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唐朝廷在東都落腳之後,很短的時間內就展現了極高的效率。

八百多年的雄厚積澱,為皇朝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科學的治理體系。官員成熟、制度成熟、方法成熟,它一旦被全面運轉起來,無論政務、軍務、財稅,還是民生、教育、文化,都迅速回到正軌,並逐級產生出積極的成果。

經歷了玄甲叛軍作亂和毒兵怪獸血洗的洛邑,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然而,上天彷彿是要故意考驗聖唐似的,局面稍微有了一些好的變化,麻煩就緊跟著來了。

首先是益州。

朝廷遷徙之後,巴蜀變得群龍無首,地方守備部隊和民間武裝很難組織起有力的防禦,來抵抗玄甲叛軍的入侵。沒用多長時間,整個劍南道便被勞劍華的手下徹底攻佔。

至此,除了個別的地方州府,還在進行一些零星抵抗外,整個南方地區,無論是江南、劍南、黔中,還是嶺南,幾乎完全落入了勞劍華的手中。

叛軍與朝廷正式形成劃江而治的格局,同樣開始了快速的擴張過程。

聖唐南方沒有遭遇突厥入侵,大批的人口和資源仍舊儲存得比較完整。每過一天,叛軍實力就增強一分。不難想見,今後必將會變成一個可怕的勁敵。

南方形勢日趨惡劣,北方的戰況也沒好到哪兒去。

指揮南軍攻打潼關的馬洪傑,終於吃到了北上以來的第一場敗仗。

突厥元帥赫連雄,在面對著南軍前後夾擊的時候,並沒有按照馬洪傑等人預判的那樣,選擇固守城關,而是親自率領五萬黃金族精銳騎兵出關迎戰。

他瞄準的第一個目標,是自武關方向從西面繞過來的西路攻擊叢集。

西路軍的主將,是年屆五十的黔中道行軍大總管曾旬。

身為赫赫有名的西南大將,曾旬本身並不缺乏帶兵經驗。然而,他被之前武關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居然天真的認為,突厥人一定會像聖唐人一樣,在潼關以逸待勞、憑險據守。

因此,他事先完全沒有做過任何相應的防備,只顧著一邊安營紮寨,一邊低頭打造攻城器械。

可就在這個時候,突厥鐵騎忽然來了。

說實話,曾旬的反應倒也不算特別遲鈍。

位置靠前的部隊一遭到突厥的進攻,曾旬便立刻下令全軍列陣、準備交戰。但可惜的是,以黔中道府兵為主的西路攻擊叢集,之前並沒有與突厥進行平原對攻的經驗,以至於完全不瞭解對方的作戰風格和具體打法。

再加上步兵對騎兵的天然劣勢,戰鬥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了一面倒的局勢。

一個時辰,四個步兵大陣被摧垮。

兩個時辰,主將親兵營遭遇突厥人圍攻。

三個時辰,曾旬身後的平野上,竟然出現了突厥騎兵大部隊的身影。

太陽還未落山,十一萬西路攻擊叢集便已經丟盔棄甲,被五萬黃金族主力追得四散逃竄。

不過,赫連雄並沒有要直接吃掉曾旬的打算。

他們趕走西路軍之後,一把大火,將整個營寨和攻城器械燒得乾乾淨淨,隨後徑直返回潼關,略作休整,再次撲向了城關以東的南軍兵馬。

待在那裡的,是東路攻擊叢集,其指揮官是嶺南折衝將軍楊雲保。

相較而言,楊雲保比曾旬強一些,至少沒那麼輕敵大意。

在全軍扎穩陣腳之前,他專門派出了負責警戒的部隊,抵近潼關佈陣,防備對方出城偷襲。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

兩萬步兵,在距離潼關三四里的地方,依靠盾牌、長槍、短刀組成警戒陣地,對於數量是他們兩倍的突厥鐵騎而言,簡直跟鬧著玩兒似的。

鐵甲洪流,轉瞬之間便吞沒了可憐的步兵。

萬幸的是,楊雲保畢竟提前做了警戒部署,並且警戒線與主力拉開了足夠的緩衝距離,所以,遭受衝擊的楊雲保,還是比曾旬那邊從容不少。

前面被打散了的潰兵一往回跑,主營這邊六萬步騎混合師團就立刻背靠營寨,擺開防禦陣型,剩下十二萬大軍則老老實實蹲在高大的寨牆後面,準備做梯次防禦。

這樣一來,就沒給赫連雄玩“繞後奇襲”的機會。

不過,儘管楊雲保已經非常謹慎了,防禦動作也幾乎是按照演武堂教科書標標準準的來,可面對彪悍的騎兵,他們仍舊被對方打得很慘。

只一天一夜的工夫,傷亡就超過了兩萬七千多。

將近二十萬人的東路攻擊叢集,竟然被不到五萬的黃金族騎兵堵在營寨裡不敢出來,真分不清到底誰才是進攻方,誰是防守方。

由於楊雲保奮力死守,而突厥人在兵力上又缺乏優勢,因此在激戰兩晝夜之後,赫連雄放棄了徹底摧毀東路大營的戰略打算,暫時收兵返回潼關。

轟轟烈烈的潼關攻堅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就被對方打殘了一路,打怕了一路,不禁讓南軍統帥部既尷尬又震驚。

