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抬棺六臣1】

1張文蔚

張文蔚,出身河間張氏,祖父是張君卿,憲宗朝進士;而他的父親則需要著重介紹一下。

他的父親名叫張裼,武宗朝進士,初為壽州防禦判官,在壽州任上時,曾屈尊厚待一位客居壽州的唸書人,張裼只是敬重他的學識和人品,並未有所圖,而他無意間的善舉卻使他走向了人生巔峰,因為這位窮書生的名字叫於琮。

武宗32歲時駕崩,繼任者是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宣宗挑選駙馬,於琮勇挑重擔,成功迎娶廣德公主。駙馬爺於琮鹹魚翻身,仕途一路平坦,節節攀升,直至榮登宰相。發達以後的於琮沒有忘記張裼的恩情,於是在朝廷裡大力保舉,張裼也得以平步青雲,進入中央核心權力圈。

好景不長,就在於琮喜提廣德公主的同一年,岳父大人宣宗駕崩,繼任者就是懿宗。

在懿宗朝後期,駙馬韋保衡先與宰相路巖狼狽為奸,“保研黨”開展了一系列血腥殘忍的政治鬥爭,前文有詳述。於琮、張裼的政治生涯均在此時跌入低谷。

懿宗駕崩後,僖宗繼統,“保研黨”遭遇反攻倒算,於琮、張裼等得以重見天日,重回中央。隨後,張裼外放地方,出鎮鄆州天平軍。

張裼同志剛剛到任,境內就發生了一個小小治安事件:一個叫黃巢的青年反了。在前文講“黃巢之亂”的時候,張裼同志已有出鏡,那時黃巢致書張裼,求和詐降,天真的張裼信以為真,於是表奏朝廷,聲稱草賊接受招安,中了黃巢的緩兵之計。

黃巢欺騙了張裼的感情,給他純真的心靈帶來了毀滅性暴擊傷害。張裼同志憤懣不已,抑鬱而終,享年64歲,距其到任不足一年。

張文蔚,僖宗朝進士,以正直、孝道聞名,入為翰林學士。昭宗朝末期,柳璨擅權暴虐,殘害忠良,當時朝廷官員人人自危,唯有張文蔚勇於跟柳璨做鬥爭,十幾個高官都是靠著張文蔚的努力爭取才從柳璨的屠刀下倖免於難,故而張文蔚成了士人們的救世主、避難港灣。

柳璨死後,張文蔚也就在文官士人集團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也因此成為朱溫集團重要的拉攏物件之一。

2,蘇循

蘇循,懿宗朝進士,昭宗朝官至禮部尚書。品行惡劣,唯利是圖,以精通溜鬚拍馬、擅長阿諛諂媚聞名於世,如果非要用書面化的四字文言做總結,那就是——臭不要臉。

昭宗遷都洛陽後,唐室舊臣、貴胄之後、文人士族……但凡良心未泯,但凡胸有點墨、粗知教化之人,要麼隱居不仕,要麼私懷羞辱憤恨,唯有蘇循歡天喜地,殫精竭慮迎合朱溫。

在爭當舔狗方面,柳璨可與蘇循平分秋色,但在舔狗的專業技能方面,蘇循的垂直深度遠甩柳璨十八條街。柳璨徒有舔狗之心,而蘇循兼備舔狗之力。

在朝廷初次討論給朱溫加九錫的時候,滿朝文武深明大義不願苟同,而又迫於淫威不敢強奪,均沉默不言,無聲地表達反對之意。唯有蘇循迫不及待地閃班出列,唾星四濺地為朱溫歌功頌德,並忤逆犯上,直接提出讓哀帝禪讓。

朱溫集團欣然接納了主動投懷送抱的蘇循,任命他為冊禮副使,為唐王朝抬棺。身為唐臣,久食唐祿,這本應是奇恥大辱,而蘇循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成為他日後吹噓的資本,以後梁的開國元勳自居。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叛徒兒混蛋。

他的兒子蘇楷,完美遺傳了他寡廉鮮恥的基因。早年靠父親蘇循的關係走了後門,登進士第,昭宗皇帝親自複試,拿過卷子來一看,直把昭宗皇帝氣得七竅生煙,這等廢物學渣也能登第?於是下詔“終身禁試”。昭宗遇弒後,蘇楷上疏駁諡,公報私仇,發洩對昭宗的仇恨。

“蘇楷駁諡”,成為他一生的汙點。

蘇循、蘇楷父子倆終於以跳樑小醜、奸邪小人的罵名永載史冊,遺臭萬年。

3,楊涉

楊涉,前宰相楊收之侄,前文有過詳敘,不用贅述。

當楊涉領“押傳國寶使”的時候,他的兒子楊凝式對他說道:“父親您是唐朝的宰相,國家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不能說您一點兒責任也沒有。更何況您還親自手持皇帝玉璽交給別人,雖然可以保住榮華富貴,但歷史將怎樣評論您?為何不推辭掉這份差事?”

