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他意味深長的眼神,王瓊若有所思。

若說目前的內閣之中誰與楊廷和不算同心,那也只有曾在楊廷和丁憂期間擔任過首輔的梁儲了。

而曾陪伴正德皇帝南下征討寧王的梁儲,身上同樣少不了與內臣、倖臣們有關的汙點。

王瓊還知道,在梁儲老家廣州府那邊,梁家的名聲、所犯的事一樣不少。

內閣眼見著就要擴大了,但總不至於一下子達到六七人之巨吧?

莫非梁儲已經收到了什麼訊息,楊廷和他們要先把梁儲排擠出去?

與文官這邊的波濤暗湧不同,勳臣武將那邊就平和多了。

反正朝堂權力大抵也與他們無關,如今勉強成為一班,只不過因為祖制如此。

第三通鼓響,文武百官終於開始按照位次順序迅速排好了隊。

天未大亮,前方的左掖門和右掖門徐徐被開啟。

穿過幽深的門洞,難以窺見全貌的奉天門影影綽綽地出現在前方,還沒有一片琉璃瓦能反射到朝陽的光亮。

一切都像此刻基調未明的新朝,聖意會如何裁決一些事?聖眷會落在哪些人身上?

而此時,朱厚熜已經從華蓋殿裡站了起來。

他沒有坐步輦,身後的張佐、黃錦一人手裡拿著一個盒子,身後還有數個文書房的太監端著盤子,其中放著許多奏疏。

從奉天殿出來下了臺階,朱厚熜往右前方的西角門走去。

禮制規矩如此,朱厚熜看著那邊不算寬闊的地方有些無奈。

實際上,他算是會在“屋簷”下上朝。

御門聽政,聽起來很高階,但就是坐在“門房”裡議論國家大事。

只不過這門房的屋簷很寬,足有四開間的進深。

東西角門要小很多,也不在雲臺之上,氣勢上要弱不少。

到了那裡,很多人都得站在“屋簷”外的露天裡。

等朱厚熜到了地方坐上預先設定在那裡的御座,鴻臚寺官開始宣唱,朱厚熜的第一次上朝終於開始了。

從他的視野看過去,首先是門裡門外分列兩側的儀仗、守衛,然後就是在兩邊排成數列的文武百官。

此刻,他們都在朝服上穿著系出了角的黑色腰帶,以示喪期。

朱厚熜同樣不是身著袞服,他靜靜地看著楊廷和與徐光祚等人帶頭走進來。

能走到門廊內的一共只有三四十人,其餘人都在門外。

等他們完成叩拜之後,朱厚熜靜靜說道:“平身吧。剛才聽報,朝參官除了駙馬都尉崔元等數人因事因病,全都在這裡。登基之時你們也都陛見過,已經不陌生了。楊閣老,您眼睛不舒服?”

楊廷和語氣有點激動甚至哽咽地說道:“陛下盛哀之中臨朝視事,臣心懷激動,一時失態。”

朱厚熜微笑著點了點頭。

真是說來就來,也不知是真感動,還是想起經常不上朝的朱厚照,又或者已經預感到今天的朝會估計很難、已經開始想哭了。

他的目光從眾人中一個個地掃過去,在遠處袁宗皋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轉移到了嚴嵩、夏言身上。

一個是翰林院編修,一個是兵科給事中。

在嚴嵩身邊的,都是翰林院的清貴們,其中就有崔元那個兒女親家劉龍。

而夏言附近,還有兩個非常活躍的人:吏部都給事張九敘和兵科左給事中齊之鸞。

齊之鸞上了兩道非常有殺傷力的奏疏。第一是請朱厚熜把費宏召回來,第二則是:請朱厚熜廣開言路,讓內外文武大臣及非軍功而得封拜者寫自陳,讓科道查劾奸佞小人。

費宏朱厚熜已經下令去請了,而另外那道奏疏則還留著。

而張九敘則更狠:他指名道姓地彈劾了梁儲,六部尚書中的四個,還有都察院諸多大佬。

朱厚熜把目光收了回來說道:“過去月餘及這幾天的奏疏,朕都看過了,看了足足四天。”

楊廷和又帶頭跪了下來稱頌:“陛下勤勉至此,實乃大明之福。”

朱厚熜笑了笑:“看來看去,再加上查了四天的賬,朕的感受是:朝中沒一個好人,我大明要亡啊。”

剛才還在交口稱頌的文武眾臣這下都跪著起不來了。

不知為何,楊廷和卻沒來由的一陣輕鬆:果然。

他就知道一定會有么蛾子,這不是準時來了嗎?

