

到了明朝時,士的地位的確是最高的,畢竟人家是官老爺。

所以明末的西方傳教士,把大明稱為理想國。

但這是因為社會的地位導致的差別,而不是人為的劃分,就跟富人有小三的現象,總不能因此解讀成社會支援小三。

朱棣認為作為統治者,對百姓要一視同仁,不分親疏,而對老大的做法產生不滿。

“大明農戶太多了。”朱高熾輕聲說道。

大明的城市人口,最巔峰的時期,也不足百分之十。

英國靠著一個半世紀鄉村經濟的繁榮,支撐起了工業革命誕生的市場。

那麼如何用一代人走完工業革命,首先一個半世紀鄉村經濟的發展,就是繞不過的問題。

英國自下而上,自然發展出來的果實,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自上而下,需要高超的手腕,一般人玩不轉。

既要發展工業,又要刺激農村富餘勞動力,兩者離不開。

後世七八到八八年十年間,中國的鄉鎮企業從一百五十萬個變為一千八百九十萬個,為工業化提供了核動力。

中華重工解決軍戶問題,而作坊解決民戶問題。

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兩條道路。

中華重工創造消費,刺激消費,帶動民間經濟,民間經濟發展吸收農村人口。

等於中華重工又變成作坊經濟的孵化器,為作坊經濟提供本金,而靠著這些本金,作坊經濟迴圈開動起來,越滾越大。

否則光靠中華重工的體量,未來頂多只能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工業人口。

最重要的是,朱高熾想要用一代人完成工業化道路,必定離不開作坊經濟。

“難道就置之不理?人為劃分?”朱棣理解了長子的難處,但還是覺得不是長遠之道。

“當機器生產機器的時候,就可以解決了。”

“機器生產機器?”

“中華重工目前屬於第一階段,機器生產商品的階段。”這是第一次革命革命的特徵。

朱高熾解釋道:“當機器生產機器,即屬於第二階段,當社會的生產力達到了這個地步,就可以重新分配社會資源。”

機器生產機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徵。

在九五年到千禧年之間,是後世國家處在引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門口階段。

一旦按正確的順序引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其自自我繁殖和盈利的能力,是任何金融危機都難以阻止的。

也是世界在那些年,無法阻擋中國崛起的關鍵原因。

無論是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零七年的世界金融危機,讓中國出口總量,與其增長趨勢相比,永久性地減少了近百分之四十,也沒能阻止中國的發展。

就如十九世紀的美國,經歷了十五次金融危機和一次四年的國內戰爭,這些都沒有阻止美國,強勁發展成為下一個世界生產中心和超級大國。

這不是因為美國的所謂的知度優越,如知度經濟學家所吹噓的那樣。

而是因為美國吸取了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經驗,自建國伊始,就採納了一個正確的、有序推進的、從原始工業化到輕工業化再到重工業化的發展戰略。

中國同樣如此,在正確的道路上,那些列強合力採取了無數的手段,最終也沒有攔住中國經濟的騰飛。

“機器生產機器。”朱棣每個字都懂,但是合起來彷彿也懂,又覺得無法理解。

臉色露出茫然,突然之間,覺得與長子論經濟之道,實在有些自討沒趣。

大明喜歡神童,終明一朝神童都受人追捧。

自己的長子雖然不是神童,但大器晚成,少年發光,也令朱棣十分的得意。

他不再勉強自己理解老大的經濟理論,開口吩咐道:“經濟經濟,既要發展經濟,也要兼顧民生,需知愛民如子。”

“兒子謹記。”

朱高熾應道。

愛民如子在後世是要拋棄的,包括攔路磕頭跪拜青天大老爺的橋段,都是令人警惕的糟粕。

不過在大明,統治者的確要兼備這種素質,儒家也極力要求統治者如此行事。

猶如大才海瑞,萬民願意跪他,捨不得他離開,希望他永遠留在當地做官。

三萬套衣服,以及後續一萬套,如果在應天府,以江淮一帶的紡織能力,可能十天半個月就能完成。

但是放在北平,的確令作坊主們既高興又痛苦。

又擔心招工後訂單較少,又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左右為難難以下決心。

而不知道什麼時候,時不時有些客人上門,想要買幾件成衣。

有的作坊主敏銳的抓住這個機會,開始試著生產其餘樣式的衣服,例如百花群,女兒穿的珠翠蝶群等美麗的衣裙。

有一天假日,小九和工友們進城逛街遊玩,猶豫了一番,進入了一家衣鋪。

在夥計熱情的招待下,小九一口氣買了九套裙子。

“你買這麼多衣裳做什麼?”

“師孃,師嫂各兩套,家母兩套,家妹三套。”小九揹著包袱,對工友說道。

工友知道小九收入高,不敢和他比,只跟婆娘和女兒各買了一套。

不久。

這間成衣鋪子,掛上了許多漂亮的成衣,在為中華重工製作工衣的閒暇之餘,專門製作女裝。

受工廠的啟發,同樣結合傳統的服飾,製作更多即不失保守,又更為精緻的衣服。

越來越多的人上門購買,連城裡官宦之家的小姐,也聽說了這裡的名氣,相約來試一試。

有了一家發財,很快就有了第二家,第三家。

競爭激烈的環境,有的開始追求廉價,有的開始追求質量,有的開始講究款式。

朱元璋的旨意,老百姓要多種桑樹,種麻棉,想要讓民戶自給自足,達到溫飽。

農民凡有田五畝至十畝者,要栽桑麻木棉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以是為差

當統一國家後,這道政令又被推行到全國,要求百姓多種桑樹、棗樹、柿子樹和棉花。

但是這些並沒有流入市場。

包括軍服,大明是以服役的形勢,讓百姓免費製作軍服,不但無法產生經濟效益,而且百姓深受其苦。

當中華重工每年幾萬件成衣訂單投入市場,為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依託這個基石,北平的紡織業很快發展起來,琳琅滿目的服裝,促進了人們的消費。

中上層的統治者,例如王府有自己的六局,但是中下層的富戶,有這個需求和消費力。

加上中華重工的一萬數千名工人,他們自己穿著工整的衣裳,領著富裕的工錢,總不能讓一家老小穿的破爛。

一家買,其餘工友就會去比,然後要跟著買,消費的慾望就誕生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菜鳥秘書
贏昭穿越大秦,成為始皇帝諸多子嗣之一。 身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泱泱大秦,曇花一現,二世而亡。 而始皇諸多子嗣,皆被胡亥所殺,未得善終。 也就是說,他最終,也難逃一死的下場。 起初,贏昭並非沒有想過,改變這一切。 於是他深夜覲見,肺腑諫言,以圖說服天子,結果卻導致龍顏大怒,將其趕出咸陽。 贏昭徹底心灰意冷,大殿怒斥始皇帝。 “陛下豈不聞,為帝王者,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由。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
歷史 連載 4萬字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巨量起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回到古代當紈絝

回到古代當紈絝

米蘭小鐵匠哥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逍遙姑爺

逍遙姑爺

太九
穿越成蘇家贅婿,前世卷怕的林白,準備安心當個姑爺混吃等死,可不想,總有人惦記他娘子。 這特麼誰能忍?軟飯被你搶了哥吃什麼?
歷史 連載 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