楊涉被這番話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示意兒子閉嘴,“你這是要招來滅門之禍啊!”楊涉心驚肉跳,竟然一連幾天不能平復。

4,張策

張策,父親是張同,容管經略使(後來的廣西寧遠軍節度使,時代不同,名稱不同)。

身為“官二代”的張策,聰悟好學,有神童之美譽。在他13歲那年,父親張同偶然挖到一個古董,是一件古鼎,上面刻有銘文“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張同正在歡喜,張策卻說道:“漢建安二十五年,曹公(曹操)薨,改元延康。是歲十月,文帝(曹丕)受禪,又改黃初,是黃初元年無二月也,銘何謬邪?”張同大驚,趕忙回書房取來《三國志》查驗,結果與張策所說的一字不差。

之後張策又對佛家學說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落髮為僧,在長安慈恩寺修行。等到黃巢犯長安的時候,他才被迫還俗,與父母一同躲避戰亂,隱居窮鄉僻壤十幾年。

後來,朝廷召他出仕,不久之後,邠州王行瑜用他做幕僚。王行瑜參與“三鎮犯闕”,河東李克用南下勤王,張策脫離王行瑜東歸長安,逃歸路上,張策與妻子肩輿(最簡單的兩人抬小轎,八仙椅穿倆木棍,兩人分前後用肩膀扛著)其母,行走在厚厚的積雪中,路人無不感嘆他的孝順。

“肩輿其母,冒雪東歸”的事蹟也感動了朱溫,朱溫表奏其為鄭滑支使(滑州義成軍節度使的屬官)。後來母親去世,張策丁母憂解職,服喪期滿之後,被華州韓建闢為幕僚。

後來,華州韓建投降朱溫,移鎮許州忠武軍,韓建派張策作為使節往來於汴州,朱溫見到張策之後,難掩心中崇敬喜悅之情,不禁脫口而出:“張夫子來啦!”

稱張策為“夫子”,足見朱溫對他的學問、人品的雙重肯定。隨後,朱溫就把張策留在身邊,作為自己的幕僚,並表奏朝廷,推薦張策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發揮其史學特長,修撰國史。

5,薛貽矩

臭不要臉。上文有敘。

6,趙光逢

趙光逢,曾祖父趙植,嶺南東道節度使;祖父趙存約,興元府推官(相當於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父親趙隱,懿宗、僖宗朝宰相。

趙隱為人低調謙遜,早年家貧,兄弟幾人吃苦耐勞,種地養家,再苦再累也絕不向親朋好友尋求接濟。身居相位之後,也沒有忘本,退朝回家之後,就脫下象徵權力地位的朝服,而換穿便服。

趙光逢不僅聰慧好學,也遺傳了父親的低調謙和,很守規矩,人送外號“玉界尺”,以形容他正直溫和,言行舉止可為世人做表率。

曾經有一位女道士把二十兩黃金寄存在他家,後來天下大亂,女道士不幸客死他鄉,二十年後,趙光逢將這二十兩黃金上繳給當地行政長官,請求官府出面把黃金交付給當地道觀,人們驚訝地發現,黃金上二十年前的封條完好如初。

趙家祖孫三代都堪稱道德模範。

趙光逢在僖宗朝進士及第,後為翰林承旨。“三鎮犯闕”時,昭宗幸石門,趙光逢沒有跟隨,昭宗派宦官詔令他來行宮,趙光逢稱病不前。

後因政局動盪,趙光逢辭官歸隱,有五六年之久。後來他的一個學生得到了重用,他也因此進入朝廷,重新做官。

這個學生就是柳璨,趙光逢是柳璨進士及第時的主考官。

趙光逢清心寡慾,並不貪戀高官厚祿,更厭倦骯髒齷齪的政治場,雖然在朱溫篡唐之後榮升宰相,卻屢次上表乞骸骨,堅決要求退休,終以太子太保致仕;朱溫死後,兒子朱友貞登基,再次啟用他為宰相,趙光逢七次上表,託病辭職乞骸骨,以司徒致仕;兩年後,皇上發現他骸骨尚存,再次拜為宰相;後唐滅了後梁,仍然重用趙光逢,而趙光逢也一直託病辭職,最終在後唐的第二位皇帝明宗時,得以太保致仕,封齊國公,死於洛陽,詔贈太傅。

趙光逢的弟弟趙光胤在後唐初年也榮登相位,某次趙光胤去哥哥趙光逢家中做客,無意間聊了幾句時政。第二天,趙光逢就在大門上題寫四個大字:莫談國事!其謹慎如此。

趙光逢在兩個朝代(後梁,後唐)做宰相,四次堅請退休,品行端正,不負“玉界尺”之雅稱,脫離了低階趣味,文人搢紳全都尊他為道德模範、行為準則。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