說朝中沒一個好人這種話,楊廷和倒並不覺得多可怕:危言聳聽的事,他見得多了。

新君在百官之前第一次公開議論國事就是這句話,而且點到了查賬,有些人內心卻不免惴惴不安。

他們畢竟不像楊廷和幾人與皇帝已經打過幾回交道了,對於皇帝的印象還淺。

朱厚熜示意了一下張佐:“朕做了個統計。這段時間你們的奏疏裡,朕讓人把你們說得多的詞都摘錄了下來,張佐,念給大家聽聽。”

“奴婢遵旨。”張佐開啟了手上的一張紙,走上前朗聲說道:“奉陛下旨意,摘錄群臣奏疏辭句,計數如下:”

“……小人,計九十三次。”

“黨附,計八十八次。”

“助逆,計七十九次。”

“矇蔽,計七十四次。”

“江彬,計六十八次。”

“權奸,計六十一次……”

張佐就這樣脆生生地念出群臣奏疏中的高頻詞彙,聽的人沒見識過這樣的表現手法,一時都有點懵了。

這些只是高頻詞彙,但他們對朝堂都是有了解的。從某些詞出現的頻率,那自然指向三大重要的話題:朝臣爭鬥、宸濠之亂、宦官亂政。

沒聽王瓊和梁儲也出現在了高頻詞彙裡?

等張佐唸完,朱厚熜指了指一旁那麼多奏疏:“四位閣臣,六部尚書及堂官,內臣顯宦……被各人指名道姓彈劾的幾乎全囊括在內。在你們口中,個個論罪當誅。朕四天來看的奏疏,七成都是清除奸佞、黨同伐異、人事紛爭,二成是具體國事,這國事當中也只有寥寥數人拿出了個人方略。朝堂之上,一貫如此嗎?”

沒人回話。

朝堂之上,確實一貫如此,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是在彼此爭鬥。

這裡是帝國中樞,不同的人在同一個位置上,自然會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

難道說任人用事不是最大的國事?

至於說其他國事,那不是一直有成例,也只是先憑個人能耐去出言建策,定下了方向和督辦之人,讓下面的人去辦不就行了嗎?

何況此時是撥亂反正的時機,新君繼位,本就會經歷這樣的風雨。

現在,人人都在揣摩著皇帝說這話的意圖到底是什麼。

“都起來吧。”朱厚熜看著謝恩起身的他們,“朕小時候在安陸聽到鄉民議論,說當官的啊,拉出來排成一排,全砍了或許有冤枉,隔一個砍掉一個就幾乎都是罪有應得。楊閣老,對此言論,你怎麼看?”

楊廷和被點了名,不得不站出來對皇帝突然說這些話進行駁斥:“此等愚民無知言論,陛下何須記在心上?”

“愚民?無知?”朱厚熜冷笑了一聲,“那麼朝臣們多年苦學,總不算愚民、無知了吧?在爾等奏疏中,我大明百官確實絕大部分都有罪啊,這不正說明了百姓見解之正確?”

“陛下,百官有罪無罪,有司自當依律核查。”楊廷和當然是知道朱厚熜話裡陷阱的,他也有答覆,“兼聽則明,還望陛下以國事為要,審慎處置。”

朱厚熜點了點頭:“如何審慎處置?”