馬洪傑、嚴慧清和米沛等南軍將領,終於從武關大勝的喜悅中清醒過來,開始重新審視突厥黃金族的強悍。

而直到這個時候,他們也才真正明白,為什麼當初帝都連兩個月都沒撐過就悲慘陷落,而李江遙的鎮疆軍,又是一支多麼了不起的軍團。

作為突厥帝國的統治部族,黃金旗號的主力兵馬,跟其他部族雜牌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他們的戰力,至少和玄甲軍團、麒麟軍團是一個級數,甚至可能更高。

因此,當數十萬黃金大軍圍攻帝都時,不到十萬人的麒麟軍團和兩萬禁軍虎豹騎,能苦苦支撐四十五天,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同樣類比,前不久在紫金關鏖戰黃金鐵騎的鎮疆軍,其實力簡直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看來,董大人對李江遙的評價,並沒有言過其實啊。”

老將軍嚴慧清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經過商議,南軍統帥部決定調整策略,暫緩了對潼關的全面進攻。

照目前的情況看,不要說三十三萬,就是全體五十萬南軍一起上,也未必能拿下黃金族鎮守的雄關要塞。

南軍這個新的決定,由信使同時送往東西兩個方向:東邊的洛邑和西邊的紫金關。

李炳收到訊息後,忍不住龍顏大怒,連連責備馬洪傑畏敵怯戰,只是稍遇挫折就變得縮手縮腳,潼關都不敢打,以後還怎麼收復帝都?

李江遙收到訊息後,卻鬆了一口氣,他立刻回信南軍,贊同對方的這個決定,並建議馬洪傑以守為攻、尋機再戰。

同時,李江遙還向朝廷和南軍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抓緊時間,全力打造新的重甲步兵軍團。

所謂重甲步兵,是相對於輕步兵而言,以重型鎧甲為主要防禦裝備的步戰力量。

聖唐雖然國富民強,但是由於農耕文明的屬性和影響,所以皇朝的武裝部隊向來是以步兵為主。

騎兵,尤其戰力強悍的鐵甲騎兵,一直都是聖唐比較稀缺的精銳兵種。也只有像玄甲、麒麟、烈刃、長刀這樣的主力部隊才會配屬一部分。

而人員眾多的府兵體系,幾乎沒什麼騎隊,即便有,通常也僅僅是是作為主將的護衛營來使用。很少投入到激烈的交戰之中。

反觀聖唐的步兵,其實也多為輕步兵,即身穿皮甲或半身鐵甲的步戰士兵。

武器基本上就是木杆刺槍、短刀、環首刀和盾牌,以及相應的弓箭弩箭。

這種戰力,守城的時候看不出來,可一旦到了平野上與騎兵對戰,就會完全處於捱打的劣勢。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初鎮疆第六軍的輕步兵們殺瘋了,衝得突厥人連連後退,才會被大家視作難以想象的奇蹟。

然而,奇蹟之所以被稱作為奇蹟,是因為它不是常態,不可能每次都發生。

李江遙出於對戰爭形勢的長遠考慮,這才提出聖唐必須建立四到六個重甲步兵軍團的建議。

只有那些穿著兩層鐵甲,全身上下保護嚴密,手持著鐵槍、長刀、大錘、巨斧的強悍士卒,結成緊密陣型,才能在平野上扛住敵人騎兵的衝擊。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南軍方面的積極響應,然而東都方面對此卻顯得有些遲疑。

原因很簡單,馬洪傑他們吃了突厥騎兵的大虧,當然希望儘快把手上的輕步兵升級為重步兵。

而朝廷的猶猶豫豫,是兜裡的錢不夠。

聖唐之前也有重甲步兵。幾個主力軍團有,府兵裡也有。可是,重步兵的裝備成本、人員糧餉、維護費用,都比普通步兵要貴很多。

和騎兵一樣,他們也屬於稀缺型的精銳兵種。

精銳兵種當作特種部隊用,是可以接受的,但若當成軍團級的單位來打造,那就有點受不了了。

別說是組建四到六個重甲步兵軍團,單單成立一個五萬人的軍團,費用成本就足夠頂得上好幾個普通軍團。

聖唐元氣本就已經受到重創,現在國庫裡那點家底,戶部和太府的人恨不得把一個銅錢掰成兩半用,很多需要銀兩的地方都還在眼巴巴等著呢,此時打造新的重甲步兵軍團,實在太費勁。

李江遙等不及朝廷那幫窮鬼天天磨嘰,他決定,還是先對自己的鎮疆軍進行步兵升級。

而他想升級的目標,正是怒浪第六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