“當如陛下登極詔書所言,先清除奸佞、裁撤冒濫;再遠離小人,臨朝聖裁。勸學開科,任用賢臣;廣開言路,澄清吏治;薄徭輕賦,施行仁政;君臣相佐,再致中興。”

不論朱厚熜曾如何評價“弘治中興”,楊廷和的思路是不會變的。

他現在說的,也代表大多數文臣的利益。

總而言之,不要折騰,讓他們這些“賢臣”來代為牧天下。要親自和賢臣們打交道,聽賢臣的建議治理天下,不要被小人攛掇著窮兵黷武、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全是老套路,多少年以前堯舜聖君在位時就是這麼幹的,君臣窮盡一生的目標也只不過是回到過去傳說中的時代。

朱厚熜輕嘆了一口氣:“這朝會若是一直如此說些虛的,那麼以後不開也罷。”

楊廷和大驚失色,其他重臣也好不到哪去,頓時又全都跪了下來。

“陛下!何出此言?歷朝歷代,君王勤勉視朝則天下大治。如若不然,則奸佞橫行,百姓罹難。臣之言有何不妥,竟令陛下有此謬論?”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假太監:我乃大明九千歲

假太監:我乃大明九千歲

初九元十
【架空歷史】+【高武】+【大明】+【無系統】楊凡穿越大明朝,化身一名小太監,親眼目睹波瀾壯闊的人間大世! 千載王朝,不朽世家,江湖群雄,匹夫大豪,龍蛇並起!既然如此,那我,楊凡,要做那天下第一人!
歷史 連載 303萬字
奉御女官(清穿)

奉御女官(清穿)

金阿淼
[11.29零點v,日萬萬,上文案,紅包包隨機掉落~] [預收:二嫁高門/這個仙子不正經,求個收收~] 酒店前廳部經理方荷在解決糾紛時,被惡客一個酒瓶子砸進康熙二十三年的紫禁城。 她穿成了乾清宮茶房燒水宮女芳荷。 年二十二,長相素淡,老實沉悶,進宮十年唯一的運氣是被分到乾清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芳荷在乾清宮九年,很少進殿伺候,沒漲過月例,有上進心的宮女甚至都懶得為難她。 連康熙身邊的大總管梁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秦:朕讓你監國,你登基了?

大秦:朕讓你監國,你登基了?

rs90
穿越成為大秦長公子扶蘇,恰逢始皇帝東巡,留下長公子扶蘇監國;\n三年之後,嬴政回到咸陽...看著那一排排的水泥房,一條條水泥路,還有那坐在田間嘮嗑的老人小孩,頓時陷入了沉默.....\n我兒都做了些什麼? \n嬴政來到城門口,卻發現城頭張燈結綵....\n疑惑的嬴政走上前詢問士兵,士兵很年輕,是最近幾年剛招募的;\n “小哥,這城中發生了什麼喜事啊?”\n “這你都不知道?今日是陛下登基之日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鹹魚女配被大佬飼養後(快穿)

鹹魚女配被大佬飼養後(快穿)

發電姬
第一、二、三、四、五完成,共計完成5個世界~ 蘭絮穿進一個快穿世界。 系統:“歡迎來到【女配翻身計】!” “你將在這裡,成為最五花八門的女配,本系統會助力你歷經重重困難,華麗翻身,打臉眾人!現在,拿起你的武器,戰鬥!” 蘭絮丟掉了武器,系統:“?” 蘭絮:“系統,你知道鹹魚翻身後,會變成什麼嗎?” 系統:“什麼?” 蘭絮:“一條翻過身的鹹魚^_^。” 系統驚悚:“那你想怎麼辦?” 蘭絮:“裝模作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匪禍天下

匪禍天下

信馬由韁123
架空盜匪系列之二:大名劉盛,乳名小官兒。從小惹是生非,不服管教,沒少挨父母揍。 私塾先生說他朽木不可雕,把他從學堂趕回了家。從此便給當地財主家放牛。 第一個宏偉的人生理想竟然是立志長大當土匪。蒼茫亂世,戰火紛飛的時代裡他將何去何從? 某某總局友情提示:本書有風險,入坑需謹慎。重金禮聘外帶就地撒潑打滾裝可憐,千呼萬喚總算請來了一代文豪大家曹雪芹先生過來瞅了一眼併為本書留下幾句點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
歷史 連載 6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